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汽场中气液态水质量比的确定方法
1
作者 易珍莲 宁立波 +1 位作者 尹峰 赵国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9,共7页
包气带中裂隙岩体含水量无法用仪器或者实验的方法获取,也无法用理论方法计算,而这部分水对生态复绿和文物保护等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确定岩体内气液态水的质量比(α)是关键。在岩体、气态水和液态水组成的开放系统中,当... 包气带中裂隙岩体含水量无法用仪器或者实验的方法获取,也无法用理论方法计算,而这部分水对生态复绿和文物保护等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确定岩体内气液态水的质量比(α)是关键。在岩体、气态水和液态水组成的开放系统中,当系统内相对湿度达到100%,系统达到局域平衡态。根据热动力学平衡理论,此时系统内气液态水的密度和质量都相等,即液态水和气态水的质量之比为一常数。因此,为了求取α值,文章设计了室内试验,通过对有效试验数据的分析,获取计算α经验公式。试验研究表明:质量比α跟温度t呈指数函数关系;当气态水达到饱和时,液态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态水的质量。此研究不仅为定量评价包气带中岩体内水汽含量提供一种计算方法,同时对探讨包气带中岩体内气液态水转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平衡态 气液质量比 水汽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气泡雾化喷嘴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联胜 杨华 +2 位作者 衡国辉 杜聪 张财红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Dual PDA对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的喷雾两相流场进行了诊断与分析,发现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雾颗粒群速度分布的影响不大,只是轻微地改变了雾化锥角,但是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减小,雾化颗粒平均直径却有所增大.通过对液雾火焰的照片... 利用Dual PDA对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的喷雾两相流场进行了诊断与分析,发现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雾颗粒群速度分布的影响不大,只是轻微地改变了雾化锥角,但是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减小,雾化颗粒平均直径却有所增大.通过对液雾火焰的照片进行分析后发现,气液质量流量比对火焰长度影响显著,在小气液质量流量比下,液雾颗粒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才能燃尽,因此火焰明显被拉伸.利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对烟气成分测定的结果显示,气液质量流量比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小气液质量流量比下,存在明显的不完全燃烧现象,同时氮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硫的生成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雾化喷嘴 质量流量比 燃烧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射流直径对大液气质量比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锋 刘海峰 +2 位作者 曹显奎 王辅臣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2-575,共4页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液体射流直径的增加,雾滴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液体射流直径的增加,雾滴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液体射流速度为2~4 m/s时,雾滴直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射流直径 双通道流式喷嘴 雾化 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滴径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海峰 李伟锋 +4 位作者 陈谋志 秦军 许建良 曹显奎 于遵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62-1466,共5页
在气流式雾化过程的有限随机分裂模型基础上,结合液滴分裂时间和液滴运动规律,分析了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过程,得到了Sauter平均直径(SMD)的一般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SMD的关系式的形式是合理的,通过实验... 在气流式雾化过程的有限随机分裂模型基础上,结合液滴分裂时间和液滴运动规律,分析了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过程,得到了Sauter平均直径(SMD)的一般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SMD的关系式的形式是合理的,通过实验确定相关模型参数后,可以用来预测大液气质量流量比条件下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喷嘴 流式 雾化 质量流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包气”雾化的脱硫喷嘴特性实验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定平 余海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3-697,732,共6页
