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0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能反映先天性中枢性肺换气不足综合征中组织内氧过多
1
作者 Woo M.A. Macey P.M. +2 位作者 Macey K.E. R.M. Harper 王经纬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8期56-57,共2页
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CCHS) patients show partial rete ntion of peripheral chemoreception despite impaired ventilatory responses to CO2 and hypoxia. The condition allows examination of central r... 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CCHS) patients show partial rete ntion of peripheral chemoreception despite impaired ventilatory responses to CO2 and hypoxia. The condition allows examination of central responses to hyperoxia , which minimizes afferent traffic from peripheral chemoreceptors. We us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assess 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signals over the brain during a baseline and subsequen t 2- min hyperoxia (100% O2) period in 14 CCHS and 15 control subjects. After partitioning gray matter and correcting for global effects, the images were ana lyzed using volume- of- interest time trends followed by repeated- measures A NOVA and conventional cluster analyses. Respiratory rates initially (first 20 s) fell in CCHS, but rose in control subjects; CCHS heart rate increased in the fi rst minute, and then decreased in the second minute, as in controls, but with mu ted rise and extent of decline. Multiple sites within the cerebellum, midbrain, and pons responded similarly to the challenge in both groups. Response patterns differed early in the right amygdala, paralleling initial respiratory pattern de ficits, and late in the right insula, concomitant with cardiac rate differences. Signals also differed between groups in the medial and anterior cingulate, hipp ocampus, head of caudate, and lentiform nuclei, as well as pontine and midbrain structures and regionswithin the superior temporal and inferior frontal cortical gyri. The findings emphasize that structures that can alter respiratory timing, such as the amygdala, and modulate sympathetic outflow, such as the right insul a, are deficient in CCHS. Medullary and pontine areas targeted by PHOX2B express ion are also aff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换气 中枢性 外周化学感受器 水平依赖 扣带回 脑灰质 杏仁核 通气反应 反应模式 前额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材料腐蚀防护的铅铋合金氧测氧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秦博 鲁盛会 +2 位作者 刘思涵 张洁 龙斌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铅铋合金具有优异的核性能、高导热率、高沸点和化学惰性等特点,以其作为冷却剂的铅铋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六种堆型之一。铅铋合金冷却剂对反应堆结构材料较强的腐蚀性是限制铅铋快堆发展的重要因素;... 铅铋合金具有优异的核性能、高导热率、高沸点和化学惰性等特点,以其作为冷却剂的铅铋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六种堆型之一。铅铋合金冷却剂对反应堆结构材料较强的腐蚀性是限制铅铋快堆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控制铅铋合金中溶解氧在特定的范围是实施结构材料在液态铅铋环境下腐蚀防护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要求铅铋系统必须实现溶解氧的测量与控制,以保障反应堆的安全运行。近年来,随着铅铋快堆研发的深入,材料腐蚀防护关键共性技术不断突破,本文总结了面向反应堆结构材料腐蚀防护的铅铋溶解氧测量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铅铋合金氧测氧控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对比分析了不同氧控模式在铅铋快堆的应用前景,最后对面向铅铋快堆的氧测氧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合金 溶解 传感器 标定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涂层在深海环境下的适用性评价
3
作者 钱思成 张国庆 +2 位作者 于萱 梁健 高龙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0,共6页
