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关键点及效益分析
1
作者 南风敏 高登超 《江西农业》 2024年第6期118-119,122,共3页
残次林地,即在人类不良行为或区域水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下生长效果不佳的天然林地和人工种植林地。重点阐述残次林地的土地整治,首先概述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林地的基础情况,其次从明确整治项目内容、优化各个部门沟通机制、推动全域土... 残次林地,即在人类不良行为或区域水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下生长效果不佳的天然林地和人工种植林地。重点阐述残次林地的土地整治,首先概述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林地的基础情况,其次从明确整治项目内容、优化各个部门沟通机制、推动全域土地资源整治三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的关键点,最后阐述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益,以期为相关区域的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林 土地整治 项目实施 关键点 实践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残次林改造工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建勤 贾宏涛 朱金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8-253,共6页
结合北京西山残次林改造工程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了残次林改造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将该体系划分为5个层次:残次林改造工程植物个体的评价、残次林改造工程植物种群水平的评价、残次林改造工程植物群落水平的评价、残次林改造工程生态系统... 结合北京西山残次林改造工程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了残次林改造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将该体系划分为5个层次:残次林改造工程植物个体的评价、残次林改造工程植物种群水平的评价、残次林改造工程植物群落水平的评价、残次林改造工程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评价,以及残次林改造工程景观尺度的评价,通过贡献权重将这些指标进行整合得出残次林改造工程生态评价得分。该评价体系有易操作、针对性强、综合性高、时空跨度广等特点,能弥补当前我国残次林改造工程效果评价中生态评价标准的欠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推进华北残次林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会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林改造 植被 生态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福寿国有林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际平 费皓柏 +3 位作者 曹小玉 陈靖 石乐 金泓旭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林分质量、立地条件、林分生态功能和森林抵抗力4个方面来构建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寿林场杉木残次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残次水平等级评价。最后确定杉木残次林4个准则层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林分质量(0.542 3)...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林分质量、立地条件、林分生态功能和森林抵抗力4个方面来构建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寿林场杉木残次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残次水平等级评价。最后确定杉木残次林4个准则层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林分质量(0.542 3)、林分立地条件(0.233 3)、林分生态功能(0.139 7)、林分抵抗力(0.084 7)。在福寿国营林场随机选取6块杉木残次林进行评价,其中重度残次林分5块,轻度残次林分1块,结果表明,建立的残次林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残次林的质量状况,为残次林的改造,林分质量和林分生态功能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林 林分质量 林分立地条件 林分生态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阔叶树残次林改造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水清 《江西林业科技》 1998年第6期7-8,共2页
江西省天然林中有60%以上属于低产的幼中林,每hm2平均蓄积15~30m3。由于对天然林中大径材进行采伐后,留下胸径20cm以下的阔叶树较多,杉木也是小径材,利用价值不高。加上林内杂灌丛生,藤本蔓延,林地卫生状况极差... 江西省天然林中有60%以上属于低产的幼中林,每hm2平均蓄积15~30m3。由于对天然林中大径材进行采伐后,留下胸径20cm以下的阔叶树较多,杉木也是小径材,利用价值不高。加上林内杂灌丛生,藤本蔓延,林地卫生状况极差,造成天然阔叶树残次林面积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残次林 封山育林 天然林 低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残次林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邢亚蕾 魏天兴 葛根巴图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5-922,共8页
残次林作为低效林的一种,林相及生态稳定性较差,造成景观差、生态功能低下。本文利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鹫峰森林公园主要残次林群落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计算群落内优势种群生态位,旨在通过研究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残次林作为低效林的一种,林相及生态稳定性较差,造成景观差、生态功能低下。本文利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鹫峰森林公园主要残次林群落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计算群落内优势种群生态位,旨在通过研究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提出林相改造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残次林各群落多样性指数:油松林>刺槐林>五角枫、山桃混交林>荆条灌草林>侧柏林>栓皮栎林。(2)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残次林的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乔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呈现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厚土层>薄土层,而灌木层受坡向与土壤状况影响不明显。(3)鹫峰残次林的典型特点为林草匮乏,表现为乔木层破败、草本层覆盖度低种群分化。(4)生态位较宽的种群之间有可能具有较高重叠程度,但重叠程度不一定随宽度值增大而增大,分布频度是影响物种重叠程度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说明残次林与普通林物种多样性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且各林分残次程度不一,分化严重,物种单一和恶劣的立地条件是产生残次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鹫峰 残次林 物种多样性 立地条件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区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任满田 张福计 吴玉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4-388,共5页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分布广、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据调查,山西有天然油松林22.6万ha,其中林龄在45年生左右,每公顷蓄积在45m^3以下的低产残次林13.3万ha,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区。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在...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分布广、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据调查,山西有天然油松林22.6万ha,其中林龄在45年生左右,每公顷蓄积在45m^3以下的低产残次林13.3万ha,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区。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在改造前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选在太行山森林经营局铁桥林场的大西沟作业区,位于东径113°25′,北纬37°32′,海拨1400-1500m,坡度25-35°,油松林平均林龄43年,平均树高8.7m,平均胸径17.4cm;优势树种油松,植被绣线菊、沙棘、胡枝子等;土壤薄-中层褐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残次林 采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关键问题研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全宝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第6期53-58,88,共7页
园地、林地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突破了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范围。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关键问题包括可开发范围的界定、潜力调查方法、可行性分析、开发程序与标准等。文章在总结新沂市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 园地、林地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突破了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范围。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关键问题包括可开发范围的界定、潜力调查方法、可行性分析、开发程序与标准等。文章在总结新沂市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创新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机制;(2)提高耕地质量、耕地产能和生态效益;(3)扩宽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的资金渠道;(4)提高园地和残次林地开发公众参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地 残次林 开发 关键问题 技术实践 实践探索 新沂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方式对沙质土地区残次林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露 孟婷婷 +1 位作者 胡雅 魏静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3-979,共7页
