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践行“每月一事”,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1
作者
赵玉珍
《留学》
2024年第2期68-69,共2页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孩子们不缺吃喝,缺的是努力学习的人生志向和自主发展的“五自”能力。所谓“五自”能力指的是: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行为自律、安全自护、人格自强。多年来武陟县育才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通...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孩子们不缺吃喝,缺的是努力学习的人生志向和自主发展的“五自”能力。所谓“五自”能力指的是: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行为自律、安全自护、人格自强。多年来武陟县育才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通过“每月一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成长为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最美梅花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才学校
每月一事
自主发展能力
行为自律
安全自护
学生能力提升
生活自理
武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每月一事:学生交通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新路径
2
作者
高晓兵
刘显龙
+1 位作者
欧毓佳
黄坤忠
《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22期84-85,共2页
基于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 (即养成文明交通安全行为习惯),并借鉴"每月一事"新教育实践优秀经验,文章提出了全员参与抓养成、全体教育强意识、友善督导促养成、优化考核评价促开展等交通安全行为养成教育策略。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养成教育
每月一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28
3
作者
朱永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5,共12页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形成内化了的行为习惯。在研究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我们希望以更朴素易懂的方式体现"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决定用"习惯"一词体现...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形成内化了的行为习惯。在研究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我们希望以更朴素易懂的方式体现"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决定用"习惯"一词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追求,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由此体系化、固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
习惯养成
核心素养
新教育实验
每月一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构建新型德育模式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宏庆
《甘肃教育》
2020年第3期49-49,共1页
一、立足"学"的根本,渗透德育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很好的切入点,也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围绕学生习惯养成这一主线,我校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开展"每月一事"系列活动。例如,...
一、立足"学"的根本,渗透德育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很好的切入点,也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围绕学生习惯养成这一主线,我校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开展"每月一事"系列活动。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推出1月活动,迈好学习第一步——以"求知教育"为主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懂得学会求知方法的重要性,认知态度积极向上,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每月一事
习惯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校共育与“每月一事”德育课程建构
5
作者
潘晓云
《江苏教育》
2017年第47期66-68,共3页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的引导,还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家长参与是'每月一事'课程实施和开展的重要环节,通过'主题阅读''好习惯银行'与'每月一事'的主题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的引导,还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家长参与是'每月一事'课程实施和开展的重要环节,通过'主题阅读''好习惯银行'与'每月一事'的主题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不同年级的重复练习,螺旋式上升,经过六年的巩固和提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每月一事
德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每月一事”构建主题式德育课程
6
作者
郑重
罗正忠
《四川教育》
2020年第19期55-56,共2页
近年来,成都市太平小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努力探索立德树人的校本化课程实践途径,形成了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内容,以“每月一事”为形式的主题德育课程。“每月一事...
近年来,成都市太平小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努力探索立德树人的校本化课程实践途径,形成了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内容,以“每月一事”为形式的主题德育课程。“每月一事”启动课程育人“每月一事”作为实践思路,必须回答“何事”和“如何做事”的问题。我们发现,当前德育工作不够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德育工作者或是缺乏课程统整意识,没有统筹与设计,没有目标和结构,实施随意,活动随性;或是滥用课程概念,把所有德育事务、活动都冠以“课程”之名,让德育工作随意无序,走进把过程当目标的死胡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发展规律
德育课程
立德树人
课程统整
每月一事
课程概念
德育工作者
主题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每月一事”主题随笔对师生思想“反刍”的效果
7
作者
郭守锋
《新课程》
2019年第14期4-4,共1页
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当前初中阶段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应该始终将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置在日常教育工作的重点上,同时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落实上,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合理教育对策的选用。在进...
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当前初中阶段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应该始终将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置在日常教育工作的重点上,同时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落实上,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合理教育对策的选用。在进行分析过程中,结合初中师生思想教育,提出“每月一事”主题随笔的观点,并就该举措对初中师生的“反刍”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月一事
主题随笔
师生思想
反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每月一事”实施述评
8
作者
谭李娜
《成才之路》
2018年第33期24-24,共1页
教师通过每月一个主题,能帮助学生培养一个新的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分析"每月一事"提出的背景和内容,指出"每月一事"潜在的问题是教师任务量增多、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并对&...
