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死刑执行程序问题研究
1
作者 袁琴武 《法制与经济》 2017年第7期182-183,共2页
随着我国对于死刑存废的进一步探讨,死刑执行程序的正当性得到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当前我国的死刑执行程序立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死刑执行监督制度存在缺陷,执行过程部分问题缺乏法律根据,死刑罪犯权利救济制度设计存在不足,死刑执行主... 随着我国对于死刑存废的进一步探讨,死刑执行程序的正当性得到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当前我国的死刑执行程序立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死刑执行监督制度存在缺陷,执行过程部分问题缺乏法律根据,死刑罪犯权利救济制度设计存在不足,死刑执行主体设置不合理等。文章通过对我国死刑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早日对其进行完善,真正实现程序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主体 死刑执行程序 死刑执行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观杀人:美国死刑执行的示众与电视直播 被引量:3
2
作者 高一飞 张金霞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3-40,共8页
美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在公众场所执行死刑,大众直接自由观看。1936年以后,死刑只能在监狱执行,但是,允许特定的死刑执行见证人观看。1996年至今,有14个州和联邦允许电视直播死刑执行过程。死刑执行的过程向公众公开违背了基本的人权和人道... 美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在公众场所执行死刑,大众直接自由观看。1936年以后,死刑只能在监狱执行,但是,允许特定的死刑执行见证人观看。1996年至今,有14个州和联邦允许电视直播死刑执行过程。死刑执行的过程向公众公开违背了基本的人权和人道,应当禁止。但是,可以从死刑犯的利益出发,允许医生、神职人员、心理学家、甚至于亲属作为临终关怀者观看死刑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 公众场所 临刑见证人 电视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死刑执行公开制度——兼论死刑执行信息公开的限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一飞 张金霞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日本古代死刑执行经历了由公开到限制公开的过程,二战之后,日本政府对于死刑案件采取了更为保密的措施,当时日本的死刑制度处于机密状态。2010年8月28日,日本法务省首次向新闻媒体公开死刑执行的刑场,这一做法并没有公开死刑执行的过程... 日本古代死刑执行经历了由公开到限制公开的过程,二战之后,日本政府对于死刑案件采取了更为保密的措施,当时日本的死刑制度处于机密状态。2010年8月28日,日本法务省首次向新闻媒体公开死刑执行的刑场,这一做法并没有公开死刑执行的过程,是死刑执行信息适度公开的一大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 过程公开 刑场公开 适度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执行救济程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军 白永利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8-81,共4页
死刑执行救济程序是限制死刑适用的途径之一。我国的死刑执行救济需要在《刑法》中增设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有权请求赦免或减刑的条款,赋予救济的实体依据;《刑事诉讼法》中明确死刑执行救济的决定权主体和适用对象,明确特赦和减刑理由及... 死刑执行救济程序是限制死刑适用的途径之一。我国的死刑执行救济需要在《刑法》中增设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有权请求赦免或减刑的条款,赋予救济的实体依据;《刑事诉讼法》中明确死刑执行救济的决定权主体和适用对象,明确特赦和减刑理由及其程序,明确死刑判决生效到执行之间适当的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 救济 功能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存废之争的新视角:死刑与死刑执行方式混淆之厘清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庸鲁 《长白学刊》 2012年第2期91-96,共6页
学界对保留死刑的批评声音一直不停,但这似乎对死刑有失公允,因为死刑只是调控社会秩序的一个必要手段,并不关涉文明和人权的评价。对死刑残暴和血腥的诟病其实应归因于死刑执行方式,因而不应将死刑和死刑执行方式混为一谈。当然,保留... 学界对保留死刑的批评声音一直不停,但这似乎对死刑有失公允,因为死刑只是调控社会秩序的一个必要手段,并不关涉文明和人权的评价。对死刑残暴和血腥的诟病其实应归因于死刑执行方式,因而不应将死刑和死刑执行方式混为一谈。当然,保留死刑并非意味适用的扩大和恣意,而是为了满足民众对安全和正义的渴望和信心,因而遵循一定原则走限制和慎用死刑之路是中国的现实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死刑执行方式 文明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执行监督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延祥 林倩 《犯罪研究》 2004年第2期70-72,共3页
死刑执行监督的内容十分广泛,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死刑执行监督不太重视。相对于其他监督而言,其现状是:它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涉及人的生命;它又似乎是最不重要的,监督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因此应当重视死刑执行监督,进一步完善立... 死刑执行监督的内容十分广泛,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死刑执行监督不太重视。相对于其他监督而言,其现状是:它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涉及人的生命;它又似乎是最不重要的,监督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因此应当重视死刑执行监督,进一步完善立法,强化监督的程序控制,充分保护死刑犯的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监督 检察机关 监督内容 程序控制 行刑方式 申诉权 遗体处置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死刑执行程序的法律完善 被引量:3
7
作者 郝双梅 《天津法学》 2012年第4期61-67,共7页
死刑执行程序作为死刑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规范。设置立法严谨、运行高效的执行程序,严守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死刑罪犯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地维护,使死刑的执行更加规范化和人道化,以实现程序公平、正... 死刑执行程序作为死刑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规范。设置立法严谨、运行高效的执行程序,严守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死刑罪犯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地维护,使死刑的执行更加规范化和人道化,以实现程序公平、正义。基于此,文章从我国死刑执行程序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死刑执行程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死刑执行程序的法律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 程序 问题 执行监督 法律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执行时间的古今比较与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帅锋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53-55,共3页