在一种内置拉法尔气体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的设计基础上,搭建了多相雾化实验台,进行了喷嘴雾化性能实验,研究了气液质量比(w)对喷嘴雾化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索特尔平均雾化直径、雾化角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推导出"液包... 在一种内置拉法尔气体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的设计基础上,搭建了多相雾化实验台,进行了喷嘴雾化性能实验,研究了气液质量比(w)对喷嘴雾化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索特尔平均雾化直径、雾化角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推导出"液包气"喷嘴液气压力比和气液质量比的经验公式及适用范围,得到了内置拉法尔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气液质量比的临界点为0.057.结果表明:液气压力比随着w的增大而减小;当w=0.057时,液气压力比为0.92;气体流量系数与气液质量比呈反比关系;"液包气"喷嘴单相雾化效果远差于两相时的雾化效果,且随着喷嘴液相压力的提高,雾化效果变好,但压力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喷嘴 两相流 雾化 气液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原理预测气流式喷嘴雾化液滴粒径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巧红 刘海峰 +1 位作者 李伟锋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气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液气质量比的变化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归一化条件、比表面积约束条件和大液滴约束条件,提出了适合三通道气流式喷嘴的液滴粒径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模拟液滴体积分... 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在气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液气质量比的变化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归一化条件、比表面积约束条件和大液滴约束条件,提出了适合三通道气流式喷嘴的液滴粒径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模拟液滴体积分布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 滴粒径分布 最大熵原理 流式喷嘴 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热式气液流量测量技术的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蓝开伟 李世武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19-322,333,共5页
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和流量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热式气液质量流量的测量方法,并基于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热式气液质量流量计。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流量计在不同流速下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流速下的导热杆上下端温度传感器... 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和流量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热式气液质量流量的测量方法,并基于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热式气液质量流量计。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流量计在不同流速下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流速下的导热杆上下端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值,获得了适用的量程值。最后,对流体管内湍流换热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测量方法进行了测量精度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其测量精度可达到98%,符合工程应用要求。计算结果为该热式气液质量流量计的设计、优化、定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式质量流量计 流量测量 精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秦军 陈谋志 +2 位作者 李伟锋 刘海峰 于遵宏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研究了双通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过程.使用Malvern激光测粒仪测量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索特平均粒径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液质量比不变时,索特平均粒径与环境压力的n次幂成正比,n的范围大约在0.3~0.9之间,并且n随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增... 研究了双通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过程.使用Malvern激光测粒仪测量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索特平均粒径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液质量比不变时,索特平均粒径与环境压力的n次幂成正比,n的范围大约在0.3~0.9之间,并且n随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当环境压力不变时,索特平均粒径随着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 加压 索特平均粒径 环境压力 气液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岳朴杰 张忠孝 +3 位作者 毕德贵 娄彤 周志豪 陈永权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1期74-77,共4页
