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锂熔盐中二氧化铀电解还原工艺研究
1
作者 姚本林 任广治 +8 位作者 朱运海 贾艳虹 杨明帅 肖益群 孟照凯 陈辉 李斌 何辉 叶国安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8-209,共12页
氧化铀的电解还原是当前混合氧化物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流程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掌握其电解还原工艺对于后处理流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氧化铀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测定了二氧化铀在氯化锂熔盐中的还原电位... 氧化铀的电解还原是当前混合氧化物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流程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掌握其电解还原工艺对于后处理流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氧化铀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测定了二氧化铀在氯化锂熔盐中的还原电位。在工艺研究中,以装载十克量级二氧化铀片体的金属篮为工作电极、装载金属锂的金属篮为对电极、镍-氧化镍为参比电极,通过控制电位或控制电流电解的方式研究了熔盐杂质、还原电位、电量比、阴阳极距离和阴阳极面积比等因素对二氧化铀电解还原的影响。在初步确定工艺优选的参数后,开展了百克量级二氧化铀还原实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酸碱滴定和金属离子测定等方法对阴极产物和熔盐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还原产物主要由金属铀和碳化铀组成,二氧化铀XRD特征峰面积占比仅为6.9%。还原后的片体内部还有约11.4%的氯化锂、5.83%的氧化锂和0.11%的金属锂。本文研究不仅验证了二氧化铀电解还原的可行性,还确定了还原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后续更大规模还原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干法后处理 氧化铀 电解还原 氯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芯块中铀含量及^(235)U丰度的比对分析
2
作者 谢胜凯 谭靖 +6 位作者 张继龙 赵瑞瑞 李黎 刘瑞萍 崔靖 崔建勇 郭冬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1-586,I0003,共7页
在压水堆组件核材料二氧化铀芯块无损分析中,铀含量和^(235)U丰度是两个重要的分析参数,它能够反映核材料的状态,而无损分析首先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因此准确分析铀含量和^(235)U丰度非常重要。为了准确测定二氧化铀芯块中铀含量和^(23... 在压水堆组件核材料二氧化铀芯块无损分析中,铀含量和^(235)U丰度是两个重要的分析参数,它能够反映核材料的状态,而无损分析首先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因此准确分析铀含量和^(235)U丰度非常重要。为了准确测定二氧化铀芯块中铀含量和^(235)U丰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组织多家实验室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铀含量,采用热电离质谱法(TIMS)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MC-ICP-MS)测定^(235)U丰度。将获得的数据采用正态检验方法进行评价,通过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在线计算,铀含量和^(235)U丰度的小样本数据统计结果p>0.05,没有呈现出显著性,说明该参数符合正态分布特征。评价了比对结果的不确定度,其中二氧化铀芯块中铀质量分数平均值为88.00%(n=6),相对不确定度为0.057%,^(235)U丰度平均值为3.2326%(n=6),相对不确定度为0.062%。通过比对分析得到了由二氧化铀芯块制造的标准压水堆组件中的铀含量及^(235)U丰度,为后续压水堆无损分析方法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铀含量 ^(235)U丰度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中二氧化铀溶解行为与机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房帆 姚本林 +4 位作者 肖益群 贾艳虹 陈辉 李斌 何辉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3,共10页
乏燃料的首端溶解是Purex流程的关键步骤,该步骤产生的料液直接影响后续的铀钚回收及分离效果。二氧化铀是乏燃料的主要成分,要实现乏燃料的有效溶解,必须要对二氧化铀的溶解行为及机理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以二氧化铀与硝酸的基本反应... 乏燃料的首端溶解是Purex流程的关键步骤,该步骤产生的料液直接影响后续的铀钚回收及分离效果。二氧化铀是乏燃料的主要成分,要实现乏燃料的有效溶解,必须要对二氧化铀的溶解行为及机理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以二氧化铀与硝酸的基本反应为基础,结合对反应中产生气体的分析,探讨了氧化溶解的机理和溶解过程中亚硝酸的自催化作用,并系统分析了亚硝酸浓度、硝酸浓度、温度和芯块形态对二氧化铀溶解过程的影响;然后,介绍了二氧化铀在硝酸中溶解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最后,讨论了当前二氧化铀在硝酸中的溶解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溶解机理 溶解动力学 硝酸溶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粉末运输容器假想跌落事故下的安全设计与试验验证
4