为对深水用涂层系统的评价和选用提供参考,以4种双层环氧涂层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深海环境模拟实验(64℃,15 MPa)研究了环氧类涂层系统在深海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对初始及经过深海环境模拟实验后的涂层进行拉开法附着力和耐阴极剥离性能... 为对深水用涂层系统的评价和选用提供参考,以4种双层环氧涂层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深海环境模拟实验(64℃,15 MPa)研究了环氧类涂层系统在深海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对初始及经过深海环境模拟实验后的涂层进行拉开法附着力和耐阴极剥离性能测试,分析深水环境对涂层基本性能的影响。此外,研究了涂层在常压水浸泡和深海环境模拟实验中不同时间段的吸水率、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涂层表面形貌的变化,探讨深水压作用下海水对涂层的渗透性以及对涂层阻抗和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深水压实验后,涂层依然能有效附着于钢材表面,但其阻抗和防腐性能明显下降。最后,结合深水环境下的防腐系统应用实际,指出了常用阴极保护设计规范并不适用于深水环境,建议深水阴极保护设计应考虑钢结构所用涂层的实际绝缘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深水 阻抗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梯度驯化过程中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
4
作者 李远 于春梅 苍大强 《工程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2-582,共11页
厌氧消化是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由于废水中的苯酚会影响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厌氧消化工艺前需要使用苯酚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从而降低其抑制作用.本文考察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进行苯酚梯度驯化时... 厌氧消化是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由于废水中的苯酚会影响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厌氧消化工艺前需要使用苯酚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从而降低其抑制作用.本文考察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进行苯酚梯度驯化时各隔室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pH、苯酚及沼气中氢气分压的变化情况.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细菌和古菌群落的演替过程,并使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苯酚厌氧降解产物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葡萄糖作为唯一进水碳源时第1隔室出水的pH在5.0~6.8之间波动.当进水中加入苯酚后该隔室出水pH有所上升.约90%的COD和苯酚在前两个隔室内降解,但后续隔室的COD始终保持在100 mg·L^(-1)左右,因此推测最终出水中含有未降解物质.使用葡萄糖和苯酚作为进水碳源时细菌和古菌群落的α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使用单一进水碳源.苯酚的加入导致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科Streptococcaceae和Enterobacteriaceae被Syntrophaceae取代;古菌群落的优势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则被Woesearchaeales取代.冗余分析显示,细菌Syntrophaceae科和古菌Woesearchaeales科分别与苯酚和乙酸的相关性较高.产物定性分析确认了最终出水中的难降解物质为丙酸.热力学计算表明反应器内过高的氢气分压是导致丙酸难以降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废水 折流板反应器 微生物群落演替 梯度驯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ppy/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析氧性能
5
作者 徐海升 刘佳欣 +2 位作者 薛媚月 丁丽芹 李善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了设计和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和水热法等方法,使用聚吡咯(ppy)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进行功能化改性,再结合磷化镍(Ni_(2)P),制备Ni_(2)P/ppy/rGO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为了设计和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和水热法等方法,使用聚吡咯(ppy)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进行功能化改性,再结合磷化镍(Ni_(2)P),制备Ni_(2)P/ppy/rGO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再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催化剂的析氧反应性能。结果表明,Ni_(2)P/ppy/rGO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需要的过电势(258 mV)较小,表现出比ppy/rGO(319 mV)、Ni_(2)P/ppy(323 mV)更好的电催化析氧性能。Ni_(2)P/ppy/rGO催化剂相应的塔菲尔斜率(74.0 mV·dec^(-1))也较小,表明其在析氧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吡咯 磷化镍 反应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在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
6
作者 刘会媛 柳鑫华 +10 位作者 关俊霞 王瀛 舒世立 王磊 李雨龙 闫子萱 夏雨博 杜嘉瑞 周鑫 向和琼 张心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3,共7页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SA-Lcy-Sea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PESALcy-Sea的热稳定性,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探究PESA-Lcy-Sea的缓蚀性能,并以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对添加PESA-Lcy-Sea后Q235碳钢试片的形貌和表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SA-Lcy-Sea具有PESA、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的结构官能团,合成成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ESA-Lcy-Sea在0.5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在加药量为400 mg/L时,缓蚀率最高可达81.23%;PESA-Lcy-Sea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极化曲线证明了PESA-Lcy-Sea为混合型缓蚀剂;钢表面的SEM和接触角分析证明了PESALcy-Sea在其表面形成了保护膜,从而有效减缓了溶液对Q235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琥珀酸衍生物 碳钢 腐蚀 电化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咪草烟对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效果研究
