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民主党政权“国有化”钓鱼岛的动因 被引量:4
1
作者 翟新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31,共9页
出于所谓"稳定管理"的目的,日本民主党政权出台了钓鱼岛"国有化"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是日本现任政府为了应对国内政治危机而采取的自保举措,其主要目的是抢占舆论战先机、反制地方势力、不予反对党攻击口实以及迎合... 出于所谓"稳定管理"的目的,日本民主党政权出台了钓鱼岛"国有化"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是日本现任政府为了应对国内政治危机而采取的自保举措,其主要目的是抢占舆论战先机、反制地方势力、不予反对党攻击口实以及迎合美国的亚太政策调整。"国有化"虽无国际法理上的根据,但却有国际政治的象征意义,加上该政策出于极为功利的政治动机而又无明确的政策目标,故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其施行的结果不仅有造成钓鱼岛问题完全失控之虞,也容易导致中日关系的恶化,甚至将损及日美关系,最终可能使日本现政府深陷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主党政权 “国有化”政策 钓鱼岛问题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民主党政权应对钓鱼岛事件的异常性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翟新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4,共7页
日本民主党执政后因内政外交的政绩不佳,支持率一直徘徊不升。所以,对菅直人内阁来说,处理撞船事件既是一大外交难题,也是为摆脱外界的民主党政权外交经验不足印象和巩固政权基础而必然加以利用的机缘。因此,与日本自民党政权相比,民主... 日本民主党执政后因内政外交的政绩不佳,支持率一直徘徊不升。所以,对菅直人内阁来说,处理撞船事件既是一大外交难题,也是为摆脱外界的民主党政权外交经验不足印象和巩固政权基础而必然加以利用的机缘。因此,与日本自民党政权相比,民主党政权在处理钓鱼岛事件过程存在着重司法处置轻政治解决和忽视大局视野等外交上的异常性,在其背后则有借外交事件处理,达成调整对外政策方针和巩固政权基础等目标的政治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民主党政权 钓鱼岛事件 对华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民主党政权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令远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5,共8页
2009年9月日本实现政权轮替,民主党取代自民党,给中日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变数。鸠山内阁的“友爱”、“共生”理念以及作为其践行的“东亚共同体”,使战后中日关系框架内涵萌生结构性变化。而在菅直人政权和野田内阁时分别发生的“... 2009年9月日本实现政权轮替,民主党取代自民党,给中日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变数。鸠山内阁的“友爱”、“共生”理念以及作为其践行的“东亚共同体”,使战后中日关系框架内涵萌生结构性变化。而在菅直人政权和野田内阁时分别发生的“钓鱼岛撞船事件”和“购岛闹剧”,给中日关系带来深刻伤害。探寻民主党执政失败的根源所在,对未来日本政局和中日关系的走势,无疑具有昭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民主党政权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官关系与日本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万胜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21-27,共7页
野田内阁,随着政官关系变革态势的减弱并遭受顿挫,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过程反复变化。政官关系定位不准,不仅导致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过程反复变化,也削弱了其决策效益与执政能力。
关键词 日本政治 政官关系 民主党政权 政策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民主党政权运营与中日关系
5
作者 栗硕 《和平与发展》 2013年第3期102-110,共9页
自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以来,中日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一度恶化至历史最低点。期间,民主党在政权运营过程中,政策理念、政策决定、派阀政治以及政治统合等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并决定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 民主党政权 中日关系 政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官关系与日本民主党政权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万胜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31,共12页
在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进程中,民主党形成了"由官僚主导转向政治主导"的政策理念。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鸠山内阁设置了国家战略室和行政刷新会议,并通过"事业甄别"与"国会立法"的方式来实施政官关... 在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进程中,民主党形成了"由官僚主导转向政治主导"的政策理念。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鸠山内阁设置了国家战略室和行政刷新会议,并通过"事业甄别"与"国会立法"的方式来实施政官关系改革。在此过程中,民主党政权对运营机制做出了相应调整,但也显现了弊端。展望未来,民主党政权实施的政官关系改革具有历史延续性,改革成效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并关联到民主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治 民主党政权 政官关系 鸩山内阁
原文传递
论利益集团与日本民主党政权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万胜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6,共13页
