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气-液耦合的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数值分析
1
作者 赵丽刚 盛瑞琨 +1 位作者 胡建辉 杨德庆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2-950,共9页
气垫船水下声辐射是复杂的船体结构-气垫-周围水体三类介质声振耦合过程,其声传递特性是气垫船声学分析中的难点。本文以某全垫升气垫船为研究对象,结合声固耦合有限元法与解析法,探究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通过建立固-气-液声... 气垫船水下声辐射是复杂的船体结构-气垫-周围水体三类介质声振耦合过程,其声传递特性是气垫船声学分析中的难点。本文以某全垫升气垫船为研究对象,结合声固耦合有限元法与解析法,探究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通过建立固-气-液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机械激励与垫升风机声激励,并以试验固有频率修正数值模型;通过声透射解析公式计算空气螺旋桨、燃气轮机等设备声激励辐射的水下噪声。采用距离左、右舷1 m处线上各点的总声压级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为宽带噪声;有限元法计算的水下辐射噪声在低频时集中分布于气垫-周围水体耦合面附近,随着频率的升高,水下噪声增大并逐渐呈不规则干涉状分布;空气螺旋桨等声激励直接辐射水下噪声主要为近场低频噪声,在设备声激励辐射范围内声压平均占比约为40%。本文揭示的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对气垫船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垫升垫船 水下辐射噪声 --耦合 噪声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问题的气固液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志敏 张翔 周禹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3年第5期60-63,67,共5页
系统介绍一种三相土体的两相耦合弹塑性模型 (相当于Biot理论的拓展模型 )及其变分原理的有限元方法 ,以及该方法在土工结构受荷响应和安全分析上的运用 .内容涉及到施工运行各阶段结构变化或作用变化的连续响应计算和各阶段的稳定分析 .
关键词 有限元方程 三相土体 耦合 弹塑性模型 达西定律 渗流耦合 本构方程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地层不均匀沉降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的固-液-气耦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晖皓 叶斌 +2 位作者 涂新斌 钱玉华 程子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87-2494,共8页
为掌握含气地层中盾构隧道渗漏气引起的地层变形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以苏通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项目中江底富含高压浅层气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开发的有限元程序,并采用非... 为掌握含气地层中盾构隧道渗漏气引起的地层变形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以苏通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项目中江底富含高压浅层气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开发的有限元程序,并采用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含气地层不均匀沉降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三维固-液-气耦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排气引起的地层不均匀沉降会导致隧道沉降,产生附加内力。其中,渗气口附近沉降位移最大,含气地层下部由于卸荷效应会有少许回弹;同时,沉降位移最大处所在截面的附加弯矩也最大;越远离含气层的位置,截面附加弯矩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耦合分析 盾构隧道 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冷却系统气-液-固三相整场耦合传热研究
4
作者 熊思琴 杨宗平 《汽车测试报告》 2023年第17期142-144,共3页
该文针对混动强化型发动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流动空气冷却的影响,提出一种将发动机受到的外部气流与内部水套联合冷却耦合的计算模型,即风冷-水冷联合冷却系统,其通过气-液-固三相整场耦合传热,更适用于分析发动机冷却及换热。... 该文针对混动强化型发动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流动空气冷却的影响,提出一种将发动机受到的外部气流与内部水套联合冷却耦合的计算模型,即风冷-水冷联合冷却系统,其通过气-液-固三相整场耦合传热,更适用于分析发动机冷却及换热。通过检测转速为6 000 r/min的发动机缸盖火力面鼻梁区的温度,以此为基础对比三相耦合模型与单水冷两相耦合模型的缸盖温度值发现,三相耦合模型在高温区域的温度偏差与测试值更接近,外部气流的流动减小了水套内部液体汽化产生的气阻,发动机外部气体流动对发动机散热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水冷联合冷却 --三相整场耦合传热 数值模拟 缸盖水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裂缝性气藏流体渗流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肖 杜志敏 +2 位作者 陈小凡 李传亮 梅海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针对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存在硫沉积、相态变化、吸附、扩散、非达西流动效应等复杂渗流特征以及H2S具有高腐蚀性、剧毒性的特点,从吸附和扩散理论、非达西渗流、耦合流动规律、相态理论研究、硫物化沉积规律、酸性气藏模拟发展等研究方面... 