7
作者 张之为 伊海佼 +6 位作者 孙学桃 解国华 王斐羽 张宇宽 杜磊 赵君 张键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0-286,340,共8页
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寄生性杂草,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为了有效防控田间向日葵列当的危害,本研究以抗除草剂向日葵品种为材料,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乌兰村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公合成村研究不同剂量甲氧咪草烟滴灌处理对向日葵列当的防... 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寄生性杂草,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为了有效防控田间向日葵列当的危害,本研究以抗除草剂向日葵品种为材料,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乌兰村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公合成村研究不同剂量甲氧咪草烟滴灌处理对向日葵列当的防效。结果显示,甲氧咪草烟处理后,降低了向日葵列当的寄生率、寄生强度和寄生程度,增加了向日葵的产量。经过45.00、22.50 g/hm^(2)和11.25 g/hm^(2)甲氧咪草烟处理后,处理后20 d时上乌兰村向日葵列当的防效分别为100%、100%和93.32%,40 d时分别为100%、97.60%和82.35%,60 d时分别为71.50%、31.40%和14.76%;对公合成村向日葵列当的防效在20 d时分别为100%、100%和100%,40 d时分别为100%、99.31和96.29%,60 d时分别为78.81%、43.31%和11.47%。45.00、22.50和11.25 g/hm^(2)甲氧咪草烟处理后,上乌兰村向日葵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2.73%、61.26%和13.83%,公合成村的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70.68%、84.04%和61.89%。综上,45.00 g/hm^(2)甲氧咪草烟处理对向日葵列当的防效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增产效果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防治效果 除草剂 咪草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氮化硅中的低氧高氮
8
作者 王琳 王楠 +1 位作者 任士远 张彬彬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氮化硅是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氮化硅中的杂质元素氧与主元素氮对其制备工艺及高纯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称样量、脱气功率、分析功率、氧的开始基线时间、助熔剂种类及比例、坩埚选择等因... 氮化硅是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氮化硅中的杂质元素氧与主元素氮对其制备工艺及高纯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称样量、脱气功率、分析功率、氧的开始基线时间、助熔剂种类及比例、坩埚选择等因素的探究,建立了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氮化硅中的低氧高氮,并通过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与回收率。结果表明,当称样量为0.0700 g、脱气功率为5000 W、分析功率为5500 W、氧的开始基线时间为1 s、助熔剂为0.60 g镍囊、坩埚为石墨套坩埚时,可以得到稳定、准确的测试结果。以此实验条件使用标准物质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和精密度实验,氧、氮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22、0.999990,加标回收率为96.9%~102.7%,88.2%~97.7%,氧的RSD(n=7)分别为1.99%、0.45%、氮的RSD(n=7)分别为0.63%、0.79%。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306%、0.00864%,定量限为0.000102%、0.00881%。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同时检测氮化硅中的低氧高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陈敏 朱慧艳 +1 位作者 陶静 徐奕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目的:探讨甜菜碱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损伤中的作用,阐明甜菜碱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5只7日龄SD大鼠,获取大鼠BMECs,在低氧低糖条件下制备BMECs氧糖剥夺模型,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甜菜碱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损伤中的作用,阐明甜菜碱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5只7日龄SD大鼠,获取大鼠BMECs,在低氧低糖条件下制备BMECs氧糖剥夺模型,分为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甜菜碱组及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造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BMECs给予新鲜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大鼠BMECs给予终浓度为10μmol·L^(-1)的尼莫地平,低、中和高剂量甜菜碱组大鼠BMECs分别给予终浓度为0.5、1.0及2.0 mmol·L^(-1)的甜菜碱。