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能力与政党支持取向发生了不同变化。在依赖工会团体"联合"支持的基础上,民主党政权与财界团体"经团联"之间相互试探,并动摇了业界团体的政党支持取向。在利益集团... 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能力与政党支持取向发生了不同变化。在依赖工会团体"联合"支持的基础上,民主党政权与财界团体"经团联"之间相互试探,并动摇了业界团体的政党支持取向。在利益集团与民主党政权的利益互换过程中,二者的合作是存有限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集团 民主党政权 联合 经团联 业界团体
原文传递
日本民主党政权的中小企业政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彬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71,158-159,共15页
日本的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难、少子老龄化、不公平交易等各种问题的困扰,近年又相继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东日本大地震等多重冲击,处境越发艰难。为解中小企业之困,日本民主党政权主要采取了增加财政预算、降低法人税率、解决中小企业... 日本的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难、少子老龄化、不公平交易等各种问题的困扰,近年又相继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东日本大地震等多重冲击,处境越发艰难。为解中小企业之困,日本民主党政权主要采取了增加财政预算、降低法人税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支援灾后重建、支持中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等经济政策。通过解读上述解困之道可以看到:民主党政权比自民党政权更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大,民主党政权正欲构建日本式的"星云型"社会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政权 日本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政策
原文传递
论政官关系与日本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
9
作者 徐万胜 《南开日本研究》 2013年第2期95-107,共13页
基于'政治主导'的政治理念,民主党政权在政策决定过程领域推行政官关系变革。历经鸠山内阁、菅内阁与野田内阁,随着政官关系变革态势的减弱并遭受顿挫,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过程反复变化。政官关系定位不准,不仅导致民主党政权... 基于'政治主导'的政治理念,民主党政权在政策决定过程领域推行政官关系变革。历经鸠山内阁、菅内阁与野田内阁,随着政官关系变革态势的减弱并遭受顿挫,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过程反复变化。政官关系定位不准,不仅导致民主党政权的政策决定过程反复变化,也削弱了其决策效益与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治 政官关系 民主党政权 政策决定
原文传递
透过普天间问题看民主党执政以来日美关系的波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友骏 《日本研究》 2012年第1期86-92,共7页
本文将通过阶段论的典型区分,系统梳理日本民主党政权上台以来,日美两国就普天间问题所展开的曲折博弈,从中规纳普天间问题在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并深究日美关系一系列戏剧性变化的实质及影响。进而,通过深入分析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内,日美... 本文将通过阶段论的典型区分,系统梳理日本民主党政权上台以来,日美两国就普天间问题所展开的曲折博弈,从中规纳普天间问题在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并深究日美关系一系列戏剧性变化的实质及影响。进而,通过深入分析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内,日美关系在普天间问题上的嬗变、多变,准确把握日美关系发展中常态化的规律性因素,为今后研究日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积累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天间问题 民主党政权 日美关系 冲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令远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共6页
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在日本的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选所产成的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政权终结了"55年体制"形成以来自民党在半个世纪中雄霸日本政坛的历史。对战后日本政党政治过程进行具体考察,可以发现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与... 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在日本的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选所产成的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政权终结了"55年体制"形成以来自民党在半个世纪中雄霸日本政坛的历史。对战后日本政党政治过程进行具体考察,可以发现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与冷战结束相重合的情形,把日本推向了国家向何处去的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时,自民党未能像60年代和80年代那样,担负起带领日本适时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转换的历史使命。究其原因,在于长期执政所形成的种种弊端积重难返,因而失去作为执政党所应具有的及时应对国内外重大转折和变故的活力和功能之所致,也由此输掉了本次大选。另外,对于民主党政权下的中日关系,与自民党时代相比,总体上作乐观估计。特别是鸠山对推动东亚共同体所持的积极态度应予肯定并正面给予呼应。