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比较美学发展前瞻 |
赵连元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2
|
从“含蓄朦胧”到“显豁明晰”——以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的散文英译研究 |
王洪涛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3
|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
张法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4
|
跨越性与可比性:比较美学的二维界说 |
陈伟
邵志华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5
|
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意境说”——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例 |
刘悦笛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6
|
对中西比较美学的几点反思 |
邓军海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7
|
中国美学的现象学诠释──中西比较美学研究中的一个世纪性课题 |
潘知常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3
|
|
8
|
比较美学的理论与实践——谈蒋孔阳先生对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与贡献 |
李衍柱
|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9
|
高屋建瓴 通观微至——《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略评 |
李晓静
昌切
|
《出版科学》
|
2002 |
1
|
|
10
|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评析 |
董金平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1
|
比较美学的影响与跨文化研究——评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的研究模式 |
李庆本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2
|
从美学比较到比较美学 |
邓军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构建比较美学的方法论新探 |
管君章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4
|
比较美学研究方法与视域参照 |
陈伟
|
《学术前沿》
|
2012 |
1
|
|
15
|
从比较美学看中西日文化中的颜色 |
奚皓晖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6 |
1
|
|
16
|
现代比较美学观的建立 |
龚钢
李咏吟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比较美学视角下的但丁和屈原 |
常勤毅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8
|
中西比较美学的现状与展望 |
杨剑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9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比较美学——读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有感 |
代迅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钱钟书比较美学摭拾 |
李欧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