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明琳 刘庆平 闫晓红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79-83,共5页
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多达上百种。具有代表性质的胆固醇氧化衍生物主要有7-酮基胆固醇、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酸酯、25-羟基胆固醇、7β-羟基胆固醇、3β,5α,6β-三羟基胆固烷等化合物,这些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胆固醇膳食、高胆固醇血症的... 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多达上百种。具有代表性质的胆固醇氧化衍生物主要有7-酮基胆固醇、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酸酯、25-羟基胆固醇、7β-羟基胆固醇、3β,5α,6β-三羟基胆固烷等化合物,这些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胆固醇膳食、高胆固醇血症的血浆、动脉组织、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的泡沫细胞、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中。大量实验表明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因素(炎症、氧化应激、凋亡)具有促进作用。提示,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氧化衍生物 动脉粥样硬化 7-酮胆固醇 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氧化衍生物有希望成为新的抗HIV化合物
2
作者 熊峰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3年第1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吡啶氧化衍生物 抗HIV化合物 艾滋病 药物疗法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配位金属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环氧树脂的阻燃作用
3
作者 荣光辉 何亮潮 +1 位作者 李曼平 孔庆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配合物(SPPO-Fe和SPPO-Bi),制备EP/SPPO-Fe和EP/SPPO-Bi复合材料。结果显示,EP/6%SPPO-Fe、EP/6%SPPO-Bi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达到UL94 V-1等级;与纯EP相比,极限氧指数(LOI)分别提升至29.3%和28.4%,热分析结果显示残炭率分别增加了11.7和23.4个百分点;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33.6%和34.8%;总热释放量(THR)降低17.3%和14.2%;TSP降低35.4%和38.9%。E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P、N元素与金属离子Fe3+、Bi3+之间的协同阻燃效应;金属离子卓越的催化成炭能力提升了残炭率、降低了烟气释放;致密炭层增强物理阻隔效应,进一步阻止可燃气体的逸出、氧气的进入以及热量的释放,提高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衍生物 阻燃性 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衍生物对蚕豆幼苗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仪慧兰 司良燕 孟紫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研究SO2 体内衍生物NaHSO3 与Na2 SO3 ( 1 :3,mmol L)对蚕豆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 :SO2 衍生物 (浓度在 0~ 30mmol L)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短时间处理效应不明显 ,处理 48h后蚕豆幼根生长抑... 研究SO2 体内衍生物NaHSO3 与Na2 SO3 ( 1 :3,mmol L)对蚕豆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 :SO2 衍生物 (浓度在 0~ 30mmol L)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短时间处理效应不明显 ,处理 48h后蚕豆幼根生长抑制 ,1 68h后幼苗根上部分长度 (芽长 )表现生长抑制 ,根长和芽长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线性相关。SO2 衍生物处理 1 2~ 36h ,导致根尖细胞分裂指数下降 ,根尖中前期细胞减少 ,间期、后期和末期细胞增多 ,表明SO2 衍生物能够阻止细胞进入分裂态 ,延长分裂过程 ,这可能是SO2 衍生物处理组根尖细胞分裂指数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衍生物 蚕豆 幼苗生长 细胞周期 生长抑制 分裂指数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二氮氧化喹恶啉甲醛新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敬中 李健洪 +2 位作者 游红 何进 江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4,共4页
合成了 5种二氮氧化喹恶啉甲醛的新衍生物并用HNMR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新的化合物对
关键词 二氮氧化喹恶啉甲醛新衍生物 合成 植物病菌 抑菌活性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衍生物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铃 李秀芬 +2 位作者 白剑英 仪慧兰 孟紫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研究3种二氧化硫衍生物硫酸钠、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0.1mmol·L-1)的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处理液能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浓度超过2.5mmol·L-1时能抑制种... 研究3种二氧化硫衍生物硫酸钠、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0.1mmol·L-1)的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处理液能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浓度超过2.5mmol·L-1时能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高浓度的3种盐溶液对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具有抑制作用,并导致其中的部分细胞异常,出现细胞核固缩,甚至产生质壁分离。3种二氧化硫衍生物的毒性排序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硫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衍生物 玉米 生长发育抑制 细胞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含能衍生物爆轰与安全性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毕福强 王玉 +4 位作者 王伯周 张家荣 张俊林 翟连杰 李祥志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3-1069,共7页
