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布麻花中挥发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龙 王伟 +3 位作者 王如峰 丁怡 邢东明 杜力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42-1543,共2页
关键词 挥发性成分 罗布麻叶 气-质联用分析 色谱-联用技术 增强免疫力 夹竹桃科 镇静安神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黑龙江百里香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炎 赵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黑龙江百里香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鼠强和氟乙酰胺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修柱 季颖 +1 位作者 王国联 简秋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7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GC-MS法测定杀鼠剂产品中是否含有毒鼠强及氟乙酰胺,其方法准确、迅速、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 毒鼠强 氟乙酰胺气-质联用分析 GC-MS法 杀鼠剂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环己胺中微量苯胺等杂质的气相色谱与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淑妍 张前前 王修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二环己胺 微量苯胺杂 相色谱 气-质联用分析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橘红乙醇提取物中低极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荷凤 蔡春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61-262,共2页
化橘红乙醇提取物中低极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程荷凤,蔡春(广东医学院,湛江524023)化橘红[1]具有散寒、燥湿、利气与消痰作用,民间用于治风寒咳嗽、肝气胃痛等症,是广东名贵特产药材。有关该药的化学成分已报道的有抽... 化橘红乙醇提取物中低极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程荷凤,蔡春(广东医学院,湛江524023)化橘红[1]具有散寒、燥湿、利气与消痰作用,民间用于治风寒咳嗽、肝气胃痛等症,是广东名贵特产药材。有关该药的化学成分已报道的有抽皮甙[2]、挥发油A[2]、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提取物 乙醇 低极性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中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的气-质联用分析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小川 覃志英 冯向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气-质联用分析 毒鼠强中毒
原文传递
93号汽油组成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桂霞 许雯 +2 位作者 魏垂策 张淑芳 陈占合 《广东公安科技》 2008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气-质联用分析 组成成分 汽油 燃烧残留物 助燃剂 技术人员 易挥发 纵火案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桑树桑黄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兴 朴惠善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分析桑黄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FE)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带夹带剂乙醇法(SFE+C)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SFE法... [目的]分析桑黄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FE)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带夹带剂乙醇法(SFE+C)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SFE法提取物中鉴定出35个化合物,从SFE+C法提取物中鉴定出43个化合物,2种方法提取物中10种成分相同.[结论]基本确定了桑树桑黄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属 色谱法 超临界液相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关枫 王莹 +4 位作者 王艳宏 葛正华 孟永海 郭冷秋 黄丽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95-398,共4页
分析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狭叶荨麻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相对含量.从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油中分离出95个色谱峰,鉴定出87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 分析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狭叶荨麻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相对含量.从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油中分离出95个色谱峰,鉴定出87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8.46%.挥发油成分中主要有7-甲基-Z-十四碳烯醇乙酸酯(25.74%)、1-乙酰氧基-3,7-二甲基-6,11-十二碳二烯(5.9%)和Z,E-2,13-十八烷二烯醇(5.11%).为狭叶荨麻挥发性成分生理活性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黑龙江省丰富的狭叶荨麻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荨麻 挥发油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食品香精挥发性成分顶空-单液滴冷凝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海珍 陈海涛 +1 位作者 孙宝国 黄明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78-481,共4页
本实验以三种不同的模拟液体食品香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液体食品香精挥发性成分顶空-单液滴冷凝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在顶空-单液滴微萃取的基础上,不用萃取溶剂,而是将冷冻的微量进样针扎入样品瓶顶空,通过顶空挥发性成分在针壁上的... 本实验以三种不同的模拟液体食品香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液体食品香精挥发性成分顶空-单液滴冷凝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在顶空-单液滴微萃取的基础上,不用萃取溶剂,而是将冷冻的微量进样针扎入样品瓶顶空,通过顶空挥发性成分在针壁上的不断冷凝形成液滴来提取液体食品香精挥发性成分,然后将微量进样针从顶空瓶中拔出,进入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目标香料全部检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单液滴冷凝 液体香精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蒜黄香气活性成分分析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甄大卫 杜文斌 +2 位作者 王羽桐 谭佳 谢建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14-219,共6页
