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及清初“歇家”参与赋役领域的原因和方式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铁球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66,共17页
自明中叶起,“歇家”以仓场为中心,利用其各种功能,在为纳户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他们还与各色人员互相勾结包揽了纳户赋役上纳,成为了在仓场支配纳户行为的核心力量,明政府为了利用和控制这股力量,大规模把“歇家”编为仓役。结果仓内... 自明中叶起,“歇家”以仓场为中心,利用其各种功能,在为纳户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他们还与各色人员互相勾结包揽了纳户赋役上纳,成为了在仓场支配纳户行为的核心力量,明政府为了利用和控制这股力量,大规模把“歇家”编为仓役。结果仓内仓外尽是“歇家”,形成了“盘踞仓场型歇家”群体。清初针对仓役“歇家”把持仓场的情形,采取了革除仓役“歇家”之名和分化“歇家”职能的措施,在这场变革中,仓役“歇家”之名逐渐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在粮长和里甲赋役征收体制解体和崩溃过程中,“歇家”利用其各种力量和关系,开始大规模揽纳赋役,逐步成为赋役征收的主力之一。这种“歇家”以州县粮里为活动中心,根据其包纳方式可概称为“粮里型歇家”和“保歇型歇家”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 仓场型歇家 粮里型歇家 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歇家发展历程分析——兼论歇家的运营模式
2
作者 肖娜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0-52,共3页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歇家"起始于明朝后期,到了清朝发展到全盛阶段,衰落于民国时期。歇家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它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语言优势、以及资金优势成功的连接起汉番贸易。歇家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收官和衰亡三个阶段,...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歇家"起始于明朝后期,到了清朝发展到全盛阶段,衰落于民国时期。歇家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它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语言优势、以及资金优势成功的连接起汉番贸易。歇家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收官和衰亡三个阶段,歇家又分为"官歇家"和"私歇家","官歇家"是"私歇家"发展的必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歇家 歇家 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歇家”概况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铁球 霍维洮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22-26,共5页
笔者采用了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相参证的方法,论述了“歇家”的基本概念、人员构成及“歇家”含义之延伸。认为“歇家”为客店之别称,其人员主要由牙保、棍徒、矜监、巨室豪富(勋戚甲第)、衙门胥吏所构成,“歇家”除了客店这一基本含义外... 笔者采用了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相参证的方法,论述了“歇家”的基本概念、人员构成及“歇家”含义之延伸。认为“歇家”为客店之别称,其人员主要由牙保、棍徒、矜监、巨室豪富(勋戚甲第)、衙门胥吏所构成,“歇家”除了客店这一基本含义外,后来还特指住所和一些衙门某些特殊的职役称呼。同时,“歇家”虽是客店之别称,但它又在客店的基础兼营各种业务,其中商业贸易的特性尤为突出,因此,它与纯粹提供住宿服务的客店又有实质性的差别。“歇家”还利用其商业势力和特殊身份强力介入了赋役和司法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家 基本概念 人员构成 含义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贸易领域中的“客店”、“歇家”、“牙家”等名异实同考 被引量:8
4
作者 胡铁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153,共10页
在贸易领域中,"客店"、"歇家"、"牙家"、"牙歇"等,都是采取"客店"与"牙行"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且都有"开肆"的功能,它们在贸易领域经营方式的内涵,实际上是名异... 在贸易领域中,"客店"、"歇家"、"牙家"、"牙歇"等,都是采取"客店"与"牙行"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且都有"开肆"的功能,它们在贸易领域经营方式的内涵,实际上是名异而实同。因在文献中见之最多是"歇家",故将这类模式称为"歇家牙行"模式。由于"客店"、"牙家"、"园亭"、"歇店"、"牙歇"等都有称为"歇家"的记载,故可把它们称之为"歇家"之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店 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海外贸易中的“歇家牙行”与海禁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7
5
作者 胡铁球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5,共9页
为了冲破明代的海禁政策,民间创造出一种商贸经营模式——"歇家牙行",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把各类商人、基层组织、地方衙门、海防、税关等人员联络起来,形成一个巨大贸易与关系网络,为成功走私海外贸易提供了条件。开展这种经营... 为了冲破明代的海禁政策,民间创造出一种商贸经营模式——"歇家牙行",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把各类商人、基层组织、地方衙门、海防、税关等人员联络起来,形成一个巨大贸易与关系网络,为成功走私海外贸易提供了条件。开展这种经营方式的群体,史称"商牙歇家"、或"窝主"、"主家"、"接引之家"等,名色不一。他们推动了明代海禁政策的调整,转变了明清海外贸易管理方式,这主要体现于政府利用他们力量来协助管理番货抽分。另外,因"歇家牙行"经营模式能很好替代市舶司的功能,这为明清从"市舶司管理"转变为"海关管理"提供了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歇家牙行 海禁 走私 市舶司 海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歇家”介入司法领域的原因和方式 被引量:8
6
作者 胡铁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4-183,共10页