为了考察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含能衍生物的爆轰与安全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比研究了硝基氧化偶氮、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及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三种含能基团对呋咱、偶氮呋咱、氧化偶氮呋咱及呋咱醚的... 为了考察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含能衍生物的爆轰与安全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比研究了硝基氧化偶氮、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及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三种含能基团对呋咱、偶氮呋咱、氧化偶氮呋咱及呋咱醚的几何构型、静电势分布、密度、生成焓、氧平衡、爆速、爆压、键离解能以及撞击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与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均可大幅提高呋咱衍生物的密度和氧平衡,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还可大幅提高呋咱衍生物的爆速和爆压,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撞击感度特性。基于12种呋咱含能衍生物理论计算结果,筛选出一种高能量密度化合物:3,3′-双(氟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4,4′-氧化偶氮呋咱,其密度为2.019g·cm^(-3)、爆速为9.735km·s^(-1)、爆压为44.90GPa、特性落高为3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呋咱衍生物 爆轰与安全性能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异噻唑氧化物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涛 薛思佳 《化学试剂》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9-340,共2页
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设计合成了 6种含取代嘧啶环的目标化合物 ,其中 5种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含 4,6 二甲基嘧啶环的化合物对植物根长有较强抑制性 ,而含 6 ... 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设计合成了 6种含取代嘧啶环的目标化合物 ,其中 5种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含 4,6 二甲基嘧啶环的化合物对植物根长有较强抑制性 ,而含 6 甲基嘧啶环或 4,5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生物活性 苯并异噻唑氧化衍生物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取代/双取代氧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鑫鑫 周宁 刘长春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2,共6页
氧化吲哚是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较为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采用不同的衍生方法能合成不同结构的衍生物,可制备高生物活性药物。以吲哚、靛红为原料,采用Lewis酸作催化剂,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选择性地合成了13个单取代... 氧化吲哚是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较为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采用不同的衍生方法能合成不同结构的衍生物,可制备高生物活性药物。以吲哚、靛红为原料,采用Lewis酸作催化剂,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选择性地合成了13个单取代氧化吲哚衍生物和13个双取代氧化吲哚衍生物,反应产率为77%~98%,其结构经^1H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 靛红 Lewis酸催化剂 氧化吲哚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反应合成氧化呋咱衍生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亚南 张志忠 +2 位作者 周彦水 姬月萍 汪营磊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采用氧化氰二聚环化的合成方法,以偕氯肟基化合物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4-二苯基氧化呋咱及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3,4-二(吡啶-2′-基)氧化呋咱、3,4-二(吡啶-3′-基)氧化呋咱、3,4-二(吡啶-4′-基)氧化呋咱及3,4-二(吡嗪-2′-基)氧... 采用氧化氰二聚环化的合成方法,以偕氯肟基化合物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4-二苯基氧化呋咱及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3,4-二(吡啶-2′-基)氧化呋咱、3,4-二(吡啶-3′-基)氧化呋咱、3,4-二(吡啶-4′-基)氧化呋咱及3,4-二(吡嗪-2′-基)氧化呋咱,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鉴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初步考察了不同取代基、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等对二聚反应合成氧化呋咱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形成氧化氰结构,目标产物收率越高;催化剂通常选用无机弱碱(如Na2CO3、KHCO3);反应温度通常控制在2~1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收率分别为64.7%,71.3%,70.0%,71.1%,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合成 二聚反应 氧化呋咱衍生物 3 4-二苯基氧化呋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大鼠血管及血浆中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_2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屹 孟紫强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及其衍生物诱发大鼠血压下降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剂量染毒大鼠血管组织及血浆中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简称6-Keto)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变...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及其衍生物诱发大鼠血压下降的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剂量染毒大鼠血管组织及血浆中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简称6-Keto)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变化。