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湖盐度对生烃母质的影响及烃源岩发育特征
1
作者 夏洋 曲江秀 +2 位作者 丁修建 阿布力米提·依明 蒋小凤 《世界石油工业》 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
随着国内外许多盐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现,盐湖盆地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从生烃母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及模式3个方面总结了盐湖盐度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盐湖众多,盐湖主要有封闭蒸发、海侵和... 随着国内外许多盐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现,盐湖盆地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从生烃母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及模式3个方面总结了盐湖盐度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盐湖众多,盐湖主要有封闭蒸发、海侵和热液作用3大成因;盐湖盐度控制水体分层并导致盐湖生物也成层分布,其中主要的生烃母质有藻类、细菌和高等植物;对于烃源岩发育,盐度的提高对有机质供给和保存存在着有利和不利2个方面的影响,但是会导致有机质稀释作用加剧;受封闭蒸发控制形成的盐湖中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中低盐度阶段,受海侵和热液作用影响形成的盐湖中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地质事件发生时的咸化时期。此外,如不同种类生物对盐湖烃源岩发育的贡献差异、不同水体性质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研究盐湖盐度在烃源岩发育方面的影响,加深了对盐湖烃源岩的认识,凸显了盐湖相油气资源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盐度 生烃母质 烃源岩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甲型甲沟炎患者采取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杨春雨 张世民 +2 位作者 王海明 苏亚楠 马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33-036,共4页
研究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型甲沟炎(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0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ITP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单组42例,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 研究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型甲沟炎(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0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ITP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单组42例,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畸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TP治疗中运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可缩短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降低复发、畸形、感染发生率、VAS评分,提升一次治愈率,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 嵌甲型甲沟炎 一次治愈率 感染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条件的粤港澳地区成土母质类型划分
3
作者 贾磊 刘洪 +3 位作者 苏悦 窦磊 刘子宁 张景华 《中国地质调查》 2025年第1期69-80,共12页
当前成土母质类型的划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各行业依据自身需求,采用了多样化的分类方法。为适应粤港澳地区农业地质调查研究的需求,以岩石-土壤系统整体研究为视角,分析不同岩石发育形成的土壤特性,提出基于地质条件的粤港澳成土母质划... 当前成土母质类型的划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各行业依据自身需求,采用了多样化的分类方法。为适应粤港澳地区农业地质调查研究的需求,以岩石-土壤系统整体研究为视角,分析不同岩石发育形成的土壤特性,提出基于地质条件的粤港澳成土母质划分方案。研究表明,土壤发生发育和性状与母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着紧密的发生学关系,地质条件的差异是导致土壤分异的主要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发育和生态环境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岩石风化成土过程分析,在粤港澳地区建立了第四系松散堆积母质、沉积岩类母质、岩浆岩类母质和变质岩类母质4个I级分类及26个II级分类。分类方案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母岩—母质—土壤的物质传导过程和地球表面能量分配的差异,对评价土壤资源等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合理整治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土母质 农业地质 生态地质 地表基质 地球表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法与吸管法测定黄土及黄土状母质颗粒组成的转换模型研究
4
作者 周雨顺 崔淑芳 +4 位作者 张怀志 冀宏杰 申哲 李佳钰 徐爱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9,共9页
为探讨激光法与吸管法对黄土及黄土状母质土壤颗粒组成转换的差异,提高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精度,于2016—2019年,采集宁夏自治区海原县黄土母质0~20 cm土层土样55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土状母质0~20 cm土层土样41个,采用... 为探讨激光法与吸管法对黄土及黄土状母质土壤颗粒组成转换的差异,提高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转换精度,于2016—2019年,采集宁夏自治区海原县黄土母质0~20 cm土层土样55个,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土状母质0~20 cm土层土样41个,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建立转换模型,并利用文献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测定黄土及黄土状母质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关系,可建立转换模型进行粒径转换。两种方法测定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相关系数,黄土母质分别为0.7980、0.7120和0.6850,黄土状母质分别为0.8970、0.7919和0.8223,黄土状母质转换模型相关性高于黄土母质。(2)根据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得出,黄土母质、黄土状母质和混合母质各粒级影响整体误差的贡献值均为黏粒最大。黄土母质、黄土状母质和混合母质转换模型均采用黏粒进行差减法,以减小转换偏差。根据计算获得的各粒级对整体误差的贡献值,选择贡献值最大的粒级进行差减法,可提高转换精度。(3)采用相同母质的颗粒组成转换模型,激光法转换后质地与吸管法质地的一致率,两种母质均为78%;而采用另一母质转换模型进行转换,黄土母质质地一致率为44%,黄土状母质为20%。通过相同母质转换模型可以提高激光法转换吸管法质地的转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组成 黄土母质 黄土状母质 激光粒度仪 吸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典型母质发育土壤硒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丽萍 江泽普 +4 位作者 廖青 陈锦平 黄太庆 刘永贤 邢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502,共8页
