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失犯的正当化事由研究
1
作者 朴宗根 党政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57-69,共13页
依据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犯罪过失具有双重机能,既是构成要件要素又是责任要素,而且在评价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从理论上讲,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过失行为可以成立正当防卫的正当化事由,实践中也有相关判例.但依据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对违法... 依据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犯罪过失具有双重机能,既是构成要件要素又是责任要素,而且在评价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从理论上讲,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过失行为可以成立正当防卫的正当化事由,实践中也有相关判例.但依据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对违法性不能独立进行评价或判断,所以从法律效果而言,只能直接地、无条件地排除犯罪构成.在实践中,因过失犯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小于故意犯,对存在正当化事由的过失犯罪,一般通过刑法第13条之规定出罪,但这种处理方式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理论支撑.因此,内地法系国家刑法关于过失犯的正当化理论,对我国过失犯排除社会危害性理论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失犯 正当化事由 违法性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之正当化功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绍宇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6期48-49,共2页
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是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行政立法政治正当化的关键所在。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是民主行政和法治行政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功能,一言以蔽之,就是对行政立法的正当化,具体而言,主要有政治正当化功... 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是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行政立法政治正当化的关键所在。公民行政立法动议权,是民主行政和法治行政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功能,一言以蔽之,就是对行政立法的正当化,具体而言,主要有政治正当化功能、社会正当化功能和经济正当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立法动议权 政治正当化 社会正当化 经济正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正当化理论述评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明明 李晔 李薇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71-1781,共11页
制度正当化是指个体将现存社会安排合法化的心理过程。制度正当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谬误意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在认知和意识形态上维护和支持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积极和消... 制度正当化是指个体将现存社会安排合法化的心理过程。制度正当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谬误意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在认知和意识形态上维护和支持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积极和消极后果。制度正当化受到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制度正当化中"制度"的涵义,加强制度正当化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以便更好地解释社会转变如何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正当化 刻板印象 外群体偏好 补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实践正当化在放射防护三原则中的地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宝廷 石二为 +1 位作者 王应欣 李顺福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放射实践 正当化 放射防护 照射剂量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务公开方式的多样化与正当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高一飞 吕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2,共6页
检务公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司法运行的公正性,而提出的对外公布检察机关履行职责情况和有关信息的一项司法改革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检务公开要坚持最大限度公开这一原则,在公开的... 检务公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司法运行的公正性,而提出的对外公布检察机关履行职责情况和有关信息的一项司法改革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检务公开要坚持最大限度公开这一原则,在公开的内容上要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在公开的方式上要追求多元化与正当化。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相关文件,结合我国检察实务,我国检务公开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向利害相关人、诉讼参与人的直接告知公开;向民意代表以参与、参观、旁听的方式公开;向社会公众的全面、广泛的公开。为实现检务公开方式的正当化,检务公开应做到最大限度公开、方便人民群众和有利于推进程序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务公开 多元 正当化 最大限度公开 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侦查程序的正当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忆 陈龙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2,共5页
侦查程序的正当化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需要。当前 ,侦查程序的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自由侦查的倾向 ,直接导致了违法侦查行为的产生 ,其危害性较大。因此 。
关键词 侦查程序 正当化 刑事诉讼 侦查行为 程序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实践正当化在数字床边摄影中的地位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安宁 陈君坤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488-489,共2页
目的了解受检者与同病房周围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并提醒临床医生要加强对射线防护的认识,防止盲目的滥用或泛用X线床边摄影。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以及对申请单的审核,综合评价2005年所摄7 218人次床边片的正当化。结果全年... 目的了解受检者与同病房周围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并提醒临床医生要加强对射线防护的认识,防止盲目的滥用或泛用X线床边摄影。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以及对申请单的审核,综合评价2005年所摄7 218人次床边片的正当化。结果全年中认为患者必须采用床边摄影的占19%,可要可不要实施床边摄影的占31%,不必采用床边摄影的占50%。结论医疗照射目前已成为人类接受X射线最大的来源,而床边摄影危害更大,只有经过了充分的论证,正当化床边摄影方可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实践 正当化 床边摄影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程序正当化探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马贵翔 黄国涛 《人大研究》 2017年第8期41-48,共8页
