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9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鼠强和氟乙酰胺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修柱 季颖 +1 位作者 王国联 简秋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7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GC-MS法测定杀鼠剂产品中是否含有毒鼠强及氟乙酰胺,其方法准确、迅速、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 毒鼠强 氟乙酰胺气-质联用分析 GC-MS法 杀鼠剂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中毒食物中的氟乙酰胺和毒鼠强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玲 杨元 谯斌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相色谱-联用 测定 食物中毒 氟乙酰胺 毒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8种香型凤凰单丛茶香气分析研究
3
作者 张琳 叶汉钟 +1 位作者 陈红平 张颖彬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25-31,共7页
为探究8种单丛茶的香气组分差异及其对香型形成的影响,采用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BSE-TDU-GC-MS)对蜜兰香、芝兰香、杏仁香、鸭屎香、肉桂香、夜来香、黄枝香和老仙翁单丛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最小二乘判... 为探究8种单丛茶的香气组分差异及其对香型形成的影响,采用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BSE-TDU-GC-MS)对蜜兰香、芝兰香、杏仁香、鸭屎香、肉桂香、夜来香、黄枝香和老仙翁单丛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从69个香气化合物中筛选出了19个关键差异性成分。基于差异性关键成分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可以对8个香型凤凰单丛茶的香气变量信息进行有效解释。各个香型主要香气化合物风味特征与感官审评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成分 顶空搅拌子吸附 相色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计量检测优化研究
4
作者 周松华 安可珍 +2 位作者 杜立君 丁强 任燕楠 《粘接》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针对传统物质有效成分分析方法在前处理阶段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构建一种涡旋辅助微萃取一气相色谱-质谱法(MSPD微萃取-GC-MS)对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试验以麝香为研究对象,对MSPD微萃取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吸附剂... 针对传统物质有效成分分析方法在前处理阶段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构建一种涡旋辅助微萃取一气相色谱-质谱法(MSPD微萃取-GC-MS)对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试验以麝香为研究对象,对MSPD微萃取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吸附剂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样品与吸附剂质量比为1∶2,洗脱剂为甲醇和乙酸乙酯(3∶7),洗脱剂体积为1.25 mL,涡旋时间为2 min时,对麝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最好。MSPD微萃取-GC-MS对麝香酮的检出限(LOD)为0.0042μg/L,定量限(LOQ)为0.0145μg/mL。对4-羟基苯甲酸乙酯检出限为0.0157μg/mg,定量限为0.0578μg/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辅助微萃取 相色谱-分析 中药成分检测 计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佳鑫 周玲娟 +5 位作者 张丽霞 苏晶 任佳慧 周天浩 王金辉 李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分析炒制、姜炙、盐炙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对砂仁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OPLS-DA分析后,以VIP>1.5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成分,利用... 目的分析炒制、姜炙、盐炙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对砂仁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OPLS-DA分析后,以VIP>1.5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成分,利用NIST 11谱库检索定性。结果鉴定出49种差异成分,其中只在种子团中发生变化的成分有14种,在果皮中发生变化的成分有22种。砂仁经炮制后能够显著降低种子团中樟脑含量,而炒制则显著增加果皮中乙酸龙脑酯含量,盐炙处理对砂仁中烷烃类成分影响较大,姜炙处理并非仅增加生姜中挥发性成分,体现了炮制机制的复杂性。结论尽管目前并不清楚具体炮制机制,但实验结果为砂仁炮制“减毒增效”作用提供了理论数据,反映出炮制的科学性,从而丰富了砂仁的炮制理论,为深入研究砂仁不同炮制品活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炮制方法 相色谱-联用 多元统计分析 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进样气质联用法同时检测毒鼠强和氟乙酰胺 被引量:8
6
作者 廖华勇 吴雪梅 +2 位作者 曾红惠 徐碧珠 麦伯成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417,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 质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具有溶剂排空模式的程序升温汽化(PTV)进样口对大体积进样的作用。通过对分流排空流量、吹扫时间、PTV温度及其最大进样体积等PTV参数的优化,选择离子模式和大体... 建立了气相色谱 质谱法同时检测食品中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具有溶剂排空模式的程序升温汽化(PTV)进样口对大体积进样的作用。通过对分流排空流量、吹扫时间、PTV温度及其最大进样体积等PTV参数的优化,选择离子模式和大体积进样能够将检出限提高2~3个数量级,两种灭鼠药的回收率均为83 7%~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 5%~6 2%,毒鼠强最低检出限为1 0μg/kg,氟乙酰胺最低检出限为5 0μg/kg,用外标法定量,在质量浓度为5~100μg/kg时,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1和0 9974,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进样 联用 检测 毒鼠强 氟乙酰胺 相色谱-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7