为探究南方红壤区不同母质土壤硒素特征及理化性质对硒有效性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红壤区不同母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硒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并利用AMOS路径分析模型及土壤培养试验,量化了不同因子对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硒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南方红壤区不同母质土壤硒素特征及理化性质对硒有效性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红壤区不同母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硒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并利用AMOS路径分析模型及土壤培养试验,量化了不同因子对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红壤区不同母质土壤总硒含量均高于0.4 mg/kg,其中以花岗岩母质土壤总硒含量最高,以砂页岩母质土壤有效硒含量最高,且变幅最大。土壤硒形态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不同形态硒含量由高到低均表现为:残渣态硒>有机结合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交换态硒>可溶态硒。AMOS路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不同母质土壤硒形态分配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全磷、有机质和pH,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土壤中的全氮及砂页岩母质土壤中的速效氮的影响也值得关注。利用贡献较大的理化因子开展土壤培养试验,外源理化因子添加后均在一定的时间及剂量条件下出现土壤有效硒含量最大值,且不同母质土壤获得的最佳因子条件不同。因此,不同土壤母质因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同,其硒形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理化因子作用于土壤后,土壤硒会因土壤环境的变化而重新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壤 不同母质 土壤硒 有效硒 硒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不同母质发育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周鑫妘 吴鹏 +2 位作者 李海侠 王杨 胡静远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研究土壤中有机碳的储存及稳定机制和减少土壤中CO_(2)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在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多种母质类型...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研究土壤中有机碳的储存及稳定机制和减少土壤中CO_(2)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在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多种母质类型发育的土壤,具有特色性和代表性。云南省不同母质发育的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积累特征尚不清楚,其影响因素有待研究。系统采集云南省内不同母质发育农田土壤表层(0~10 cm)样品102件,研究发现:(1)不同母质发育土壤SOC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泥炭沉积物>泥岩>灰岩>玄武岩>粘土岩>花岗岩>白云岩>砂岩>砂页岩>砂砾岩;(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母质类型显著影响其发育表层土壤的SOC含量;(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及气候和地形环境因素中,SOC与含水率、全氮、活性铁、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化学元素中,SOC与P、S、Zn、Mn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除土壤母质的影响外,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对SOC的积累特征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成土母质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成土母质和农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的影响
7
作者 冉敏 宋靓颖 +4 位作者 薛晶玲 张元媛 张浩 吴德勇 李启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7,共10页
揭示农地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区域氮肥管理和氮素面源污染防治。基于173个土壤剖面的1356个采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成都平原农地土壤剖面氮素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农地利用方式和成土母质对土壤氮素... 揭示农地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区域氮肥管理和氮素面源污染防治。基于173个土壤剖面的1356个采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成都平原农地土壤剖面氮素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农地利用方式和成土母质对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0~10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从1.91 g·kg^(-1)和138.48 mg·kg^(-1)分别显著降低至0.55 g·kg^(-1)和25.39 mg·kg^(-1)。在水平空间上,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一致,总体呈现出由中部向东北部和西南部递增的趋势。稻-蔬轮作地和稻-麦/油轮作地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园林地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稻-麦/油轮作地和稻-蔬轮作地2种方式低11.23%~15.78%(P<0.05)。