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遂自荐的布们①
1
作者 杜梅 尹霞(绘制)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期20-21,共2页
青柳河右岸的小镇上,有一间百年老字号布店。可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已经习惯买成品衣服穿,布店的生意早就一落千丈。许多布店因此无奈关门,最后,只剩下一间布店。屈指可数的布店依然门可罗雀。偶尔有人进出布店,也多是些头发花白甚至满... 青柳河右岸的小镇上,有一间百年老字号布店。可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已经习惯买成品衣服穿,布店的生意早就一落千丈。许多布店因此无奈关门,最后,只剩下一间布店。屈指可数的布店依然门可罗雀。偶尔有人进出布店,也多是些头发花白甚至满头白发的老奶奶——顾客是老奶奶,店员也是老奶奶。后来,有好事之人干脆把布店叫作“奶奶店”。假如你到青柳河踏春,有人跟你提起奶奶店什么的,千万不要感到莫名其妙,以免被人笑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 毛遂自荐 百年老字号 奶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的布们
2
作者 杜梅 尹霞(绘制)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5期20-20,共1页
上期回顾:一位老奶奶要挑一块最漂亮的布给她的孙女做裙子。红布似乎井不介意白布的骄傲,她笑着拉了拉白布的手“再见!祝你一路顺风!”蓝布也概地送上自己的祝福:“祝你前程似锦!”黑布也很大度,她朝白布摆摆手:“再见!祝你永远好运!”
关键词 毛遂自荐 红布 白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的语言特色
3
作者 周远富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2年第3期40-40,共1页
《毛遂自荐》(见高中《语文》第三册)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传》,记载了毛遂自荐使楚的全部过程。全文通共不过千字,却把毛遂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毛遂这一形象得以千古流传,“毛遂自荐”得以成语的固定形式广泛运用... 《毛遂自荐》(见高中《语文》第三册)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传》,记载了毛遂自荐使楚的全部过程。全文通共不过千字,却把毛遂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毛遂这一形象得以千古流传,“毛遂自荐”得以成语的固定形式广泛运用,完全得力于司马迁的大家笔法。文章用。门下有毛遂者”一句,带出毛遂的身份.并用“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说明他往昔无武功亦无文名。在具体地记叙毛遂使楚的过程后,借平原君之中赞其。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明毛遂确实是位“有勇力文武备具”的通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遂自荐 语言特色 《语文》 平原君 司马迁 成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讨论《毛遂自荐》
4
作者 杜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1-31,共1页
课堂讨论《毛遂自荐》山东济阳县教研室杜白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来训练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要善于抓住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材料。高中第五册中的《毛遂自荐》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利用价值却不小。下面是... 课堂讨论《毛遂自荐》山东济阳县教研室杜白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来训练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要善于抓住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材料。高中第五册中的《毛遂自荐》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利用价值却不小。下面是笔者抓住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君 课堂讨论 毛遂自荐 锥处囊中 抓住机遇 思维能力 辩论分析 利用价值 意志品质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后的悲哀
5
作者 何福利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2-42,共1页
"毛遂自荐"中的谋士毛遂和赵相平原君,分别以其大智大勇和慧眼识才而名扬天下,"毛遂自荐"也成为历史佳话.然而,人们常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毛遂自荐"的成功和荣耀掩盖了"毛遂自荐"后的悲哀.
关键词 毛遂自荐 领导者 用人准则 人才观
原文传递
古人 墓碑 巨锥──教《毛遂自荐》引出的故事
6
作者 任世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6-48,共3页
古人墓碑巨锥──教《毛遂自荐》引出的故事山东滕州市官桥镇官桥中学任世淦我的家在鲁南小镇官桥。这里是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发祥地,又是春秋战国时代“滕小国”、“薛小国”的所在,可以说,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掘开每块乡... 古人墓碑巨锥──教《毛遂自荐》引出的故事山东滕州市官桥镇官桥中学任世淦我的家在鲁南小镇官桥。这里是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发祥地,又是春秋战国时代“滕小国”、“薛小国”的所在,可以说,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掘开每块乡土,都能窥见民族文化的瑰宝。新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遂自荐 墓碑 中学语文教学 津浦铁路 山东滕州 中日邦交正常化 农村中学 抗战时期 古典文学作品 语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遂自荐的教育意义
7
作者 俞扬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
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列传》所记载的毛遂自荐的故事,至今仍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自荐要把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自荐要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自荐要做好充分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自荐要讲究方法,不能... 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列传》所记载的毛遂自荐的故事,至今仍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自荐要把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自荐要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自荐要做好充分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自荐要讲究方法,不能意气用事;要营造自荐的社会环境,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毛遂自荐 教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一年后自杀身亡
8
《现代班组》 2012年第8期56-56,共1页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但是毛遂之死却算得上一个悲剧。据史料记载:由于...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但是毛遂之死却算得上一个悲剧。据史料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遂自荐 自杀 中国历史 史料记载 平原君 楚国 合纵 秦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9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2期53-53,共1页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求解驿站】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活学活用】他向队长________,申请完成这项任务。毛遂是战国时期平原君起胜的一名门客。赵孝成王九年,秦国开始进攻赵国,赵国命令平原...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求解驿站】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活学活用】他向队长________,申请完成这项任务。毛遂是战国时期平原君起胜的一名门客。赵孝成王九年,秦国开始进攻赵国,赵国命令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救,这时候毛遂自己主动请缨,要和平原君一起前去。等到了楚国,平原君开始与楚王谈判,经历了几次交涉都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遂自荐 平原君 成语出处 战国时期 赵国 史记 秦国 楚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0
