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不杂铜矿床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何阳阳 温春齐 +2 位作者 刘显凡 王康明 霍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0,115,共4页
对多不杂铜矿床矿物包裹体进行气液相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代表了一种氧化环境;液相成分主要为Cl-和Na+,流体中含有大量的石盐子晶,说明其具有高盐度的特点;热液期各阶段流体呈弱酸性,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 对多不杂铜矿床矿物包裹体进行气液相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代表了一种氧化环境;液相成分主要为Cl-和Na+,流体中含有大量的石盐子晶,说明其具有高盐度的特点;热液期各阶段流体呈弱酸性,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氧逸度、二氧化碳逸度和硫逸度在逐步降低,pH值和Eh值在逐步升高;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高温、高盐度、浅成、弱酸性以及氧化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气液相成分 多不杂铜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及与气液相成分联测方法
2
作者 喻铁阶 罗宗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8-345,共8页
本方法研制了一套“气液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与气液相成分分析联测装置”,将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装置与气相色谱仪连结起来,能在一个样品中测定出包裹体中的碳、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气相和液相成分。整套装置性能良好,主要... 本方法研制了一套“气液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与气液相成分分析联测装置”,将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装置与气相色谱仪连结起来,能在一个样品中测定出包裹体中的碳、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气相和液相成分。整套装置性能良好,主要测定项目均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并满足包裹体测定要求:①δD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3‰;②δO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难偏差≤0.3‰。;③δ13C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0.14‰;④气相成分可测定CO2、H2、CO、CH4、N2和H2O等组分;⑤液相成分可与已有的液相成分分析方法联测,测定包裹体中主要阴阳离子,如K+、Na+、Ca2+、Mg2+、F-、Cl-、SO24-等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 包体 液包体 稳定同位素 气液相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流体成分及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春影 杨立强 +3 位作者 张静 高帮飞 王庆飞 于海军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通过对大磨曲家金矿床不同类型矿石、蚀变岩中石英单矿物流体包裹体群体气液相成分,探讨金成矿流体由高温到低温流体成分演化与金成矿过程,结果证实: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O2,其余为CH4,C2H6,H2S,少量样品检测到少量N2和... 通过对大磨曲家金矿床不同类型矿石、蚀变岩中石英单矿物流体包裹体群体气液相成分,探讨金成矿流体由高温到低温流体成分演化与金成矿过程,结果证实: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其次为CO2,其余为CH4,C2H6,H2S,少量样品检测到少量N2和Ar2。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主要为Na+和K+,Ca2+次之,少数样品检测到Mg2+;阴离子主要为Cl-和SO42-,F-含量也较高。高温阶段CO2含量缓慢降低,CH4+C2H6总量变化较大;低温阶段CO2含量快速降低,H2S含量缓慢降低,CH4+C2H6总量呈现增加趋势。由高温阶段到低温阶段K+含量降低,Na+含量增加,Ca2+变化不明显;阴离子组成SO42-含量急剧降低,F-含量缓慢增加,Cl-含量快速增加。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组成δD水(SMOW)为-106.48‰^-95.52‰,δ18O石英(SMOW)为10.64‰~12.68‰,换算与之平衡δ18O水(SMOW)为1.88‰~5.78‰,δ13CCO2(PDB)为-6.264‰^-4.271‰。稳定同位素组成说明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为深部来源,可能与地幔排气和矿区内煌斑岩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金矿床 大磨曲家 流体包裹体 气液相成分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组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育 杨立强 +4 位作者 郭林楠 李瑞红 高帮飞 孟银生 张瑞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07-2517,共11页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招平断裂带中段,产于断裂带下盘绢英岩化带中。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包括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野外脉体... 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招平断裂带中段,产于断裂带下盘绢英岩化带中。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包括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野外脉体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特点,大尹格庄金矿床金成矿作用从早到晚分为三个阶段:金-石英-黄铁矿阶段(早)、金(银)-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中)、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晚)。矿石中石英的爆裂峰集中在330~510℃、240~330℃和160~240℃,分别对应成矿作用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成矿流体总体为中温,富CO2,含CH4、C2H6、H2S等挥发分的流体。NaCl-H2O-CO2图解及较高的C2H6含量,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流体。各阶段成矿流体中气、液相组成相似,而含量规律性变化。早、中阶段成矿流体中N2含量较低,晚阶段升高,表明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系统逐渐开放,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Cl-/SO2-4和Na+/K+升高,说明成矿流体从早阶段CO2-H2O-K2SO4型逐渐演化为中阶段和晚阶段CO2-H2O-NaCl型;Na+、Cl-、K+和SO2-4浓度逐渐降低,指示成矿流体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盐度降低;H2O/CO2在晚阶段高于早、中阶段,指示流体有可能在中阶段发生了沸腾作用。成矿早阶段具有较高含量的H2S,表明金硫络合物可能是金的一种运移形式;流体类型的演变和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大尹各庄金矿床金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法测温 流体包裹体 气液相成分 大尹格庄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什多龙热液脉型钼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龚健 王庆飞 +2 位作者 朱和平 袁万明 龚庆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7-1391,共15页