"歇家"参与司法领域的最主要方式有三:一是利用其赋役征收功能延伸到司法领域,二是利用提供食宿服务功能延伸到司法领域,三是利用其保人、职役、解户的身份直接或间接干预司法审理及监狱制度的延伸管理。由于其延伸功能之途... "歇家"参与司法领域的最主要方式有三:一是利用其赋役征收功能延伸到司法领域,二是利用提供食宿服务功能延伸到司法领域,三是利用其保人、职役、解户的身份直接或间接干预司法审理及监狱制度的延伸管理。由于其延伸功能之途径有别,所以上述"歇家"参与司法领域的演变轨迹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家 司法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甘肃省循化厅歇家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红伟 欧麦高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158,共8页
清代循化厅歇家是雍正年间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后,为加强时藏边地区的控制,将原来河州厅治下以通事出身为主的番歇家,转由官办发展起来的粮赋型歇家。循化厅歇家具有就家接歇与散役的特点。他们是沟通地方政府与番民不可或缺的中介,不仅包... 清代循化厅歇家是雍正年间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后,为加强时藏边地区的控制,将原来河州厅治下以通事出身为主的番歇家,转由官办发展起来的粮赋型歇家。循化厅歇家具有就家接歇与散役的特点。他们是沟通地方政府与番民不可或缺的中介,不仅包揽番粮,还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稽查户口、通语词讼、调查案件、调节社会纠纷、查禁贸易等职能。这表明明清时期歇家并非完全具有客店的性质,也不可能具备代表政府管理基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化厅 粮赋型歇家 社会职能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边歇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红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4,共9页
藏边歇家作为明清以来中国歇家群体中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歇家成分,兴起于明代日益扩大的族群贸易,兴盛于清代,余绪延及1950年代。以地域而言,藏边歇家可分为边内歇家与边外歇家。边内歇家因其赢利手段与营业内容可分为商歇家与粮歇家两... 藏边歇家作为明清以来中国歇家群体中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歇家成分,兴起于明代日益扩大的族群贸易,兴盛于清代,余绪延及1950年代。以地域而言,藏边歇家可分为边内歇家与边外歇家。边内歇家因其赢利手段与营业内容可分为商歇家与粮歇家两种类型,在清朝的立法实践中,粮歇家为官歇家;商歇家则因报官与否,呈现出官歇家与私歇家的分野。边外歇家因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安多藏区者称为"主人家",在康藏者称"锅庄"。藏边歇家因起始营业范围及受政府管制、地域文化影响等不同,具有迥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历史命运。尽管如此,各藏边歇家借助于特殊的语言媒介机制,在藏边贸易、社会治理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藏边族际的互动与交流。类型各异,层次分明的藏边歇家,对于蠡测中国歇家的组织形式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人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以来 藏边歇家 族群贸易 政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青海歇家与洋行关系初探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安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歇家作为近代青海地区特有的民族中间商,在西北商贸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与洋行的关系,学界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经初步探讨,歇家早在洋行进入之前就已活跃在青藏地区,洋行没有使歇家买办化,二者只是特定时空中的商业合作伙伴,歇家... 歇家作为近代青海地区特有的民族中间商,在西北商贸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与洋行的关系,学界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经初步探讨,歇家早在洋行进入之前就已活跃在青藏地区,洋行没有使歇家买办化,二者只是特定时空中的商业合作伙伴,歇家的衰落与洋行也无直接联系,青海地方官僚资本的商业垄断才是歇家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不能因为歇家曾与洋行合作过就否定其在近代西北民族商贸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歇家 洋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歇家牙行”经营模式在近代西北地区的沿袭与嬗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铁球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106,188,共20页
从微观层面来考察,在近代西北,被称之为外馆、货栈、毛栈、行栈、斗家等等名称各异的商号(字号)、坐庄,依然保留了明清以来"歇家牙行"经营模式的胚胎。从宏观层面考察,随着近代沿海商埠的开辟,洋行开始以"歇家"或... 从微观层面来考察,在近代西北,被称之为外馆、货栈、毛栈、行栈、斗家等等名称各异的商号(字号)、坐庄,依然保留了明清以来"歇家牙行"经营模式的胚胎。从宏观层面考察,随着近代沿海商埠的开辟,洋行开始以"歇家"或栈商为连接点大规模进入了西北地区收购皮毛等工业原料物资,导致了近代西北出口贸易的大发展,加上在晚清及民国时期民族"边地"贸易政策和环境的变化,"歇家牙行"经营开始大规模淡化其服务贸易的内容而走上了直接贸易及混合经营模式的道路,这种嬗变也构成了我国西北地区近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家牙行”模式 贸易变迁 西北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羁縻抚驭之道:清代循化厅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乡约与歇家 被引量:5
11
作者 储竞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2,共5页