教师通过每月一个主题,能帮助学生培养一个新的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分析"每月一事"提出的背景和内容,指出"每月一事"潜在的问题是教师任务量增多、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并对"每月一事"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每月一事
习惯养成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刘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239-241,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三观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为了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通过开展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的每月一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品质。对此,文章重点探讨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的...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三观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为了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通过开展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的每月一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品质。对此,文章重点探讨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的实践,旨在培养出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希望可以为初中德育“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实验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每月一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过“每月一事”活动,培养残障学生的良好习惯
10
作者
刘凌
《启迪与智慧(上)》
2021年第12期25-26,共2页
根据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开展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项目,试图在每个月中,让孩子有重点地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这一理念,结合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在特殊学校中,我们认为“每月一事”活动实质就是建构一个培养良好...
根据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开展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项目,试图在每个月中,让孩子有重点地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这一理念,结合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在特殊学校中,我们认为“每月一事”活动实质就是建构一个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课程,是帮助残障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融入主流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我校通过一系列大主题“每月一事”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
“
每月一事
”活动
习惯养成
主题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每月一事对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11
作者
麻海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2期313-313,共1页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包含了好几个阶段,幼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中学教育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学生是否能够上好的高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的最佳阶段。而在中学教育中,班主任可以说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多种原...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包含了好几个阶段,幼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中学教育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学生是否能够上好的高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的最佳阶段。而在中学教育中,班主任可以说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多种原因,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实施效果不佳。对此,如何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成为当前研究重点。著名的朱永新教授针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每月一事方针,而中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借鉴每月一事方针,去对自己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月一事
中学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构建新型德育模式
12
作者
张安军
《东西南北(教育)》
2021年第8期268-268,共1页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指出: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这样说:“教育是什么,就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也在2015 年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提到“教给学生一...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指出: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这样说:“教育是什么,就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也在2015 年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提到“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开展“每月一事”项目,是实现这个理念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习惯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中学生
每月一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朱永新“每月一事”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13
作者
陈小燕
《新课程》
2019年第19期284-285,共2页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教学体系里,小学教育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教学时期.小学生对很多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叛逆倔强、彰显个性是这个时期学生的突出特点.班主任在小学生教育工作过程中,引入朱永新"每月一...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教学体系里,小学教育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教学时期.小学生对很多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叛逆倔强、彰显个性是这个时期学生的突出特点.班主任在小学生教育工作过程中,引入朱永新"每月一事"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教育工作的价值.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朱永新"每月一事"观点,就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展开了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永新"
每月一事
"
小学班主任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推进每月一事 培养良好习惯
14
作者
王季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7年第5期00277-00277,共1页
成都市太平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本上由随迁人员子女及本地失地农民子女组成,大部分家长以汽车配件的小作坊制作或销售、流动小摊小贩等工作为主,家庭经济不宽裕,对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认识不够,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就餐...
成都市太平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本上由随迁人员子女及本地失地农民子女组成,大部分家长以汽车配件的小作坊制作或销售、流动小摊小贩等工作为主,家庭经济不宽裕,对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认识不够,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就餐、学习、与人交往等基本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月一事
良好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每月一事”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深走实
15
作者
无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1年第9期60-6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马鞍山市深入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马鞍山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主线,结合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特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月一事"新实践,拓展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激发童心向党自觉意识,塑造新时代美好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教育
每月一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爱我中华
主题主线
心灵深处
原文传递
初中德育的“实”与“不实”
16
作者
吴勇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4年第7期25-26,共2页
当前的初中德育缺乏实效性,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文章从“推进‘每月一事’,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和“应用‘校园剧’,让每一位学生成为阳光孩子”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使初中德育走出“不实”的怪圈,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
德育
每月一事
校园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需要活动
17
作者
马国新
《新班主任》
2020年第8期62-62,共1页
学校教育不能止步于书本和作业,还需要活动与体验,强调走向生活。为此,光谷实验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月一事"德育活动,并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德育活动案例。如"新生军训""开学典礼""走向华一"&qu...
