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仰的两极:论巴蜀反义谚语中的民间宗教信仰
1
作者 谢燕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5期22-25,43,共5页
在巴蜀民间宗教谚语中,存在着神鬼、天命、因果业报等信仰主题,多样的信仰类别源自巴蜀人面对无序、含混与不确定因素时的主观解释与非理性对抗。但这种信仰观念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受儒教的现实性与理性制约,围绕同一信仰主题存在着大量... 在巴蜀民间宗教谚语中,存在着神鬼、天命、因果业报等信仰主题,多样的信仰类别源自巴蜀人面对无序、含混与不确定因素时的主观解释与非理性对抗。但这种信仰观念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受儒教的现实性与理性制约,围绕同一信仰主题存在着大量表达意义相互矛盾甚至截然相反的对立性谚语,表现出对民间宗教各信仰主题的戏谑与否定。这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对立表述的谚语形态即为反义谚语,民间宗教中的反义谚语是信仰取向的两极体现,其信仰的灵活性与辩证性既与个体信仰的功利性动机相关,又与宗教仪式活动的祭祀与庆典的功能性对立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谚语 民间宗教信仰 巴蜀地区 乡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伟 邵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9-103,共5页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吴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促使多种民间宗教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民间宗教信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的民间宗教信仰与社会风险 被引量:2
3
作者 符平 岳奎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提要:本文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现实与陈剑光的宗教风险预测研究出发,探讨了社会转型背景下民间宗教信仰与社会风险之间的一些关联问题,包括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风险根源、表征及规避举措。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民间宗教信仰 社会风险 分类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子母·鬼子母·送子观音——从“三言二拍”看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佛道混合 被引量:6
4
作者 项裕荣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九子母”神在现代出版的几种佛道辞典中均未见收录。然而在明代的“三言二拍”中却赫然记有这位在唐宋时代曾灵应一方的女神,她既能沟通凡冥二界,也是幼儿的保护神,似乎属于道教泰山神灵一系。此外,佛教中也有位“鬼子母”,她的名号... “九子母”神在现代出版的几种佛道辞典中均未见收录。然而在明代的“三言二拍”中却赫然记有这位在唐宋时代曾灵应一方的女神,她既能沟通凡冥二界,也是幼儿的保护神,似乎属于道教泰山神灵一系。此外,佛教中也有位“鬼子母”,她的名号亦多次出现于“三言二拍”、《水浒传》、《金瓶梅》中,原有的佛典故事在这些小说里并未得到演述或改编,但她同样被奉为祈子对象及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其信仰也曾盛极一时。通过古典小说等文献的溯源查考,“九子母”与“鬼子母”神一向混杂不清的宗教关系可以基本厘定,即“九子母”原来就是“鬼子母”神的另一译名,由于该名称在佛典中不被通用,使得她渐被日益兴起的道教本土化了。而现存于“三言”中的传说,正是民间信仰中九子母渐行蜕去佛教色彩的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二拍” 民间宗教信仰 鬼子 佛道 混合 中国 观音 《金瓶梅》 现代出版 妇女儿童 古典小说 宗教关系 “三言” 民间信仰 保护神 水浒传 本土化 道教 佛教 佛典 女神 神灵 故事 溯源 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道士”的度职仪式——恩施民间宗教信仰活动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雷翔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2期51-56,共6页
通过对恩施土家族地区现实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的实地调查和考证分析当地历史资料,描述度职仪式实际过程和主要内容,比较与佛教道教相关仪式的异同。提出度职仪式是明、清以后佛教僧尼走向民间乡民社会,按乡民需求吸收世俗弟子、改变仪式... 通过对恩施土家族地区现实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的实地调查和考证分析当地历史资料,描述度职仪式实际过程和主要内容,比较与佛教道教相关仪式的异同。提出度职仪式是明、清以后佛教僧尼走向民间乡民社会,按乡民需求吸收世俗弟子、改变仪式内容和形式的结果。并提出度职仪式导致“佛教道士”新组织形式的完成,促使民间佛教性质转变,融合儒释道三教,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民间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佛教 道士 度职仪式 土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建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之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俞黎媛 谢金森 《莆田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7-42,共6页
通过田野调查,对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指出民间宗教信仰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好善乐施、克己利他、赏善罚恶等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且其以积极主动、... 通过田野调查,对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指出民间宗教信仰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好善乐施、克己利他、赏善罚恶等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且其以积极主动、正面的姿态融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之中,以对国家各种政策法规的遵守、宣传和配合,维系社区秩序,融洽乡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加强两岸交流,搭建和平桥梁等实际行动证明了民间宗教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构建和谐社会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多样性”看民间宗教信仰的合法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天纲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16,共9页