作者 张振雨 陈孟 +5 位作者 庄小东 沈光耀 邵长磊 沈勇坚 陈秀明 袁广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80,共8页
目的设计易裂变二氧化铀粉末运输容器,证明容器在最危险姿态下,可以满足9 m跌落的核临界、屏蔽安全和放射性物质包容相关设计准则。方法设计外柔内刚的三层密封容器,内外壳之间填充聚氨酯减振吸能材料,建模分析容器多种姿态下的结构与... 目的设计易裂变二氧化铀粉末运输容器,证明容器在最危险姿态下,可以满足9 m跌落的核临界、屏蔽安全和放射性物质包容相关设计准则。方法设计外柔内刚的三层密封容器,内外壳之间填充聚氨酯减振吸能材料,建模分析容器多种姿态下的结构与功能材料动态响应,确定最危险跌落姿态。针对最危险工况开展实际跌落测试试验,证明容器在假想事故下的安全性。结果容器在最危险跌落工况下,聚氨酯材料减振吸能效果与设计计算相符,中子吸收板、中子慢化板等功能材料位置和缺损量符合要求。二氧化铀粉末的密封性得以保障。结论以有限元分析为基础的容器仿真分析与样机试验结果匹配度较高,试验样机通过了相关跌落试验,证明了容器在危险姿态下的9 m跌落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物品运输 跌落试验 氧化铀粉末 跌落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铀粉末溶解工艺研究
5
作者 卢金成 张晓腾 +2 位作者 刘郢 纪雷鸣 夏良树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5,共5页
三氧化铀是乏燃料后处理厂的一种产品,可用于制备工厂开车、铀尾端调试、制备四价铀等工艺环节所需的硝酸铀酰溶液。为明确三氧化铀粉末溶解制备硝酸铀酰溶液的最优工艺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三氧化铀溶解工艺水平,探索其溶解特性,有必要... 三氧化铀是乏燃料后处理厂的一种产品,可用于制备工厂开车、铀尾端调试、制备四价铀等工艺环节所需的硝酸铀酰溶液。为明确三氧化铀粉末溶解制备硝酸铀酰溶液的最优工艺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三氧化铀溶解工艺水平,探索其溶解特性,有必要研究三氧化铀溶解过程中工艺条件对溶解过程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搅拌速度、温度、初始酸度条件下,硝酸溶解三氧化铀粉末的过程,分析了反应条件对溶解过程的影响方式,并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初始酸度均有利于三氧化铀的溶解,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溶解时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溶解 后处理工艺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产品堆密度提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博能 冯鹏程 龚道坤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提升二氧化铀产品品质,分析了铀纯化新老生产线二氧化铀产品的堆密度,发现铀纯化老生产线产品堆密度均高于新生产线产品的堆密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新生产线结晶剂浓度波动较大,导致三碳酸铀酰铵的结晶效果变差,晶体粒径变小,进而影... 为提升二氧化铀产品品质,分析了铀纯化新老生产线二氧化铀产品的堆密度,发现铀纯化老生产线产品堆密度均高于新生产线产品的堆密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新生产线结晶剂浓度波动较大,导致三碳酸铀酰铵的结晶效果变差,晶体粒径变小,进而影响了晶体煅烧效果和二氧化铀产品堆密度。通过将新老生产线碳酸铵配制岗位合并,统一、就近供应结晶剂,对回收的碳酸铵溶液进行增浓,并用蒸汽冲洗输送管道,解决了新生产线结晶效果波动问题,使新生产线二氧化铀产品平均堆密度提升了5.71%,平均每桶产品净重提升了4.73%,并提升了二氧化铀的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堆密度 每桶产品净重 结晶剂 浓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烧结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粟丹科 喻冲 +1 位作者 张润畦 梁艺涵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07-320,共14页
二氧化铀(UO_(2))是商业轻水堆主要采用的燃料类型,但福岛核事故暴露了二氧化铀燃料的缺陷,进而催生了事故容错燃料研究计划的提出。UO_(2)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通常通过复合高热导率相或制备大晶粒来提高其导热性和机械性能,但迄今为止,... 二氧化铀(UO_(2))是商业轻水堆主要采用的燃料类型,但福岛核事故暴露了二氧化铀燃料的缺陷,进而催生了事故容错燃料研究计划的提出。UO_(2)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通常通过复合高热导率相或制备大晶粒来提高其导热性和机械性能,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UO_(2)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烧结技术方面的系统性论述。基于此,总结了不同类型的UO_(2)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的烧结方法及研究进展,旨在探索新一代烧结工艺及提升我国先进核燃料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事故容错燃料 高热导率 场辅助烧结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芯块结构设计改进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显生 严岩 +3 位作者 付浩 任啟森 章捷 王伟宁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5-601,共7页