我国具有漫长的死刑执行传统,对死刑执行的时间也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现代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借鉴并发展了古代的传统。通过总结分析我国死刑执行时间的历史渊源,区别古今死刑执行时间的异同,可以为我国当前死刑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制度借鉴。
关键词 死刑执行时间 死刑执行传统 古今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监禁型死刑执行方式的理解与适用
9
作者 张武举 苟静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8,共9页
作为死刑的执行方式之一,"终身监禁"诞生于贪污贿赂犯罪立法,其诞生具有一定的刑事政策导向因素。在价值上,终身监禁是对死刑威慑的弥补和扩充,其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不容否认。司法适用中,需结合"罪行极其严重"和&q... 作为死刑的执行方式之一,"终身监禁"诞生于贪污贿赂犯罪立法,其诞生具有一定的刑事政策导向因素。在价值上,终身监禁是对死刑威慑的弥补和扩充,其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不容否认。司法适用中,需结合"罪行极其严重"和"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两个要素,判定是否能有效消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行为人的"个体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险性"。惟此,方能体现罪刑均衡精神、实现这一死刑执行方式的特殊预防效果。在终身监禁的溯及力问题上,应当立足于终身监禁的本来性质进行考察。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死缓考验期间有无故意犯罪或重大立功表现、减刑后发现漏罪以及终身监禁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等情况分别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监禁 死刑执行方式 价值 适用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执行的立法意志与司法中自首和立功情节的正确适用——兼谈李昌奎案判决质疑、监督和再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昌学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1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我国大幅度减少死刑适用的新形势下,恰当处理死刑问题,全面反映立法意志、社会心态和司法公平正义,是对法院和法官一大考验。如果偏执一端,将会引发社会舆论质疑、不信任和监督而担险。在减少死刑适用的过程中,除在立法上努力减少死... 在我国大幅度减少死刑适用的新形势下,恰当处理死刑问题,全面反映立法意志、社会心态和司法公平正义,是对法院和法官一大考验。如果偏执一端,将会引发社会舆论质疑、不信任和监督而担险。在减少死刑适用的过程中,除在立法上努力减少死刑罪名之外,在司法中正确发挥自首和立功情节的调节作用,也是重要一环。要克服此其中的偏执或左右摇摆现象,公平正义地准确司法,使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性人权观念深入人心,重在引导公众树立法治生活信仰和情结。既预防人性衰退作恶犯罪,又逐步形成宽恕和改造死刑犯的社会心态和气氛,才有望攀上"废死"之高峰,为法治、人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 自首立功 公众监督 宽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刑罚轻缓化与中国死刑执行方式的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凯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5期17-18,共2页
刑罚轻缓化就是刑罚向轻缓方向发展的趋势,它要求刑罚的设置要以轻缓为标准,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判刑时要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优先使用较轻的刑罚,只有在较轻的刑罚不能够适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时,才可以选择较重的刑罚。刑罚轻缓化... 刑罚轻缓化就是刑罚向轻缓方向发展的趋势,它要求刑罚的设置要以轻缓为标准,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判刑时要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优先使用较轻的刑罚,只有在较轻的刑罚不能够适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时,才可以选择较重的刑罚。刑罚轻缓化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优劣的重要标尺。但是我国现行死刑执行方式不明确,存在重大设计缺陷,有背离刑罚轻缓化趋势的现象。对此应当改革死刑执行方式,确定注射刑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惟一方式,推动我国刑罚轻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轻缓化 死刑执行方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赔偿对死刑执行类别的影响
12
作者 周兆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28,共7页
经济赔偿作为影响死刑执行类别的重要因素,在司法层面和理论层面都具有正当性。经济赔偿不同于以钱赎刑,与刑事和解具有本质区别。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应当将经济赔偿放置于整个量刑体系进行考量,只有当其确实能够直接影响被告人的已然之... 经济赔偿作为影响死刑执行类别的重要因素,在司法层面和理论层面都具有正当性。经济赔偿不同于以钱赎刑,与刑事和解具有本质区别。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应当将经济赔偿放置于整个量刑体系进行考量,只有当其确实能够直接影响被告人的已然之罪,并能够预防其再次犯罪时,才能够对量刑发挥作用。对被告人最终是否判处死刑,不以被害人方是否接受了经济赔偿为转移。对于具有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被告人具有极其严重人身危险性的犯罪,即便被告人存在经济赔偿等从轻处罚情节,也不能一律不适用死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赔偿 死刑执行类别 刑事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决、注射“等”死刑执行方法法理研究
13