之所以强调立法程序的正当性,是因为立法程序是否正当不仅关涉一国民主和法治程度,还关系公民基本权益的保障状况。
关键词 立法程序 正当化 基本权益 法治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行为的正当化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2-82,共11页
正是基于对人的自我决定权的尊重,"患者的意思是最高的法",患者的同意成为阻却医疗行为违法性的根本事由。有效的患者同意,应当是由患者本人(或者其监护人)以表达于外部的方式,在医疗行为实施之前作出;同意蕴涵了"接受&q... 正是基于对人的自我决定权的尊重,"患者的意思是最高的法",患者的同意成为阻却医疗行为违法性的根本事由。有效的患者同意,应当是由患者本人(或者其监护人)以表达于外部的方式,在医疗行为实施之前作出;同意蕴涵了"接受"或者"拒绝",指向的是医疗行为及其结果;同意只需出于患者的自愿即可,并非必定理性。欠缺患者同意的医疗行为包括强制医疗、紧急医疗和专断医疗,前两者的正当化根据分别是公共利益和推定的患者同意。至于专断医疗,少数国家规定了专门罪名,有的国家作为伤害罪处理,而大多数国家则认为不成立犯罪,我国现阶段不宜将专断医疗入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同意 正当化 强制医疗 紧急医疗 专断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复议程序的正当化修复——基于司法审查的视角 被引量:22
10
作者 章剑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7,64,共11页
最高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以及多年实证数据显示,行政复议程序欠缺"正当化"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行政复议程序进行正当化修复,使得行政系统内的行政复议机关,以相对客观超然的立场,公正、合理地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提升作为解决行... 最高法院的指导性案例以及多年实证数据显示,行政复议程序欠缺"正当化"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行政复议程序进行正当化修复,使得行政系统内的行政复议机关,以相对客观超然的立场,公正、合理地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提升作为解决行政纠纷的行政复议制度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十分必要。正当化修复应根据听取意见、防止偏见、信息公开三条路径展开,须在走出行政复议司法化误区的前提下,通过对模糊概念的明确化、增设"行政复议委员会"、添加"单方接触之禁止"规则、添加复议材料"便民公开"规则等方式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复议程序 正当化修复 听取意见 防止偏见 信息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安全管制的基础、架构与限定问题——兼论我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当化基础和适用界限 被引量:20
11
作者 龙卫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共13页
我国《网络安全法》奉行着一种关于网络安全治理的强监管理念,在当今世界的网络安全专门立法中可谓独树一帜,系以一个更加多层次的综合化的网络安全概念为面向,重在强化国家对于网络安全的管制力。其体系架构,在原则上体现为一种由复杂... 我国《网络安全法》奉行着一种关于网络安全治理的强监管理念,在当今世界的网络安全专门立法中可谓独树一帜,系以一个更加多层次的综合化的网络安全概念为面向,重在强化国家对于网络安全的管制力。其体系架构,在原则上体现为一种由复杂原则组合指导的特点,但格外强调国家管理的本位性和直接性;在管制事项上则体现为名目繁多,内容绵密,并呈现不少独特的体制特色。所以,为了有效而合理地实施《网络安全法》,应当深刻理解有关网络安全管制正当化基础及其演化,更加准确地解读和把握我国网络安全管制的内在基础和外在边界,并且还要特别注意实施中的目的体系、行政权属性以及网络技术架构等限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管制 管制框架 正当化基础 适用限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兼议正当化行为的体系地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许发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以解决正当化行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不定,及其与犯罪构成关系不明为突破口;以反映定罪过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以及对抗制的诉讼程序特点为价值立场;兼顾中国已有的理论与实务情况,主张在我国犯罪构成论的应有结构为两层次四要件犯罪构... 以解决正当化行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不定,及其与犯罪构成关系不明为突破口;以反映定罪过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以及对抗制的诉讼程序特点为价值立场;兼顾中国已有的理论与实务情况,主张在我国犯罪构成论的应有结构为两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结构。此即:第一层次,三个要件,依次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和犯罪主观要件;第二层次为犯罪客体一个要件,其中,正当化行为等作为排除犯罪客体的事由在此纳入犯罪构成要件之中。无此事由,犯罪即告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论 二层次 四要件 正当化行为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规定的正当化理论之缺失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香如 宣炳昭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2,共5页
犯罪规定的正当化理论在刑法学中至今仍无一席之地,犯罪规定的正当化问题或者湮没干刑法的机能之中,或者在刑罚的正当化理论中若隐若现,即使在罪刑法定主义的时代呼唤下,它也仅有微弱的回应。这是刑法裁判规范优先观念的产物,建立市民刑... 犯罪规定的正当化理论在刑法学中至今仍无一席之地,犯罪规定的正当化问题或者湮没干刑法的机能之中,或者在刑罚的正当化理论中若隐若现,即使在罪刑法定主义的时代呼唤下,它也仅有微弱的回应。这是刑法裁判规范优先观念的产物,建立市民刑法,应树立行为规范优先的理念,重视犯罪规定的正当化问题,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必须反思法益之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正当化 刑法的机能 行为规范 裁判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正当化事由错误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泽善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39-47,共9页
正当化事由错误与事实错误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它并不属于犯罪论体系上的构成要件,可以归属于违法性问题,因此,又与违法性错误有近似之处。有关正当化事由错误的理论界说,大陆法系的理论界定相对明确一些,聚讼的焦点主要围绕在违法性... 正当化事由错误与事实错误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它并不属于犯罪论体系上的构成要件,可以归属于违法性问题,因此,又与违法性错误有近似之处。有关正当化事由错误的理论界说,大陆法系的理论界定相对明确一些,聚讼的焦点主要围绕在违法性阻却事由错误的理论认识与归类的问题上。与此相比,我国学术界对正当化事由的界说,缺乏完整的认识,传统的归入事实错误说似乎已成定论。在我国的刑法理论界,有关正当化事由错误问题基本上不存在激烈的争鸣,偶有一些新的论点,也很难与事实错误说相颉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化事由错误 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过当 故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竞技的正当化事由及其诉讼证明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燕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正当化事由是维护体育竞技活动公正的天平,刑法介入体育竞技活动的危险状况或危害结果时应坚持谦抑性精神。立足于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体育竞技伤害行为的正当化根据为被害人承诺理论,在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从承诺主题、承... 正当化事由是维护体育竞技活动公正的天平,刑法介入体育竞技活动的危险状况或危害结果时应坚持谦抑性精神。立足于现有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体育竞技伤害行为的正当化根据为被害人承诺理论,在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从承诺主题、承诺时间、承诺主体、承诺真实性、承诺表示和认识等方面加以严格认定。在被害人承诺的刑事诉讼证明上,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控方始终承担证明有罪的责任,且证明标准应为定罪标准,而辩方为盖然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正当化事由 证明责任 被害人承诺 体育竞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证明本体论:从可视化到正当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长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106,共24页
