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丁香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洁瑜 祝晨蔯 侯慧婵 《今日药学》 CAS 201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建立母丁香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母丁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母丁香中丁香酚与母丁香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丁香酚在0.109-3.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母丁香酚在0.082 1-2... 目的建立母丁香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母丁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母丁香中丁香酚与母丁香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丁香酚在0.109-3.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母丁香酚在0.082 1-2.46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丁香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0.8%,母丁香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0.9%。结论所建立方法简单、可靠、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母丁香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丁香 母丁香 丁香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发业 刘廷礼 +1 位作者 邱琴 赵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母丁香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母丁香和公丁香中的5种非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7
3
作者 高璐 于波 杨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2-1117,共6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母丁香和公丁香中快速分离了3种已知非挥发性化合物,并利用相同方法从公丁香中分离出2种色原酮类化合物。两相溶剂系统A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8∶6∶13,v/v/v/v),系统B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8∶9∶...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母丁香和公丁香中快速分离了3种已知非挥发性化合物,并利用相同方法从公丁香中分离出2种色原酮类化合物。两相溶剂系统A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8∶6∶13,v/v/v/v),系统B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8∶9∶10,v/v/v/v),以系统A的上相为固定相,系统A和B的下相为流动相,利用梯度洗脱方式,在主机转速为880 r/min、流速1.2 mL/min条件下,成功地从70 mg母丁香粗提物中分离得到12.3 mg鞣花酸、9.6 mg鼠李素、17.2 mg槲皮素,从50 mg公丁香粗提物中分离得到5,7-二甲氧基-2-甲基色原酮10.2mg、5,7-二甲氧基-2,6-二甲基色原酮8.6 mg,纯度均在96%以上。各化合物的结构均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利用该方法可以对丁香不同药用部位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非挥发性化合物 母丁香 丁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母丁香乙醇提取物离体抑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桂清 姬兰柱 +1 位作者 张弘 袁静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52-855,共4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公丁香和母丁香的乙醇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3种病原菌(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公丁香和母丁香的乙醇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3种病原菌(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两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丁香的乙醇提取物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在相同的供试浓度下,公丁香的抑菌效果优于母丁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母丁香 乙醇提取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丁香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洁瑜 祝晨蔯 +1 位作者 顾利红 侯惠婵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建立母丁香气相色谱特征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及质控标准。方法采用HP-FFAP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载气为N2,流速为1.0 m L·min-1,分流比10∶1,进样量为1μL,对10批样品进行了分析;采用Agilent Mass Hunter Qualit... 目的建立母丁香气相色谱特征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及质控标准。方法采用HP-FFAP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载气为N2,流速为1.0 m L·min-1,分流比10∶1,进样量为1μL,对10批样品进行了分析;采用Ag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 B.06.00质谱工作站,NIST MS Search 2.0质谱库对各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 10批母丁香共鉴定出7个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9版)对其特征性图谱进行分析,显示10批母丁香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较稳定,相对峰面积差异较大。结论母丁香特征图谱专属性较强,可用于母丁香药材的鉴定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丁香 特征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母丁香中的没食子酸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4期3-3,共1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母丁香中分离出非挥发性成分没食子酸,其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鉴定。此次实验为母丁香其他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依据,也为工业上快速、高效、大量制备没食子酸提供一种技术参考。
关键词 母丁香 没食子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丁香与母丁香的鉴别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广跃 《海峡药学》 2013年第5期30-31,共2页
通过产地及来源、性状、显微、含量测定、功能主治等。对公丁香和母丁香的比较鉴别,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丁香 母丁香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丁香粉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243例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索寿臣 《河北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6,共1页
我院自1980~1987年用母丁香粉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24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243例均1~7岁,以2~4岁为多。病程:2周~8个月。左侧睾丸鞘膜积液179例,右侧睾丸鞘膜积液64例。诊断依据均用“透照试法”确诊为继发性睾... 我院自1980~1987年用母丁香粉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24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243例均1~7岁,以2~4岁为多。病程:2周~8个月。左侧睾丸鞘膜积液179例,右侧睾丸鞘膜积液64例。诊断依据均用“透照试法”确诊为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药物配制及疗法 1.配制方法:取母丁香40克,为末过筛,制成粉状,装瓶备用。 2.应用方法:取母丁香粉2克放入患者肚脐中(高于皮肤0.2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鞘膜积液 儿童 母丁香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母丁香及肉桂子的鉴别 被引量:4
9
作者 林玉莲 陈爱年 陈盐生 《基层中药杂志》 2000年第6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丁香 母丁香 肉桂子 中药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丁香饮片