作者 刘风景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年第2期34-47,共14页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52条第2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根据例示规定的法理,可解读出除枪决、注射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死刑执行方法。在不同刑罚价值观之下,对死刑的本质及其执行方法的认识差别很大,...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52条第2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根据例示规定的法理,可解读出除枪决、注射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死刑执行方法。在不同刑罚价值观之下,对死刑的本质及其执行方法的认识差别很大,甚至截然相反。在当下中国,死刑是一种必要的恶,短期内难以彻底废除,理性的解决方案是选择、采用给被执行人带来最小痛苦的死刑执行方法。为了防止《刑事诉讼法》第252条第2款"等"字被滥用、恶用,正确选择枪决、注射之外的死刑执行方法,保障被执行人的权利,必须设置适当的程序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方法 枪决 注射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执行制度的人性化发展
14
作者 万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死刑是对罪大恶极的刑事犯罪分子依法实施的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死刑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最古老的刑罚手段 ,曾经历了非常残酷和野蛮的执行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 ,死刑由严酷走向缓和 ,死刑的执行也向人性化发展。
关键词 死刑执行制度 人性化 刑罚 法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的死刑执行方式
15
作者 陈艳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期126-126,共1页
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对死刑进行限制并逐步废除是大势所趋。我国作为一个正逐步走入法治的国家,采用全新的死刑执行方式是保障人权和健全法治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为我国人权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改革死刑执行方式是法... 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对死刑进行限制并逐步废除是大势所趋。我国作为一个正逐步走入法治的国家,采用全新的死刑执行方式是保障人权和健全法治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为我国人权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改革死刑执行方式是法治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方式 注射死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执行不应基于报应之上
16
作者 傅达林 《社会观察》 2007年第11期34-35,共2页
  在现阶段无法彻底废除死刑的情况下,死刑的执行方式越发受到公众的关注,枪决还是注射正成为人们衡量死刑执行人道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日前,就济南"7·9"爆炸案主犯段义和被执行死刑一案,李曙明先生撰文《枪决还是注射,...   在现阶段无法彻底废除死刑的情况下,死刑的执行方式越发受到公众的关注,枪决还是注射正成为人们衡量死刑执行人道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日前,就济南"7·9"爆炸案主犯段义和被执行死刑一案,李曙明先生撰文《枪决还是注射,这是个问题》(9月13日《南方周末》),将坊间对于注射死刑成为官员"待遇"的非议直陈报端,读来发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 刑罚 生命 非暴力犯罪 死刑执行方式 报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死刑执行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丽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0期59-63,共5页
死刑执行在我国经历了由单一枪决到枪决与注射并存的发展演变,本文通过对两种执行方式的优劣比对以及对我国目前死刑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死刑执行制度提出完善建议,其意能够对我国死刑执行的改革起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 死刑执行 枪决 注射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死刑执行程序的法律完善 被引量:2
18
作者 冀永生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8-71,共4页
修改和完善死刑执行程序是顺应国际大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当前死刑程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分析了我国死刑执行程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刑法 死刑执行程序 法律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死刑执行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静 李学斌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0-53,共4页
死刑的适用直接关系到人权中最为重要的权利——生命权,其实施状况历来是国内外有关方面广泛关注的焦点。主要围绕死刑判决书的送达、死刑犯的器官利用、尸体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图严格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提高司法质量和司法水平... 死刑的适用直接关系到人权中最为重要的权利——生命权,其实施状况历来是国内外有关方面广泛关注的焦点。主要围绕死刑判决书的送达、死刑犯的器官利用、尸体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图严格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提高司法质量和司法水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 判决书送达 器官利用 尸体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死刑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一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死刑执行程序作为死刑案件的最后一道程序,对死刑的适用起到最后的把关作用,在实现"少杀、慎杀、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死刑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为死刑执行程序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当前... 死刑执行程序作为死刑案件的最后一道程序,对死刑的适用起到最后的把关作用,在实现"少杀、慎杀、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死刑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为死刑执行程序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当前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背景下,意义重大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执行程序 理论基础 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