就不同母质类型而言,与Q4灰色冲积物发育土壤相比,Q3老冲积物发育土壤0~4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为其1.12~1.19倍(P<0.05),而>60~100 cm土层全氮含量仅为其0.89倍(P<0.05);Q4灰棕色冲积物发育土壤0~4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为其1.14~1.21倍(P<0.05)。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在Q3老冲积物发育土壤上4个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别(P>0.05)。园林地的Q4灰色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表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于其他2种用地方式,而>20~40 cm土层土壤整体高于其他2种用地方式。以上结果说明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特征受农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与土壤母质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 土壤剖面 空间分布 农地利用方式 成土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质发育的东北黑土的粘粒矿物组成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申聪颖 赵兰坡 +2 位作者 刘杭 张志丹 姜亦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2-388,共7页
东北黑土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沉积物,在对红土母质和黄土母质上发育的两种东北黑土剖面土壤进行小于2μm粘粒的化学组成和XRD衍射分析基础上,研究这两种母质上发育的东北黑土的粘粒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红土母质上发育的东北黑土风化... 东北黑土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沉积物,在对红土母质和黄土母质上发育的两种东北黑土剖面土壤进行小于2μm粘粒的化学组成和XRD衍射分析基础上,研究这两种母质上发育的东北黑土的粘粒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红土母质上发育的东北黑土风化脱硅作用较强,以1—1型或2—1型粘粒矿物为主,主要含有伊利石、蛭石、高岭石,上层土壤粘粒中含有少量绿泥石,母质层含有大量的蒙脱石,不含有绿泥石。在成土过程中,伊利石大量存在,少量绿泥石逐渐形成,蒙脱石向蛭石转化;黄土母质上发育的东北黑土以2—1型粘粒矿物为主,主要含有伊利石、蛭石、高岭石、少量的绿泥石,母质层粘粒中含有长石,经过脱硅作用逐渐消失,有些土壤的母质层粘粒中也含有蒙脱石,粘粒矿物分布相对均匀,矿物间的转化和演化相对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母质 红土母质 东北黑土 粘粒矿物
原文传递
不同母质黑钙土黏粒矿物组成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杭 王蒙 +2 位作者 张志丹 姜亦梅 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5-260,266,共7页
以黄土母质和红土母质发育的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及X射线分析,对同一气候和地理位置条件下的2种母质黑钙土的黏粒矿物组成及其差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2种母质黑钙土的黏粒矿物均以2∶1型矿物为主,黏粒矿物... 以黄土母质和红土母质发育的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及X射线分析,对同一气候和地理位置条件下的2种母质黑钙土的黏粒矿物组成及其差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2种母质黑钙土的黏粒矿物均以2∶1型矿物为主,黏粒矿物组成一致性高,均含有蒙脱石、伊利石、蛭石、高岭石和石英。但各层次间衍射峰的强度以及部分衍射峰位置略有变化,红土母质黑钙土底层不存在蒙脱石,表层以绿泥石为主,而黄土母质黑钙土在底层存在绿泥石,在成土中后期可能转化为蛭石。红土母质黑钙土与黄土母质黑钙土相比,高岭石衍射峰强度更强,伊利石强度减弱,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减弱趋势更为显著,说明红土母质在成土早期,气候湿热,土壤风化较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母质 红土母质 黑钙土 黏粒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不同母质和森林类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5
10
作者 张星星 杨柳明 +5 位作者 陈忠 李一清 林燕语 郑宪志 楚海燕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828-5836,共9页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资源限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在调控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分别以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米槠...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资源限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在调控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分别以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及土壤酶活性,探讨不同母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AP)显著高于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显著低于砂岩发育的土壤。其中,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都显著高于杉木林,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在两个林分间呈相反的结果。结果表明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能够反映不同森林土壤之间磷养分限制强度,花岗岩比砂岩土壤受磷养分限制更严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及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密切相关,而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总磷(TP)和微生物量碳(MBC)分别解释土壤酶活性和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变异的56.9%、27.9%和12.3%。未来森林经营及管理应考虑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差异对区域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 森林类型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凯丽 蔡泽江 +3 位作者 王伯仁 文石林 周晓阳 孙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818-4826,共9页