学校教育不能止步于书本和作业,还需要活动与体验,强调走向生活。为此,光谷实验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月一事"德育活动,并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德育活动案例。如"新生军训""开学典礼""走向华一""校园彩绘""告别六月"和"毕业典礼",等等。而且,这些活动和案例正在丰富和完善学校"帮教育"所强调的"弘帮课程"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活动
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
新生军训
每月一事
教育
实验中学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践行“每月一事”,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1
作者
赵玉珍
机构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育才学校
出处
《留学》
2024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摘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孩子们不缺吃喝,缺的是努力学习的人生志向和自主发展的“五自”能力。所谓“五自”能力指的是: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行为自律、安全自护、人格自强。多年来武陟县育才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通过“每月一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成长为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最美梅花少年”。
关键词
育才学校
每月一事
自主发展能力
行为自律
安全自护
学生能力提升
生活自理
武陟县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每月一事:学生交通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新路径
2
作者
高晓兵
刘显龙
欧毓佳
黄坤忠
机构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22期84-85,共2页
基金
2016年度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中职生安全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批准号:桂教安稳[2016]19号
编号:20162C051)
+1 种基金
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中职生行为的三段式养成教育研究"(批准号:钦教科[2016]20号
编号:2016B017)的研究成果
文摘
基于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 (即养成文明交通安全行为习惯),并借鉴"每月一事"新教育实践优秀经验,文章提出了全员参与抓养成、全体教育强意识、友善督导促养成、优化考核评价促开展等交通安全行为养成教育策略。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养成教育
每月一事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28
3
作者
朱永新
机构
中国民进中央
中国教育学会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5,共12页
文摘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形成内化了的行为习惯。在研究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我们希望以更朴素易懂的方式体现"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决定用"习惯"一词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追求,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由此体系化、固定化。
关键词
习惯
习惯养成
核心素养
新教育实验
每月一事
Keywords
habit
habit cultivation
key competencies
New Education
"one thing per month"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构建新型德育模式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宏庆
机构
永登县城关回民小学
出处
《甘肃教育》
2020年第3期49-49,共1页
基金
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每月一事”促进学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036。
文摘
一、立足"学"的根本,渗透德育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很好的切入点,也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围绕学生习惯养成这一主线,我校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积极开展"每月一事"系列活动。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推出1月活动,迈好学习第一步——以"求知教育"为主题,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懂得学会求知方法的重要性,认知态度积极向上,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
关键词
德育
每月一事
习惯
学习
分类号
G6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校共育与“每月一事”德育课程建构
5
作者
潘晓云
机构
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出处
《江苏教育》
2017年第47期66-68,共3页
文摘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的引导,还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家长参与是'每月一事'课程实施和开展的重要环节,通过'主题阅读''好习惯银行'与'每月一事'的主题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不同年级的重复练习,螺旋式上升,经过六年的巩固和提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家校共育
每月一事
德育课程
分类号
G62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每月一事”构建主题式德育课程
6
作者
郑重
罗正忠
机构
成都市太平小学校
出处
《四川教育》
2020年第19期55-56,共2页
文摘
近年来,成都市太平小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根据《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努力探索立德树人的校本化课程实践途径,形成了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内容,以“每月一事”为形式的主题德育课程。“每月一事”启动课程育人“每月一事”作为实践思路,必须回答“何事”和“如何做事”的问题。我们发现,当前德育工作不够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德育工作者或是缺乏课程统整意识,没有统筹与设计,没有目标和结构,实施随意,活动随性;或是滥用课程概念,把所有德育事务、活动都冠以“课程”之名,让德育工作随意无序,走进把过程当目标的死胡同。
关键词
身心发展规律
德育课程
立德树人
课程统整
每月一事
课程概念
德育工作者
主题式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每月一事”主题随笔对师生思想“反刍”的效果
7
作者
郭守锋
机构
甘肃省榆中县第二中学
出处
《新课程》
2019年第14期4-4,共1页
基金
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学在新教育实验引导下开展“每月一事”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735
文摘
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当前初中阶段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应该始终将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置在日常教育工作的重点上,同时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落实上,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合理教育对策的选用。在进行分析过程中,结合初中师生思想教育,提出“每月一事”主题随笔的观点,并就该举措对初中师生的“反刍”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每月一事
主题随笔
师生思想
反刍
分类号
G65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每月一事”实施述评
8
作者
谭李娜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18年第33期24-24,共1页
文摘
教师通过每月一个主题,能帮助学生培养一个新的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分析"每月一事"提出的背景和内容,指出"每月一事"潜在的问题是教师任务量增多、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成长,并对"每月一事"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每月一事
习惯养成
成长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刘欢
机构
兰州市十九中教育集团恒大绿洲校区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239-241,共3页
文摘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三观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为了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通过开展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的每月一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品质。对此,文章重点探讨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的实践,旨在培养出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希望可以为初中德育“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新教育实验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每月一事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过“每月一事”活动,培养残障学生的良好习惯
10
作者
刘凌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特殊教育学校
出处
《启迪与智慧(上)》
2021年第12期25-26,共2页
文摘
