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生逻辑与经济学的中国形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水法 廖清成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两种形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逻辑只有一个——资本逻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逻辑则有两个——民生逻辑+资本逻辑。其中,资本逻辑是市场经济的一般逻辑,民生逻辑则是社...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两种形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逻辑只有一个——资本逻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逻辑则有两个——民生逻辑+资本逻辑。其中,资本逻辑是市场经济的一般逻辑,民生逻辑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逻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主要通过政府和企业、农村的党组织来贯彻民生逻辑,民生逻辑的贯彻,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稳定性、企业经营行为、收入分配政策、资源性商品价格、就业水平等方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鲜明差别。从更抽象、更一般的层面来看,若将民生逻辑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大小设为民生系数λ,则λ乘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应函数,就是经济学中相应函数的中国形式,即经济学的中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民生逻辑 经济学的中国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民生逻辑
2
作者 肖玉元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5-50,共6页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问题,并将其做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民生建设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具有深...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问题,并将其做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民生建设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具有深刻的民生意蕴和民生逻辑,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基本目的与价值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初心和使命 民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民生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远新 吴素霞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41,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问题,并将其切实落实到治国理政中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习近平治国理政与民生建设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习近平治国理政具有深刻的民生意蕴和和民生逻辑,而保障和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问题,并将其切实落实到治国理政中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习近平治国理政与民生建设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习近平治国理政具有深刻的民生意蕴和和民生逻辑,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目的和价值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治国理政 民生逻辑
原文传递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演进逻辑与现代化发展进路
4
作者 李靖 刘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从情境—目标—策略的分析框架出发,发现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呈现出权力、秩序与民生的三重演进逻辑。其中,权力逻辑强调党和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绝对配置和对社会力量的有效动员;秩序逻辑体现为党和政府对组织层级建设的优化和对社会运行秩序的重构;民生逻辑则注重城市居民自治及其幸福感的提升。结合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变迁的历史情境与其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语境,可从权力逻辑的柔性应用、秩序逻辑的灵活调试以及民生逻辑的功能强化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体制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权力逻辑 秩序逻辑 民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机构改革的进程与逻辑——基于“情境-目标-策略”分析框架的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哲 曹静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75,111,共18页
从发展行政的角度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8次机构改革是引导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围绕中国发展的主题,机构改革在一定的逻辑支配下展开。运用"情境-目标-策略"分析框架考察中国机构改革,可以发现其中包含权力、效... 从发展行政的角度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8次机构改革是引导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围绕中国发展的主题,机构改革在一定的逻辑支配下展开。运用"情境-目标-策略"分析框架考察中国机构改革,可以发现其中包含权力、效率和民生三重逻辑。权力逻辑注重不同主体关系间的权力配置;效率逻辑着眼资源有效配置下的经济增长;民生逻辑则重视服务供给中的民生福祉。权力、效率和民生三重逻辑贯穿机构改革的整个历程,它们并非绝对的替代关系,而是不同改革阶段有所侧重的呈现。在这三重逻辑的支配下,中国机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面临诸多约束。未来机构改革需进一步优化权力、效率和民生逻辑间的关系,形成三者之间的高效互动结构,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机构改革 权力逻辑 效率逻辑 民生逻辑 高效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更新的三重逻辑:价值维度、内在张力及策略选择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利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3,共12页
民生逻辑、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支配着中国城市更新的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民生逻辑属于浅层的社会表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和多元参与原则之下的感知竞争,其主要目标是舒适和幸福,核心价值维度是获得感和满意度;资本逻辑属于中层的资本运... 民生逻辑、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支配着中国城市更新的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民生逻辑属于浅层的社会表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和多元参与原则之下的感知竞争,其主要目标是舒适和幸福,核心价值维度是获得感和满意度;资本逻辑属于中层的资本运作,体现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之下的利润竞争,其主要目标是效率和收益,核心价值维度是商业化与趋同化;权力逻辑属于底层的政策干预,体现的是层层加码和标尺晋升原则之下的人事竞争,其主要目标是增长和秩序,核心价值维度是增长率和美化度。三重逻辑之间存在较强的内在张力,资本逻辑与民生逻辑之间体现为工具与目的之间的偏差型张力,民生逻辑与权力逻辑之间体现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匹配型张力,权力逻辑和资本逻辑之间则体现为公共与私有之间的绩效型张力。三重逻辑之间的内在张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精准化更新、参与式更新和包容性更新来予以平衡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民生逻辑 资本逻辑 权力逻辑 价值维度 内在张力 策略选择
原文传递
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4
7
作者 原磊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6,58,共6页
理解宏观经济形势,可沿着目标逻辑、现实逻辑、民生逻辑、风险逻辑四条主线展开。从目标逻辑来看,2035年我国人均GDP应达到2万美元,而这要求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73%以上;从现实逻辑来看,我国“十四五”和“十五五”年均潜在产... 理解宏观经济形势,可沿着目标逻辑、现实逻辑、民生逻辑、风险逻辑四条主线展开。从目标逻辑来看,2035年我国人均GDP应达到2万美元,而这要求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73%以上;从现实逻辑来看,我国“十四五”和“十五五”年均潜在产出增速分别为5.42%和4.92%,当前存在明显的产出缺口;从民生逻辑来看,就业、通货膨胀、房地产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从风险逻辑来看,必须要防范金融风险和效率风险。为此,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统筹好当前与长远、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逻辑 现实逻辑 民生逻辑 风险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