结果在血浆中,当SO2吸入浓度为14、28、56mg/m3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Keto含量显著降低,而TXB2含量显著升高,6-Keto/TXB2的比值呈减少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离体血管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当SO2衍生物浓度为2和4mmol/L时,6-Keto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8mmol/L组无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XB2含量在SO2衍生物各浓度组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Keto/TXB2比值在2和4mmol/L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mmol/L组无显著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2及其衍生物可能通过引起PGI2、TXA2的代谢改变,部分调控血压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氧化 氧化衍生物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静芳 徐敏 +2 位作者 王学峰 刘丽娜 孟紫强 《分析仪器》 CAS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析BSA及BSA-二氧化硫衍生物相互作用后体系的光谱特征。结果:①在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硫衍生物能使BSA的内源荧光发生有规律的猝灭,...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析BSA及BSA-二氧化硫衍生物相互作用后体系的光谱特征。结果:①在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硫衍生物能使BSA的内源荧光发生有规律的猝灭,猝灭作用可能为静态猝灭。②得出了二氧化硫衍生物和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且作用力较弱。③三维荧光光谱表明,二氧化硫衍生物对BSA的构象影响不明显。结论:二氧化硫衍生物与BSA可能的结合方式为二氧化硫衍生物与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结合反应,生成不发荧光或者荧光强度较弱的基态复合物,使BSA荧光发生部分猝灭,但对BSA构象影响不明显,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氧化衍生物 荧光猝灭 三维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衍生物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外向钾电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桑楠 孟紫强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海马神经元去极化激活的外向钾电流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SO2 衍生物对此外向电流的影响。 [方法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结果 ]短时去极化至 -60mV以上电位可引发快速上升的外向电流 ,之后缓慢衰减至一平台... [目的 ]研究大鼠海马神经元去极化激活的外向钾电流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SO2 衍生物对此外向电流的影响。 [方法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结果 ]短时去极化至 -60mV以上电位可引发快速上升的外向电流 ,之后缓慢衰减至一平台。当保持电位改变时 ,该峰电流与平台电流的幅度均会发生变化 ,但前者较后者变化显著。试验中测得峰电流与平台电流的翻转电位分别为 (-76 1± 5 97)mV和 (-83 6± 4 13 )mV ,与用Nerst方程计算出的本试验细胞外液与电极内液的钾离子平衡电位EK=-88mV接近 ,说明该外向电流是钾电流 ,且提示此外向电流包括两种成分 ,即峰电流IA 和平台电流IK。SO2 衍生物可剂量依赖地增大此两种成分的外向钾电流 ,使二者增大 5 0 %的SO2 衍生物剂量分别为 2 6 19μmol/L和 14 5 0 μmol/L。[结论 ]大气SO2 污染可能与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以及衰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外向钾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SO2衍生物 氧化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二氧化硫衍生物引起的心肌细胞钠电流增大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海英 孟紫强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62,共6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内专一的过氧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s,O2.-)清除剂,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则是公认的Cu,Zn-SOD的抑制剂。采用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DDC对二氧化硫(sul...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内专一的过氧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s,O2.-)清除剂,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则是公认的Cu,Zn-SOD的抑制剂。采用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DDC对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衍生物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钠电流增大效应的作用,以期更进一步揭示SO2的毒性机理。结果表明:SO2衍生物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SO2衍生物存在时,DDC仍可以显著降低SOD的活性。DDC(10 ̄100 mmol/L)剂量依赖性地增大钠电流(INa),半数效应浓度为(19.85±0.95)mmol/L。将20 mmol/L的DDC与10μmol/L的SO2衍生物同时作用于心肌细胞,INa仍表现为电压依赖性的增大,并使INa的电压依赖性激活曲线显著地向负电压方向移动,稳态失活曲线向正电压方向移动,差异极其显著。这表明DDC增强了SO2衍生物对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增大效应,提示SO2衍生物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主要是通过自由基,特别是O2.-氧化损伤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氧化衍生物 膜片钳技术 心肌细胞 钠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氰二聚环化:对称氧化呋咱衍生物制备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亚南 舒远杰 张志忠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0-744,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构筑氧化呋咱环的几种常用方法。总结了氧化氰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如羟肟酰氯与弱碱的作用、醛肟与氧化氮作用、肼钾盐与氧化剂作用等,以及由氧化氰二聚反应获得的具有不同对称结构的氧化呋咱衍生物。列举了部分对称... 分析了国内外构筑氧化呋咱环的几种常用方法。总结了氧化氰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如羟肟酰氯与弱碱的作用、醛肟与氧化氮作用、肼钾盐与氧化剂作用等,以及由氧化氰二聚反应获得的具有不同对称结构的氧化呋咱衍生物。列举了部分对称氧化呋咱衍生物的性能,分析结果有望设计和合成性能良好的新氧化呋咱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氧化呋咱衍生物 二聚反应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取代氧化呋咱并[3,4-b]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丛明 刘祖亮 姚其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1-915,共5页