水煤浆入炉前的雾化对其稳定燃烧和气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双流体气流式雾化喷嘴在加压条件下的雾化过程,使用LS-2000分体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了随着环境压力(雾化室压力)及气液比的不同其雾化角、索特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 水煤浆入炉前的雾化对其稳定燃烧和气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双流体气流式雾化喷嘴在加压条件下的雾化过程,使用LS-2000分体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了随着环境压力(雾化室压力)及气液比的不同其雾化角、索特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气液比一定时,索特平均直径d32随着雾化室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雾化角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索特平均直径与环境压力的n次幂成正比,n为-0.9^-1.5,当环境压力不变时,索特平均直径随着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环境 索特平均直径 气液质量比 雾化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喉颈文丘里喉部取压位置对湿气测量模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英 谭晋飞 +2 位作者 巴玺丽 张强 张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7-164,共8页
文丘里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湿气流量测量领域.为探索长喉颈文丘里管喉部取压位置对其湿气测量模型的影响,从理论上对其各个部分压力降进行研究.设计内径为50mm、节流比为0.4的文丘里试验样机,取压位置距离喉部入口分别为喉部直径的0.5倍、3... 文丘里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湿气流量测量领域.为探索长喉颈文丘里管喉部取压位置对其湿气测量模型的影响,从理论上对其各个部分压力降进行研究.设计内径为50mm、节流比为0.4的文丘里试验样机,取压位置距离喉部入口分别为喉部直径的0.5倍、3.75倍和7倍.在天津大学流量实验室双闭环中压湿气装置上进行试验验证.试验压力为0.2~0.8 MPa,干度为0.5~1.根据试验数据,针对不同的喉部取压位置,分析虚高梯度与L-M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差压比K参数灵敏度与液气质量比qml/qmg之间的关系,发现虚高和K参数均受喉部取压位置的影响.建立基于K参数、Froude数、气液密度比的虚高模型和液气质量比模型,通过迭代算法求出气相和液相流量.分析基于不同取压位置的测量模型对湿气两相流气相和液相流量预测结果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影响,得出取压位置为距离喉部入口3.75倍喉部直径时效果最好的结论,该位置模型气相测量不确定度为5.06%,液相为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测量 长喉颈文丘里 取压位置 虚高模型 质量比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背压对气泡雾化雾化锥角的影响
11
作者 李若灿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第12期9-10,共2页
在背压0.4MPa^4.1MPa的条件下进行气泡雾化试验,研究了气泡雾化的雾化角在喷射速度20m/s^27m/s、气液质量比(GLR)4%~10%、背压0.4MPa^4.1MPa范围内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喷射速度和GLR的增大都能使得雾化角增大,背压不同时也一样。... 在背压0.4MPa^4.1MPa的条件下进行气泡雾化试验,研究了气泡雾化的雾化角在喷射速度20m/s^27m/s、气液质量比(GLR)4%~10%、背压0.4MPa^4.1MPa范围内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喷射速度和GLR的增大都能使得雾化角增大,背压不同时也一样。在背压较低时,随着背压的增大雾化角变小,而当背压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拐点,随着背压的增大雾化角也增大,拐点大概是在1.1M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背压 雾化锥角 气液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混合喷嘴液相孔尺寸对雾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敏 庄壮 +3 位作者 梁健 金政伟 匡建平 雍晓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借助"冷模"实验,以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器外混合式雾化喷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N_2和H_2O为实验模拟介质,考察了液相孔结构与气液质量流量比(G/L)对雾化粒径分布、雾化角和雾化覆盖直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G/L=12.19... 借助"冷模"实验,以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器外混合式雾化喷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N_2和H_2O为实验模拟介质,考察了液相孔结构与气液质量流量比(G/L)对雾化粒径分布、雾化角和雾化覆盖直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G/L=12.19、截面积比为0.022 3时,雾滴对应特征中值直径和最大直径分别为16.75μm和60.81μm,雾滴粒径分布介于5.49~40.89μm之间,雾化角达12.2°;且覆盖直径随着截面积比增大而略有增加,当液相通道内径为1.0 mm、液相环隙通道外径为12.22 mm和气相环隙通道内径为13.34 mm时,喷嘴对应覆盖直径达7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反应器 外混合 -相喷嘴 喷嘴结构 质量流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的气动式细水雾流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柳承徽 陈先锋 +3 位作者 张威 徐乐先 赵齐 黄楚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126,共7页
