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器官捐献中的死亡标准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顺良 江哲龙 +2 位作者 吕立志 李羽抒 王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6,共8页
死亡后捐献是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未定义死亡,且回避了“是否承认脑死亡”这一关键性问题,器官捐献工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或损害捐献者权益的情况。死亡是人类生命... 死亡后捐献是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未定义死亡,且回避了“是否承认脑死亡”这一关键性问题,器官捐献工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或损害捐献者权益的情况。死亡是人类生命过程最终无法避免的事实,任何时代都需要而且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标准来判定死亡。死亡标准的建立基础是人们所持有的死亡观,并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因素制约。中西方死亡判定标准的认定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了规范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推进器官捐献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动机纯正原则,以知情同意为前提,尊重捐献者及其近亲属的死亡标准自主选择权,严格遵循死亡判定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死亡认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死亡标准 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伦理 知情同意 自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死亡标准的冲突对刑法适用的影响——兼评我国死亡标准的取舍 被引量:7
2
作者 熊永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4,共6页
脑死说标准和心死说标准的分庭抗礼给刑法适用带来了困惑和混乱,脑死说和心死说两种标准在定罪、量刑、诉讼程序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冲突。在死亡判定标准上,各国立法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基于人的死亡... 脑死说标准和心死说标准的分庭抗礼给刑法适用带来了困惑和混乱,脑死说和心死说两种标准在定罪、量刑、诉讼程序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冲突。在死亡判定标准上,各国立法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基于人的死亡是一种客观事实、"二元论"标准在司法适用上的不合理现象,我国刑法适用宜采取"一元论"的脑死说标准。由于科学依据、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原因,我国确立脑死亡的立法标准将漫长且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死亡 死亡标准 刑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标准问题刍议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良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2期7-8,共2页
传统的死亡标准已严重影响了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国国情 ,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现代脑死亡标准势在必行。在脑死亡标准的立法和实施中应严格规定认定死亡和宣告死亡的机构和法律程序。
关键词 死亡 死亡标准 立法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标准的伦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良铭 《医学与社会》 2003年第2期24-25,29,共3页
死亡标准问题是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中国国情 ,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死亡标准势在必行 ,它将对医疗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死亡标准 死亡 死亡 生命伦理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死亡标准的医学和法学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邓盛木 徐正东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死亡标准 死亡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死亡标准中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牧晓阳 李晓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8-71,共4页
 传统观念一直以心跳停搏与呼吸停止作为人体死亡的判定标准,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判定标准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脑死亡概念随之产生,国外有关立法也给予了肯定。目前,我国脑死亡立法亦进入了实质性程序。对脑死亡的概念...  传统观念一直以心跳停搏与呼吸停止作为人体死亡的判定标准,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判定标准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脑死亡概念随之产生,国外有关立法也给予了肯定。目前,我国脑死亡立法亦进入了实质性程序。对脑死亡的概念、立法意义、判定标准及国外相关规定作了初步阐述,并对我国立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概念 死亡标准 中国法律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二元死亡标准的确立
7
作者 蒋卫君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医学实践中使用的脑死亡诊断标准已对我国传统死亡标准提出挑战,法律界应该在坚持传统死亡标准的基础上,吸收最新脑死亡医学研究成果,确立心脏死亡标准为主,脑死亡标准为辅的二元死亡标准制度。
关键词 二元死亡标准 死亡 心脏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脑死亡标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明煜 睢素利 《中国医院》 2016年第2期62-64,共3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心死亡标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受到了质疑,对心死亡标准的缺陷认识引发对死亡标准的重新思考以及脑死亡标准的提出。死亡标准的发展转变也使得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死亡。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脑死亡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心死亡标准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受到了质疑,对心死亡标准的缺陷认识引发对死亡标准的重新思考以及脑死亡标准的提出。死亡标准的发展转变也使得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死亡。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脑死亡的科学性及其立法发展和现状,并探讨了脑死亡带来的诸多伦理法律问题;同时也从思想进步、法律发展、医学完善等方面论证了脑死亡标准确立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标准 死亡 死亡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倡导脑干死亡标准的经济意义与立法
9
作者 安金波 安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00年第2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脑干死亡 经济意义 立法 死亡标准 人体器官卫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死亡标准的缺陷到安乐死
10
作者 董群雁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8年第1期68-69,共2页
安乐死一说,大家并不陌生。将安乐死运用到医疗实践却很难,常遭到人们的非议,甚至坚持反对。这块领地基本还是空白。但早在西方,三十年代的英国就对安乐死明文规定,嗣后,在美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地也相继设立各种法案,使安乐死合法... 安乐死一说,大家并不陌生。将安乐死运用到医疗实践却很难,常遭到人们的非议,甚至坚持反对。这块领地基本还是空白。但早在西方,三十年代的英国就对安乐死明文规定,嗣后,在美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地也相继设立各种法案,使安乐死合法化。在我国,现代法律对之未作认可,在司法实践中安乐死是要以帮助自杀或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安乐死势在必行。鉴于此,我国应该尽早地通过立法和设立相应的机构允许实行安乐死。 传统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单因模式,当代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论理医学模式”的四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死亡标准 生物医学模式 死亡概念 安乐死合法化 故意杀人罪 帮助自杀 非自愿安乐死 相应的机构 生物-心理-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行脑死亡标准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昊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5年第5期56-57,共2页