【目的】成土母质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土壤酸化的2个主要因素,研究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变化及其酸化特征,为防治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种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湿地松林、阔叶林)下4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 【目的】成土母质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土壤酸化的2个主要因素,研究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变化及其酸化特征,为防治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种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湿地松林、阔叶林)下4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通过测定不同层次(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的pH及交换性酸,以及通过比较表层土壤(0—40 cm)与深层土壤(60—100 cm)pH的差异来表征红壤是否酸化及酸化程度大小。【结果】4种母质发育的剖面红壤均呈酸性或强酸性。在0—40 cm土层,4种母质红壤pH大小顺序为: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板页岩,3种植被类型下红壤pH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湿地松林>阔叶林,交换性酸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红砂岩、板页岩和花岗岩红壤pH呈减小趋势,交换性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而第四纪红土红壤pH和交换性酸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在40—100 cm土层,4种母质红壤pH大小顺序为:花岗岩>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3种植被类型下红壤pH的大小顺序为:湿地松林>马尾松林>阔叶林,交换性酸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第四纪红土、红砂岩和花岗岩红壤pH呈增加趋势,交换性酸含量呈减小趋势,而板页岩红壤pH和交换性酸含量变化不明显;通过比较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pH可得出:4种母质红壤的酸化程度大小顺序为:第四纪红土>红砂岩>花岗岩>板页岩;3种植被类型酸化效果的大小顺序为:湿地松林>阔叶林>马尾松林。【结论】3种植被类型下4种母质发育的红壤,剖面土壤pH和交换性酸的变异主要发生在0—40 cm土层,而40—100 cm土层pH和交换性酸的变化较小。在3种植被类型下,0—40 cm土层以第四纪红土红壤酸化最为严重,其次为红砂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再次为板页岩红壤;湿地松林的酸化效果最强,其次为阔叶林,以马尾松林的酸化效果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PH 交换性酸 酸化 成土母质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不同母质土壤pH剖面特征及酸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赵凯丽 王伯仁 +3 位作者 徐明岗 蔡泽江 石伟琦 马海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8-1315,共8页
【目的】母质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不同母质土壤pH的剖面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治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南祁阳白茅草植被下七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花岗岩、石灰岩、紫色页岩、河流冲积物... 【目的】母质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不同母质土壤pH的剖面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治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南祁阳白茅草植被下七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花岗岩、石灰岩、紫色页岩、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测定不同层次(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pH,通过比较表层(0-20 cm)与底层(60-100 cm) pH的差异来表征表层土壤是否酸化及酸化程度;测定0-20 cm土层的酸碱缓冲容量、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及颗粒组成,分析影响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结果】石灰岩剖面土壤的pH (8.46~8.72)最高,呈强碱性,其次为河流冲积物(7.37~7.87)、紫色页岩土壤(7.41~8.00),呈碱性;花岗岩、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四种母质发育的红壤呈酸性或强酸性,以花岗岩红壤pH (5.31~5.70)较高,其次为第四纪红土(4.62~4.97)、红砂岩红壤(4.31~4.67),板页岩红壤pH (4.25~4.49)最低。比较表层(0-20 cm)与底层(60-100 cm)土壤的pH,发现七种母质剖面土壤的表层均出现了pH降低,说明表层已出现酸化现象,酸化程度大小依次为:紫色页岩土壤>河流冲积物土壤、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土、红砂岩红壤>石灰岩土壤、板页岩红壤。对表层土壤的比表面积、颗粒组成(黏粒、粉粒、砂粒含量)和pH、酸碱缓冲容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共八种理化因素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七种母质土壤并未发现影响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但在四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花岗岩)发育的酸性红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表层红壤酸化差值呈显著负相关,是影响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和花岗岩四种酸性红壤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 酸化 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土壤中元素含量与母质的关系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关玉 潘懋 +3 位作者 刘锡大 梁海华 吴月照 孙竹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75-485,共11页