  一、"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宗教观"的确立   "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二战"以后确立起来的政治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11月2日在巴黎举行第31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   一、"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宗教观"的确立   "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二战"以后确立起来的政治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11月2日在巴黎举行第31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其中第一条说:"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个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宗教对话 民间信仰 基督宗教 信仰方式 市民宗教 基督教传教士 神学院 邪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队克勋对于杭州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弘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2期45-61,253-268,共17页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队克勋在1919—1936年间对于杭州地区民间宗教信仰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并为当时的之江大学博物馆收集了两千多张反映民间崇拜的各种民俗画作品。过去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所知甚少。而在杭州西湖申遗活动进入...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队克勋在1919—1936年间对于杭州地区民间宗教信仰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并为当时的之江大学博物馆收集了两千多张反映民间崇拜的各种民俗画作品。过去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所知甚少。而在杭州西湖申遗活动进入重要阶段的今天,我们重新来审视和反思队克勋对于保存杭州地区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历史记忆所做的努力,更加凸现出这位美国友人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地区 民间宗教信仰 田野调查 Area Chinese 中外文化交流 美国北长老会 审视和反思 民俗文化 民间信仰 民间崇拜 历史记忆 杭州西湖 民俗画 传教士 博物馆 作品 活动 大学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吴越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 邵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8-101,共4页
吴越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越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江南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 吴越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越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江南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越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吴越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促使多种民间宗教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文化 民间宗教信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德清 《民间文学论坛》 1997年第4期3-7,共5页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信仰体系 祖先崇拜 神灵崇拜 中国社会历史 分散性 精神文明建设 通天大圣 民生幸福 民众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宗教信仰跨文化共享研究——以壮族风情旅游开发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爱莲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9X期188-189,共2页
民间宗教信仰主导着地域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关注无形的精神性民俗,特别是民间宗教信仰的表述十分必要。壮族风情旅游开发才刚刚起步,其深度开发要求突破单纯形式化的樊篱,真实地展示民间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积极推动壮族地域文化精... 民间宗教信仰主导着地域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关注无形的精神性民俗,特别是民间宗教信仰的表述十分必要。壮族风情旅游开发才刚刚起步,其深度开发要求突破单纯形式化的樊篱,真实地展示民间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积极推动壮族地域文化精神的跨文化共享。而跨越文化界限的关键在于壮族风情旅游的商品化,尤其是正确认识壮族风情旅游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跨文化共享 壮族风情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台湾民间宗教信仰素材小说论评——东年、黄凡、阮庆岳等的作品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6年第4期82-89,共8页
随着物质高度发展而精神问题日趋严重,民间宗教信仰成为台湾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年小说对佛教经典作了人性化的诠释,显示台湾佛教的“人间化”特色。阮庆岳着眼于民间宗教信仰的某些变质,但将其当作善良小民为了生存所作的努力,... 随着物质高度发展而精神问题日趋严重,民间宗教信仰成为台湾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年小说对佛教经典作了人性化的诠释,显示台湾佛教的“人间化”特色。阮庆岳着眼于民间宗教信仰的某些变质,但将其当作善良小民为了生存所作的努力,凸显了台湾民间宗教信仰的“有情”特征。黄凡的《大学之贼》中,民间宗教信仰与政治、经济势力相结合,成为某些人攫取利益、敛聚财富的工具。本应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堕落,以及与他们的“成功”相辅相成的日渐庸俗、浅薄、颓靡的社会思潮和风气,反映了富裕社会的整体沉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小说 民间宗教信仰 东年 黄凡 阮庆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神”与“娱神”——论民间宗教信仰与20世纪小说的政治叙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在20世纪小说中,民间宗教信仰与官方意识形态之间形成了"对立"、"合谋"和"游离"的复杂关系。作家们通过征用民间象征符号、民间宗教信仰的仪式,完成了造神、敬神运动;同时,民间宗教信仰"娱神娱人&qu... 在20世纪小说中,民间宗教信仰与官方意识形态之间形成了"对立"、"合谋"和"游离"的复杂关系。作家们通过征用民间象征符号、民间宗教信仰的仪式,完成了造神、敬神运动;同时,民间宗教信仰"娱神娱人"的世俗性被利用参与民间狂欢化图景的制造,悄悄瓦解了革命的神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意识形态 造神 娱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蓝岚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4-68,共5页