10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3期1984-1984,共1页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肺、肾经。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主治: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关键词 母丁香 饮片 脾胃虚寒 补肾助阳 肾虚阳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LC法测定母丁香中丁香酚和2-羟基-4,6-二甲氧基-5-甲基苯乙酮的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淑娟 罗世恒 +1 位作者 王弘 陈世忠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建立母丁香中丁香酚和2-羟基-4,6-二甲氧基-5-甲基苯乙酮的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含量测定方法,完善母丁香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Ⅱ(3.0 mm×75 mm,2.2μm),柱温50℃,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6... 目的:建立母丁香中丁香酚和2-羟基-4,6-二甲氧基-5-甲基苯乙酮的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含量测定方法,完善母丁香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Ⅱ(3.0 mm×75 mm,2.2μm),柱温50℃,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60∶4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丁香酚和2-羟基-4,6-二甲氧基-5-甲基苯乙酮进样量分别在9.98~79.84μg和17.08~136.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9.57%和98.68%。结论:母丁香药材的UFLC含量测定法快速、准确、简便、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丁香 丁香 2-羟基-4 6-二甲氧基-5-甲基苯乙酮 含量测定 超快速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丁香蒲桃果实母丁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培艺 王春杰 +2 位作者 于欢 刘芳 唐生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80-3285,共6页
目的研究丁香蒲桃Syzygium aromaticum的果实母丁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采用MS、^(1)H-NMR、^(13)C-NMR、DEPT、HSQC、HMBC、COESY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研究丁香蒲桃Syzygium aromaticum的果实母丁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采用MS、^(1)H-NMR、^(13)C-NMR、DEPT、HSQC、HMBC、COESY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母丁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三羟基-3-甲基苯乙酮-1-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1)、triterpenoster(2)、积雪草酸(3)、齐墩果酸(4)、山楂酸(5)、熊果酸(6)、花椒油素(7)、methylxanthoxylin(8)、母丁香酚(9)、没食子酸(10)、没食子酸甲酯(11)、丁香酚(12)、萎叶醇(13)、β-氧化石竹烯(14)、去氢双丁香酚B(1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母丁香酚A;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8、1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9为苯乙酮类成分,2~3为乌苏烷型三萜类成分,4~5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成分,12~13、15为苯丙素类成分,14为倍半萜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蒲桃 母丁香酚A triterpenoster 花椒油素 没食子酸甲酯 去氢双丁香酚B
原文传递
母丁香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友杰 马亚荣 +6 位作者 崔艳领 张敏 黄海艳 张峡 徐文进 巩江 倪士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对中药母丁香的种类、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学活性和代表性膳食(药方)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母丁香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母丁香 有效成分 药理活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极品—— 丁香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德贵 《上海调味品》 2005年第6期10-11,共2页
“香花香草遍地香,众香园里万花香;香精香料皆财富, 努力栽花朵朵香”。(周瘦鹃《香花颂》里赞颂) 丁香是调味的香料,又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香精原料,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干燥花蕾,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广东... “香花香草遍地香,众香园里万花香;香精香料皆财富, 努力栽花朵朵香”。(周瘦鹃《香花颂》里赞颂) 丁香是调味的香料,又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香精原料,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干燥花蕾,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我国广东亦有栽培。丁香可分公丁香,母丁香,其未开放的花蕾称公丁香,未成熟的果实名母丁香,又叫鸡舌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丁香 丁香 原料 调味 香精香料 宋之问 制作 止痛 口臭 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的口香糖——丁香
15
《亚太传统医药》 2005年第1期42-42,共1页
丁香又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 丁香又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闻之羞愧无比,从此之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香糖 丁香 武则天 古代 口臭 母丁香 治疗 香味 宋之问 马王堆汉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验方两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海英 吕新政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2期32-32,共1页
治头痛外用方 药物组成:制川乌头、制草乌头、柴胡、前胡、乌药、丁香、母丁香、猪牙皂、樟脑各12g,细辛9g。
关键词 民间验方 药物组成 母丁香 外用方 川乌头 草乌头 猪牙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补肾丸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迎年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2期51-51,共1页
海马补肾丸为清代康熙年问名医流传下来的秘方,现代依据本方制成中成药,为一种传统出口的药品。方药为:熟地黄、鲜雀肉(带头去嘴爪)、驴肾、狗肾、鹿筋、干海米、附子(制)、肉苁蓉(酒制)、覆盆子、母丁香、淫羊藿(制)、山药... 海马补肾丸为清代康熙年问名医流传下来的秘方,现代依据本方制成中成药,为一种传统出口的药品。方药为:熟地黄、鲜雀肉(带头去嘴爪)、驴肾、狗肾、鹿筋、干海米、附子(制)、肉苁蓉(酒制)、覆盆子、母丁香、淫羊藿(制)、山药、党参、核桃仁、补骨脂(盐制)、茴香(盐制)、菟丝子、沙苑子(盐炒)、当归、山茱萸(酒制)、牛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补肾丸 中成药 熟地黄 肉苁蓉 覆盆子 母丁香 淫羊藿 核桃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天(四月十五日) 成都荷花池药市动态
18
作者 刘中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1999年第2期35-36,共2页
今天,药市大宗交易仍少,但小批量交易频繁,价格有升有降,走势比前稍好。 四川主产的川麦冬,正在绵阳、三台采挖,一般亩产100公斤,市场上药商忙于抛售陈货,价格大跌,由每公斤20-24元(单位:下同)
关键词 成都荷花池药市 陈货 川麦冬 大宗交易 内销外销 川木香 川红花 红橘 母丁香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秘方公开
19
《医学文选》 1992年第S1期135-135,共1页
眼尾疗方:大黄、韭菜头、紫苏头等量和乌糖同捣烂,调酸醋涂患部,立效。人中疔方:母丁香、黄花蜜菜、韭菜头同量和乌糖同捣烂涂患部,效。断舌方:人参一两水煎存二分汤,含漱六小时。然后用龙齿、血竭各三分研粉,人参、麦门冬各五钱研粉,... 眼尾疗方:大黄、韭菜头、紫苏头等量和乌糖同捣烂,调酸醋涂患部,立效。人中疔方:母丁香、黄花蜜菜、韭菜头同量和乌糖同捣烂涂患部,效。断舌方:人参一两水煎存二分汤,含漱六小时。然后用龙齿、血竭各三分研粉,人参、麦门冬各五钱研粉,龙脑二分、土狗一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三十年 麦门冬 韭菜 龙脑 血竭 人中疔 龙齿 母丁香 秘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林药材市场交易市况
20
《中医药信息月报》 2003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玉林药材市场 大茴 丁香 母丁香 干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