作者 韩卓 刘禹慧 +2 位作者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9-1256,共8页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1.11μg,相对标准偏差为4.0%~12%(n=3),加标回收率为80.4%~93.3%。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来自武夷山、青海湖、大兴安岭等12个采样点的松针样品进行分析,得到6种微塑料的浓度范围为0.01~3.15μg·mg^(-1)。此外,样品中6种塑料均有检出,检出率依次为PE、PP和PS(100%)、PET(92%)、PC(60%)、PVC(8%)。该方法可为我国微塑料环境污染评估及环境行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相色谱-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 微塑料 松针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分析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体风味
8
作者 王利萍 丁昱文 +3 位作者 吴颜欣 邱树毅 戴怡凤 周鸿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0,共7页
蓝莓酒的风味会影响其质量与感官评价,因此研究蓝莓酒中的风味物质十分必要。该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研究2种半甜、2种半干蓝莓酒风味,发现4种蓝莓酒的苦味、涩味均表现出随残糖含量下降而逐渐升高的趋... 蓝莓酒的风味会影响其质量与感官评价,因此研究蓝莓酒中的风味物质十分必要。该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研究2种半甜、2种半干蓝莓酒风味,发现4种蓝莓酒的苦味、涩味均表现出随残糖含量下降而逐渐升高的趋势,酸味、后苦味、后涩味无显著性差异。4种蓝莓酒中,半甜型蓝莓酒中酯类化合物含量高于半干型蓝莓酒,而半干型蓝莓酒中醇类化合物高于半甜型蓝莓酒。乙酸乙酯、萜品油烯、月桂酸乙酯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在半甜型蓝莓酒中含量较高,肉桂酸乙酯、苯甲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等化合物在半干型蓝莓酒中含量较高,正辛醇、乙酸与发酵程度无显著性关联。此外,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析发现4种蓝莓酒中13种潜在差异标志物,并结合香气活度值研究发现meso-2,3-丁二醇与芳樟醇分别仅为半甜型与半干型的整体风味做出贡献,而大马酮、苯乙醇、异戊醇、乙酸的香气活度值> 500,为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的整体风味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蓝莓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相色谱-联用技术 电子舌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边尚芸 杨林 李彦鹏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2-84,共3页
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GC-MS联用技术对化工废水中有机物... 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GC-MS联用技术对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该研究为化工废水的监测和污染物的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分析方法和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废水 有机物 相色谱-联用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雪娇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检测原理,其在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快速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使之在食品安全监测各个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这包括对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兽药和激素、塑化剂及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以及食品成...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检测原理,其在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快速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使之在食品安全监测各个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这包括对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兽药和激素、塑化剂及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以及食品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检测流程、样品制备方法、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参数选择,最后以某品牌奶粉营养成分检测为例,验证了该技术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联用技术 食品分析 检测原理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衍生新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杨立会 杨森森 魏俊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81-0084,共4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在使用该类分离分析方法的过程中,能够在多数领域当中,发挥分离分析方法的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衍生新方法的相关研究,结合该类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展开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在使用该类分离分析方法的过程中,能够在多数领域当中,发挥分离分析方法的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衍生新方法的相关研究,结合该类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展开论述,并探究在药物分析中的相关运用。