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12、24和48 h时各组大鼠BMECs存活率,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IL^(-1)8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使用跨内皮电阻(TEER)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BMECs的TEER值,使用插入式细胞培养器检测各组大鼠BMECs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透率,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BMECs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中磷酸化PI3K(p-PI3K)/PI3K和磷酸化AKT(p-AKT)/AKT比值。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ECs存活率,SOD活性,ATP水平和TEER值及大鼠BMECs中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LDH活性,TNF-α、IL-6、IL^(-1)β、IL^(-1)8和MDA水平,BMECs凋亡率和HRP通透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甜菜碱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BMECs存活率,SOD活性,ATP水平和TEER值及大鼠BMECs中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LDH活性、TNF-α、IL-6、IL^(-1)β、IL^(-1)8和MDA水平,BMECs凋亡率和HRP通透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甜菜碱能够修复大鼠BMECs氧糖剥夺损伤,抑制BMECs氧化损伤及凋亡,改善大鼠BMECs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糖剥夺 再灌注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互营乙酸氧化产甲烷影响
10
作者 韩芸 王雪娜 +5 位作者 朱俊兆 周梦雨 刘奕 王皓 王松 卓杨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4-705,共12页
为了探讨高含固污泥热水解-中温厌氧消化切换至高温厌氧消化的产甲烷特性,研究分析高含固中温厌氧污泥在不同氨质量浓度和温度下乙酸、丙酸、丁酸及热水解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并开展高温连续运行试验。结果显示,高含固热水解中温厌氧污泥... 为了探讨高含固污泥热水解-中温厌氧消化切换至高温厌氧消化的产甲烷特性,研究分析高含固中温厌氧污泥在不同氨质量浓度和温度下乙酸、丙酸、丁酸及热水解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并开展高温连续运行试验。结果显示,高含固热水解中温厌氧污泥对乙酸、丙酸、丁酸及热水解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均随温度升高和氨质量浓度增加而下降,高温环境下的氢利用速率和互营乙酸氧化速率受氨质量浓度影响较小。连续高温运行试验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s,HRT)在20 d、15 d和10 d下连续运行反应器容积产气率稳定在(0.47±0.12)~(1.01±0.23)L/(L·d),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稳定在(85.90±9.40)~(100.42±7.85)g/L(以COD计)。在高温运行稳定阶段,氨氮质量浓度为3 g/L的条件下,HRT分别为10 d、15 d和20 d的反应器中,产甲烷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氢利用速率分别提升44.62%、48.21%和45.74%。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表明,高含固污泥在高温厌氧消化系统中的优势产甲烷菌Methanothermobacter相对丰度最高可达85.10%,Methanosarcina为10.41%。虽然,在高温高氨环境下的乙酸产甲烷速率仅维持在切换前的23%~63%,但氢利用速率的强化保证了系统良好的产甲烷性能。综上,构建互营乙酸氧化-氢营养型产甲烷(Syntrophic Acetate Oxidation-Hydrogenotrophic Methanogenesis,SAO-HM)途径,对实现高含固热水解-高温厌氧消化稳定运行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高含固污泥 热水解 高温厌消化 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对纤维素化学链气化的分子反应机理
11
作者 张思文 顾海明 赵善辉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3-373,共11页
采用实验与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氧化铁颗粒作用下的纤维素的化学链气化过程进行研究。热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铁能够加速纤维素的热分解,同时使得热失重速率峰值温度降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颗粒的存在使得纤维... 采用实验与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氧化铁颗粒作用下的纤维素的化学链气化过程进行研究。热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铁能够加速纤维素的热分解,同时使得热失重速率峰值温度降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颗粒的存在使得纤维素解聚温度降低,同时,氧化铁载氧体的原位供氧加强了焦油和焦炭的转化。当模拟温度达到3000 K时,固体焦炭完全转化,焦油和气体的产率分别为9.49%(质量分数)和91.28%(质量分数)。单组分产物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载氧体抑制了焦油的生成,同时促进了CO和H_(2)O的生成。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高温下,纳米氧化铁颗粒中氧原子与铁原子容易发生分离,晶格氧倾向于向颗粒表面迁移,促进原位供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化学链 纳米粒子 气化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12
作者 杨永强 何江 +2 位作者 吕发正 张闯 曹文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发动机 重复使用 维护维修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13