作者 墨菲鱼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3年第9期10-11,共2页
故事出处:《史记》战国时期,有一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军团团围住,情势万分危急。赵国的平原君此时接到赵王的命令:出使楚国,请求支援。他立马召集门下千余名门客,打算从中挑选20名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勇士一... 故事出处:《史记》战国时期,有一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军团团围住,情势万分危急。赵国的平原君此时接到赵王的命令:出使楚国,请求支援。他立马召集门下千余名门客,打算从中挑选20名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勇士一同前去。可是挑来挑去,只选出了19人,最后一名人选,平原君始终觉得不够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赵国 《史记》 团团围住 楚国 能言善辩 秦国 毛遂自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9年第11期57-57,共1页
【成语出处】《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成语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战国时期,秦国派军队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急忙派他的弟弟平原君到楚国求助。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对平原君说:“我愿意陪无情同云楚国搬救兵。”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自荐 赵国 楚国 秦国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飞歌:毛遂自荐挑战经典角色王熙凤
12
作者 张颖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第2期38-39,共2页
2017年国庆黄金周,一部由9到12岁儿童主演的电视剧《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刷屏各大媒体主页。自10月1日播出以来.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手机视频客户端的点击量就已过亿获赞最多的小演员,是剧中王熙凤的扮演者郭飞歌。
关键词 王熙凤 毛遂自荐 郭飞 黄金周 大观园 刘姥姥 红楼梦 电视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3
作者 郑好 《启蒙》 2019年第11期39-39,共1页
战国时,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兼备的人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说:“先生就以我... 战国时,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兼备的人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说:“先生就以我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放进袋子里的锥子,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你来到我这里已经三年了,没见你有什么才能啊。”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您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儿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平原君终于同意毛遂一起前往楚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推荐 文武兼备 赵国 锋芒毕露 楚国 锥尖 平原君 毛遂自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4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7年第2期60-61,共2页
毛遂是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门下的一个食客。 赵孝成王九年,秦国开始进攻赵国,赵国命令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救。这时,毛遂自己主动请缨,要和平原君一起前去。
关键词 毛遂自荐 平原君 战国时期 赵国 秦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5
作者 王莉 《小学生作文(低年级)》 2013年第3期58-59,共2页
战国时期,赵国有位平原君(赵武灵王之子赵胜),他喜欢结交宾客,门下的宾客多达数千人。
关键词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 平原君 宾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辨
16
作者 陈林海 《中国校外教育》 2007年第11期78-78,共1页
毛遂自荐是一个使用频率十分高的成语,它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
关键词 毛遂自荐 史记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7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9年第10期42-42,共1页
公元前258年,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王让平原君出使楚国,请求楚王出兵织围。 平原君临行前要从他数千名门客中,挑选出二十名文武双全的人与他同去。平原君挑来挑去,只选出十九名,再也选不出中意的人来了。
关键词 毛遂自荐 平原君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8
《发展》 2013年第9期65-65,共1页
毛遂是战国时期大梁人,被赵国平原君赵胜招在门下,成为食客。平原君喜好招纳宾客,他府上的食客至少有上百人。毛遂只是这众多食客中最普通的一员,他在平原君府上已经三年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关键词 毛遂自荐 平原君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
19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8年第10期46-47,共2页
平原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养了很多门客,据说有数千人。毛遂就是门客中的一个,但他的地位很低,没有人知道他。
关键词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 平原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遂自荐”的故事
20
作者 王玉松 《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包围了邯郸,邯郸是赵国都城。平原君接到赵王的命令,去楚国求救。一、精选随从平原君计划带二十个人去楚国,这二十个人要有勇有谋。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这时,坐在最后面的一个门客站了起... 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包围了邯郸,邯郸是赵国都城。平原君接到赵王的命令,去楚国求救。一、精选随从平原君计划带二十个人去楚国,这二十个人要有勇有谋。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这时,坐在最后面的一个门客站了起来,说道:“平原君,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平原君惊奇地看着他:“你叫什么名字?到我家多久了?”门客向平原君作了一揖,说道:“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赵国都城 平原君 毛遂自荐 秦国 门客 邯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