为评价沙质土地区耕地整治中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在陕北榆林靖边县残次林地整治耕地项目区中设立试验田,采用正交试验方案[L9(34)],分析不同肥料类型及施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农田土壤相比,N肥和有机肥配施可以... 为评价沙质土地区耕地整治中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在陕北榆林靖边县残次林地整治耕地项目区中设立试验田,采用正交试验方案[L9(34)],分析不同肥料类型及施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农田土壤相比,N肥和有机肥配施可以提高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其中,当施用尿素421.34 kg·hm^(-2),不施P肥,氯化钾125 kg·hm^(-2),有机肥7.5 t·hm^(-2)(T7)时,>2 mm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分别高于T1(不施N、P、K肥及有机肥)、T2(不施N肥、施用过磷酸钙333.33 kg·hm^(-2)、氯化钾62 kg·hm^(-2)、有机肥7.5 t·hm^(-2))、T3(不施N肥、施用过磷酸钙675 kg·hm^(-2)、氯化钾125 kg·hm^(-2)、有机肥15 t·hm^(-2))470.15%、360.24%和210.57%;对其数量分布、土壤团聚体累计含量为10%、30%、60%时所对应的团聚体直径D10、D30、D60、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土壤结构系数等有显著影响,其中对0.25~2 mm和>2 mm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T3、T4(尿素198.28 kg·hm^(-2)、不施P肥、氯化钾62 kg·hm^(-2)、有机肥15 t·hm^(-2))、T5(尿素198.28 kg·hm^(-2)、过磷酸钙333.33 kg·hm^(-2)、氯化钾125 kg·hm^(-2)、不施有机肥)、T6(尿素198.28 kg·hm^(-2)、过磷酸钙675 kg·hm^(-2)、不施K肥、有机肥7.5 t·hm^(-2))、T7和T8(尿素421.34 kg·hm^(-2)、过磷酸钙333.33 kg·hm^(-2)、不施K肥、有机肥15 t·hm^(-2))的土壤结构系数(Kctp)1.5~0.67,土壤结构良好。综上,说明N肥和有机肥配施,尤其是当尿素施用量421.34 kg·hm^(-2)(基施60%、追施40%)、氯化钾施用量125 kg·hm^(-2)、有机肥施用量7.5 t·hm^(-2)时能改善残次林地新增耕地土壤团聚体的结构,增强土壤团聚体的抗水分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林 水稳定性团聚体 化肥 有机肥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探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振嘉 《国土资源情报》 2020年第6期39-44,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未利用地后备资源面临枯竭。土地资源匮乏不仅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产生了制约,而且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项目已成为目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是保障建设用地...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未利用地后备资源面临枯竭。土地资源匮乏不仅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产生了制约,而且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项目已成为目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是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和有效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有效推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地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为例,结合中央及省、市各级单位先后出台的将残次林地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的政策性文件等进行分析,对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定义、界定方法、实施流程和实施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说明,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残次林 界定方法 实施流程 相关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残次林分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绍栓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9,共4页
本文对失管多年的毛竹残次林分采用封山育竹、劈草、锄草、深翻垦复和补栽毛竹等一系列营林措施,3年恢复毛竹成林,毛竹林面积从16.47hm2扩大到19.27hm2,立竹密度从555株/hm2提高到2295株/hm2,立竹平均胸径从7.2cm提高到9.9cm,... 本文对失管多年的毛竹残次林分采用封山育竹、劈草、锄草、深翻垦复和补栽毛竹等一系列营林措施,3年恢复毛竹成林,毛竹林面积从16.47hm2扩大到19.27hm2,立竹密度从555株/hm2提高到2295株/hm2,立竹平均胸径从7.2cm提高到9.9cm,3年后就能采伐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残次林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以高圈村等5村土地开发项目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传胜 《国土资源情报》 2021年第12期18-22,共5页
结合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情况,采用适宜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将项目区划分为5个评定单元,综合分析有效耕作层土层厚度、耕作层土壤质地、土壤盐碱化、土壤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化验报告)、灌溉保证率、灌溉水源等因素,开展土地... 结合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情况,采用适宜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将项目区划分为5个评定单元,综合分析有效耕作层土层厚度、耕作层土壤质地、土壤盐碱化、土壤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化验报告)、灌溉保证率、灌溉水源等因素,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前后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耕地自然质量等为6等、省级耕地利用等指数为6等、省级经济等指数为4等,国家级自然质量等、国家级利用等、国家级经济等为12等;量化该项目新增耕地质量状况,对利用项目区新增耕地补充区域内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的实效性和评价结果的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林 土地综合整治 耕地质量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整治工程实践——以定边县波洛池村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鹤亭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9期54-56,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此自然资源部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以开发残次林地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和粮食安全。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定边县波洛池村开展残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此自然资源部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以开发残次林地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和粮食安全。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定边县波洛池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选址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定边县波洛池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创造新增耕地152.99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了794.5t/hm^2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草滩区 残次林 土地整治 定边县 波洛池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残次林地土地开发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以靖边县掌高兔村项目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得峰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的核心要素,其美丽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和环境的美丽,还包括农村地域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文化融合、经济向好等方面的美丽。残次林地土地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抓手与措施,日益受到当地政府普遍关注。残...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的核心要素,其美丽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和环境的美丽,还包括农村地域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文化融合、经济向好等方面的美丽。