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会资本培育的毗邻隔离住区更新研究框架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祥智 杨昌鸣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2期55-57,共3页
在对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于住区更新研究。遵循"判定社会资本存量→明确障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的研究思路,探讨打破隔离状态、促进住区和谐发展的策略,建立城市毗邻... 在对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于住区更新研究。遵循"判定社会资本存量→明确障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的研究思路,探讨打破隔离状态、促进住区和谐发展的策略,建立城市毗邻隔离住区更新研究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社会资本 毗邻隔离住区 更新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整合与更新研究——基于有机更新理论 被引量:15
2
作者 叶怡君 张一兵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85,共6页
归纳了毗邻隔离住区的研究现状,从不同主体角度分析了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其特征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有机更新理论并剖析该理论与毗邻隔离住区的内在联系,从空间环境、社会结构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探索出切实可... 归纳了毗邻隔离住区的研究现状,从不同主体角度分析了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其特征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有机更新理论并剖析该理论与毗邻隔离住区的内在联系,从空间环境、社会结构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整合更新策略,以促进城市居住空间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更新理论 毗邻隔离 住区 整合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住区模式下城市边缘区毗邻隔离住区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九州 叶怡君 张一兵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5,共6页
文章在界定城市边缘区毗邻隔离住区概念的基础上,归纳其形成路径,从住区类型、公共配套设施和居住人口结构三个方面总结其特征,得出空间封闭和社会经济差异是造成居住隔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开放住区模式,探讨消除居住隔离、... 文章在界定城市边缘区毗邻隔离住区概念的基础上,归纳其形成路径,从住区类型、公共配套设施和居住人口结构三个方面总结其特征,得出空间封闭和社会经济差异是造成居住隔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开放住区模式,探讨消除居住隔离、促进交流的应对策略,并通过划分小尺度居住空间、引入街道、消除道路隔离效果和营造线性开放空间四个步骤探讨城市边缘区毗邻隔离住区中不同群体交往的可能性,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毗邻隔离住区 开放住区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防卫空间理论下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环境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凡 陈德鹏 项腾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24,39,共5页
聚焦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现象,对其形成机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其特征及影响。通过对南通市中心区一处典型毗邻隔离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引入可防卫空间理论,从空间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空间、人... 聚焦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现象,对其形成机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其特征及影响。通过对南通市中心区一处典型毗邻隔离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引入可防卫空间理论,从空间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空间、人际交往四个方面提出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环境设计的可行策略,以期加强居民交流,促进居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毗邻隔离 住区 可防卫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隔离社区文化设施可达性评价与布局优化--以天津市望海楼社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祥智 刘馨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4,共7页
可达性是社区配套设施布局合理性的重要评判指标。论文以城市中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和空间问题突出的毗邻隔离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天津市望海楼社区为研究范围,利用网络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文化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社区内... 可达性是社区配套设施布局合理性的重要评判指标。论文以城市中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和空间问题突出的毗邻隔离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天津市望海楼社区为研究范围,利用网络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文化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社区内各小区间可达性差异显著,除了设施分布的原因,社区道路网络和建设、管理方式等微观层面的毗邻隔离特征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进而从完善设施布局、优化路网结构、调整管理单元3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文化设施 毗邻隔离 可达性 小区间差异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隔离住区的形成机制与生成路径--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祥智 杨昌鸣 叶青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3,共7页
聚焦转型期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居住毗邻隔离现象,分析了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形成机制与典型生成路径,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最后从住区更新与城市规划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调控思路。
关键词 既有住区 毗邻隔离 形成机制 生成路径 城市更新
原文传递
基于混合居住的城市毗邻隔离住区更新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昌鸣 张祥智 李湘桔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2,共5页
将混合居住理论应用于既有住区更新研究中,在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毗邻隔离住区类型进行概念界定与特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融更新的策略,并尝试在微观层面上深化混合居住理论,增进混合的实效性。
关键词 既有住区 毗邻隔离 混合居住 互融 更新
原文传递
国与家之间:论上海里弄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断裂与统一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详 窪田亚矢 《风景园林》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以当代城市普遍涌现的社会隔离现象为切入点,引出上海里弄街区中出现的毗邻隔离问题,并以此展开毗邻隔离与居住混合辩证关系的论述。指出,物理空间的接近并不能带来社会层面的混合。在对历史向度的里弄变迁进行梳理之后,选取虹口港里弄... 以当代城市普遍涌现的社会隔离现象为切入点,引出上海里弄街区中出现的毗邻隔离问题,并以此展开毗邻隔离与居住混合辩证关系的论述。指出,物理空间的接近并不能带来社会层面的混合。在对历史向度的里弄变迁进行梳理之后,选取虹口港里弄街区的日常生活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区认知边界的测定和生活空间利用模式的分析,对里弄街区中有关"三个世界"的日常生活空间异化与毗邻隔离展开讨论。最后,在明确日常生活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从国与家两个维度对社区融合视角下的日常生活空间组织做出总结。认为基于物质层面的日常生活空间维系,与社会层面的社区参与和居民赋权,是当前语境下上海里弄街区修补毗邻隔离问题,实现公共空间统一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隔离 居住混合 社区认知边界 生活循环图解 生活隔离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