针对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存在硫沉积、相态变化、吸附、扩散、非达西流动效应等复杂渗流特征以及H2S具有高腐蚀性、剧毒性的特点,从吸附和扩散理论、非达西渗流、耦合流动规律、相态理论研究、硫物化沉积规律、酸性气藏模拟发展等研究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高含硫裂缝性气藏渗流规律研究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采用物模和数模相结合的方法,实验研究确定高含硫裂缝气藏气—液—固运移机制、硫沉积地层伤害机理、以及测试H2S及天然气混合物吸附特征和流体相态变化规律;理论研究建立双重介质流体相变与气—液—固耦合综合模型,研究分析硫物化沉积、非达西流动效应、气体吸附和扩散等因素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硫沉积 相态变化 吸附 气液固耦合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电池封装体中气泡的研究与消除
6
作者 赵辉 付庄 +1 位作者 李培波 赵言正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4-1178,1254,共6页
研究气泡对空间太阳电池封装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抑制气泡的生成。通过气液固三相体耦合分析研究了气泡形成后在粘合剂(非牛顿流体)中的运动变化过程,通过静态应力分析研究了空间环境中气泡的膨胀现象,并结合试验定性地分析了气泡的生成原... 研究气泡对空间太阳电池封装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抑制气泡的生成。通过气液固三相体耦合分析研究了气泡形成后在粘合剂(非牛顿流体)中的运动变化过程,通过静态应力分析研究了空间环境中气泡的膨胀现象,并结合试验定性地分析了气泡的生成原理。从中推导出了气泡边界运动的控制方程,仿真得到了气泡的边界运动变化曲线和内部压强,计算出了含气泡的封装体局部的应力分布情况,并提出了抑制气泡生成的若干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气泡可引起封装体局部应力集中、使粘接面容易分离、使固化胶和玻璃盖片接近强度极限等。而试验表明:按照所提出的抑制气泡的方法进行操作,能有效抑制气泡的生成,减小/减少气泡的尺寸与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非牛顿流体 气液固耦合 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场耦合建模的发动机半主动悬置参数识别 被引量:8
7
作者 郑玲 犹佐龙 +3 位作者 刘巧斌 庞剑 徐小敏 陈代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3-550,共8页
针对半主动悬置优化中存在的多场耦合精确建模的难题,采用ADINA软件,建立了半主动悬置液固气三相耦合仿真模型,通过关键参数的辨识和准确提取,获得了半主动悬置的集总参数模型,并研究了其动特性。结果表明:基于ADINA的液固气三相耦合仿... 针对半主动悬置优化中存在的多场耦合精确建模的难题,采用ADINA软件,建立了半主动悬置液固气三相耦合仿真模型,通过关键参数的辨识和准确提取,获得了半主动悬置的集总参数模型,并研究了其动特性。结果表明:基于ADINA的液固气三相耦合仿真模型,能快速、准确提取集总参数模型的关键参数,实现半主动悬置动特性的准确预测。通过试验验证了多场耦合建模和动特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的正向开发与结构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置 三相耦合模型 参数识别 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气流影响下近海面破碎波浪的湍动能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蔚然 杜礼明 +1 位作者 卞晨杰 于德壮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3期64-68,97,101,共7页
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波浪破碎导致的湍动能变化会对近海面湍流的演化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耦合气液固三相模型并模拟波浪破碎情况,进一步探究近海面破碎波浪的湍动能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利用傅里叶变换得出频率在0.7Hz范围内的破碎波可用作... 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波浪破碎导致的湍动能变化会对近海面湍流的演化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耦合气液固三相模型并模拟波浪破碎情况,进一步探究近海面破碎波浪的湍动能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利用傅里叶变换得出频率在0.7Hz范围内的破碎波可用作研究对象;流场特征等值线图趋势均为由中心强烈向外弱化扩散;有效波高、随机风速与风类型均与湍动能耗散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 气液固耦合 波浪破碎 湍流动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及空间正交异性膜的起皱过程及分析方法
9
作者 韩庆华 温晓东 +1 位作者 刘铭劼 吴昊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5,112,共15页
