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残疾人分类精准照护及政策对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战旗 杨婕娱 +2 位作者 王旭东 朱健刚 胡建新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47-57,共11页
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既是残疾人的热切期盼,也是国家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本研究立足国家振兴乡村战略背景,采用政策分析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残... 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既是残疾人的热切期盼,也是国家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本研究立足国家振兴乡村战略背景,采用政策分析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残疾人照护需求的特征,检视残疾人照护政策设计与实践的成效。建议基于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异质性照护需求及城乡基础条件差异,建立转介衔接机制,实施分类精准服务,促进残疾人照护更好衔接不断完善的国家公共服务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照护 残疾类型特征 异质性需求 政策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残疾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诗雅 孙梅 +5 位作者 吕军 夏聪 郑红颖 陈刚 唐蕾 王晓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7-1134,共8页
目的分析残疾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照护者285例,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儿童和青少年版(EQ-5D-Y)对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质量测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 目的分析残疾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照护者285例,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儿童和青少年版(EQ-5D-Y)对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质量测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儿童个体因素、照护者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残疾儿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低(71.66±22.33)。肢体残疾(B=-13.623,95%CI-25.282~-1.965,P=0.022)、多重残疾(B=-14.911,95%CI-27.445~-2.377,P=0.020),并发疾病(B=-8.995,95%CI-14.780~-3.210,P=0.002),情绪不稳定(B=-4.414,95%CI-7.433~-1.395,P=0.004),伙伴关系不好(B=4.965,95%CI 1.748~8.181,P=0.003),无学前教育(B=-7.757,95%CI-12.954~-2.561,P=0.004),祖辈作为主要照护者(B=-7.999,95%CI-14.288~-1.710,P=0.013)的儿童生活质量较差。结论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不高,受儿童个体、照护者及环境多维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体因素和照护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残疾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残疾人口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欣宇 崔恒瑞 +2 位作者 赵蓬雯 姜宇逍 邱宁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现阶段,我国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残疾人空间分布特征与分异机理研究,对于适应其美好生活与全面发展诉求,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意义重大。利用天津市残疾人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街道尺度下残疾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 现阶段,我国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残疾人空间分布特征与分异机理研究,对于适应其美好生活与全面发展诉求,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意义重大。利用天津市残疾人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街道尺度下残疾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和建成环境条件揭示分异形成机理,最终归纳其分布格局的结构特征和内部差异。结果显示:第一,天津市残疾人空间集聚的城乡差异特征显著,“一主两副”的空间结构体系基本形成。第二,中心城区及其外溢的毗邻地带几乎是所有残疾类型的集聚中心,尤其是视力、听力和肢体等身体残疾人群分布的唯一热点地区;言语和精神、智力等心理残疾人群主要集聚于边缘区、乡村地区,在其外围形成“飞地”。由此,提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补齐热点地区公共服务短板,和基于类型归纳主体集聚的空间差异,提升规划政策引导与实施效用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 残疾类型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街道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2020—2021年0~6岁儿童残疾及康复状况分析
4
作者 高瑜晨 窦云龙 +3 位作者 雍曾花 李宣 陈丽 袁宝强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4期72-74,F0003,F0004,共5页
目的探究徐州市2020—2021年0~6岁儿童残疾及康复状况。方法选取符合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的各类残疾评定标准,并以2020—2021年在徐州市(包括县区、乡镇)居住的0~6岁各类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向残疾儿童家长通过手机用问卷星ap... 目的探究徐州市2020—2021年0~6岁儿童残疾及康复状况。方法选取符合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的各类残疾评定标准,并以2020—2021年在徐州市(包括县区、乡镇)居住的0~6岁各类残疾儿童为研究对象。向残疾儿童家长通过手机用问卷星app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4022份有效问卷报告。结果参与调查的残疾儿童中,5~6岁残疾儿童占比最高,达23.3%;残疾儿童主要位于农村,占52.9%,男童占比高达64.9%;首次发现异常的年龄多在1岁以下,占52.5%;开始康复年龄多在3岁以上,占57.2%。结论徐州市0~6岁残疾儿童人数较多,应积极对父母进行宣教,并通过培训专业康复队伍与机构,进一步减少残疾儿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残疾 康复状况 残疾类型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类型、知名度及品质特征对公众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甘少杏 兰继军 张银环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83,共8页
本文以残疾人图片为实验材料,探讨了残疾人类型、知名度和品质特征对公众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残疾类型上,就普通残疾人而言,公众对身体残疾人的认同度要高于心智残疾人。从总体上看,公众对残疾名人的恐惧程度低于普通残疾人,对残疾... 本文以残疾人图片为实验材料,探讨了残疾人类型、知名度和品质特征对公众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残疾类型上,就普通残疾人而言,公众对身体残疾人的认同度要高于心智残疾人。从总体上看,公众对残疾名人的恐惧程度低于普通残疾人,对残疾名人的接纳意愿高于普通残疾人。正性品质的启动能够降低公众对残疾人的恐惧程度,并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残疾人的接纳意愿和帮助意愿。因此,在增进公众与残疾人接触的同时,应引导残疾人塑造积极的正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类型 知名度 正性品质 接纳意愿 帮助意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