根据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开展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项目,试图在每个月中,让孩子有重点地养成一种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这一理念,结合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在特殊学校中,我们认为“每月一事”活动实质就是建构一个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课程,是帮助残障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融入主流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我校通过一系列大主题“每月一事”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关键词
新教育
“
每月一事
”活动
习惯养成
主题实践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每月一事对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11
作者
麻海娟
机构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2期313-313,共1页
文摘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包含了好几个阶段,幼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中学教育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学生是否能够上好的高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的最佳阶段。而在中学教育中,班主任可以说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多种原因,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实施效果不佳。对此,如何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成为当前研究重点。著名的朱永新教授针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每月一事方针,而中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借鉴每月一事方针,去对自己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关键词
每月一事
中学
工作方法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构建新型德育模式
12
作者
张安军
机构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出处
《东西南北(教育)》
2021年第8期268-268,共1页
文摘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指出: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这样说:“教育是什么,就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也在2015 年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提到“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开展“每月一事”项目,是实现这个理念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习惯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德育
中学生
每月一事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朱永新“每月一事”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13
作者
陈小燕
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银山学区
出处
《新课程》
2019年第19期284-285,共2页
文摘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教学体系里,小学教育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教学时期.小学生对很多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叛逆倔强、彰显个性是这个时期学生的突出特点.班主任在小学生教育工作过程中,引入朱永新"每月一事"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教育工作的价值.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朱永新"每月一事"观点,就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展开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朱永新"
每月一事
"
小学班主任
工作方法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进每月一事 培养良好习惯
14
作者
王季军
机构
四川成都市太平小学校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7年第5期00277-00277,共1页
文摘
成都市太平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本上由随迁人员子女及本地失地农民子女组成,大部分家长以汽车配件的小作坊制作或销售、流动小摊小贩等工作为主,家庭经济不宽裕,对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认识不够,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就餐、学习、与人交往等基本习惯。
关键词
每月一事
良好习惯
分类号
G6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每月一事”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深走实
15
作者
无
机构
马鞍山市文明办
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1年第9期60-61,共2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马鞍山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主线,结合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特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月一事"新实践,拓展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激发童心向党自觉意识,塑造新时代美好心灵。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教育
每月一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爱我中华
主题主线
心灵深处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初中德育的“实”与“不实”
16
作者
吴勇
机构
江苏省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
出处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4年第7期25-26,共2页
文摘
当前的初中德育缺乏实效性,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文章从“推进‘每月一事’,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和“应用‘校园剧’,让每一位学生成为阳光孩子”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使初中德育走出“不实”的怪圈,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
德育
每月一事
校园剧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需要活动
17
作者
马国新
机构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湖北省校长协会初中分会
华中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新班主任》
2020年第8期62-62,共1页
文摘
学校教育不能止步于书本和作业,还需要活动与体验,强调走向生活。为此,光谷实验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月一事"德育活动,并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德育活动案例。如"新生军训""开学典礼""走向华一""校园彩绘""告别六月"和"毕业典礼",等等。而且,这些活动和案例正在丰富和完善学校"帮教育"所强调的"弘帮课程"的内涵。
关键词
德育活动
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
新生军训
每月一事
教育
实验中学
案例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践行“每月一事”,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赵玉珍
《留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每月一事:学生交通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新路径
高晓兵
刘显龙
欧毓佳
黄坤忠
《基础教育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
朱永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构建新型德育模式
张宏庆
《甘肃教育》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家校共育与“每月一事”德育课程建构
潘晓云
《江苏教育》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每月一事”构建主题式德育课程
郑重
罗正忠
《四川教育》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每月一事”主题随笔对师生思想“反刍”的效果
郭守锋
《新课程》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每月一事”实施述评
谭李娜
《成才之路》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与班级德育管理整合的实践研究
刘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通过“每月一事”活动,培养残障学生的良好习惯
刘凌
《启迪与智慧(上)》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每月一事对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麻海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构建新型德育模式
张安军
《东西南北(教育)》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朱永新“每月一事”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陈小燕
《新课程》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推进每月一事 培养良好习惯
王季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每月一事”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深走实
无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1
0
原文传递
16
初中德育的“实”与“不实”
吴勇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教育需要活动
马国新
《新班主任》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