根据《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原则,在山东省境内布置了117个剖面,采集不同发生层次的土壤样品341个。样品严格按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加工,获得V、Cr、Mn、Co、Ni、Cu、Zn、Pb、Cd、Hg、As和F等12项元素的测定结... 根据《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原则,在山东省境内布置了117个剖面,采集不同发生层次的土壤样品341个。样品严格按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加工,获得V、Cr、Mn、Co、Ni、Cu、Zn、Pb、Cd、Hg、As和F等12项元素的测定结果。全省四种主要的土壤类型是由12种不同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本文重点讨论了不同母质及其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土壤中元素的自然含量水平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不同母质的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差异是显著的。进一步比较表土与底土之间元素含量的差异,并作显著性检验。结果说明,全省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明显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水系沉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极可能受到Pb、Cd和Hg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成土母质 微量元素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宋春丽 樊剑波 +2 位作者 何园球 赵汝东 屠人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7-611,共5页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吸收利用的是土壤中的有效磷,土壤有效磷的消长取决于土壤磷素的收支状况,而其消长速度则与土壤性质有关[1]。不同质地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能力不同,因而影响了土壤溶渡中磷的浓度[2]。为确保土壤...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吸收利用的是土壤中的有效磷,土壤有效磷的消长取决于土壤磷素的收支状况,而其消长速度则与土壤性质有关[1]。不同质地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能力不同,因而影响了土壤溶渡中磷的浓度[2]。为确保土壤满足作物吸收所必需的最低磷溶液浓度,就需要对不同土壤固相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母质 磷素吸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乌当区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何腾兵 董玲玲 +3 位作者 刘元生 舒英格 罗海波 刘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7-162,共6页
在贵阳市乌当区采集了9种母质(岩)上发育的土壤样品763个,分别测定了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和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石灰岩... 在贵阳市乌当区采集了9种母质(岩)上发育的土壤样品763个,分别测定了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和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石灰岩、红色粘土、老风化壳和页岩发育的土壤质地粘重,砂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轻,钙质紫色砂页岩、白云岩、砂页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质地适中;石灰岩、白云岩和钙质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pH值为中性至微碱性,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pH值为中性,其余5种母质(岩)发育的土壤pH值为酸性至强酸性;白云岩、钙质紫色砂页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其余5种母质(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河流冲积物、石灰岩、白云岩和钙质紫色砂页岩等发育的土壤CEC较高,而砂岩发育的土壤CEC较低,其余4种母质(岩)发育的土壤CEC介于它们之间。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性表现为:钙质紫色砂页岩、石灰岩、河流冲积物等发育的土壤中镉、铬、汞的含量较高,而红色粘土、河流冲积物和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中铅和砷含量较高,砂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为最低,其余母质(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介于上述之间。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镉、铬、汞、铅、砷的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成土母质(岩)的差异性所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则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岩) 重金属元素 pH值 土壤有机质 CEC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主要重金属含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何腾兵 董玲玲 +4 位作者 李广枝 刘元生 舒英格 罗海波 刘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8-193,共6页
在贵州喀斯特山区采集了白云岩、石灰岩、钙质紫色砂页岩等9种母质(岩)上发育的土壤样品763个,测定了土壤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很大的差异:钙质紫色砂页岩、石灰岩、... 在贵州喀斯特山区采集了白云岩、石灰岩、钙质紫色砂页岩等9种母质(岩)上发育的土壤样品763个,测定了土壤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很大的差异:钙质紫色砂页岩、石灰岩、河流冲积物等发育的土壤中镉、铬、汞的含量较高,而红色粘土、河流冲积物和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中铅和砷的含量较高,砂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为最低,其余母质(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介于上述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镉、铬、汞、铅、砷的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成土母质(岩)的"遗传"差异性所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岩) 重金属元素 土壤理化性质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土母质对水稻土高光谱特性及其有机质含量光谱参数模型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周清 周斌 +1 位作者 张杨珠 王人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5-911,共7页