二氧化铀芯块的性能关系着核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其性能改进与提升受到了核燃料行业的持续关注。除工艺优化、掺杂改良之外,芯块的结构设计改进也是提升性能的重要方向。通过对二氧化铀芯块结构设计改进研究的综述,简要评述各改进方向... 二氧化铀芯块的性能关系着核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其性能改进与提升受到了核燃料行业的持续关注。除工艺优化、掺杂改良之外,芯块的结构设计改进也是提升性能的重要方向。通过对二氧化铀芯块结构设计改进研究的综述,简要评述各改进方向的设计特点和性能提升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二氧化铀芯块结构设计改进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燃料芯块 结构设计 导热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二氧化铀产品质量薄弱环节分析
9
作者 龚道坤 宋传令 肖维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在二氧化铀生产中,煅烧工序是影响二氧化铀产品(四价铀)指标的关键环节。基于三碳酸铀酰铵分解还原生成二氧化铀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四价铀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手段,发现由于二氧化铀被氧化导致四价铀不合格是无法被直观测量的,但又... 在二氧化铀生产中,煅烧工序是影响二氧化铀产品(四价铀)指标的关键环节。基于三碳酸铀酰铵分解还原生成二氧化铀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四价铀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手段,发现由于二氧化铀被氧化导致四价铀不合格是无法被直观测量的,但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物料异常、设备故障、异常操作等方面总结了四价铀不合格的原因,其中设备故障与异常操作极易引起二氧化铀被氧化,从而导致四价铀不合格。因此,天然二氧化铀生产的质量薄弱环节主要在于三碳酸铀酰铵的煅烧设备故障与冷却过程的异常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四价铀 质量分析 煅烧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样品中氟、氯含量的测定
10
作者 唐蕊 景振华 邵玺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6期35-37,62,共4页
文章建立了测定二氧化铀样品中微量氟和氯的高温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采用高温水解法以湿润的氧气流将试样中的氟、氯元素以酸的形式挥发出来,经冷凝后,以氯化物和氟化物的形式捕集在缓冲溶液中。试样馏分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别测... 文章建立了测定二氧化铀样品中微量氟和氯的高温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采用高温水解法以湿润的氧气流将试样中的氟、氯元素以酸的形式挥发出来,经冷凝后,以氯化物和氟化物的形式捕集在缓冲溶液中。试样馏分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别测定氟、氯的含量。该实验完成水解时间及氧气流量检测条件的选择,同时得到二氧化铀样品中氟氯含量测定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二氧化铀样品中氟、氯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离子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核燃料芯块烧结工艺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锐 高家诚 +1 位作者 杨晓东 孟繁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介绍了当今世界上二氧化铀芯块的主要烧结方法,详细讨论了各种工艺方法的特点、优点及不足,提出了综合改进烧结方法的建议。并简要介绍了二氧化铀核燃料芯块的烧结理论。
关键词 氧化铀坯块 常规烧结 微波烧结 掺杂烧结 氧化性气氛烧结 燃料芯块 氧化铀 发展概况 烧结工艺 烧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脱硝三氧化铀的氨裂解气还原研究
12
作者 康仕芳 谢振风 葛庆仁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4-260,7,共7页
应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由流化床脱硝三氧化铀的氨裂解气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0~660℃和转化率为0~95%的范围内,反应动力学服从Sepencer-Toply方程,符合未反应核化学反应控制模型,测得还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3.8kJ/mol。... 应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由流化床脱硝三氧化铀的氨裂解气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0~660℃和转化率为0~95%的范围内,反应动力学服从Sepencer-Toply方程,符合未反应核化学反应控制模型,测得还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3.8kJ/mol。实验证明氨裂解气还原过程与氢氮混合物(3H_2+N_2)的基本相同。测定了氢分压和水蒸气分压对还原反应的影响,求得氢的分压指数为0.57。水蒸汽的存在,明显的抑制了还原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氧化铀 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芯块中微量Mn、Cr、Ni、Mo、Th的测定方法改进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桂荣 郭国龙 +2 位作者 王春叶 刘扬 孙晓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硝酸溶解二氧化铀芯块,采用TBP树脂连续分离Mn、Cr、Ni、Mo、Th五种元素,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Mn、Cr、Th,石墨炉原子吸收(GAAS)法测定Ni、Mo。