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武经总要》兵击文化的思想意蕴研究
1
作者 张耕 袁凤梅 《武术研究》 2025年第1期58-60,共3页
文章从探讨北宋古籍《武经总要》中兵击文化思想意蕴出发,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立足于查考文本。研究得出:北宋《武经总要》中的兵击文化具有典型的历史特征,呈现为技艺文化的细分特点、器物文化的实用特点和制度文化的共同特点... 文章从探讨北宋古籍《武经总要》中兵击文化思想意蕴出发,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立足于查考文本。研究得出:北宋《武经总要》中的兵击文化具有典型的历史特征,呈现为技艺文化的细分特点、器物文化的实用特点和制度文化的共同特点,这种文化生产机理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分流。对《武经总要》兵击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推广中华体育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总要》 兵击文化 思想意蕴 历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孰有道:《武经七书》与中国古代大战略
2
作者 朱中博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7-23,共17页
《武经七书》以大量笔墨探讨国家治理与盛衰之道,彰显兵家探寻和平与安全、发展与繁荣之道的多维视野,是研究中国战略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七部兵书均重视强弱转换的辩证法,强调文武本末关系,认为大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清静守微,完美... 《武经七书》以大量笔墨探讨国家治理与盛衰之道,彰显兵家探寻和平与安全、发展与繁荣之道的多维视野,是研究中国战略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七部兵书均重视强弱转换的辩证法,强调文武本末关系,认为大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清静守微,完美的大战略取决于“主孰有道”,是“兵胜于朝廷”,是“不治而治”“不战而胜”的大战略。中国古代王朝的大战略行为史,特别是两汉及唐的大战略实践反映出,七书所承载的战略文化理想,超越了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等权力政治羁绊,树立了崇高的战略境界标杆,体现出追求更高境界的中国战略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战略文化 古代中国大战略实践 和平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刊《武经七书》及其注本考论
3
作者 张申 赵飞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2期167-186,共20页
北宋元丰间,神宗诏将《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与《李卫公问对》合并刊行,号为《武经七书》,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后发现《尉缭子》等书或未经校勘即付梓。今存《七书》最早刊本为南宋刊本,但南宋刊本实际上... 北宋元丰间,神宗诏将《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尉缭子》与《李卫公问对》合并刊行,号为《武经七书》,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后发现《尉缭子》等书或未经校勘即付梓。今存《七书》最早刊本为南宋刊本,但南宋刊本实际上不止一种,但在平时引用及叙述中却多有窜乱。南宋《施氏七书讲义》作为《七书》的最早注本,在后世流传中鲜见于官私目录。然而通过明清其他注本的间接反映以及明清时人著述记载的细节,是能见该书于当时流传痕迹的。《七书》对明清兵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因明清武闱策论多出自《七书》,更使其得到远超其他兵书的重视并进一步广泛流传。但明季武闱《七书》注本相互间因袭严重,且多为坊贾托名射利之书。《四库全书》纂修时即因坊刻鄙陋、书名重复等原因,使《七书》及各类注本遭到了一体禁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孙子》 《施氏七书讲义》 宋神宗 《四库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高颖《武经射学正宗》版本源流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廉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62,共10页
中国古代射箭相关文献的文化价值与存量均居古代武艺相关文献之首。作为礼乐文明与儒家文化在身体练习方面的重要代表,射箭专著与著述在明代后期因社会发展的多元而蓬勃发展,佳作频出,其中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为其典范,后世为东亚各国... 中国古代射箭相关文献的文化价值与存量均居古代武艺相关文献之首。作为礼乐文明与儒家文化在身体练习方面的重要代表,射箭专著与著述在明代后期因社会发展的多元而蓬勃发展,佳作频出,其中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为其典范,后世为东亚各国所追捧,奉为圭臬。通过对高颖交谊与该书希见善本的文献学研究发现,其文献与文化价值皆高,既直观呈现了明代中国射箭运动的专业性与文化个性,又反映出明清鼎革之际士人尚武与武人尚文的社会思潮,是研究军事技能向体育活动转变的重要例证,也是研究跨区域射箭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颖 武经射学正宗 体育文献学 中国传统射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总要》:破译北宋茂属羁縻州地望的密码本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声波 李丹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187,共5页
