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制度变迁与纳西族的殉情 |
杨福泉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2
|
情死与情杀——谈《将军族》与《玉卿嫂》的殉情悲剧 |
张永东
|
《华文文学》
|
2004 |
1
|
|
3
|
纳西族殉情作品及殉情风尚生死观探析 |
陈艳萍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4
|
论哈萨克族民间爱情叙事诗中的殉情母题及其文化内涵 |
潘帅
范学新
努力哈丽帕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5
|
血色情殇:纳西族、拉祜族的殉情自杀遗风 |
李建军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6
|
试论白马藏族民间故事中的“殉情母题”——以《新娘鸟》和《阿拜波与娥曼妹》为例 |
杨军
蒲向明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7
|
略论艺术与纳西人的殉情悲剧之关系 |
杨福泉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1 |
1
|
|
8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拉祜族殉情现象研究 |
陈艳萍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05 |
1
|
|
9
|
论莱辛《汉堡剧评》中戏剧的情节结构布局理论——以悲喜剧《殉情》为例 |
王晓辉
|
《新余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0
|
谎言善意真爱永无悔,闻香识梦殉情不归路——解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爱的奉献》及《供应家具的房间》 |
任诚刚
李其曙
杨丽华
卢静
杨波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维汉文学中的殉情—合葬原型比较分析 |
张天佑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2
|
评《淡水河殉情》 |
黄英哲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2 |
0 |
|
13
|
论《亚瑟王之死》与《特里斯丹和绮瑟殉情记》的同源性和变异性 |
陈莉
|
《陇东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4
|
悲苦心灵的不同移情方式——由屈原、郁达夫看殉情文学主题 |
刘雁冰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5
|
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解析 |
杨沐晓
薛祖军
|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
2011 |
3
|
|
16
|
从《韩凭夫妇》看古代殉情模式的原型意蕴 |
岑玲
|
《合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3
|
|
17
|
痴情·殉情·别情——观影片《胭脂扣》 |
秦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8
|
纳西族殉情现象及其社会心理原因分析 |
习煜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9
|
从被抛弃、殉情到自我拯救——以卫女、刘兰芝、三巧儿为例谈婚变后女性的命运 |
杨新亭
|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
2008 |
1
|
|
20
|
“生生死死的恋爱”——从中外文学看殉情主题作品 |
吴春兰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