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囊漏斗肿瘤
1
作者 单士军 张理涛 +1 位作者 郭莹 陈洪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1-331,330,共2页
毛囊漏斗肿瘤(Tumor of follicular infundibulum,TFI)又名漏斗瘤(Infundibuloma)是好发于成人颊面部的良性浅表性肿瘤,瘤体表现为真皮上层和上方表皮及相邻毳毛毛囊漏斗部相连的薄板样增生,肿瘤细胞富含糖原淡染似毛囊峡部成分。临床... 毛囊漏斗肿瘤(Tumor of follicular infundibulum,TFI)又名漏斗瘤(Infundibuloma)是好发于成人颊面部的良性浅表性肿瘤,瘤体表现为真皮上层和上方表皮及相邻毳毛毛囊漏斗部相连的薄板样增生,肿瘤细胞富含糖原淡染似毛囊峡部成分。临床表现为颊面部好发的单个丘疹[1-2]。临床表现:皮损好发于颊面部,亦可发生于颈部,为高起皮面的单个丘疹,直径可达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肿瘤 漏斗 毛囊漏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左亚刚 +1 位作者 刘跃华 方凯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844-844,共1页
后天发病的、面部以外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报道非常罕见,现报道1例我科诊断的后天发病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的病例。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症 毛囊漏斗肿瘤 痣样 单侧 伴发 发病 后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漏斗部肿瘤并发特殊的外毛根鞘瘤
3
作者 吴黎明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毛囊漏斗肿瘤 外毛根鞘瘤 并发症 毛细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毛囊漏斗部肿瘤1例
4
作者 韦江莲 肖丽 叶辉信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2期134-134,136,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右耳闷堵感半年,疼痛、流脓1周”入院治疗。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闷堵感,未予重视,1周前开始出现右耳疼痛,以阵发性刺痛为主,伴流脓,局部瘙痒明显。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既往病史无特殊。专科查体:... 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右耳闷堵感半年,疼痛、流脓1周”入院治疗。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闷堵感,未予重视,1周前开始出现右耳疼痛,以阵发性刺痛为主,伴流脓,局部瘙痒明显。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既往病史无特殊。专科查体:双侧耳廓无牵拉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Ear Neoplasms) 耳道(Ear Canal) 毛囊漏斗肿瘤(tumor of the follicular infundibul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毛囊漏斗部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刘克帅 苏丹妮 +1 位作者 高敏 张晓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2-1165,共4页
患者女,62岁,左侧腹股沟出现一黄豆大小褐色斑疹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棘层肥厚,上皮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和条索结构位于真皮浅层内,相互吻合并与表皮相连,境界清楚,呈水平开孔样生长模式,孔周为呈栅栏状排列的基底样细胞... 患者女,62岁,左侧腹股沟出现一黄豆大小褐色斑疹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棘层肥厚,上皮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和条索结构位于真皮浅层内,相互吻合并与表皮相连,境界清楚,呈水平开孔样生长模式,孔周为呈栅栏状排列的基底样细胞,肿瘤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基底层附近细胞排列紊乱伴裂隙形成,可见色素失禁,真皮浅层纤维基质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炎症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Bcl-2(+),CK5/6(+),Ki-67<5%。诊断:毛囊漏斗部肿瘤。治疗:手术切除并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漏斗肿瘤 基底层 裂隙 腹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