北宋茂属羁縻州有十多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只画出时、直、宕、涂、恭、静等六七个州,此后的定点工作几乎没有进展,主要是未对《武经总要》的羁縻州名单和道里数据加以利用。《武经总要》羁縻州名单和道里数据之所以与《... 北宋茂属羁縻州有十多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只画出时、直、宕、涂、恭、静等六七个州,此后的定点工作几乎没有进展,主要是未对《武经总要》的羁縻州名单和道里数据加以利用。《武经总要》羁縻州名单和道里数据之所以与《通典》、两《唐志》《元丰九域志》《宋史》等唐、宋史籍有较大差异,并非如清四库馆臣所言《武经总要》有“剌谬”之处,而是因为唐高宗以后,吐蕃侵逼导致剑南道西部许多羁縻州和正州内徙到茂州境,唐末、五代复有变动,《武经总要》的记载正好反映了庆历初年它们在茂州境内的名单和新址,是极其珍贵的史料,是破译北宋茂属羁縻州地望的密码本,应该结合《元丰九域志》等宋代史籍加以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总要》 北宋 茂属羁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七书》确定及改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兴涛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4-69,共6页
宋代为配合武举、武学的考试、教学所需,由官方整理、刊布《武经七书》。《武经》勘定本与其它各本相比,有如下改动或不同:第一,删去了对君王不利或不礼貌的言辞;第二,强调"义";第三,删去了与军事关系不大的内容;第四,在文字... 宋代为配合武举、武学的考试、教学所需,由官方整理、刊布《武经七书》。《武经》勘定本与其它各本相比,有如下改动或不同:第一,删去了对君王不利或不礼貌的言辞;第二,强调"义";第三,删去了与军事关系不大的内容;第四,在文字上受古文运动影响,语言简洁而意义显豁;第五,偶有误改。宋人所选的《武经七书》在思想内容上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强调仁义道德,注重礼仪;在文武关系上,则侧重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武举制度 古代军事 军事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总要》军事地理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保见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3-91,共9页
《武经总要》包含丰富的军事地理内容,涵盖战前准备、行军安营、战争进程等各方面内容。战前准备方面,指出地理与战争关联密切,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将领应当受到军事地理学的训练,在战略评估敌我力量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地理因素。在不... 《武经总要》包含丰富的军事地理内容,涵盖战前准备、行军安营、战争进程等各方面内容。战前准备方面,指出地理与战争关联密切,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将领应当受到军事地理学的训练,在战略评估敌我力量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地理因素。在不同地带行军,要求并不一致,但要搞好通讯联系。安营的总体原则是远离可能存在水、火、致病因素的地域。战争中要随时关注战地的空间变化,占据地利,把握战机,获取胜利。《武经总要》在军事地理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总要 军事 军事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经典兵书——从《武经七书》、“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谈起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勇 欧阳康 《滨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自北宋《武经七书》出现以来,直到2013年《滨州学院学报》"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论稿"特刊刊出,历代学者在兵书经典化和普及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但形成的结果仍有整数概念的束缚和作品时代、作品类型覆盖不广等遗憾。为... 自北宋《武经七书》出现以来,直到2013年《滨州学院学报》"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论稿"特刊刊出,历代学者在兵书经典化和普及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但形成的结果仍有整数概念的束缚和作品时代、作品类型覆盖不广等遗憾。为了更好地推进古籍的经典化和普及化,以文献学视角为中心提出一种看法:将《太白阴经》《武经总要》《历代兵制》《三十六计》《训练操法详晰图说》《练兵实纪》六部兵书,结合"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论稿"所论述的十种兵书,共同列为十六部经典兵书,作为整合中国古代军事学资源的一种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滨州学院学报》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论稿 经典化 普及化 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武经总要》对边防地理的记述
9
作者 张保见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130-136,共7页
北宋曾公亮等修撰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军事史上的一部名著。该书单列有“边防”一门,采用地理志的编写体例,记载不仅涵盖北宋全部内防、外防边地,还包括辽、夏两政权,以及邻近的吐蕃诸部、西域地区,寄托着宋人恢复“汉唐旧疆”的精神... 北宋曾公亮等修撰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军事史上的一部名著。该书单列有“边防”一门,采用地理志的编写体例,记载不仅涵盖北宋全部内防、外防边地,还包括辽、夏两政权,以及邻近的吐蕃诸部、西域地区,寄托着宋人恢复“汉唐旧疆”的精神理想。“边防”一门的记载,立足军事需要、重在实用,从建置沿革、武力配置、交通道里、军事景观、特殊部署等多方面入手,展现出兵要地理的特点。其资料来源总体可靠,如实反映了北宋中期边防的基本态势,标志着边防理念在著述史上的定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总要》 边防地理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七书》“擒”字解
10
作者 邬文清 《绥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本文对《武经七书》中的五部经书里出现的17个"擒"字进行了考释,归纳出5种义项,即杀、斩首、攻破、战胜和消灭。
关键词 武经七书》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七书》与游朴的武备思想
11
作者 程利田 《南平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46-49,共4页