为分析鉴定新鲜蒜黄的香气活性成分,将新鲜蒜黄加水和二氯甲烷匀浆后进行溶剂辅助蒸发处理,获得风味萃取物。风味萃取物采用气-质联机分析检测出39个挥发性化合物,采用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检测出35个气味活性区。根据质谱、保留指... 为分析鉴定新鲜蒜黄的香气活性成分,将新鲜蒜黄加水和二氯甲烷匀浆后进行溶剂辅助蒸发处理,获得风味萃取物。风味萃取物采用气-质联机分析检测出39个挥发性化合物,采用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检测出35个气味活性区。根据质谱、保留指数、嗅闻的气味、相关文献,鉴定出35个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3-乙烯基-1,2-二硫环己-4-烯、2-乙烯基噻吩、2,3-二甲基噻吩、二甲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1-氧-4,6-二氧杂环辛烷-5-硫酮、2-甲基二氢-3(2H)噻吩酮具有极高稀释因子(log3FD≥6),表明对新鲜蒜黄风味贡献大。本实验样品处理条件温和,最大化保持了新鲜蒜黄的风味,研究结果可为蒜黄的贮藏加工及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辅助蒸发 气-质联用分析 相色谱-嗅闻分析 活性化合物 蒜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友胜 杨伟丽 熊浩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为探明显齿蛇葡萄挥发油化学成分 ,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 ,取显齿蛇葡萄的春季和夏季幼嫩茎叶混合物分别进行水蒸汽蒸馏 ,得到挥发油 .通过 GC- MS分析 ,初步鉴定出春季样挥发油 2 6种成分 ,夏季样 17种成分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 为探明显齿蛇葡萄挥发油化学成分 ,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 ,取显齿蛇葡萄的春季和夏季幼嫩茎叶混合物分别进行水蒸汽蒸馏 ,得到挥发油 .通过 GC- MS分析 ,初步鉴定出春季样挥发油 2 6种成分 ,夏季样 17种成分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百分率 ,春季样和夏季样挥发油化学成分相差较大 ,但主要成分均为叶绿醇、正十六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 挥发油 气-质联用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 采摘季节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草油化学成份GC/MS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龙 宋旭艳 +1 位作者 孙海辉 马舒翼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2年第2期11-14,共4页
利用GC、GC/MS对缬草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共鉴定出 6 5种化合物 ,其中有 2 6种物质为相关文献中首次报道。所介绍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生产中的质量监控和常规分析 ,分析结果可为配方。
关键词 缬草油 化学成份 GC/MS分析 气-质联用分析 相色谱分析 烟用香精 致香机理 调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长卿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庆霞 任继东 +1 位作者 王建成 张永清 《齐鲁药事》 2012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研究徐长卿药材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含量及其组成差异。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徐长卿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种类要少于地上部分,但其丹皮酚与苯乙酮类成分含量要远远高... 目的研究徐长卿药材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含量及其组成差异。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徐长卿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种类要少于地上部分,但其丹皮酚与苯乙酮类成分含量要远远高于地上部分。结论徐长卿的主要有效部位是地下部分根及根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长卿 挥发油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卑花属植物炮制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志慧 张冬梅 杨永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64-2765,共2页
目的研究鲜卑花属植物叶炮制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方法将鲜卑花属植物叶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后用,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476%。结论炮制后鲜卑花属植物叶中含... 目的研究鲜卑花属植物叶炮制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方法将鲜卑花属植物叶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后用,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476%。结论炮制后鲜卑花属植物叶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药用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花属植物 炮制 挥发油 相色谱-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耳其香料烟挥发物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俐俐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21-24,共4页
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分析香精香料的高效性能,对合成的香料烟致香物质香精进行研究,鉴定出3-甲基戊酸、乙缩醛和茄酮是主要成分,着重观察了3-甲基戊酸和异戊酸的质谱信息。
关键词 烟草 香料烟 挥发物 香精 3-甲基戊酸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溶煤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英 王力 王学民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微生物溶煤产物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煤溶物的灰分明显下降,H/C、N/C原子质量比增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煤溶物的结构与原煤相似,只是煤溶物中羟基作用加强或产物中增加了芳酮或共轭羰基结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微... 微生物溶煤产物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煤溶物的灰分明显下降,H/C、N/C原子质量比增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煤溶物的结构与原煤相似,只是煤溶物中羟基作用加强或产物中增加了芳酮或共轭羰基结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溶煤过程中,微生物分泌的产物打碎了煤的大分子结构;从菌种溶煤前后的透射电镜图也观察到菌种和煤作用后形成了一些胞外聚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溶解 红外光谱 -联用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液的驱蚊活性和成分分析及其动物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利超 陈明 +4 位作者 田苏奎 应坤朕 蔡森康 王小军 陈妃 《竹子学报》 2023年第3期15-21,共7页
【目的】蚊子传播可怕的疾病,每年造成许多人死亡,不仅增加医疗成本且降低生产力。竹炭生产副产物竹醋液(BV)由于用途有限而造成大量过剩,因此寻找BV的新型用途和扩大消费成为竹子利用产业链急需的科技需求。【方法】该研究采用了几种... 【目的】蚊子传播可怕的疾病,每年造成许多人死亡,不仅增加医疗成本且降低生产力。竹炭生产副产物竹醋液(BV)由于用途有限而造成大量过剩,因此寻找BV的新型用途和扩大消费成为竹子利用产业链急需的科技需求。【方法】该研究采用了几种简单、实用和多学科的方法来确定BV的驱蚊效果,包括前臂皮肤着陆试验(FLT)、小腿皮肤着陆试验(LLT)和蔗糖饲养生物测定法(SBB)。【结果】FLT结果表明,9.0%乙酸水溶液(AAWS)和BV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有较强的保护效果(94.9%),而商业液体杀虫剂和4.5%避蚊胺对白纹伊蚊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8%和90.8%。LLT结果表明,使用液体电热蒸汽器,BV和AAWS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BV和4.5%AAWS及9.0%AAWS的保护水平分别为97.6%和85.2%及97.5%),商业杀虫剂保护水平为99.5%。SBB表明,蚊子被AAWS的气味击退。BV(6.6%AA)、4.5%AAWS、9.0%AAWS及4.5%避蚊胺处理后的落蚊数差异不显著,但BV(6.6%AA)、4.5%AAWS、9.0%AAWS、避蚊胺和蒸馏水处理后落蚊数差异显著。保护期由长到短依次为:避蚊胺(75~90 min)=BV(75~90 min)>甲酸(60~75 min)>乙酸(45~60 min)>丙酸(30~45 min)>丁酸(15~30 min)>水(0 min)。另外对供试BV进行气-质谱联用分析发现挥发性物质69种,其中酸类9.00%、酚类3.37%、酮类2.21%、酯类1.97%、糖类0.81%、胺类0.76%、醇类0.37%、其余有机物0.81%、水80.70%。安全性试验表明:BV小鼠骨髓微核率为阴性。【结论】BV可能部分取代杀虫剂、避蚊胺和精油作为个人防蚊的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醋液 竹炭 乙酸 气-质联用分析(GC-MS)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ethylstilbestrol in Fish Tissue Determined Through Sub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with GC-MS 被引量:1