为探究不同气压下气动式细水雾流场的形态变化,分别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定气动式双流体细水雾喷嘴气液质量流量比(GLR),分析气体驱动压力0.1~0.3 MPa范围内的水雾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0.1~0.4 MPa的氮气压力... 为探究不同气压下气动式细水雾流场的形态变化,分别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定气动式双流体细水雾喷嘴气液质量流量比(GLR),分析气体驱动压力0.1~0.3 MPa范围内的水雾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0.1~0.4 MPa的氮气压力下,气动式双流体细水雾喷嘴的无量纲GLR值与氮气压力呈现线性增长关系;GLR会影响喷嘴内部两相流的特性、液体破裂的机制、液滴动力学以及最终的液滴尺寸分布;当气体压力从0.1 MPa增长到0.3 MPa时,平均雾化锥角从55.02°收缩至27°,水雾粒子的主要速率区间从0~5 m/s增长至0~12 m/s;涡旋处的平均涡量从166.50281 s^-1增长至671.19126 s^-1,且水雾粒子气团的涡旋结构均呈现逆时针转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PIV) 动式细水雾 流场 质量流量比(GLR) 雾化锥角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鼓泡-引射耦合的柴油初次雾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新宇 方振昌 +4 位作者 李佳奇 唐新程 吕钊 乔信起 孙春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针对斯特林发动机小负荷燃油雾化不良问题,提出了基于鼓泡-引射耦合的雾化方式.基于VOF(Volume of Fluid)仿真研究了鼓泡喷嘴内气液流态,并依据时间线性稳定性分析,对射流液膜失稳和破碎进行数学描述,建立了鼓泡-引射耦合下的初次雾化模... 针对斯特林发动机小负荷燃油雾化不良问题,提出了基于鼓泡-引射耦合的雾化方式.基于VOF(Volume of Fluid)仿真研究了鼓泡喷嘴内气液流态,并依据时间线性稳定性分析,对射流液膜失稳和破碎进行数学描述,建立了鼓泡-引射耦合下的初次雾化模型.分析了气液质量比RGL(gas-liquid mass ratio)、负荷对初次雾化的影响,并与传统雾化方式比较.结果表明:增大RGL会促进射流失稳、减小液滴粒径.相较于传统雾化方式,鼓泡-引射耦合下小负荷索特平均直径SMD减小约62%,雾化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引射耦合 初次雾化 射流失稳 气液质量比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丙烯反应器喷嘴雾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庄壮 匡建平 +3 位作者 雍晓静 梁健 罗春桃 张世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21-126,共6页
雾化喷嘴系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器内的关键反应物料分配构件,其雾化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应催化床层覆盖区域内的传质和传热,从而影响到床层出口反应产物的分布。以反应器六级床层对应的雾化喷嘴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氮气(N2)和水(H2O)... 雾化喷嘴系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器内的关键反应物料分配构件,其雾化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应催化床层覆盖区域内的传质和传热,从而影响到床层出口反应产物的分布。以反应器六级床层对应的雾化喷嘴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氮气(N2)和水(H2O)作为气相和液相模拟介质,通过"冷模"实验,考察了喷嘴气(液)流量与入口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喷嘴在不同气液比(G/L)下雾化粒径、雾化角度及雾化覆盖直径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喷嘴液相质量流量随着入口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加,气相质量流量随着入口压力增加而迅速增加;当保持液相进料量为43.54kg/h时,喷嘴由一次雾化变为二次雾化后,雾化角度由96.1°降至15.6°;当气液质量比G/L达到12.19时,雾化覆盖直径达到720mm,且雾滴的索泰尔平均粒径为16.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丙烯 固定床 雾化喷嘴 气液质量比 索泰尔平均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栋 龙潭 朱锡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向不断增大;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增加,液滴的平均直径不断减小,但减小趋势变缓;柴油雾化性能最好,生物油最差,添加乙醇能增强生物油的雾化性能。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生物油索特平均直径的经验公式,拟合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良好,为生物油燃烧喷嘴的设计和运行工况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喷雾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质量流量比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内乙醇胺吸收CO_2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丽椿 查晓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模拟规整填料单元内乙醇胺吸收烟气二氧化碳的过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考虑包含化学反应气液质量传递过程,建立伴有二级化学反应的气液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改变吸收过程的操作条件,如气液入口流量比、CO_2入口质量分数、乙醇胺入口... 为模拟规整填料单元内乙醇胺吸收烟气二氧化碳的过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考虑包含化学反应气液质量传递过程,建立伴有二级化学反应的气液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改变吸收过程的操作条件,如气液入口流量比、CO_2入口质量分数、乙醇胺入口摩尔分数、压强等,分析吸收塔规整填料单元内碳捕捉过程的影响因素.CFD模拟结果表明:CO_2吸收率随乙醇胺浓度与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烟气CO_2浓度与气液流量比的增大而下降;对各影响因素影响定量排序,乙醇胺浓度对吸收效率影响最突出,其次依次是CO_2入口浓度、气液入口流量比、压强.模拟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得出了相应的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规整填料 计算流体力学 质量传递 一维非稳态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