残次林地土地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抓手与措施,日益受到当地政府普遍关注。残次林地土地整治主要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完善电力水力等配套设施,增设防护林等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提升耕地地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目的。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靖边县掌高兔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立项背景、项目区概况、限制性因素分析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靖边县掌高兔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新增耕地72.9206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546.9t·hm^-2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草滩区 残次林 土地开发 靖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探究——以陕西省千阳县草碧镇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彤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5期80-82,共3页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是指以土地整治为重要抓手,以扩大新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产能为主要目的的政策机制,为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的急剧减少,未利用地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耕地占补平...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是指以土地整治为重要抓手,以扩大新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产能为主要目的的政策机制,为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的急剧减少,未利用地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进程也受到了巨大影响。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是基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提出的一种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新途径,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事业发展,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战略具有显著影响。笔者对千阳县草碧镇龙槐塬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必要建议,以期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阳县 占补平衡项目 残次林 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开发项目效益评价——以靖边县马连坑村项目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得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8期44-46,共3页
为有效解决我国未利用后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土地种植集中连片程度的不断降低,现有的开发模式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指标的巨大需求等困境,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示将残次林地作为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有效缓解耕地面积保证难度... 为有效解决我国未利用后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土地种植集中连片程度的不断降低,现有的开发模式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指标的巨大需求等困境,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示将残次林地作为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有效缓解耕地面积保证难度大的问题,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靖边县马连坑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立项背景、项目区概况、限制性因素分析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靖边县马连坑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创造新增耕地73.1597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了548.70 t/hm2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草滩区 残次林 土地开发 靖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效益评价——以定边县白泥井镇项目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文魁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5期139-142,共4页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的深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在一定条件下被允许纳入土地整治范围。但由于残次林地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生态效益评价。本文以定边县白泥井镇残次林地土...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的深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在一定条件下被允许纳入土地整治范围。但由于残次林地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生态效益评价。本文以定边县白泥井镇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首先通过构建生态效益评价新模型,得出白泥井镇项目生态效益一般,然后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规范管理和评价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林 土地整治项目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林地土地开发的流程及意义--以定边县砖井镇候场村曹伙场土地开发项目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庄海海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9期61-65,共5页
残次林地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突破了传统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范围,极大缓解了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坚守1.2亿hm 2耕地红线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定边县砖井镇候场村曹伙场土地开发项目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认知残次... 残次林地作为新增耕地来源,突破了传统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范围,极大缓解了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坚守1.2亿hm 2耕地红线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定边县砖井镇候场村曹伙场土地开发项目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认知残次林地土地开发的流程以及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今后全国大范围开展残次林地土地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 耕地占补平衡 残次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传胜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6期57-59,共3页
近年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残次林面积突增,严重影响农民耕地质量与乡村环境,实施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耕种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定边县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 近年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残次林面积突增,严重影响农民耕地质量与乡村环境,实施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耕种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定边县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为后期相关地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着力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林 土地平整 田间道路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土地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方竹残次林改造产量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文举 《贵州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37-40,共4页
分析结果表明 :对贵州省桐梓县金佛山方竹残次林进行改造后 ,其竹笋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残次林 立地条件 林分结构 竹笋产量 改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林区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
20
作者 任满田 张福计 吴玉柏 《林业科技开发》 1990年第3期41-44,共4页
经过三年大面积采脂及小面积试验,探索出太行林区油松低产残次林的产脂量与采脂季节、开割时间、采脂方法、立地条件、林内温度、树木胸径密切相关。
关键词 油松 残次林 采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