什多龙热液脉型钼铅锌矿床受印支期成生的NNW向断裂构造控制,与该期构造运动导致的花岗岩类岩体的侵入活动紧密关联。热液成矿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依次以石英-辉钼矿化(Ⅰ)、石英-黄铁矿-闪锌矿化(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化(Ⅲ)及石英-碳... 什多龙热液脉型钼铅锌矿床受印支期成生的NNW向断裂构造控制,与该期构造运动导致的花岗岩类岩体的侵入活动紧密关联。热液成矿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依次以石英-辉钼矿化(Ⅰ)、石英-黄铁矿-闪锌矿化(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化(Ⅲ)及石英-碳酸盐化(Ⅳ)为特征。矿石石英中主要发育两类流体包裹体:富水的CO2-H2O两相包裹体与H2O溶液包裹体(包括富气相、富液相与纯液相三类)。Ⅰ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17~397℃,盐度为9.98%~12.28%NaCleqv;Ⅱ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26~342℃,盐度为4.34%~10.98%NaCleqv;Ⅲ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1~247℃,盐度为2.07%~5.41%NaCleqv。流体叠加作用强烈,早阶段矿石石英中常见沿微裂隙捕获的晚阶段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气液相组分的分阶段热爆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属于K+-Na+-SO42-型,从Ⅰ阶段至Ⅱ、Ⅲ阶段,阴阳离子总量急剧降低;气相组分除H2O与CO2外,还含有相对较多的N2、CH4等气体。Ⅰ阶段流体为混入了大气降水的岩浆水,Ⅱ阶段发生流体混合作用,大量大气降水与部分地层水混入流体系统中,Ⅲ阶段流体以大气降水及地层水为主。流体混合作用及伴随的温压条件的降低是导致铅锌等成矿元素沉淀与富集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多龙铅锌矿区 热液脉型钼铅锌矿床 流体包裹体 气液相成分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杂铜矿床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何阳阳 温春齐 +2 位作者 刘显凡 郭建强 周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多不杂铜矿床不同类型矿化的穿插关系和分布特征表明,其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多期次、多阶段活动特点。根据野外详细观察,结合室内显微镜下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把成矿作用分为三大期:岩浆后期、热液期、表生期,其中热液... 多不杂铜矿床不同类型矿化的穿插关系和分布特征表明,其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多期次、多阶段活动特点。根据野外详细观察,结合室内显微镜下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把成矿作用分为三大期:岩浆后期、热液期、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3个阶段:磁铁矿-辉钼矿阶段、黄铜矿-黄铁矿阶段、硬石膏-黄铁矿阶段。研究表明:(1)多不杂铜矿床包裹体极其发育,数量较多,主要呈负晶形,类型主要为含子矿物包裹体,大多数包裹体成群、成带分布,大小集中在5~20μm;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350~400℃;压力在47.9×10^5~184.2×10^5 Pa;盐度(w(NaCleqv))在36.6%~48.4%;密度1.076~1.107 g/m^3。(2)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 O和CO2为主,液相成分主要为Cl^-和Na^+;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氧逸度、二氧化碳逸度和硫逸度逐步降低,pH值和Eh值逐步升高。(3)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早期主要以岩浆水为主,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温度逐渐下降,大气降水的比例逐渐增加。(4)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高温、高盐度、浅成、弱酸性以及强氧化环境中,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气液相成分 氢氧同位素 多不杂铜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河台金矿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伟 黄满湘 欧阳玉飞 《矿产与地质》 2005年第5期469-474,共6页
通过对矿石中石英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河台金矿床成矿流体具多来源的特性,即为变质热液、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液的混合流体。高村和云西矿床不同中段石英包裹体测温等温线图表明,成矿流体是自下而上,自北东... 通过对矿石中石英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河台金矿床成矿流体具多来源的特性,即为变质热液、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液的混合流体。高村和云西矿床不同中段石英包裹体测温等温线图表明,成矿流体是自下而上,自北东向南西方向运移的,矿液运移方向与矿体侧伏方向一致。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分析表明,成矿的环境属于中高温弱碱性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流体 包裹体 液相成分 氢、氧同位素 广东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安家岔金矿床矿物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谭立群 《贵金属地质》 1994年第4期248-261,共14页
本文从石英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分析数据和均一温度测定结果出发,计算出矿床的成矿压力、成矿热液的物理比学参数及其化学成分特征参数。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的成矿温度、矿床成矿热液的性质和来源、热液的流动方向、热液化学成分与... 本文从石英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分析数据和均一温度测定结果出发,计算出矿床的成矿压力、成矿热液的物理比学参数及其化学成分特征参数。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的成矿温度、矿床成矿热液的性质和来源、热液的流动方向、热液化学成分与金矿化的关系、热液中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等问题作了进一步地探讨。结果表明,安家岔金矿床具有改造型金矿床的成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物包体 气液相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the gas compositions for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by gas chromatography 被引量:1
9
作者 Xiao-Man ZHU Pei-Lin LI Shu-Feng DU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4期535-539,共5页
Via multi-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nfigured with parallel dual-channel, double detectors, valves switching and back flushing, rapid analysis of the gas compositions consisting of C1-C5 hydrocarbons and perman... Via multi-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nfigured with parallel dual-channel, double detectors, valves switching and back flushing, rapid analysis of the gas compositions consisting of C1-C5 hydrocarbons and permanent gases, such as CO2, H2S, H2, and CO, for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has been realized. With four packed chromatographic columns, which are Hayesep-Q pre-column, Hayesep-Q column, molecular sieve 5A column and one PLOT A1203 S capillary column, the gas compositions for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a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th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has such advantages as excellent separation, simple operation, rapid analysis and accurat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hromatography gas compositions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