 在历史上,壮族民间宗教信仰曾为壮族民众提供精神支柱,并在维系社会关系、传承民族文化、参与社会教化、丰富民众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壮族 民间宗教信仰 民族文化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江南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江南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江南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江南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 江南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江南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江南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江南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江南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促使多种民间宗教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民间宗教信仰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立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本文通过对中泰民间宗教信仰的10个事例进行比较,探讨中泰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轨迹,并总结出文化交流所遵循的一般规律。由此证明中泰文化交流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水乳交融、民心相通、和谐相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鬼神崇拜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徽州的民间宗教信仰——以《新安志》为中心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昌宜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6-30,共5页
宋代徽州人信奉的神灵名目繁多,既囊括了传统佛、道诸神,亦包括名目众多、带有很强地域色彩的英雄人物崇拜和自然神信仰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徽州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 宋代徽州人信奉的神灵名目繁多,既囊括了传统佛、道诸神,亦包括名目众多、带有很强地域色彩的英雄人物崇拜和自然神信仰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徽州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百姓祈求神灵保护、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态和愿望。而神灵种类的繁多,又体现了宋代徽州民间信仰的功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徽州 民间宗教信仰 《新安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信仰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慧芬 《学术评论》 2016年第2期40-44,共5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15世纪连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一条海上贸易之路。它形成了一个贯穿欧亚非大陆的巨大网络,从而成为世界贸易的最主要通道之一,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政治交往与文化往来。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15世纪连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一条海上贸易之路。它形成了一个贯穿欧亚非大陆的巨大网络,从而成为世界贸易的最主要通道之一,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政治交往与文化往来。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东南亚华人 东南亚地区 民间宗教信仰 海上贸易 文化往来 文化交流 政治交往 经济往来 天福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民间宗教信仰的内涵、功能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巧云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78-80,共3页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仰多元化共存和发展的态势一直延续着。众多的宗教信仰在对社会整合、文化传承、宗教平衡等社会秩序及人的价值理念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民间宗教信仰的现实意义在于,他对和谐社会建设起...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仰多元化共存和发展的态势一直延续着。众多的宗教信仰在对社会整合、文化传承、宗教平衡等社会秩序及人的价值理念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民间宗教信仰的现实意义在于,他对和谐社会建设起着促进作用,对社会转型期的人们起着心理安抚作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内涵 功能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漳州月港的海外交通贸易——民间宗教信仰史迹与文献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连心豪 《丝绸之路》 2013年第4期73-75,共3页
明中叶解除海禁,并于隆庆元年(1567)割龙溪县地置海澄县,漳州月港遂取代泉州港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港。虽然,明末清初厦门港的迅速崛起使漳州月港日趋衰落,风光不再,但直至鸦片战争前,漳州月港仍不失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民间宗教信... 明中叶解除海禁,并于隆庆元年(1567)割龙溪县地置海澄县,漳州月港遂取代泉州港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港。虽然,明末清初厦门港的迅速崛起使漳州月港日趋衰落,风光不再,但直至鸦片战争前,漳州月港仍不失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民间宗教信仰与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也浸染深入到海外交通贸易活动事象之中。本文试图从民间宗教信仰史迹与文献资料中发掘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希冀弥补官方史志缺失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月港 海外交通贸易 民间宗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