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与氟18-氟脱氧葡萄糖在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显像中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莹 柳江燕 +5 位作者 田小雪 崔振存 张凯 沈亦敏 付静瑜 彭岱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1期154-159,共6页
目的比较氟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18)F-FAPI-04)与氟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在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的生物分布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 目的比较氟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18)F-FAPI-04)与氟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在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的生物分布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的10例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10 d内采用^(18)F-FDG和^(18)F-FAPI-04 PET/CT扫描,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摄取两种显像剂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和肿瘤与背景比(TBR),评估其生物分布和诊断价值。结果^(18)F-FAPI-04 PET/CT显像对恶性病灶的检出率较^(18)F-FDG PET/CT增加41%。给药60 min后,脑、甲状腺、心肌、血池、骨骼肌、肝、胰腺、脾、肾、结肠、前列腺、转移病灶和所有恶性病灶摄取^(18)F-FAPI-04和^(18)F-FDG的SUV_(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和肝转移灶摄取^(18)F-FAPI-04和^(18)F-FDG的SUV_(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API-04与^(18)F-FDG显像肿瘤原发灶以瘤周正常组织、纵隔血池为背景的T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API-04与^(18)F-FDG显像以纵隔血池为背景的转移性淋巴结、以肝实质为背景的肝转移灶、以脂肪组织为背景的腹膜转移灶、以骨组织为背景的骨转移灶、以肺实质为背景的肺转移灶的T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API-04对胃中低分化腺癌显示出比^(18)F-FDG更优越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胃中低分化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和^(11)碳-乙酸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2 位作者 卢光明 杨桂芬 栗全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和11碳-乙酸(11 C-acetate,11 C-ACT)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0.2岁,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和11碳-乙酸(11 C-acetate,11 C-ACT)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0.2岁,所有患者均为肝内单发病灶。治疗前均先行18 F-FDG PET/CT,后行11 C-ACT PET/CT检查,两次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其中有7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1例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C)、1例肝内感染性病灶,均经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 7例HCC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均为阴性,11 C-ACT PET/CT显像有6例为阳性。18F-FDG PET/CT和11 C-ACT PET/CT显像均未发现1例高分化胆管细胞癌。对于1例肝内炎性病灶,18F-FDG PET/CT显像为阳性,而11 C-ACT PET/CT显像为阴性。结论①11 C-ACT PET/CT显像可以用来探测那些呈18 F-FDG等或低摄取的HCC病灶;②对于高分化的CCC,18 F-FDG PET/CT显像有可能会表现为假阴性结果;③11 C-ACT PET/CT显像可以用来诊断肝内感染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18-脱氧葡萄糖 11碳-乙酸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探头符合线路^(18)氟-脱氧葡萄糖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术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闻瑞 郑健 +6 位作者 赵晋华 阮征 孙湘君 何之彦 车文军 汪太松 陆荣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9-352,F000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DHC)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显像与CT同机图像融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44例确诊为NSCLC患者1个月内均行^(18)F-FDG DHC-SPECT/CT显... 目的初步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DHC)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显像与CT同机图像融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44例确诊为NSCLC患者1个月内均行^(18)F-FDG DHC-SPECT/CT显像及胸部增强螺旋CT检查,2周内完成外科手术和病理学检查。^(18)F-FDG DHC-SPECT/CT显像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并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OSEM)迭代重建后,将同机CT图像与符合线路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进行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再采用视觉分析法和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的半定量分析计算病变淋巴结(L)与周围纵隔组织(N)的摄取比值R(L/N)。将^(18)F-FDG DHC-SPECT/CT显像及胸部增强螺旋CT检查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结果均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摄取比值R≥1.5为判断标准,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5.0%(15/20例)、特异度为91.7%(22/24例)、准确率为84.1%(37/44例)、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15/17例)和81.5%(22/27例)。15例^(18)F-FDG显像为阳性的转移淋巴结的ROI分析最大摄取比值为9.4,最小为1.6。结论^(18)F-FDG DHC-SPECT/CT显像对肺癌的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和疾病分期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CT 增强CT 图像融合 肺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合成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传金 朱虹 +1 位作者 方可元 刘兵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 glucose,18F-FDG)是最常用的正电子药物。对影响18F-FDG合成因素的报道尚不多。文中分析影响18F-FDG合成的因素,以期提高18F-FDG的合成效率和成功率。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合成18F-FDG... 