以青紫泥 (BlueclayeyPaddysoil,BP)和红黄泥 (RedPaddysoil,RP)为例 ,研究发育于不同母质的水稻土高光谱和SOM含量光谱参数模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发育于河湖沉积物的BP的反射系数总体上高于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的RP ,在与铁的... 以青紫泥 (BlueclayeyPaddysoil,BP)和红黄泥 (RedPaddysoil,RP)为例 ,研究发育于不同母质的水稻土高光谱和SOM含量光谱参数模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发育于河湖沉积物的BP的反射系数总体上高于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的RP ,在与铁的氧化物有关的吸收波段 ,RP的吸收特性较BP强 ;RP的一阶微分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也比BP剧烈 ,特别是与铁的氧化物相关的波段及 2 2 0 0nm处 ;BP与RP的SOM的光谱参数模型所包含光谱波段的个数和位置有较大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成土母质 有机质含量 高光谱 发育 吸收特性 波段 光谱参数 微分 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对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于天一 逄焕成 +6 位作者 唐海明 杨光立 李玉义 肖小平 汤文光 陈阜 任天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6-904,共9页
湖南省双季稻区水稻土具有成土母质多样的特点,研究不同母质水稻土下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对于湖南省不同母质水稻土上的双季稻产量潜力挖掘及双季稻高产创建的优化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选自湖南双季稻区6种典型成土母质发... 湖南省双季稻区水稻土具有成土母质多样的特点,研究不同母质水稻土下双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对于湖南省不同母质水稻土上的双季稻产量潜力挖掘及双季稻高产创建的优化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选自湖南双季稻区6种典型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置于长沙市郊同一生态条件下,采用池栽定位试验,进行了双季稻稻谷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对早稻稻谷产量及双季稻稻谷总产量(早稻+晚稻)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晚稻稻谷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第四纪红土和河流沉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有利于早稻及双季稻高产,两处理2009—2011年3年平均早稻稻谷产量分别为6896.9kghm2和6908.3kghm2,双季稻总产量分别为14308.0kghm2和14446.3kghm2。花岗岩和紫色页岩不利于早稻及双季稻稻谷产量的增加,2009—2011年3年平均早稻稻谷产量分别为6217.0kghm2和6180.2kghm2,双季稻总产量分别为13635.4kghm2和13274.5kghm2。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对双季稻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不同。第四纪红土、板页岩及河流沉积物处理双季稻氮素总吸收量较高,石灰岩不利于水稻对磷素的吸收。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稻氮素吸收量、吸钾量与早稻稻谷产量,双季稻氮素总吸收量与双季稻总产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本身理化性质的差异是造成双季稻稻谷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不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类型 水稻土 双季稻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母质特性对土壤退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何毓蓉 黄成敏 +2 位作者 宫阿都 张丹 杨万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B12期9-13,共5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 ,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探讨该区土壤退化机理 ,对于有效防治土壤退化 ,尽快恢复生态和合理开发该区有重要意义。着重研究了该区母质类型和特性及对土壤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该区强烈反...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 ,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探讨该区土壤退化机理 ,对于有效防治土壤退化 ,尽快恢复生态和合理开发该区有重要意义。着重研究了该区母质类型和特性及对土壤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该区强烈反差的岩土特性和母质层次组构 ,控制了所发育土壤退化发生的区域分布 ;2 不同岩性母质发育土壤的退化指数 (SDI)差异较大 ,体现了母质岩性对土壤退化的主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母质特性 退化机理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成土母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军 梁洪波 +8 位作者 宛祥 董建新 李德成 徐宜民 吴元华 陈向东 彭东 徐梅 王正旭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明确临朐县和蒙阴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成土母质的关系,调查了两县植烟土壤的母质类型,采集并测定两县共79个土样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临朐县耕作层土壤全氮1.14 g/kg、全磷0.68 g/kg、全钾25 g/kg、碱解氮75.49 mg/kg、有效磷33... 为明确临朐县和蒙阴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成土母质的关系,调查了两县植烟土壤的母质类型,采集并测定两县共79个土样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临朐县耕作层土壤全氮1.14 g/kg、全磷0.68 g/kg、全钾25 g/kg、碱解氮75.49 mg/kg、有效磷33.43 mg/kg、速效钾186.1 mg/kg,少数样点缺钾;蒙阴县耕作层土壤全氮0.73 g/kg、全磷0.54 g/kg、全钾19.6 g/kg、碱解氮61.54 mg/kg、有效磷33.36 mg/kg、速效钾123.2 mg/kg,少数样点缺氮,半数样点缺钾。两县植烟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全钾在各层次含量基本一致。页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土层较厚且各层次养分含量丰富,花岗岩母质、砂岩母质和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土层较浅且各层次养分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养分 成土母质 临朐 蒙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