正交异性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充气结构中。膜在非均匀变形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褶皱变形,因此有必要对正交异性膜的褶皱变形进行研究。对于平面正交异性膜,该文结合正交异性材料的起皱判别准则以及应力极值法,利用应力极值条件确定... 正交异性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充气结构中。膜在非均匀变形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褶皱变形,因此有必要对正交异性膜的褶皱变形进行研究。对于平面正交异性膜,该文结合正交异性材料的起皱判别准则以及应力极值法,利用应力极值条件确定褶皱半波长。利用应变条件确定褶皱幅值。采用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最大主应变方向确定正交异性膜褶皱方向角的范围,并研究其变化规律。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提出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对于空间正交异性膜,该文采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褶皱演变过程,并对比分析了采用薄膜模型和薄壳模性进行分析的区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处于压力气体和水耦合作用下由空间正交异性膜制成的防水气枕的气压变化情况,并利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正交异性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膜 褶皱 构形参数 应力极值法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过程中土质边坡的固-液-气三相耦合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冉 陈益峰 周创兵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69-1482,共14页
边坡降雨入渗过程伴随着地下水湿润锋面的推进、孔隙气体的迁移和土体的变形,涉及土体固-液-气三相耦合作用.以往对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非饱和渗流过程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大多基于单相流(Richard方程)模型或水-气两相流模型... 边坡降雨入渗过程伴随着地下水湿润锋面的推进、孔隙气体的迁移和土体的变形,涉及土体固-液-气三相耦合作用.以往对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非饱和渗流过程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大多基于单相流(Richard方程)模型或水-气两相流模型,而较少从固-液-气三相耦合角度分析孔隙气体迁移和土体变形对降雨入渗过程和稳定性变化过程的影响.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和混合体理论,建立了边坡土体固-液-气三相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采用Liakopoulos砂柱排水实验成果验证了耦合模型和计算程序的正确性,深入分析了气体边界条件对排水过程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固-液-气三相耦合模型,研究了土质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地下水渗流、气体迁移以及变形和稳定性演化过程,揭示了孔隙气体迁移过程和土体变形过程对边坡湿润锋面的推进以及稳定性变化的阻滞和延缓作用.研究成果对于暴雨诱发滑坡机理与防治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降雨入渗 土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降雨条件下土坡三相流耦合模型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述红 杨天娇 +1 位作者 刘欢 佟可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53-1457,共5页
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考虑孔隙介质可压缩性的二维非饱和土坡固-液-气三相耦合控制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PDE平台,将所建立的耦合控制方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经典Liakopoulos砂柱排水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 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考虑孔隙介质可压缩性的二维非饱和土坡固-液-气三相耦合控制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PDE平台,将所建立的耦合控制方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经典Liakopoulos砂柱排水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三相耦合控制方程的正确性,并讨论不同因素对渗流场和位移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渗透率ks对降雨渗流过程的推进起阻滞作用,同时延缓了非饱和土坡的变形,但影响较弱.进气值系数对非饱和土坡变形沉降的过程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三相耦合 渗透率 值系数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蓓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为解决含水煤层条件下瓦斯不易解析、煤层渗透率低而造成的瓦斯抽采困难的难题,基于煤层的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模型结构,分别建立了煤层的孔隙渗透率和裂隙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得到了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多相耦合方程组,并通过数... 为解决含水煤层条件下瓦斯不易解析、煤层渗透率低而造成的瓦斯抽采困难的难题,基于煤层的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模型结构,分别建立了煤层的孔隙渗透率和裂隙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得到了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多相耦合方程组,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在水平应力、煤质硬度和煤层含水等因素影响下的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地应力越大时,煤体中裂隙的张开度较小,瓦斯抽采量就降低;煤层残余水分越多,渗透性越差,瓦斯抽采量越小。该模型可用于分析瓦斯抽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也可用于煤层瓦斯抽采量的预测与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煤层 渗透率 瓦斯抽采 数值计算 气液固耦合