结果表明:3mol/L硝酸介质中,U、Th被TBP树脂吸附,Mn、Cr、Ni、Mo 4种元素直接进... 硝酸溶解二氧化铀芯块,采用TBP树脂连续分离Mn、Cr、Ni、Mo、Th五种元素,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Mn、Cr、Th,石墨炉原子吸收(GAAS)法测定Ni、Mo。结果表明:3mol/L硝酸介质中,U、Th被TBP树脂吸附,Mn、Cr、Ni、Mo 4种元素直接进入接收液(A),继续用6 mol/L盐酸平衡柱子,弃去8mL死体积后,此时Th淋洗进入接收液(B)。接收液为高酸基体,元素浓度低,故将接收液蒸至近干,稀酸溶解测定。采用标准物质(GBW04242)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测定值均在标准值的置信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芯块 TBP 分离 高酸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远红外线干燥氧化铀凝胶球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志昌 张萍 +1 位作者 张富宏 唐亚平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研究了用远红外线干燥氧化铀凝胶球的各种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湿球(φ1.2mm)的铺放强度。空气的对流与增湿,温控程序等。目的是获得无破裂的干球,以奠定热处理的良好基础。结果表明:远红外箱内的热空气应当对流与增湿。在温控... 研究了用远红外线干燥氧化铀凝胶球的各种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湿球(φ1.2mm)的铺放强度。空气的对流与增湿,温控程序等。目的是获得无破裂的干球,以奠定热处理的良好基础。结果表明:远红外箱内的热空气应当对流与增湿。在温控程序中对6O℃的恒温时间应≥2.5h,在该条件下,湿球的铺放强度能达到3.8kg/m2。还讨论了凝胶结构、脱水及干球破裂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凝胶球 远红外线 干燥 凝胶结构 核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瑞 杨振亮 +7 位作者 李冰清 黄华伟 马赵丹丹 程亮 贾建平 褚明福 刘彤 张鹏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7,共10页
福岛核事故之后,现有核电站面对重大事故的固有安全性不足还是引起了世界核能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事故容错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ATF)的概念也由此产生。事故容错燃料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抵抗冷却剂丧失事故,还能保持或提高正常工... 福岛核事故之后,现有核电站面对重大事故的固有安全性不足还是引起了世界核能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事故容错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ATF)的概念也由此产生。事故容错燃料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抵抗冷却剂丧失事故,还能保持或提高正常工况下的性能。考虑到二氧化铀(UO_2)是目前在核反应堆中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核燃料,在不影响UO_2中子特性的前提下提高其热导率成为近期最有可能得到应用的技术。因此,在众多事故容错燃料体系中,UO2基事故容错燃料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目前UO_2基事故容错燃料芯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容错燃料 反应堆 核电安全 热导率 氧化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铀核芯的U_3O_8欠酸溶解工艺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少昌 周湘文 +4 位作者 赵兴宇 马景陶 王阳 邓长生 唐亚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UO2核芯的制备工艺中,为获得高浓度铀的硝酸铀酰溶液,同时降低溶液中硝酸根含量,即获得低于硝酸铀酰标准化学计量比(硝酸铀酰中硝酸根与铀酰离子化学计量比为2)的溶液,必须采用欠酸溶解工艺。本文采用分批加料和阶段性加热方式获得了... 在UO2核芯的制备工艺中,为获得高浓度铀的硝酸铀酰溶液,同时降低溶液中硝酸根含量,即获得低于硝酸铀酰标准化学计量比(硝酸铀酰中硝酸根与铀酰离子化学计量比为2)的溶液,必须采用欠酸溶解工艺。本文采用分批加料和阶段性加热方式获得了很好的溶解效果,得到的硝酸铀酰溶液中U含量为2.1~2.5mol/L,NO3-和U的摩尔浓度比为1.6~1.8,溶液pH大于1.4,从而成功制备出合格的欠酸溶解的硝酸铀酰溶液。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次溶解试验的结果总结出了溶液密度与U含量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氧化铀核芯 欠酸溶解 硝酸铀酰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化学计量比氧化铀的拉曼和红外光谱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俊波 李赣 郭淑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5-409,共5页