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 glucose,18F-FDG)是最常用的正电子药物。对影响18F-FDG合成因素的报道尚不多。文中分析影响18F-FDG合成的因素,以期提高18F-FDG的合成效率和成功率。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合成18F-FDG失败次数,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共合成18F-FDG 1257次,成功1228次,平均合成效率为60.5%,成功率为97.7%。未能合成出18F-FDG及合成效率不足40%的情况合计29次,占2.3%。其中18F离子未淋洗至反应管4次;传18F离子管路2位4通阀无法完全闭合,废水进入K222瓶中2次;加热器故障7次;合成时试剂加入错误6次;厂家配套试剂盒中K222含量偏低8次;试剂保存不当,导致三氟甘露糖纯度减低2次。失败原因主要与设备的稳定性、温度、试剂等因素有关。结论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规范的技术操作、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可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及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合成效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5 位作者 张宗军 常林凤 吴江 王新刚 黄红丽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计算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结果:第一组患者Ⅰ型表现7例,Ⅱ型表现5例,Ⅲ型表现1例;第二组患者Ⅰ型表现0例,Ⅱ型表现4例,Ⅲ型表现5例;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灵敏度为:53.8%,其suv值的大小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第三组患者Ⅰ型表现5例,Ⅱ型表现0例,Ⅲ型表现1例,其suv值的大小与肿瘤残留有关。结论:18FDGPET/CT显像在HCC生物学特性评估及HCC治疗后疗效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18-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rad5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司原 王明明 +2 位作者 张伍魁 谢强 谢吉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氧含量、rad51及p53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且随着18F-FDG浓度增大,凋亡细胞增加,活性氧产量增加,p53基因与rad51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药物活度浓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 HEPG2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p53基因 RAD5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影响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明明 司原 +2 位作者 邱俊 谢强 谢吉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57-362,共6页
为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0—92.5×106 Bq/mL的18F-FDG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6、12和24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含量及P53... 为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0—92.5×106 Bq/mL的18F-FDG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6、12和24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含量及P53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并随18F-FDG放射性浓度的增大,细胞凋亡率增大,活性氧含量增加,P53表达增强。由此可见,18F-FDG能通过诱发HepG2肝癌细胞凋亡来抑制其增殖,且抑制率呈放射性浓度依赖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HEPG2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表现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胡裕效 季发权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343-1344,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8-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表现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江 朱虹 +3 位作者 王新刚 桂一 刘伟彦 卢光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PET/CT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2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PET/CT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2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10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慢性甲状腺炎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其中10例患者甲状腺存在两个或多个病变。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异常PET/CT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或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未见PET/CT异常征象,仅2例FDG代谢增高(局灶性、弥漫性)。甲状腺腺瘤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结节;②囊变;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10例甲状腺腺瘤仅2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甲状腺局限性增生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②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2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1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桥本氏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甲状腺弥漫性FDG代谢增高。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FDG代谢增高。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片状低密度灶;②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出现FDG摄取增高,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局限性增生出现比例低,而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炎性病变比例相对较高;甲状腺弥漫性FDG摄取多提示良性病变,而局灶性FDG摄取需作进一步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存活心肌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嘉鸿 李艳妍 +4 位作者 蒋金法 徐文俊 邓兵 戚秀卿 刘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96-698,T001,共4页