19
作者 QIAO Qinghui SHI Nianrong +3 位作者 FENG Xiaomei LU Jie HAN Yuqian XUE Changh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3期489-494,共6页
As the key point in sex hormone analysis,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scientists'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mple preparation forwarded to faster and more effici... As the key point in sex hormone analysis,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scientists'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mple preparation forwarded to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technologies. Taking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to account, sub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s a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method has stood out as a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This new extraction technology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supercritical fluid and achieve higher extraction efficiency at relatively low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In this experiment, a simple,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iethylstilbestrol(DES) in fish tissue using subcritical 1,1,1,2-tetrafluoroethane(R134a) extr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fter extraction, freezing-lipid filtration was utilized to remove fatty co-extract. Further purification steps were performed with C_(18) and NH_2 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 Finally, the analyte was derived by heptafluorobutyric anhydride(HFBA), followed by GC-MS analysis.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employed to optimizing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 and the optimized was as follows: extraction pressure, 4.3 MPa; extraction temperature, 26℃; amount of co-solvent volume, 4.7 m L. Under this condition, at a spiked level of 1, 5, 10 μg kg^(-1), the mean recovery of DES was more than 90%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 less than 10%. Finally, the develop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analyzing the rea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critical R134a extraction DIETHYLSTILBESTROL GC-MS determination fish tiss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Mango by a Multi-residue Analysis and GC/MS Triple Quadrupole 被引量:2
20
作者 Claudia Helena Pastor Ciscato Kumi Shiota Ozawa +1 位作者 Claudia Maria Barbosa Amir Bertoni Gebar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5年第8期530-536,共7页
Mango fruit has a grea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Brazilian production is 1,900 thousand tons/year exporting to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However, the loss could occur during the production when it is aff... Mango fruit has a grea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Brazilian production is 1,900 thousand tons/year exporting to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However, the loss could occur during the production when it is affected by pests and climate conditions, so the increased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and their presence should be monitored. A task for governmental agencies, producers and food sales, attending the sanitary barriers requirements, is to distribute food free from contaminants, so laboratories involved in this type of work usually employ multi-residues analysi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resence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mango using QuEChERS method and 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 Positive samples were compared with Brazilian maximum residues level (MRL) and the health risk exposur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cute dietary intake (ADI) parameter. A total of 20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March, in Sao Paulo city markets. The recove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70% to 120%, and standard deviation was below 20%. The category of pesticides not permitted for the crop were found in l0 samples; eight samples presented pesticides below MRL and two samples above MRL for the fungicide procloraz. The ADI values were below 20% of ADI for an adult and the worst case was dimethoate with 69% of ADI for children. The time spent in monitoring studies and the viability of method chosen must be considered by pesticide residues laboratories during routine analysis of food quality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 risk exposure MANGO MONITORING MULTI-RESIDUE QUECHER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