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迪那2气田气水过渡带及气水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冉丽君 白蓉 +4 位作者 姚超 王开宇 王伟伟 李绍华 陈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4期28-31,82,共5页
迪那2气田具有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以及气水过渡带较厚等特点,采用常规测井解释难以识别这种低渗气藏的气水过渡带。为此,采用毛细管压力曲线结合相渗曲线的方法研究迪那2气田气水过渡带分布特征,得到气田东部苏维... 迪那2气田具有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以及气水过渡带较厚等特点,采用常规测井解释难以识别这种低渗气藏的气水过渡带。为此,采用毛细管压力曲线结合相渗曲线的方法研究迪那2气田气水过渡带分布特征,得到气田东部苏维依组三段气水过渡带厚度160 m、西部苏维依组三段气水过渡带厚度180 m以及中部白垩系气水过渡带厚度266 m的统计结果并依此建立起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实际测试结果证明此方法建立的气水分布模式是符合实际的,为制定下一步防水、控水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迪那2 毛管压力曲线 相渗曲线 气水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常压与超压气水过渡带岩电特征与气藏结构 被引量:6
2
作者 于俊峰 吴其林 +3 位作者 晁彩霞 林懿瑜 詹子钦 赖焕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碎屑岩气藏的常压与超压气水过渡带的岩电特征不同,常压与超压气水过渡带也影响气藏结构。文中利用南海地区钻井岩电资料及勘探实践资料,通过分析了过渡带气水关系成因与岩电标志得出:常压气藏常规储层的测井电阻率曲线基本呈两段式,超... 碎屑岩气藏的常压与超压气水过渡带的岩电特征不同,常压与超压气水过渡带也影响气藏结构。文中利用南海地区钻井岩电资料及勘探实践资料,通过分析了过渡带气水关系成因与岩电标志得出:常压气藏常规储层的测井电阻率曲线基本呈两段式,超压气藏气水过渡带测井电阻率曲线呈明显的三段式。气水过渡带岩电特征的差异体现了碎屑岩气藏结构模式:常规储层的常压气藏气水界面清楚,没有明显的过渡带,气层以气水界面为界;常规储层的超压气藏过渡带长,过渡带含气饱和度也较高,应该在段内取点作为气水界面;含致密砂岩透镜体的超压气藏受致密砂岩透镜体影响,气藏结构跟砂岩透镜体的顶面形状相关。该结论有别于以往以常规气藏气水界面作为超压气层底界的认识,可以更准确地判识气藏结构与评价气藏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气水过渡带 岩电特征 藏结构 砂岩透镜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水过渡带在平面构造等深图上的表示方法
3
作者 谭学群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10,共3页
气水过渡带在垂向上用气水同层顶底面海拔垂直深度表示,在平面上用气水内外边界线的作图深度来表示。对于地层厚度较大、气水同层段很厚的情况,有必要在平面构造等深图上画出气水内外边界线,为储量评价和井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实... 气水过渡带在垂向上用气水同层顶底面海拔垂直深度表示,在平面上用气水内外边界线的作图深度来表示。对于地层厚度较大、气水同层段很厚的情况,有必要在平面构造等深图上画出气水内外边界线,为储量评价和井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实例分析,在平面构造图上确定气水内外边界的方法——剖面投影法和几何计算法各有优点和误差,因此应两法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气水过渡带 同层 内外边界 平面构造图 几何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水过渡带和天然气成藏圈闭闭合度下限问题讨论——以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带气藏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红烛 黄志龙 +3 位作者 童传新 黄保家 刘平 魏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04-2314,共11页
储层的物性和孔隙结构不仅控制气藏的含气饱和度,也控制气水过渡带的厚度。但它们之间有无定量关系呢?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这对于评价圈闭的有效性和天然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储层样品半渗透隔板实验、储层物性... 储层的物性和孔隙结构不仅控制气藏的含气饱和度,也控制气水过渡带的厚度。但它们之间有无定量关系呢?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这对于评价圈闭的有效性和天然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储层样品半渗透隔板实验、储层物性和隔层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莺歌海盆地实际地质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气水过渡带厚度的预测方法和成藏圈闭闭合度下限的概念。研究表明,气藏气水过渡带与孔隙度,特别是渗透率具有良好关系,说明储层孔隙结构是控制气藏气水过渡带厚度的主要因素,储层的隔层也会影响气水过渡带的分布。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天然气成藏的圈闭闭合度下限为7m,经济成藏闭合度下限为1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高温高压 储层非均质性 气水过渡带 成藏闭合度下限
原文传递
气水过渡带内底水凝析气藏数值模拟研究——以吉拉克TⅡ2^4凝析气藏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世川 黄召庭 +5 位作者 江同文 牛玉 阳建平 成荣红 谢伟 汪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55-1860,共6页
吉拉克TⅡ24底水凝析气藏构造幅度低,非均质性强,气藏顶部存在低电阻气层段,气水关系复杂。结合气藏地质和生产特征,对压汞资料分类评价并归一化处理计算气水过渡带高度,结果表明该气藏总体处于气水过渡带内,为气水过渡带内的底水凝析... 吉拉克TⅡ24底水凝析气藏构造幅度低,非均质性强,气藏顶部存在低电阻气层段,气水关系复杂。结合气藏地质和生产特征,对压汞资料分类评价并归一化处理计算气水过渡带高度,结果表明该气藏总体处于气水过渡带内,为气水过渡带内的底水凝析气藏。在对比各种建立气藏原始饱和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毛细管压力法建立该气藏原始饱和度场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利用2种方法实现了产水气井的精细模拟:一是考虑饱和顺序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实现主要受可动水影响,初期见水且低产稳产水气井的精细模拟;二是采用局部网格加密准确描述反凝析与底水锥进对近井地带影响,实现主要受底水影响,见水后产水量逐渐增大的气井精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复杂凝析气藏模拟具有很好的效果,对同类气藏模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拉克 气水过渡带 毛细管压力 饱和顺序 局部网格加密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国亭 何东博 +4 位作者 程立华 蒋平 李易隆 张喜 王丽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0-376,共7页