目的 应用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估18氟 脱氧葡萄糖 (18F FDG)和99mTc 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 (DISA)对判断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选择心肌梗死患者 30例 ,进行DISA及心脏超声检查 ,核素显像不匹配者定为存活... 目的 应用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估18氟 脱氧葡萄糖 (18F FDG)和99mTc 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 (DISA)对判断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选择心肌梗死患者 30例 ,进行DISA及心脏超声检查 ,核素显像不匹配者定为存活心肌 ,然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术 ,术后3~ 4个月重复心脏超声检查 ,术后≥ 2个相邻室壁运动不良节段 (RWMA)运动改善定为存活心肌 ,并进行整体收缩功能评价。结果 DISA显示 ,存活心肌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 94 .3% (83/ 88例 )于PTCA术后运动改善 ;坏死心肌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仅 14 .5 % (12 / 83例 )于PTCA术后运动改善 ,而且PTCA术后心脏整体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DISA检查对诊断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99MTC-MIBI 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 存活心肌 介入治疗术 DISA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与同机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义 黄盛才 +4 位作者 秦朝军 章忠明 龙耀斌 马加强 颜李梅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933-936,共4页
目的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18)F-FDG PET/CT)与同机CT显像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比分析^(18)F-F... 目的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18)F-FDG PET/CT)与同机CT显像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比分析^(18)F-FDG PET/CT与同机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和结外病灶的检出率,以及对淋巴结、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发现,299枚可疑受累淋巴结中确诊受累淋巴结272枚,90处可疑受累结外病灶中确诊受累结外病灶84处。^(18)F-FDG PET/CT对受累淋巴结检出率为86.29%,高于同机CT的74.92%(P<0.05);^(18)F-FDG PET/CT诊断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敏感性、准确度均优于与同机平扫CT图像(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高于同机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琛庆 程志俭 +1 位作者 殷庆章 南宇乐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49,共2页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是患者接受早期治疗的基础,可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作为一种反映代谢情况的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显像 胃癌诊断 价值 恶性肿瘤 影像学检查 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不同时相延迟显像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军 陈虞梅 +4 位作者 黄钢 孙晓光 施一平 万良荣 宋少莉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不同时相延迟显像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确定延迟显像的最佳时间选择。方法:回顾分析80例明确诊断且同时进行18F-FDGPET/CT三时相显像的患者共148个病灶。第1次显像时间为药物... 目的:比较研究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不同时相延迟显像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确定延迟显像的最佳时间选择。方法:回顾分析80例明确诊断且同时进行18F-FDGPET/CT三时相显像的患者共148个病灶。第1次显像时间为药物注射后64min;第2次(早期延迟显像)时间为110min;第3次(晚期延迟显像)时间为233min。分析每个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并根据公式滞留指数(RI1)=(SUV2-SUV1)/SUV1×100%;RI2=(SUV3-SUV1)/SUV1×100%进行计算。通过特征工作曲线(ROC)比较分析两次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结果:80例患者共148个病灶。109个为恶性病灶,39个为良性病灶。恶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4.8±13.1)%和(10.8±20.5)%;良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1.3±28.2)%和(9.3±42.4)%。RI1的曲线下面积为0.627±0.050(P=0.013),RI2的曲线下面积为0.57±0.06(P<0.05)。早期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延迟显像。结论:在应用18F-FDGPET/CT延迟显像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时,采取早期延迟显像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PET/CT 延迟显像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对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戈 杨学东 +2 位作者 杨春山 张文敏 王裴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06-107,110,共3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男4例,女6例)经病理证实(6例)和随访确诊(4例)的结节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总结。根据18F-FDG PET/CT的图像特征,结合病灶累及的部位、分布特点、大小、摄取标准值(SUV)...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男4例,女6例)经病理证实(6例)和随访确诊(4例)的结节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总结。根据18F-FDG PET/CT的图像特征,结合病灶累及的部位、分布特点、大小、摄取标准值(SUV)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PET/CT显示淋巴结累及者共10例,其中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累及者10例,锁骨上窝淋巴结累及者3例,腹膜后淋巴结累及者6例,盆腔淋巴结累及者4例。结外脏器累及者9例:包括肺内结节及片状阴影5例,肝脏累及者3例,双侧髂骨及骶骨累及者1例。所有病灶代谢均明显增高者8例,部分病灶代谢明显增高者2例。结论18F-FDG PET/CT可灵敏、准确地反映结节病的全身病灶分布范围和病灶活性。病灶分布于双侧肺门和纵隔,呈结节形串珠状连结为结节病18F-FDG PET/CT的特征表现。根据PET/CT影像特点并结合临床能提高结节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18-脱氧葡萄糖 PET 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欣 李群华 +5 位作者 翁建宇 陆泽生 谢蓉 唐安戊 林伟 黄梓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5-366,共2页
