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7
1
作者
吉利
陈正
+1 位作者
陈彬
廖春晖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的效果。方法安氏Ⅰ类错[牙合]重度牙列拥挤患者1例,应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扩弓,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下颌3、4、5、6牙位的冠中心(FA)点距...
目的探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的效果。方法安氏Ⅰ类错[牙合]重度牙列拥挤患者1例,应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扩弓,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下颌3、4、5、6牙位的冠中心(FA)点距离、下颌WALA嵴宽度以及下颌4、5、6牙位FA点-WALA嵴距离。结果矫治7个月时,患者牙列拥挤解除,牙弓形态良好。上下颌牙弓宽度较矫治前均有所增加,尤其4-4牙位间宽度增加最为明显;FA点距离及WALA嵴宽度均增加,FA点-WALA嵴距离接近正常值;前牙唇倾量不大。结论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重度牙列拥挤,排齐牙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Ⅰ类
牙弓
球面自锁托槽
止锁扩弓
正
畸
托架
正畸矫治器设计
牙移动技术
正
畸
学
矫
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并列阻生的正畸矫治
被引量:
10
2
作者
缪耀强
林苑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21-129,共9页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三磨牙并列阻生的正畸治疗方法,评估其效果。方法选择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并列阻生患者6例、共8对,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磨牙带环焊多曲推簧直立装置,对水平阻生的第二磨牙进行竖直,使第二磨...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三磨牙并列阻生的正畸治疗方法,评估其效果。方法选择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并列阻生患者6例、共8对,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磨牙带环焊多曲推簧直立装置,对水平阻生的第二磨牙进行竖直,使第二磨牙远中直立移动。结果水平阻生第二磨牙全部被直立,达到正常的殆平面,获得良好功能邻接关系及根平行。X线片示原阻生牙冠所占空间为正常牙槽骨组织所修复。下颌阻生磨牙竖直时间为5~14个月,平均为8.63个月。结论在下颌第二、三磨牙并列阻生患者中,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有利于第二磨牙的直立。自制带环焊多曲推簧及粘接拉钩的磨牙竖直技术能有效地使水平阻生的第二磨牙产生快速的远中直立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磨牙
正畸矫治器设计
下颌
原文传递
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卫东
董苁蓉
李蒙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观察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单侧或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因龋坏拔除的正畸患者。牙弓排齐整平后,用0.48 mm×0.64 mm(0.019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主弓丝,在下颌双尖牙区颊侧齿...
目的观察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单侧或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因龋坏拔除的正畸患者。牙弓排齐整平后,用0.48 mm×0.64 mm(0.019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主弓丝,在下颌双尖牙区颊侧齿槽骨植入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前牙连续结扎,通过缺牙区近远中牙齿颊舌侧的牵引钩和舌扣牵引下颌第二磨牙,关闭间隙。结果 12例患者15颗患牙经过13~19个月的牵引,下颌第二磨牙均达到预期的位置,X线片显示下颌第二磨牙根直立,没有发生吸收。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量平均9.8 mm,其中最大为12.1 mm,最小8.3 mm。L7-MP治疗前的平均值为97.2°,治疗后的平均值为103.3°,L5-L7的夹角明显变小,其平均值由治疗前的15.6°减少为7.1°。结论应用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植入体
正畸矫治器设计
磨牙
微种植体
间接支抗
下颌第二磨牙
近中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控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虞千瑶
黄一平
李巍然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02-207,共6页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迅速,日渐受到临床医师与社会的重视。垂直向控制是正畸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具有一套不同于传统固定矫治器的独特力学系统,隐形矫冶器的垂直向移动效果存疑。本文旨在对隐形矫治器垂直向控制的力学特...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迅速,日渐受到临床医师与社会的重视。垂直向控制是正畸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具有一套不同于传统固定矫治器的独特力学系统,隐形矫冶器的垂直向移动效果存疑。本文旨在对隐形矫治器垂直向控制的力学特点、矫治效果及常用辅助手段三方面内容做一综述。现有研究表明,随着矫治器设计与技术的更新,隐形矫治器控制牙齿垂直向移动准确度已较前有所提升,但仍然十分有限,临床医师需联合应用各类垂直向控制辅助手段以提高矫治效率。当前临床常用的辅助手段主要可分为改变矫治器结构、使用辅助装置与特定矫治设计三个方面。由于移动准确度的局限,隐形矫治器对于垂直向不调的矫治效果也存在争议,当前研究普遍认为其仅适用于轻、中度深覆验及开始的矫治,主要机制为前牙的压低或伸长,而后牙垂直向移动则相对有限。总体而言,实际应用中临床医师须通过适应证选择与各类辅助手段保证与提高隐形矫治器垂直向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
矫治器
垂直向控制
正
畸
牙齿移动
正畸矫治器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7
1
作者
吉利
陈正
陈彬
廖春晖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欧欧医疗研究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