司法证明本体论主要解决性质和手段两大问题。司法证明的性质一直存在数学性与非数学性、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以及科学性与人文性之争。性质之争在手段上呈现的是追求证明可视性与保持证明模糊性两种进路。关于司法证明的可视化追求,从... 司法证明本体论主要解决性质和手段两大问题。司法证明的性质一直存在数学性与非数学性、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以及科学性与人文性之争。性质之争在手段上呈现的是追求证明可视性与保持证明模糊性两种进路。关于司法证明的可视化追求,从边沁的说服刻度表,到威格摩尔的图示法,再到概率论,直至今天的人工智能算法,虽有层层递进之势,终因技术与伦理的双重制约,共识非短时间内所能达成。鉴于司法证明的模糊状态仍将长期持续,模糊证明的正当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司法证明正当化既要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又要兼顾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采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相向而行的做法。以当事人为中心进行具体证据的个别化检验,以法官为中心进行整体证据的融贯性检验。从而使司法证明的过程和结果既能为当事人接受,也能获得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证明的性质 可视 正当化 个别检验 融贯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背景下中国司法责任制度转向——法官司法责任追究的正当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军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1期75-79,共5页
法官司法责任制度是中国司法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法官司法责任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规范法官司法行为,实现法官司法权科学运行;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法官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司法行为理论构成法官司法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官司法责... 法官司法责任制度是中国司法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法官司法责任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规范法官司法行为,实现法官司法权科学运行;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法官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司法行为理论构成法官司法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官司法责任制度在指导原则上经历了从单纯威慑到遵循司法规律,在内容上经历了从注重结果到行为与结果并重,在程序上经历了从行政化到司法化的变化过程,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司法责任制度建设朝着正当化方向发展。法官司法责任制度在具体操作程序和配套措施建设方面仍需要细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法官责任 追责程序 正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当化事由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丽萍 于晓楠 《法治研究》 2011年第10期29-34,共6页
正当化事由是指刑法中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因而是否定层面的定罪,在犯罪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关于正当化事由的探究,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呈现了林林总总的学术观点,但是国内学者却鲜有涉足,很多观点在理论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中... 正当化事由是指刑法中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因而是否定层面的定罪,在犯罪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关于正当化事由的探究,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呈现了林林总总的学术观点,但是国内学者却鲜有涉足,很多观点在理论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中,更大的包容性决定了正当化事由的理论根基应当在于社会的相当性,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与罪刑法定原则是并行不悖的。同时,针对正当化事由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密切关系,应当将正当化事由纳入犯罪构成要件之中,并与客观要件同时进行考察,以实现程序和实体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化事由 理论根基 基本分类 体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押犯罪嫌疑人通信权限制的正当化事由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学强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9期151-159,共9页
通信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只有具备正当化事由,才能予以限制。但是,我国刑事法规从当事人及辩护人两个角度,对在押犯罪嫌疑人通信权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双重限制。在对信件例行检查中,正当化事由的缺失,致使在押犯罪嫌疑人通信权处于... 通信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只有具备正当化事由,才能予以限制。但是,我国刑事法规从当事人及辩护人两个角度,对在押犯罪嫌疑人通信权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双重限制。在对信件例行检查中,正当化事由的缺失,致使在押犯罪嫌疑人通信权处于虚置状态。在网络社会异地辩护成为常态,难以通过增加会见次数弥补通信的缺失的情况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信权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例行检查原则背后特别权利关系理论的转变,以及看守所条例的修改,可能给"秘密为原则,检查为例外"的确立,正当化事由的明确,以及"拆而不阅"技术性措施的采用带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押犯罪嫌疑人 通信权 双重限制 正当化事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正当性的正当化过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21,共7页
宪法正当性的正当化过程就是宪法正当性的实现过程,包括宪法产生的正当化和宪法制度内容的正当化两个方面。前者是制宪权的正当化过程,它保障了宪法起点的正当性;后者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正当化过程,它保障了宪法过程和结果的正当性。
关键词 正当化过程 制宪权 国家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