由宋代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校订、合刻而成的《武经七书》 ,是我国传统武学中的最高经典 ,被称为“兵法中的兵法” ,也是世界上首部兵法丛书。该书不仅武备兵学思想深邃 ,而且也深藏着儒家的仁本思想 ;不仅是一部治军之兵书 ... 由宋代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校订、合刻而成的《武经七书》 ,是我国传统武学中的最高经典 ,被称为“兵法中的兵法” ,也是世界上首部兵法丛书。该书不仅武备兵学思想深邃 ,而且也深藏着儒家的仁本思想 ;不仅是一部治军之兵书 ,也是一部治国治政之书。游朴是明代的一位官员。他不仅从儒家学说中吸取为官之径 ,而且也从《武经七书》中吸取治国治政之韬略 ,使他在为官的一生中体现了“智、仁、勇” ,“清、慎、勤”的清官特色和“三主法曹 ,无一冤狱”的严明执法精神。本文从“仁本第一 ,文武兼施”、“重视国防 ,加强守备”两个方面来论述游朴从《武经七书》里吸取治国治政之韬略 ,以丰富其仁政惠民的思想、治国治政之经验 ,同时也加强他武备思想的形成和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游朴 武备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亮兵书——《武经七书》
12
《孙子研究》 2015年第1期130-130,共1页
《武经七书》是宋朝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下令国子监从众多的兵书中选出一批精粹之作作为教材。受命参与这项工作的朱服、何去非等人历时三年,最后确定并校理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 《武经七书》是宋朝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下令国子监从众多的兵书中选出一批精粹之作作为教材。受命参与这项工作的朱服、何去非等人历时三年,最后确定并校理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宋神宗将其命名为《武经七书》。此书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军事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存《宋本武经七书》,为南宋孝宗时官刊本。原本为清末陆心源皕宋楼所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武学七书》 兵书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武经七书》 兵法 《司马法》 《尉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热兵器的演进对城池防御空间的影响——基于《武经总要》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茜 朱小佳 +1 位作者 张翼鸥 刘炜 《华中建筑》 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
《武经总要》成书于北宋中期,是现存最早官方主持编修的综合性军事著作,是研究北宋中期主流军事城池营建的重要史料。该文以文献调查与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武经总要》中热兵器的形制特征,分析其对北宋时期城池防御空间的影响... 《武经总要》成书于北宋中期,是现存最早官方主持编修的综合性军事著作,是研究北宋中期主流军事城池营建的重要史料。该文以文献调查与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武经总要》中热兵器的形制特征,分析其对北宋时期城池防御空间的影响,揭示在由冷兵器时期向热兵器时期转化过程中城池防御空间的变化趋势,以完善两宋时期的军事防御空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总要》 北宋 热兵器 防御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总要》与北宋孙子学的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新伟 《滨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2-45,共4页
《武经总要》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军事百科全书,大量引用了《孙子兵法》原文。这些引文折射出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某些积极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北宋孙子兵学的发展。其中尤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将能而君不御者... 《武经总要》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军事百科全书,大量引用了《孙子兵法》原文。这些引文折射出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某些积极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北宋孙子兵学的发展。其中尤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奇正"、"以寡胜众"、"贵知变"、"不以冥冥决事"等为代表。只可惜这些变化仅以书面形式出现,并未在军事实践中得以落实,北宋军队仍然痼疾难改,积重难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总要》 北宋 孙子学 军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总要》里法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冰冰 《科技风》 2011年第2期46-47,共2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北宋官定兵书《武经总要》中所出现的以六尺为一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的里法,以及它在军队和相关兵书记载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里法 武经总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七书讲义》东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兼论中日《武经》研究的异同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士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5,共10页