以廉价易得的2,6-二氯吡啶为原料,经过硝化、叠氮化、热解环化步骤得到中间体[1,2,5]二唑并[3,4-e]四唑并[1,5-a]吡啶-3-氧化物(4b),再与浓硫酸/硝酸钾、甲醇钠和甲胺水溶液反应分别得到5-取代的氧化呋咱并[3,4-b]吡啶衍生物5~7。研究... 以廉价易得的2,6-二氯吡啶为原料,经过硝化、叠氮化、热解环化步骤得到中间体[1,2,5]二唑并[3,4-e]四唑并[1,5-a]吡啶-3-氧化物(4b),再与浓硫酸/硝酸钾、甲醇钠和甲胺水溶液反应分别得到5-取代的氧化呋咱并[3,4-b]吡啶衍生物5~7。研究了化合物4b结构的稳定性,发现其中的氧化呋咱环在强酸性、强碱性和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吡啶环与叠氮基形成的四唑环结构则不太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合成 二氯吡啶 吡啶并氧化呋咱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_6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易 季晖 +1 位作者 张奕华 蒋丽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0-844,共5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6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观察Ⅱ6经口给药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和脑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Ⅱ6对大鼠血浆、主动脉条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血栓...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Ⅱ6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观察Ⅱ6经口给药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和脑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Ⅱ6对大鼠血浆、主动脉条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用G riess法测定Ⅱ6对ECV304细胞外液和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结果化合物Ⅱ6可减轻实验动物血栓的重量,降低TXB2的生成,提高大鼠血清和ECV304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论Ⅱ6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XA2的释放,增加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 抗血栓 氧化氮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异阿朴菲衍生物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煌 赵丽珍 +3 位作者 魏永标 宁芳贤 黄志纾 古练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7,共4页
运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CD光谱研究氧化异阿朴菲生物碱衍生物——9-(3-吡咯基丙酰胺基)-1-氮杂苯并蒽酮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化合物的大环共平面体系可能嵌入到双螺旋DNA的碱基对中,且优先结合到双螺旋DNA的AT序列上。CD光... 运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CD光谱研究氧化异阿朴菲生物碱衍生物——9-(3-吡咯基丙酰胺基)-1-氮杂苯并蒽酮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化合物的大环共平面体系可能嵌入到双螺旋DNA的碱基对中,且优先结合到双螺旋DNA的AT序列上。CD光谱研究确定了化合物在与DNA结合时,其生色团的长轴与DNA碱基对的长轴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异阿朴菲生物衍生物 DNA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CD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型氟罗布芬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未东 张奕华 +4 位作者 季晖 邓钢 冯晓春 许晓乐 彭司勋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获得抗炎活性强、胃肠道不良反应小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方法将具有不同释放机制的一氧化氮 (NO)供体 ,包括NO合酶 (NOS)底物类似物、硝酸酯和呋咱氮氧化物通过酯键与正在Ⅲ期临床研究的NSAID氟罗布芬 (1 )相偶联 ,测定偶... 目的获得抗炎活性强、胃肠道不良反应小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方法将具有不同释放机制的一氧化氮 (NO)供体 ,包括NO合酶 (NOS)底物类似物、硝酸酯和呋咱氮氧化物通过酯键与正在Ⅲ期临床研究的NSAID氟罗布芬 (1 )相偶联 ,测定偶联物的抗炎活性 ,考察其胃肠道毒副作用 ,研究其释放NO的作用。结果合成 1 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结构经MS、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表明 :1 0个目标物 (Ⅰ1、Ⅰ3~ 5、Ⅰ8、Ⅰ12 、Ⅱ2 ,3 、Ⅱ6,7)显示了较高的抗炎活性 ,其中 5个 (Ⅰ1、Ⅰ3 ,4、Ⅱ3 、Ⅱ6)活性与氟罗布芬相当 (P >0 0 5 ) ;所有活性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小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其中Ⅰ1、Ⅰ3 、Ⅰ5、Ⅱ7的不良反应显著小于氟罗布芬 (P <0 0 5 )。结论Ⅰ1和Ⅰ3 的综合指标优于氟罗布芬 ,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制备 化学合成 氧化氮供体型氟罗布芬衍生物 抗炎活性 胃肠道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氮氧化喹喔啉甲醛衍生物促家禽生长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敬中 占升卫 胡超男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6年第3期15-17,共3页
用新合成的15种二氮氧化喹喔啉甲醛衍生物做了促鸡生长的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3种新衍生物相对于对照组,促生长率在30%以上,其中11号化合物促生长作用最明显,促生长率达到56.7%;在15d的试验期内,部分受试雏鸡出现饲用过量的轻微中... 用新合成的15种二氮氧化喹喔啉甲醛衍生物做了促鸡生长的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3种新衍生物相对于对照组,促生长率在30%以上,其中11号化合物促生长作用最明显,促生长率达到56.7%;在15d的试验期内,部分受试雏鸡出现饲用过量的轻微中毒现象。新化合物的最佳剂量与毒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氧化喹喔啉甲醛衍生物 家禽 促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