测量了七种非理想化学计量比的UO2+ x (0< x<0.66)及UO2和U3 O7等理想化学计量比氧化铀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U3 O7和U3 O8之间UO2+ x的分子振动光谱为首次报道。拉曼光谱结果显示,随着UO2+ x中x 值的增加,... 测量了七种非理想化学计量比的UO2+ x (0< x<0.66)及UO2和U3 O7等理想化学计量比氧化铀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U3 O7和U3 O8之间UO2+ x的分子振动光谱为首次报道。拉曼光谱结果显示,随着UO2+ x中x 值的增加,UO2特征峰中的578和1150 cm -1峰强度快速减弱,当 x=0.19时,这两峰基本消失,可视为准完美萤石晶体结构U O2的标志。445 cm-1峰强度在减弱的同时变宽并偏移,当 x=0.32时,该峰已偏移至459 cm-1处,同时在~630 cm-1出现一弱肩峰,这与四方相U3 O7的特征峰一致。当 x≥0.39时,459 cm -1峰发生分裂,在235和754 cm-1处出现新峰并增强,其特征逐渐与正交相的α-U3 O8接近。但直至 x=0.60时,与α-U3 O8相比其333,397,483和805 cm -1峰仍不突出。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U O2+ x中x值的增加,U O2位于400~570 cm -1区间的强吸收特征谱带逐渐分裂为~421和~515 cm -1两峰并增强,同时U O2在~700 cm -1的弱吸收峰逐渐消失,~645 cm -1处的肩峰逐渐显现,出现的这三个峰正是U3 O7的特征红外吸收峰。当 x≥0.39时,在744 cm -1出现一强吸收峰并增强,该峰是α-U3 O8的最强特征峰。但即使 x=0.60时,~645 cm-1峰仍然存在,同时~515 cm-1峰也未明显分裂成485和535 cm -1峰,这表明U O2.60仍处于四方相和正交相的过渡阶段。上述结果表明,随着 x值的增加,U O2+ x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每次变化均在拉曼和红外光谱中得到体现。通过对比各特征峰相对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情况,可很好区分和表征不同的氧化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铀芯块的低分压氧化性气氛烧结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晓东 高家诚 +1 位作者 伍志明 王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2-687,共6页
研究在1 200~1 400℃、低分压氧化性气氛中采用添加剂生坯块、基体,以烧结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气氛为条件所进行的二氧化铀坯块的烧结及烧结块的行为和性能。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合适的烧结工艺参数。对试验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提... 研究在1 200~1 400℃、低分压氧化性气氛中采用添加剂生坯块、基体,以烧结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气氛为条件所进行的二氧化铀坯块的烧结及烧结块的行为和性能。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合适的烧结工艺参数。对试验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提高低分压氧化性气氛烧结块性能的关键措施是适当提高原始粉末的O/U原子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铀 低温烧结 烧结时间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二氧化铀中痕量钍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列奇 罗淑华 +3 位作者 李洁 王树安 盛红伍 席宇峰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采用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试液中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二氧化铀中痕量钍的新方法。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柱的制备方法,通过试验选择0·01mol/L硫酸为淋洗液、6mol/L盐酸为洗脱液,使钍与铁、钙、镁... 采用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试液中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二氧化铀中痕量钍的新方法。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柱的制备方法,通过试验选择0·01mol/L硫酸为淋洗液、6mol/L盐酸为洗脱液,使钍与铁、钙、镁、铀等干扰元素得到较好地分离;同时考察了分析谱线、载气流量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优选了最佳测定条件。方法标准加入回收率为101%,相对标准偏差(n=6)为5·4%。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痕量钍 氧化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铀中微量氟、氯、溴的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耀玲 牛俐珺 +3 位作者 许君政 杨掌众 汪南杰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0-225,共6页
为了准确测定三氧化铀中氟、氯、溴的含量,建立了用高温水解法处理样品、离子选择电极法同时测定三氧化铀中F^-,Cl^-,Br^-的方法。对影响高温水解反应的因素: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浴温度、空气流量、馏分体积等进行了条件实验。结果表... 为了准确测定三氧化铀中氟、氯、溴的含量,建立了用高温水解法处理样品、离子选择电极法同时测定三氧化铀中F^-,Cl^-,Br^-的方法。对影响高温水解反应的因素: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浴温度、空气流量、馏分体积等进行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法分析三氧化铀中的F^-,Cl^-,Br^-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优于10%,F^-,Cl^-,Br^-的重加回收率分别为85%~100%,90%~100%,4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氧化铀 高温水解反应 离子选择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