基于核磁共振、压汞测试、物性分析、相渗曲线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孔喉分布、束缚水含量、气柱高度、"甜点"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研究区气水分布特征和气水... 基于核磁共振、压汞测试、物性分析、相渗曲线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孔喉分布、束缚水含量、气柱高度、"甜点"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研究区气水分布特征和气水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其孔隙度总体小于7%,渗透率小于0.2×10-3μm2;喉道半径较小,主喉道半径的分布范围为0.01~1μm;束缚水饱和度较高,且同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气水过渡带的范围约为640 m,研究区储层总体处于气水过渡带之内;处于过渡带不同构造位置处不同物性的储层具有不同的含气特征和气水生产特征,位于气水过渡带较高部位的物性较好的区域和裂缝发育区是"甜点"的主要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 致密砂岩 分布 气水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生物礁气藏地层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丽娟 张明迪 +2 位作者 王本成 温善志 刘远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对气水分布的正确认识是气井产水预测、气藏开发调整的关键,非均质性强的生物礁有水气藏气水分布通常很复杂,现有测井解释、地震解释等方法在对地层水分布的刻画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值模拟作为一种能充分结合地质静态认识及生产... 对气水分布的正确认识是气井产水预测、气藏开发调整的关键,非均质性强的生物礁有水气藏气水分布通常很复杂,现有测井解释、地震解释等方法在对地层水分布的刻画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值模拟作为一种能充分结合地质静态认识及生产动态资料的技术,为研究地层水分布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首先,对水侵活跃性参数进行分析、量化,并基于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气藏三维模型进行水侵机理研究,分析气井生产指标对各参数的敏感程度;然后,结合地质认识及生产动态资料辨识出地层水赋存状态的最大可能情况,同时采用J函数精细描述地层水分布;最后,获得与实际气藏更相符的精细数值模拟模型。研究加深了对元坝长兴组复杂生物礁气藏地层水分布的认识,研究思路也适用于其他各种类型的、非均质程度不同的有水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数值模拟 机理研究 J函数 气水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气水界面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成 孙来喜 +1 位作者 袁京素 杨卫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2,127,共3页
相当数量的低渗透性气藏,不管有无边底水,生产井常气水同产、气水比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气藏开发效果,其原因是低渗透气藏存在较高的气水过渡带、满足开发要求的有效储层空间分布不精确;传统方法确定的气水界面误差较大,导致气井射孔位置... 相当数量的低渗透性气藏,不管有无边底水,生产井常气水同产、气水比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气藏开发效果,其原因是低渗透气藏存在较高的气水过渡带、满足开发要求的有效储层空间分布不精确;传统方法确定的气水界面误差较大,导致气井射孔位置不尽合理,所以精确预测气水界面位置和有效储层分布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低渗透、气水同产气藏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在非均质条件下,相同含气饱和度界面并非水平面,而呈不规则的起伏面;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综合利用压汞与物性资料形成了一种定量预测气水起伏界面的方法,进而得到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可有效指导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毛管力 气水过渡带 界面 有效储层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低渗透气藏产水原因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成 孙来喜 袁京素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8期111-114,共4页
低渗透气藏常存在气水同产现象,其原因及其对气藏开发的影响受到很多油藏工程师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低渗透、气水同产气藏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解释了低渗透气藏产水的类型为凝析水、原始地层水和边、底水;孔喉毛管力作用导致气水同层,存在... 低渗透气藏常存在气水同产现象,其原因及其对气藏开发的影响受到很多油藏工程师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低渗透、气水同产气藏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解释了低渗透气藏产水的类型为凝析水、原始地层水和边、底水;孔喉毛管力作用导致气水同层,存在高气水过渡带,致使所有气井产水;在非均质条件下,某含气饱和度的气水界面并非水平面,而是呈不规则的起伏界面;气井产水导致井底附近地层导流能力降低、井筒积液降低生产井生产压差;平面上气井产水存在较大差异,局部区域产水量大,影响气藏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毛管力 气水过渡带 界面 导流能力 生产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气藏出水特征分析——以华北油田苏4气藏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林玉 柳益群 +1 位作者 李文厚 陈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4-327,332,共5页