原文传递
非饱和土一维渗流与变形耦合问题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思同 高国耀 周凤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171-177,共7页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研究了非饱和土中水-气-土骨架三相耦合的渗流与变形耦合问题。考虑土体孔隙中由液态水、水蒸气和干燥气体等填充,在固体土颗粒、水分、气体等各相质量平衡以及土体动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了问题的控制方程。选取孔隙气...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研究了非饱和土中水-气-土骨架三相耦合的渗流与变形耦合问题。考虑土体孔隙中由液态水、水蒸气和干燥气体等填充,在固体土颗粒、水分、气体等各相质量平衡以及土体动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了问题的控制方程。选取孔隙气压力、孔隙水压力和土颗粒位移以及它们的一阶导数作为状态变量,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一维非稳态情形下的状态方程组。结合Laplace变换,采用打靶法求解该耦合的非线性变系数微分方程组,并且基于Hausdorff矩方法将频域上的数值解转化到时域上,与已有的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模型及数值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数值算例,参数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以及土骨架位移等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耦合 LAPLACE变换 打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沼气地层中气体运移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刘桂荣 《工程质量》 2022年第2期50-54,共5页
沿海或沿江隧道可能要穿越富含有害气体的地层,给隧道施工安全带来挑战。依托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的过江隧道,建立了非饱和土固液气耦合数值分析模型,模拟隧道周围气藏的气体汇聚和逸散过程... 沿海或沿江隧道可能要穿越富含有害气体的地层,给隧道施工安全带来挑战。依托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的过江隧道,建立了非饱和土固液气耦合数值分析模型,模拟隧道周围气藏的气体汇聚和逸散过程,重点分析气体运移过程对土体变形和隧道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气体汇聚过程将导致隧道周围土体抬升,气体逸散过程则导致土体沉降,气体迁移导致隧道衬砌结构的内力也随之变化,经分析确认衬砌结构的弯矩和轴力均未超过设计值,衬砌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数值分析 隧道结构 地层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同尺度下气泡与复杂壁面的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冬岩 王志凯 张阿漫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1-195,共15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建立了气液固三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相同尺度下上浮气泡与复杂壁面的相互耦合作用.首先,基于黏性流体理论,通过构建一组格子Boltzmann(LB)方程来描述气液两相的运动,并以LB离散体积力的形式计入了黏性...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建立了气液固三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相同尺度下上浮气泡与复杂壁面的相互耦合作用.首先,基于黏性流体理论,通过构建一组格子Boltzmann(LB)方程来描述气液两相的运动,并以LB离散体积力的形式计入了黏性力、表面张力和重力.同时,采用LBM中的Half-way反弹模型与有限差分格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固壁边界的处理.然后,利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不同特征尺寸比条件下,气泡与考虑边缘效应的平面固壁和曲面固壁的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固壁边界条件以及特征尺寸比对气泡的运动和拓扑结构的变化都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影响.最后,研究了流体属性对气泡与复杂壁面耦合规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复杂壁面 气液固耦合
原文传递
固着液滴蒸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联胜 刘轩臣 +4 位作者 张文瑞 贾文琪 刘超 刘亮德 段润泽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9-232,共24页