目的 研究PET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初诊时或复发治疗前对 35例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式淋巴瘤进行PET检查 ,部分病例尚进行全身CT扫描 ,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PET对初诊淋巴瘤... 目的 研究PET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初诊时或复发治疗前对 35例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式淋巴瘤进行PET检查 ,部分病例尚进行全身CT扫描 ,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PET对初诊淋巴瘤患者的敏感性为 93.5 % (2 9/ 31) ,PET与CT的一致性为 70 % (12 / 17) ;另有 5例患者的分期结果不一致 ,不一致性为 2 9%。追踪检查发现 ,PET检测复发或微小残留病的敏感率 88% (8/ 9) ,准确性 75 % (6 / 8)。在经过 6~ 8个周期的CHOP方案化疗后 ,5 0 % (4/ 8)的进展期NHL患者仍有残留病灶。结论 PE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分期和治疗后评估比CT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DG-PET) 恶性淋巴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与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化摄取值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婧 汪世存 潘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34例(高分化7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6例),腺癌7例。比较不同病例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原位病灶的^(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结果:宫颈鳞癌患者的SUV_(max)(12.14±5.38)高于腺癌(6.99±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鳞癌患者中高分化组SUVmax为6.86±2.85,中分化组SUV_(max)为12.21±3.74,低分化组SUV_(max)为17.75±5.97,3组中SUV_(max)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SUV_(max)呈负相关(r=-0.669,P<0.05)。结论:不同组织类型及相同组织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之间有差异,对指导临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高SUV_(max)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标准化摄取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恭顺 匡安仁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3-196,201,共5页
18氟 -氟代脱氧葡萄糖 (1 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显像已广泛用于诊断肿瘤。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活性增高 ,摄取 1 8F- FDG增多 ,1 8F- FDG PET显像技术可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分期、判断预后、术后或放化疗后随访以及... 18氟 -氟代脱氧葡萄糖 (1 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显像已广泛用于诊断肿瘤。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活性增高 ,摄取 1 8F- FDG增多 ,1 8F- FDG PET显像技术可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分期、判断预后、术后或放化疗后随访以及评价疗效。本文综述了 1 8F- FDG PET显像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手术治疗 误诊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新全 王明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指数生长期Lewis肺癌细胞分为18F-FDG实验组(为92.5×104Bq/ml组、185×104Bq/ml组、370×104Bq/ml组和740×104Bq/ml组...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指数生长期Lewis肺癌细胞分为18F-FDG实验组(为92.5×104Bq/ml组、185×104Bq/ml组、370×104Bq/ml组和740×104Bq/ml组)和对照组,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浓度18F-FDG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后,诱导脂质氧化、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8F-FDG能诱导Lewis肺癌细胞产生凋亡形态学变化,随着18F-FDG浓度增加,脂质氧化增强、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18F-FDG能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且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LEWIS肺癌细胞 细胞株 18-脱氧葡萄糖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探测乳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军 林祥通 +2 位作者 管一晖 左传涛 华逢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0-611,I002,共3页
目的 对 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18氟 脱氧葡萄糖 (18F 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检查 ,评价其在探测乳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治疗后临床疑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均进行FDGPET全身显像 ,应用目测... 目的 对 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18氟 脱氧葡萄糖 (18F 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检查 ,评价其在探测乳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治疗后临床疑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均进行FDGPET全身显像 ,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判断结果 (标准摄取值 ,SUV)。分别对每例患者及其病灶进行分析 ,比较FDGPE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病灶检出率的不同。结果  30例患者中 ,12例PET检查未见异常 ,18例可见局部复发和 /或转移。 1例骨转移患者PET为阴性。FDGPET检测灵敏度为 94 .7% ,常规影像学检查灵敏度为 73.7%。在 12 2个肿瘤转移灶中 ,PET检出 116个 (95 % ) ,常规影像学检查检出 84个(6 9% ) ,FDGPET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 (P <0 .0 0 1)。结论 FDGPET全身显像有助于早期诊断乳腺癌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乳腺癌 复发 肿瘤转移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18-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检查的护理体会
20
作者 刘晓建 王猛 +2 位作者 刘鸿娥 李红磊 黄歆波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的代谢显像能够解决很多临床诊断的问题,但是PET/CT设备价格昂贵,且未纳入医保范围,极大地妨碍了这一先进技术的普及。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和... 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的代谢显像能够解决很多临床诊断的问题,但是PET/CT设备价格昂贵,且未纳入医保范围,极大地妨碍了这一先进技术的普及。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和广泛应用。与PET—FDG显像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显像 显像检查 护理 临床诊断 代谢显像 CT设备 医保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