气藏出水是气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碳酸盐岩气藏出水可分为凝析水产出与地层水产出两种类型 ,具有开采井段出水、纵向水窜和气 -水界面上升 3种方式 ,其中地层水产出严重影响天然气的正常开采。碳酸盐岩气藏虽然具有统一的压力... 气藏出水是气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碳酸盐岩气藏出水可分为凝析水产出与地层水产出两种类型 ,具有开采井段出水、纵向水窜和气 -水界面上升 3种方式 ,其中地层水产出严重影响天然气的正常开采。碳酸盐岩气藏虽然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 ,但由于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构造活动和成岩作用的改造 ,其孔隙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华北油田苏 4气藏形成了 3个次生孔隙带 ,因而各井区之间气 -水界面变化很大 ,形成了较宽且不稳定的气 -水过渡带 ,在开发中应严格控制产能 ,避免地层水的大量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层出 非均质性 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T测试资料确定气水界面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文涛 张辉 +2 位作者 李华 李浩 刘东华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2期69-72,共4页
通过对MDT测压资料的分析,发现了造成测试点压力值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测压点储层物性差,测试探针抽吸地层流体后储层压力恢复需要的时间较长,然而由于实际原因测试压力恢复无法等待足够的测试时间;另一方面... 通过对MDT测压资料的分析,发现了造成测试点压力值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测压点储层物性差,测试探针抽吸地层流体后储层压力恢复需要的时间较长,然而由于实际原因测试压力恢复无法等待足够的测试时间;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物性较差储层较难形成好的泥饼,以至于受到比较严重的泥浆侵入使得测试点产生超压现象,测试得到的地层压力和实际压力相比偏大。同时分析发现物性较好的储层往往能够得到相对可靠的测试压力。合理的气水界面对于计算探明地质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温高压气田,气水过渡带往往较大,可能会达到30m左右,这种情况下无法仅从钻遇情况分析气水界面,此时可以结合MDT测压资料分析气水界面,从而确定合理的地质储量。通过分析实际MDT测压资料,对不同测压点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压力数据点的筛选原则。通过实际检验认为新的回归方法确定出的气水界面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界面 气水过渡带 测压资料 测试误差 地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中坝气田须二气藏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善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1986年第4期14-18,6,共6页
本文以常规测井资料分析为主,对中坝气田须二气藏储层的分级评价及气水过渡带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这种研究和认识的深入将有助于提高气藏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气水过渡带 孔隙度 孔隙率 饱和度 须二 储集层 储层 中坝 常规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纹岩类储层压汞毛管压力曲线测定和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彩珍 郭平 +2 位作者 李莉 杨满平 苏萍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4,共4页
压汞法是测定流纹岩类火山岩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压汞法测定毛管压力曲线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重点对SP气田流纹岩类火山岩储层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及孔隙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气田流纹岩的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可以分为三种... 压汞法是测定流纹岩类火山岩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压汞法测定毛管压力曲线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重点对SP气田流纹岩类火山岩储层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及孔隙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气田流纹岩的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从孔隙结构来看,由于流纹岩以原生气孔为主,孔喉比很大并且孔隙大小分布不均匀,非均质严重,退汞效率较低,气水过渡带很宽。对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储集性能好的样品与储集性能差的样品具有很大的差异。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还可以确定J(Sw)函数、岩石的绝对渗透率、以及渗透率贡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火山岩 压汞 退汞 毛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气水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体包裹体信息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天然气气藏气水界面的迁移过程 被引量:16
14
作者 米敬奎 肖贤明 +2 位作者 刘德汉 李贤庆 申家贵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气藏在成藏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特点是气水过渡带发生过迁移. 应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 结合该盆地沉积-构造史及古地温史, 推算出该气藏在不同时期气水过渡带中包裹体的形成时间, 并在此基础上, 绘制出气水界...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气藏在成藏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特点是气水过渡带发生过迁移. 应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 结合该盆地沉积-构造史及古地温史, 推算出该气藏在不同时期气水过渡带中包裹体的形成时间, 并在此基础上, 绘制出气水界面迁移的等时线图. 结果表明: 该气藏最早于165 Ma左右(晚侏罗世) 在延安一带聚集成藏, 并由南向北逐渐扩大与推移, 在129 Ma左右基本成型. 在晚白垩世由于盆地整体抬升, 气源补给不足, 气藏气水过渡带向南退缩至现今气水过渡带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天然 迁移过程 气水过渡带 捕获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