《施氏七书讲义》作为第一部系统注解《武经七书》的兵学著作。因在国内失传较早而影响有限,但经高丽传入日本后,却受到日本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兵学文本体系、兵学研究与著述范式、兵学理念等方面均对日本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助力了“江... 《施氏七书讲义》作为第一部系统注解《武经七书》的兵学著作。因在国内失传较早而影响有限,但经高丽传入日本后,却受到日本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兵学文本体系、兵学研究与著述范式、兵学理念等方面均对日本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助力了“江户兵学”的奠立与发展。作为中国兵学典籍东渐的一个典型案例,《施氏七书讲义》在中日两国的遭际,既充分表明东亚文化圈内紧密的文化联系,也折射出两国《武经》研究动力与取径的鲜明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于军事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七书讲义》 兵学 武经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武经七书》的管理思想
17
作者 周常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62-65,19,共5页
《武经七书》(以下简称《七书》)是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从我国浩繁的兵书中选出,颁行于武学(军事学校)的七部兵书,包括《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和《唐李问对》。这些北宋以前军事代表作... 《武经七书》(以下简称《七书》)是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从我国浩繁的兵书中选出,颁行于武学(军事学校)的七部兵书,包括《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和《唐李问对》。这些北宋以前军事代表作,是我国冷兵器时代战争指挥者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上都起过巨大的指导作用。重要的是,七书又是我国古代丰富管理思想的总汇,对研究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 管理是一个近代才有的概念,古代与它相应的是“治”,“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治”就是管理,又称为“司牧”、“驭民”。本文试分析《七书》所提出的“算”、“道”、“利”这三个范畴,探讨《七书》管理思想与现代经营管理的结合点。 庙算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庙算 古代管理思想 管理对象 《吴子》 《三略》 《六韬》 兵书 多元决定 《孙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军事思想新探——以《武经七书评》为中心 被引量:1
18
作者 詹良水 王飞 《孙子研究》 2023年第1期54-65,共12页
王阳明虽未留下专门的军事著作,但他早年所作的《武经七书评》及其具有传奇色彩的三大军功,能完整地反映出他的军事思想。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王阳明军事思想的核心是《孙子兵法》所提出的“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具体来说,王阳明的军事思... 王阳明虽未留下专门的军事著作,但他早年所作的《武经七书评》及其具有传奇色彩的三大军功,能完整地反映出他的军事思想。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王阳明军事思想的核心是《孙子兵法》所提出的“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具体来说,王阳明的军事思想又可分为慎战伐谋、速战速决、精兵强将、赏罚严明等战略思想和五“间”俱用、正合奇胜、便宜行事等战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军事思想 武经七书评 孙子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略古代兵家韬略的便捷之道——漫议‘中国古代用兵韬略漫画丛书’的《武经七书》
19
作者 璞明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2-33,共2页
众所周知,在中华这块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曾上演过许多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涌现过繁若秋星的军事家,贡献过众多光辉夺目的军事创造和发明,铸就过无数高明的战略、战法原则。它们都是军事文化的有机构成,而其最集中最精粹的提炼,无疑... 众所周知,在中华这块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曾上演过许多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涌现过繁若秋星的军事家,贡献过众多光辉夺目的军事创造和发明,铸就过无数高明的战略、战法原则。它们都是军事文化的有机构成,而其最集中最精粹的提炼,无疑是那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思想精辟的兵书战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兵书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载体,是韬略智谋的同义词。兵法韬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兵书战策 韬略智谋 古代兵法 军事制度 战争 中国古代 军事文化 兵家韬略 内容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经七书》情报分析思想简析
20
作者 申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1,共2页
《武经七书》拥有丰富而成熟的军事情报思想,情报分析思想更是其中的精粹。书中提出,情报分析必须遵循符合战争规律,运用逻辑的、辨证方法进行的原则,并提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和系统分析的情报分析方法。其中的情... 《武经七书》拥有丰富而成熟的军事情报思想,情报分析思想更是其中的精粹。书中提出,情报分析必须遵循符合战争规律,运用逻辑的、辨证方法进行的原则,并提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和系统分析的情报分析方法。其中的情报分析思想存在绝对化、经验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情报分析 军事情报思想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