作者 孙照勇 何金庭 +4 位作者 苟敏 金立锋 罗文锋 汤岳琴 李锋 《中国沼气》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对烟叶厌氧消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但烟碱含量达到3 g·L^(-1)时甲烷产量较未添加烟碱的实验组下降了18.4%。不同烟碱含量(0~3 g·L^(-1))添加生物炭对甲烷产量的提升率分别达到了126%~195%。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缩短了甲烷生产延滞时间且显著提高了甲烷生成速率。结合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烟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产甲烷古菌活性低是造成甲烷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浓度烟碱加剧了产甲烷菌抑制。结果证明:生物炭添加导致产甲烷菌群落由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向氢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共存转变,是提高烟叶厌氧消化效率的主要原因;烟碱是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抑制因子,其抑制临界浓度为2~3 g·L^(-1),生物炭添加通过改变产甲烷群落代谢途径促进了厌氧消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高温厌消化 甲烷 烟碱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混凝土内壁TiO_(2)/C_(3)N_(5)自清洁涂层光催化降解一氧化氮的性能
14
作者 张海捷 周岚 《电镀与涂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隧道内汽车排放尾气中一氧化氮(NO)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方法]通过富氮氮化碳(C_(3)N_(5))对TiO_(2)进行复合半导体改性,获得可见光响应良好的TiO_(2)/C_(3)N_(5)复合材料。以环氧树脂作为成膜基质,掺杂低表面能有机氟硅... [目的]隧道内汽车排放尾气中一氧化氮(NO)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方法]通过富氮氮化碳(C_(3)N_(5))对TiO_(2)进行复合半导体改性,获得可见光响应良好的TiO_(2)/C_(3)N_(5)复合材料。以环氧树脂作为成膜基质,掺杂低表面能有机氟硅和高活性TiO_(2)/C_(3)N_(5),制备了一种光催化自清洁涂料。将该涂料涂抹在混凝土表面,模拟隧道内场景,评价了涂层在可见光范围内光催化去除NO的性能,并考察了该涂层的自清洁性能和耐久性能。[结果]所制自清洁涂层的静态水和油接触角分别为159.9°和130.1°,具备良好的疏水和疏油性能。经历酸、碱、盐和水溶液浸泡,紫外光照射,或砂纸摩擦后,该涂层的静态水和油接触角仍分别大于150°和120°,显示出良好的耐久性能。可见光照射120 min内,涂层对NO的去除率达到了93.91%,且5次循环的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文制备的自清洁涂层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疏水疏油能力,可见光催化降解NO的能力优异,将其涂抹于隧道混凝土内壁,有助于解决隧道内NO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钛 富氮氮化碳 复合材料 自清洁涂层 化氮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糠酸根稳定的六核铈氧簇的合成、结构及其显著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15
作者 高原 刘一鸣 +3 位作者 王春晖 韩哲 范超越 邱杰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8,共8页
为了探究配体对铈氧簇的形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及铈氧簇的潜在应用,使用糠酸(HFA)作为配体,通过溶液法合成了首例由糠酸根稳定的六核铈氧簇,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热重和光谱等技术表征了... 为了探究配体对铈氧簇的形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及铈氧簇的潜在应用,使用糠酸(HFA)作为配体,通过溶液法合成了首例由糠酸根稳定的六核铈氧簇,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热重和光谱等技术表征了其晶体NH_(4)[Ce_(6)O_(4)(OH)_(4)(FA)_(12)(NO_(3))(H_(2)O)]·5CH_(3)CN·12H_(2)O(1)的结构、组分和光谱性质。结果发现Ce离子即使在酸性条件下也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其自身的水解缩合反应及与HFA的配位反应共同促使了化合物1的形成。通过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并采用甲基紫作为指示剂,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1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其能有效地清除·OH,且清除效率随化合物1溶液体积的增加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 水解反应 自由基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剂对硫氧镁平板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徐开胜 刘文斌 +1 位作者 张晓青 郁邦永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分别研究了丙二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掺量(0、0.5%、1.0%、1.5%、2.0%、2.5%)对硫氧镁平板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掺入丙二酸或苹果酸基本上降低了硫氧镁水泥的凝结时间,而掺入柠檬酸延长了硫氧镁水泥... 分别研究了丙二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掺量(0、0.5%、1.0%、1.5%、2.0%、2.5%)对硫氧镁平板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掺入丙二酸或苹果酸基本上降低了硫氧镁水泥的凝结时间,而掺入柠檬酸延长了硫氧镁水泥的凝结时间;掺入适量丙二酸、柠檬酸或苹果酸均能提高硫氧镁水泥的抗折和抗压强度;丙二酸、柠檬酸和苹果酸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g(OH)2生成,促进5·1·7相形成,从而提高基体密实度,降低孔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水泥 镁平板 丙二酸 柠檬酸 苹果酸 工作性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心力衰竭患儿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17