固着液滴是指附着于壁面上的液滴,其蒸发行为及传热传质特性是喷雾冷却、喷墨打印等相变传热传质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重点针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所涉及的自身形态演变规律、气液固三相耦合传热/传质/流动特性进行了综述。结合毫微尺度... 固着液滴是指附着于壁面上的液滴,其蒸发行为及传热传质特性是喷雾冷却、喷墨打印等相变传热传质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重点针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所涉及的自身形态演变规律、气液固三相耦合传热/传质/流动特性进行了综述。结合毫微尺度固着液滴基本蒸发模式、热质传递形式、气液两相流动特征和界面输运行为,分析了液滴性质、壁面条件、气相环境条件等关键因素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提出了微纳尺度固着液滴(群)热质传递过程与机理的相关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热质传递 三相耦合
原文传递
煤层原始含水率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蒋长宝 尹光志 +2 位作者 许江 彭守建 李文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5,共5页
运用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实验装置",进行了恒定瓦斯压力和围压条件下,不同原始含水率含瓦斯煤样全应力-应变瓦斯渗流试验,结合现场实测煤层注水前后瓦斯涌出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原始... 运用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实验装置",进行了恒定瓦斯压力和围压条件下,不同原始含水率含瓦斯煤样全应力-应变瓦斯渗流试验,结合现场实测煤层注水前后瓦斯涌出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原始含水率的增加,煤样的三轴抗压强度减小,弹性模量减小,三轴抗压强度处轴向应变增大、横向应变和体积应变的绝对值增大;在全应力-应变整个过程中,煤样的甲烷有效渗透率都减小。从煤的力学特性和瓦斯在煤层中流动两个方面分析了煤层注水的防突作用。煤层原始含水率越高,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越小。可将煤层的原始含水率作为判断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含水率 全应力-应变 渗透率 --耦合 采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颖 董博文 +2 位作者 张飞燕 吕帅 李伟东 《中国矿业》 2021年第2期95-100,共6页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瓦斯低渗透煤层提高抽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水力冲孔技术飞速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力冲孔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钻-冲一体化、水力压裂与冲孔联合增透、水力冲孔与预裂爆...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瓦斯低渗透煤层提高抽采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水力冲孔技术飞速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力冲孔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钻-冲一体化、水力压裂与冲孔联合增透、水力冲孔与预裂爆破联合增透等新型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多场耦合实验、影响半径测定、钻-冲-割一体化推广以及联合增透应是未来研究与探索的重点与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卸压增透 钻冲一体化 联合增透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土工问题
19
作者 谢焰 《土工基础》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具有衬垫和气液收集系统的特殊土工构筑物。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特殊的土,其颗粒大、成份复杂,填埋体内温度高;渗滤液的溶质对吸力产生影响;垃圾的压缩性与降解有关,而垃圾的强度受纤维状"加筋"相的影响;渗滤...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具有衬垫和气液收集系统的特殊土工构筑物。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特殊的土,其颗粒大、成份复杂,填埋体内温度高;渗滤液的溶质对吸力产生影响;垃圾的压缩性与降解有关,而垃圾的强度受纤维状"加筋"相的影响;渗滤液的渗漏引起土体和地下水的污染,污染物迁移包括对流、扩散和吸附三种方式;填埋体的沉降和稳定性还要考虑固—液—气—热多场耦合作用,吸力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沉降计算 稳定分析 污染物迁移 ---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减震控制的动力耦合理论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浩吾 陈江 +1 位作者 杨朝晖 孙曼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3-168,共6页
提出了高拱坝气幕减震控制的动力耦合理论和非线性三场耦合数值仿真方法,能适用于耦合场的一般条件,包括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非线性和热力学特性。基于动力增量方法,构建了非线性三场耦合的有限元算法。完成了高305m锦屏双曲拱坝的气幕... 提出了高拱坝气幕减震控制的动力耦合理论和非线性三场耦合数值仿真方法,能适用于耦合场的一般条件,包括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非线性和热力学特性。基于动力增量方法,构建了非线性三场耦合的有限元算法。完成了高305m锦屏双曲拱坝的气幕控震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可信,在相当程度上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同时表明,气幕控震削减动水压的效能十分显著,可达7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高拱坝减振控制 幕隔震 --多场动力耦合理论 动水压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