但同时对复杂的安保领域,应保持适度警觉,冷静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大选 鸠山由纪夫内阁 日本民主党政权 政党政治 中日关系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鸠山内阁时期“政治主导”改革失败原因探析——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伯玉 杨佳腾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2009年9月,鸠山由纪夫成为日本首相,组建鸠山内阁,实施了诸多政治主导改革措施,意图实现消除政府执政党二元体制、重塑政官关系的目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选民-政治家和政治家-官僚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对鸠山内阁时期民主党政权的... 2009年9月,鸠山由纪夫成为日本首相,组建鸠山内阁,实施了诸多政治主导改革措施,意图实现消除政府执政党二元体制、重塑政官关系的目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选民-政治家和政治家-官僚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对鸠山内阁时期民主党政权的“政治主导”改革进行了全面分析。鸠山内阁时期的政治主导改革损害了选民、政治家、官僚三方利益,产生了委托人信任危机、加剧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懈怠,增加了代理损耗。从选民-政治家委托关系来看,由于选民对鸠山内阁产生信任危机,鸠山内阁支持率急速下降,间接导致民主党2012年众议院选举失利。从政治家-官僚委托代理关系来看,政治家一味抵触省厅官僚,导致官僚的消极怠工与暗中抵抗,加速了鸠山内阁总辞职步伐。因此,可以认为鸠山内阁时期“政治主导”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结果来看仍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日本政治 民主党政权 政治主导 政治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野田佳彦内阁初探
13
作者 徐万胜 《东北亚学刊》 2012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日本,新成立的野田佳彦内阁采取了注重党内融合、修正决策机制与寻求朝野合作的政权运营手法。在推进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基础上,着手应对消费税增税、行政改革等重大内政课题,并以"深化日美同盟"为核心调整对外战略。但... 在日本,新成立的野田佳彦内阁采取了注重党内融合、修正决策机制与寻求朝野合作的政权运营手法。在推进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基础上,着手应对消费税增税、行政改革等重大内政课题,并以"深化日美同盟"为核心调整对外战略。但是,面临消费税增税等诸多难题,加之党内小泽派牵制、在野党势力抗衡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野田内阁的政治决断能力面临严峻考验,野田执政以来的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其执政前景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治 野田内阁 民主党政权 政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流”中的日本政治与外交
14
作者 王新生 《国际展望》 2009年第3期67-75,118-119,共11页
尽管美国式全球化遭到挫折,但日本应继续改革政府主导发展模式,鸠山政权对此未能提出明确的目标。民主党主张将官僚主导决策过程改变为政治家主导乃至首相官邸主导决策过程,但能否在削弱官僚决策权与利用官僚专业知识、能力之间掌握平... 尽管美国式全球化遭到挫折,但日本应继续改革政府主导发展模式,鸠山政权对此未能提出明确的目标。民主党主张将官僚主导决策过程改变为政治家主导乃至首相官邸主导决策过程,但能否在削弱官僚决策权与利用官僚专业知识、能力之间掌握平衡仍存在疑问。中日关系具有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但因地缘政治及民众感情差距,民主党政权仍将在领土、安全、人权等问题上保持对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政权 政治改革 政官关系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总目录
15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 后危机时期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问题研究 新型大国关系 民主党政权 缅甸 奥巴马政府 心伯 中美关系 新兴大国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
16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0年第11期18-19,共2页
鸠山由纪夫 262天首相生涯含泪终结 6月2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执政的民主党众参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宣布辞职。鸠山表示,他愿为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迁移、社民党退出执政联盟、政治献金等问题承担责任,辞去首相职务。与此同时,鸠... 鸠山由纪夫 262天首相生涯含泪终结 6月2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执政的民主党众参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宣布辞职。鸠山表示,他愿为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迁移、社民党退出执政联盟、政治献金等问题承担责任,辞去首相职务。与此同时,鸠山还要求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辞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自然辩证法 民主党政权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学刊》2011年总目录
17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157,共4页
关键词 日本学刊 东亚 中日美关系 封二 东日本大地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 研讨会综述 民主党政权 目录 检索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