作者 张文婷 谢安慰 +4 位作者 姚文英 李静 姚玲丽 高梅 徐婉玉 《全科护理》 2025年第6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总结心力衰竭患儿行静脉⁃动脉膜肺氧合技术救治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32例行静脉⁃动脉膜肺氧合救治的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护理要点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运行前的充分准备;ECMO运行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ECMO参数及生命体征和ECM... 目的:总结心力衰竭患儿行静脉⁃动脉膜肺氧合技术救治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32例行静脉⁃动脉膜肺氧合救治的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护理要点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运行前的充分准备;ECMO运行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ECMO参数及生命体征和ECMO抗凝监测护理,ECMO管道护理,神经系统观察护理,肺保护策略护理,急性肾损伤护理,压力性损伤、血栓、出血、溶血护理,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结果:1例患儿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2例患儿死亡,19例患儿顺利出院。结论:行ECMO治疗的患儿病情危重,易发生各类并发症,给予系统全面的监护及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ECMO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儿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 危重症 患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N-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
18
作者 徐海升 任哲辰 +1 位作者 薛媚月 武攀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载体,以NiCl _(2)·6H_(2)O为镍源、红磷为磷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Ni_(2)P/N-rGO-x(x为1、2、3,分别代表3种不同磷/镍摩尔比2/1、4/1和8/1...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载体,以NiCl _(2)·6H_(2)O为镍源、红磷为磷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Ni_(2)P/N-rGO-x(x为1、2、3,分别代表3种不同磷/镍摩尔比2/1、4/1和8/1)系列催化剂。结果表明,当磷/镍摩尔比为4/1时,Ni_(2)P/N-rGO-2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的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所需过电位较低为292 mV,塔菲尔斜率较小为82.67 mV/dec,表明其具备良好的析氧反应(OER)性能,且具有良好的OER稳定性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尿素 磷化镍 反应 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老年肺炎患者高流量湿化氧疗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王寅 刘海恋 +1 位作者 王晓静 胡颖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老年肺炎患者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老年肺炎患者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减弱时间、痰液变稀薄时间及气促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aO_(2)、SpO_(2)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呼吸、心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减弱时间、痰液变稀薄时间及气促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老年肺炎HFNC患者中,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纠正缺氧症状,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减少氧疗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炎 老年 高流量湿化 循证理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新型国产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20
作者 孙亚萍 戴天然 +5 位作者 甘丰 赵忠 杨霄霄 赵丽君 于洋 韩洪娜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
目的通过进一步开展新型国产体外膜肺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上市后临床研究,评价该国产ECMO设备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临床入选具有ECMO支持适应证的急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患者共2例,应用新型国产ECMO设... 目的通过进一步开展新型国产体外膜肺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上市后临床研究,评价该国产ECMO设备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临床入选具有ECMO支持适应证的急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患者共2例,应用新型国产ECMO设备的配套进口的国际主流产品MAQUET Rotaflow套包建立ECMO系统进行体外生命支持。通过实时监测转速、流量、泵前压力、膜肺前压力、膜肺后压力等器械运行参数,并动态监测受试者血流动力学、血气、血常规及凝血等指标的变化。观察并记录管路和氧合器使用情况、不良事件(包含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同时记录研究期间观察到的器械缺陷,进一步评价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终点为ECMO脱机后24h仍然存活或者ECMO辅助支持满7天。结果2例患者临床研究均达到研究终点。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1应用国产ECMO设备行VA-ECMO辅助支持满7天;研究对象2应用国产ECMO设备行VA-ECMO辅助支持43.7h后顺利脱机,脱机后31天病情稳定转出ICU。研究期间病例平均动脉压和氧合达标,血色素及血小板呈下降趋势,纤维蛋白原有一定波动。ECMO泵转速和流量匹配,泵前压、膜前压、膜后压、泵压差和膜压差维持在安全范围内。未出现设备相关的严重出血、溶血、血栓等不良情况及器械缺陷。结论新型国产ECMO设备(辉昇-I型ECMO)配套进口MAQUET Rotaflow套包建立的ECMO系统可有效提供体外生命支持,保证患者脏器灌注,器械运行稳定、安全,达到目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体外膜肺 有效性 安全性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