通过顺应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在药物分析过程中,突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衍生新方法的重要性,获得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 方法联用 药物分析 衍生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胺类毒品三氟乙酰化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品佳 《刑事技术》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 考查了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 (MBTFA)衍生化试剂对苯丙胺类毒品的衍生化效果与衍生化条件 ,建立该类毒品三氟乙酰化后的定性定量分析条件。方法 用三氟乙酰化气一质联用分析方法。结果 获得了衍生化产物经气质联用分析后的总离子... 目的 考查了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 (MBTFA)衍生化试剂对苯丙胺类毒品的衍生化效果与衍生化条件 ,建立该类毒品三氟乙酰化后的定性定量分析条件。方法 用三氟乙酰化气一质联用分析方法。结果 获得了衍生化产物经气质联用分析后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质谱图及质谱断裂规律 ,以及各种定量参数。结论 经三氟乙酰化后分离效果得到改善 ,且衍生化完全 ,可用于该类毒品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类毒品 氟乙酰化 -联用 衍生化 毒品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质联用分析萌芽大蒜挥发性物质差异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颖 易宇文 +5 位作者 何莲 邓静 胡金祥 吴华昌 石莉芳 杨会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252,共10页
为探究萌芽期大蒜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为探究萌芽期大蒜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香气活度值、差异性热图、相关性分析分析大蒜萌芽在0、24、48、72、96 h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电子鼻结合OPLS-DA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能力达96.00%。GC-MS分析表明:含硫化合物是不同萌芽期大蒜的主要共有挥发性物质,含硫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萌芽时间的延长而呈递减趋势,而种类呈现出递增趋势;二烯丙基二硫醚是样品在萌芽过程中含量降低最多的物质。二烯丙基四硫醚、烯丙硫醇是样品共有关键化合物。差异性热图分析显示:除共有物质含量差异外,硫化丙烯、己醛、叠氮二羧酸二叔丁酯、丙烯醇、6-甲基-2-庚炔、5-甲基噻二唑、2-亚乙基-1,3-二硫烷、2-丙-2-炔基磺酰基丙烷、2,5-二甲基噻吩、2,5-二甲基呋喃、1-戊烯-3-醇、1,3-二噻烷的缺失进一步加大了未萌芽和萌芽大蒜气味的差异。萌芽大蒜主要共有挥发性物质的种类随萌芽时间的延长呈现递增趋势。大蒜主要挥发性物质与电子鼻大多数传感器存在显著相关性。大蒜的气味强度会随萌芽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大蒜 相色谱-联用 电子鼻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活度值 差异 性热图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合肥新舟青花椒挥发性成分
14
作者 覃彪 杨进华 +3 位作者 刘林林 王玉珍 向佳丽 王慧洁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89-91,共3页
花椒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经济型小灌木,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以合肥新舟青花椒为原料,使用聚乙二醇作为固定相的TG5MS为分析柱,利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花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肥新舟镇青花椒共含有18种... 花椒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经济型小灌木,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以合肥新舟青花椒为原料,使用聚乙二醇作为固定相的TG5MS为分析柱,利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花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肥新舟镇青花椒共含有18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在5%以上的挥发性成分有6种,占青花椒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80.04%,分别为桧烯(6.40%)、α-蒎烯(7.42%)、α-松油醇(7.42%)、桉叶油醇(9.14%)、β-月桂烯(11.17%)、D-柠檬烯(3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进样 相色谱-分析(GC-MS) 青花椒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魏俊卿 杨立会 杨森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36-0039,共4页
质谱与气相色谱作为检测装置和分离装置,依托接口技术连接形成的仪器分析技术,便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伴随药物分析科学与精准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分析技术,在诊断治疗疾病过程的控制上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从... 质谱与气相色谱作为检测装置和分离装置,依托接口技术连接形成的仪器分析技术,便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伴随药物分析科学与精准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分析技术,在诊断治疗疾病过程的控制上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从初始分析易挥发、小分子的药物朝药物与生物标记物分析等新的方向发展。而本文将简要分析该技术在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研究 相色谱-联用技术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GC-QTOF-MS分析不同品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特征
16