1.实行脑死亡标准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人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念也是如此.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关键词 死亡标准 可行性 生命伦理
全文增补中
脑死亡—人死亡标准的新界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世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死亡,就是生命的终止。判断一个人的死亡,常用的临床死亡的传统标准是:心跳、自主呼吸停止,血压为零,瞳孔扩散,反射消失,即常说的“心死亡”。长期以来,“心死亡”标准一直指导着传统医学与法律。
关键词 死亡 死亡标准 生命 临床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器官捐献视角论我国脑死亡标准的立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小杉 胡春晓 +2 位作者 杨雅君 钱共匋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742,748,共7页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对脑死亡标准进行立法确认。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死亡标准立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实行的死亡判定标准,从器官捐献视角探讨了我国进行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必要性,并基于实际国...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对脑死亡标准进行立法确认。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死亡标准立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实行的死亡判定标准,从器官捐献视角探讨了我国进行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必要性,并基于实际国情对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建议,旨在为开展脑死亡标准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心脏死亡 死亡标准 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对脑死亡标准立法态度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小杉 缪俊艳 +1 位作者 胡迪 钱共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调查公民对脑死亡的认知及脑死亡标准立法的态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0名门诊就诊患者或陪同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2软件双人双机录入问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支持... 目的调查公民对脑死亡的认知及脑死亡标准立法的态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0名门诊就诊患者或陪同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2软件双人双机录入问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支持脑死亡立法的因素。结果1433名有效调查对象中,84.65%(1213/1433)听说过脑死亡,其中24.32%(295/1213)认为脑死亡是合理的死亡判定标准,支持、反对脑死亡立法的比例分别为49.79%(604/1213)和17.31%(210/1213)。男性[比值比(OR)=1.3,95%可信区间(CI)1.0~1.6]、文化程度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者(OR=1.5,95%CI 1.1~1.9)、亲友从事过器官捐献工作者(OR=3.3,95%CI 1.1~10.3)、参加过器官捐献公益活动者(OR=3.1,95%CI 1.6~6.0)和认为脑死亡是合理的死亡判定标准者(OR=2.0,95%CI 1.5~2.6)更倾向于支持脑死亡立法,是影响脑死亡立法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结论公民对脑死亡的认知程度及对脑死亡标准立法的支持程度均较低,应加强脑死亡的相关宣传,增强立法民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死亡标准 立法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采用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挑战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吉银 刘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心死亡一直被认为是死亡的唯一标准,脑死亡标准出现至今才30年,不同国家制定稍有不同的脑死亡标准。我国已制定脑死亡标准,执行脑死亡标准有利于维护逝者尊严、科学地判定死亡、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器官移植的开展和道德、法律责任的... 心死亡一直被认为是死亡的唯一标准,脑死亡标准出现至今才30年,不同国家制定稍有不同的脑死亡标准。我国已制定脑死亡标准,执行脑死亡标准有利于维护逝者尊严、科学地判定死亡、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器官移植的开展和道德、法律责任的确定。生命自主抉择、动机纯正、严谨和审慎的原则是确立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伦理原则。推广脑死亡标准存在的挑战包括脑死亡法律缺失、死亡告知与知情同意难度大等,可采取强化知情同意、提升医生专业技能、向普通大众宣讲脑死亡标准和推行伦理审查等对策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死亡 死亡标准 伦理原则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死亡标准的转变——脑死亡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 《中国卫生法制》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一、死亡标准(一) 传统的死亡标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把心脏跳动和呼吸视为生命的本质特征,进而把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准。死亡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人和高等动物的死亡可分为因衰老而发生的生理死亡或自... 一、死亡标准(一) 传统的死亡标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把心脏跳动和呼吸视为生命的本质特征,进而把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准。死亡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人和高等动物的死亡可分为因衰老而发生的生理死亡或自然死亡;因疾病造成的病理死亡;因机体受机械的、化学的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死亡的过程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两个阶段。临床死亡指反射消失,心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标准 转变 死亡问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死亡标准认定及其现代价值
17
作者 陈君 李敏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94-95,共2页
中国古代的死亡标准不是单纯的脉断气绝,而是死后三日而不生。其优点是把死亡视为从生向死转变的过程,从而避免误诊。现代社会仍然有传统临终方式的留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死亡标准的适用。根据传统死亡标准,人的生命特征丧失时,... 中国古代的死亡标准不是单纯的脉断气绝,而是死后三日而不生。其优点是把死亡视为从生向死转变的过程,从而避免误诊。现代社会仍然有传统临终方式的留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死亡标准的适用。根据传统死亡标准,人的生命特征丧失时,被视为"疑死者",仍然享有人的权利,直到合理期限已满,一旦死亡确定,死亡时间则回溯至生命特征丧失时。这样既尊重了"疑死者"在民事法律中的人身权,又可以照顾到利害关系人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标准 古代社会 现代社会 局限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标准刍议
18
作者 李卫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4-35,共2页
通过对死亡态度和死亡标准历史演变的探讨,阐明了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人类对自己的本质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理性地面对死亡。
关键词 死亡标准 死亡态度 人类 理性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的死亡标准的意义
19
作者 杨勤峰 刘亚男 《吉林医学信息》 1995年第8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死亡标准 意义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死亡标准的法律界定
20
作者 王宏柱 《科技与法律》 1994年第3期33-34,共2页
试论死亡标准的法律界定王宏柱在诸多的法律关系中,死亡是一个重要事件。传统的认定死亡的最主要标准是:心跳、脉博和呼吸的停止。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心脏死亡”。确定死亡是否发生和发生的确切时间对于器官移植给活人、婚姻关系... 试论死亡标准的法律界定王宏柱在诸多的法律关系中,死亡是一个重要事件。传统的认定死亡的最主要标准是:心跳、脉博和呼吸的停止。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心脏死亡”。确定死亡是否发生和发生的确切时间对于器官移植给活人、婚姻关系的终止、继承的开始和继承权、保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标准 心脏死亡 死亡诊断 器官移植 法律界定 生物学死亡 现代医学发展 人的本质 现代仪器 一氧化碳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