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进路与出路:中西法律文化比较论纲 |
张中秋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2
|
中西方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论纲 |
孔琳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3
|
姜夔与吴文英情词比较论 |
汤斯琪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4
|
两种现实主义比较论——试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电影 |
朱礼庆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5
|
评李继凯《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 |
赵学勇
崔荣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6
|
多重比较论域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
阮春晖
彭希林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3
|
|
7
|
故事的极致与故事的消解——《高行健莫言比较论》续篇(提纲) |
刘再复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8
|
走在娱乐的大路上——乞巧选秀与媒体选美比较论 |
储冬爱
|
《理论与创作》
CSSCI
|
2010 |
6
|
|
9
|
文艺复兴时期的“比较论”与西方现代艺术传统的建构 |
刘君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0
|
吹芦笛的诗人和吹号角的诗人——艾青、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论 |
杨景春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
2002 |
2
|
|
11
|
自卑与自大:两种不健全的文化心态——胡适和梁漱溟的文化心态比较论 |
郑大华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2
|
书写鄂温克——乌热尔图、迟子建比较论 |
李旺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2 |
2
|
|
13
|
鲁迅《野草》与夏目漱石《十夜梦》比较论 |
卢洪涛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4
|
冰心、庐隐、冯沅君、丁玲比较论 |
闫顺玲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0 |
2
|
|
15
|
唐代干谒诗与干谒文比较论 |
王佺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神性与魔性——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气质比较论 |
张勐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中西传统文化哲学思维比较论纲 |
坚毅
|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8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两座高峰——瞿秋白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比较论 |
朱净之
季世昌
|
《毛泽东思想研究》
|
1988 |
1
|
|
19
|
媒介的演进与抗衡——当代语境下文学与影视话语权力比较论 |
梁振华
|
《艺术广角》
|
2009 |
1
|
|
20
|
异曲同题不同工——冯延巳与温庭筠两首小词之比较论析 |
陈志斌
苏玲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