作者 安勤 鲍肃都 +6 位作者 陈宏宇 安会敏 陈圆 张欣仪 刘洋 刘仲华 黄建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1,共9页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被用于评价不同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属性和定性定量其挥发性成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相对香气活性值被用于筛选汝城白毛茶白茶的关键香气成分,并探究不同茶树汝城白毛茶品系(种)对白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感官特征存在差异,RT1和QT3虽都有花香,但RT1清香特征显著,QT3具有毫香特征突出,RT2则呈现薄荷香。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并以P<0.05、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和相对香气活性值大于1.00为准则,共计10种香气成分被认为是3个茶树品系(种)所制白茶香气差异的原因。苯甲醛对3个汝城白毛茶品种(系)所制白茶的清香具有关键作用。正己醛对RT1的清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苯甲醛、芳樟醇氧化物II、芳樟醇氧化物I对RT2的薄荷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蘑菇醇、柠檬醛和顺-4-庚烯醛对QT3的毫香具有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汝城白茶香型多元化及不同品系(种)的品系(种)茶关键呈香物质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品系(种) 全二维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法分析异味薏米的异味成分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光静 郑炯 +3 位作者 丁涌波 陈晓龙 夏季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0-237,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别对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3种不同异味程度的薏米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成分,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中分别鉴定出47、43和51种挥发性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别对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3种不同异味程度的薏米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成分,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中分别鉴定出47、43和5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6.14%、98.68%和98.00%。通过对比上述3种不同异味程度的薏米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同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GC-O-MS),采用气味活度值(OAV)结合气味强度值对强异味薏米中的异味成分进行鉴定。从强异味薏米的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12种异味成分,分别为己醛、庚醛、2-庚烯醛、辛醛、反-2-辛烯醛、壬醛、反-2-壬烯醛、癸醛、2-癸烯醛、己酸、2-壬酮和6-十一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异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联用 相色谱-嗅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新平 杨云 +1 位作者 栾伟 李攻科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研究了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二嗪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和水胺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OPPs)的分析方法。选择聚丙烯酸酯(PA)萃取纤维,对SPME的条件如萃取时间、萃取溶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解吸温... 研究了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二嗪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和水胺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OPPs)的分析方法。选择聚丙烯酸酯(PA)萃取纤维,对SPME的条件如萃取时间、萃取溶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解吸温度、解吸时间和GC MS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对二嗪农和水胺硫磷方法线性范围为0.001~10μg L,对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方法线性范围为0.001~100μg L。二嗪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水胺硫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015,0.020,0.013和0.039μg L。分析加标自来水、矿泉水和湖水样品,回收率在89.0%~102%之间,RSD在2.1%~14.1%之间。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痕量OPPs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联用 环境水样 痕量分析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对不同提取法的白术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闫克里 刘玉瑛 +3 位作者 史天良 张菊仙 张鸿翔 张素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2年第5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联用 白术油 化学成分 白术 成分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砷、硒、汞和铅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志江 金文英 +1 位作者 党明岩 刘宇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42,共9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准确的优点,其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接口设计方法做一简要回顾。并介绍了砷、硒、汞和铅的存在形式及其形态分析的意义,综述了气相色...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准确的优点,其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接口设计方法做一简要回顾。并介绍了砷、硒、汞和铅的存在形式及其形态分析的意义,综述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在砷、硒、汞和铅四种元素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该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联用技术 接口技术 形态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