出处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111,8190097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173)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研究所内部科研基金(YIP-2018-017)。
文摘
目的探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的效果。方法安氏Ⅰ类错[牙合]重度牙列拥挤患者1例,应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扩弓,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下颌3、4、5、6牙位的冠中心(FA)点距离、下颌WALA嵴宽度以及下颌4、5、6牙位FA点-WALA嵴距离。结果矫治7个月时,患者牙列拥挤解除,牙弓形态良好。上下颌牙弓宽度较矫治前均有所增加,尤其4-4牙位间宽度增加最为明显;FA点距离及WALA嵴宽度均增加,FA点-WALA嵴距离接近正常值;前牙唇倾量不大。结论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重度牙列拥挤,排齐牙列。
关键词
错
安氏Ⅰ类
牙弓
球面自锁托槽
止锁扩弓
正
畸
托架
正畸矫治器设计
牙移动技术
正
畸
学
矫
正
Keywords
Malocclusion,angle classⅠ
Dental arch
Spherical self-ligating bracket
Arch expansion
Orthodontic brackets
Orthodontic appliance design
Tooth movement techniques
Orthodontics,corrective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并列阻生的正畸矫治
被引量:
10
2
作者
缪耀强
林苑云
机构
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
阳江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出处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三磨牙并列阻生的正畸治疗方法,评估其效果。方法选择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并列阻生患者6例、共8对,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磨牙带环焊多曲推簧直立装置,对水平阻生的第二磨牙进行竖直,使第二磨牙远中直立移动。结果水平阻生第二磨牙全部被直立,达到正常的殆平面,获得良好功能邻接关系及根平行。X线片示原阻生牙冠所占空间为正常牙槽骨组织所修复。下颌阻生磨牙竖直时间为5~14个月,平均为8.63个月。结论在下颌第二、三磨牙并列阻生患者中,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有利于第二磨牙的直立。自制带环焊多曲推簧及粘接拉钩的磨牙竖直技术能有效地使水平阻生的第二磨牙产生快速的远中直立移动。
关键词
阻生牙
磨牙
正畸矫治器设计
下颌
Keywords
Impacted tooth
Molar
Orthodontic appliance design
Mandibular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卫东
董苁蓉
李蒙
机构
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口腔门诊
黄石现代口腔医院
出处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5期263-26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单侧或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因龋坏拔除的正畸患者。牙弓排齐整平后,用0.48 mm×0.64 mm(0.019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主弓丝,在下颌双尖牙区颊侧齿槽骨植入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前牙连续结扎,通过缺牙区近远中牙齿颊舌侧的牵引钩和舌扣牵引下颌第二磨牙,关闭间隙。结果 12例患者15颗患牙经过13~19个月的牵引,下颌第二磨牙均达到预期的位置,X线片显示下颌第二磨牙根直立,没有发生吸收。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量平均9.8 mm,其中最大为12.1 mm,最小8.3 mm。L7-MP治疗前的平均值为97.2°,治疗后的平均值为103.3°,L5-L7的夹角明显变小,其平均值由治疗前的15.6°减少为7.1°。结论应用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效果较显著。
关键词
牙植入体
正畸矫治器设计
磨牙
微种植体
间接支抗
下颌第二磨牙
近中移动
Keywords
Micro implant
Indirect anchorage
Mandibular second molar
Mesial movement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控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虞千瑶
黄一平
李巍然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
出处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02-207,共6页
文摘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迅速,日渐受到临床医师与社会的重视。垂直向控制是正畸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具有一套不同于传统固定矫治器的独特力学系统,隐形矫冶器的垂直向移动效果存疑。本文旨在对隐形矫治器垂直向控制的力学特点、矫治效果及常用辅助手段三方面内容做一综述。现有研究表明,随着矫治器设计与技术的更新,隐形矫治器控制牙齿垂直向移动准确度已较前有所提升,但仍然十分有限,临床医师需联合应用各类垂直向控制辅助手段以提高矫治效率。当前临床常用的辅助手段主要可分为改变矫治器结构、使用辅助装置与特定矫治设计三个方面。由于移动准确度的局限,隐形矫治器对于垂直向不调的矫治效果也存在争议,当前研究普遍认为其仅适用于轻、中度深覆验及开始的矫治,主要机制为前牙的压低或伸长,而后牙垂直向移动则相对有限。总体而言,实际应用中临床医师须通过适应证选择与各类辅助手段保证与提高隐形矫治器垂直向控制的效果。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
矫治器
垂直向控制
正
畸
牙齿移动
正畸矫治器设计
Keywords
Clear aligner appliances
Vertical control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Orthodontic appliance design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1例并文献复习
吉利
陈正
陈彬
廖春晖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并列阻生的正畸矫治
缪耀强
林苑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2
10
原文传递
3
微种植体作为间接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观察
王卫东
董苁蓉
李蒙
《广东牙病防治》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控制
虞千瑶
黄一平
李巍然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1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