清初,在"大一统思想"引导下,清政府着手把循化厅地区纳入国家权力体系之中,但是受传统族群观影响及统治成本的制约,清政府对循化厅地区的统治政策仍以"羁縻"为主。针对循化厅内不同区域的社会文化特征,清政府采取... 清初,在"大一统思想"引导下,清政府着手把循化厅地区纳入国家权力体系之中,但是受传统族群观影响及统治成本的制约,清政府对循化厅地区的统治政策仍以"羁縻"为主。针对循化厅内不同区域的社会文化特征,清政府采取灵活的羁縻策略分设乡约、歇家,并赋予其多样的政府职能以实现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乡约与歇家的设置虽然有利于国家权力的下移与展现,但同时也阻断了国家与民众的直接联系,分割了国家认同的资源,导致国家政治权威合法性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羁縻 循化厅 乡约 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小说中的“歇家”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文继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8,共6页
本文依据明清小说,并结合其他资料,探讨了明清小说中“歇家”的含义和形象,分析“歇家”多为反面形象的成因。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歇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档案史料看“歇家”的司法职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晓波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歇家"通过各种方式介入司法领域,并拥有相应的司法职能。而从保留较为真实的档案史料分析,"歇家"与"歇役"有根本的不同:主要职能不同,"歇家"通过赋税征收间接的介入司法领域,"歇役"... "歇家"通过各种方式介入司法领域,并拥有相应的司法职能。而从保留较为真实的档案史料分析,"歇家"与"歇役"有根本的不同:主要职能不同,"歇家"通过赋税征收间接的介入司法领域,"歇役"直接参与司法活动中。"歇家"并不是通过"职役"的身份介入司法领域的,除了利用其赋役征收和提供食宿服务功能延伸到司法领域之外,还通过"夹禀"的方式间接地介入司法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史料 歇家 司法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青民族贸易中的歇家和刁郎子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活跃于甘青民族地区商贸活动中的歇家和刁郎子,在该地商贸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对于歇家和刁郎子相关的一些问题,则有着不同的说法和见解,如歇家的起源问题,歇家的性质问题,歇家与洋行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和评价歇家和刁... 活跃于甘青民族地区商贸活动中的歇家和刁郎子,在该地商贸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对于歇家和刁郎子相关的一些问题,则有着不同的说法和见解,如歇家的起源问题,歇家的性质问题,歇家与洋行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和评价歇家和刁郎子等。根据资料对于这些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民族贸易 歇家 刁郎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西北羊毛贸易中的歇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近代以来,随着天津开埠通商,西北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在羊毛出口的促动下,明清以来在西北民族地区曾普遍存在的歇家开始蜕变并转型成为"中间商人":他们既是蒙藏民族羊毛出口贸易的代理人,又是联系天津客商... 近代以来,随着天津开埠通商,西北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在羊毛出口的促动下,明清以来在西北民族地区曾普遍存在的歇家开始蜕变并转型成为"中间商人":他们既是蒙藏民族羊毛出口贸易的代理人,又是联系天津客商的纽带,"中间人"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西北羊毛市场中交易模式的特性,而行商和坐商两种类型的歇家,共同支撑起近代西北羊毛的流通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家 近代西北 羊毛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明清时期歇家的别称
16
作者 刘宇萌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55-56,共2页
歇家是明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代指一类人,又可以代指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除此之外,歇家也可以指代一种经营方式。歇家的基本含义是客店,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歇家的社会功能逐渐延伸到商贸、词讼、赋役等领域。直接影响着... 歇家是明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代指一类人,又可以代指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除此之外,歇家也可以指代一种经营方式。歇家的基本含义是客店,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歇家的社会功能逐渐延伸到商贸、词讼、赋役等领域。直接影响着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进程。除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以外,歇家还有众多的别称,这些别称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与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歇家 别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歇家介入司法领域的方式探究——以清代青海循化厅档案为中心进行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小良 韩学俊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95-101,共7页
从相关的档案史料可以看出,清代青海地区的歇家与歇役在诸多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绝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就清代青海地区而言,歇家带有明显的散役色彩,而歇役则是政府的专职差役,由政府直接调遣。从青海循化厅档案中可以看出,青海歇家通... 从相关的档案史料可以看出,清代青海地区的歇家与歇役在诸多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绝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就清代青海地区而言,歇家带有明显的散役色彩,而歇役则是政府的专职差役,由政府直接调遣。从青海循化厅档案中可以看出,青海歇家通过稽查户籍等方式介入司法领域,它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清代青海地区原有的社会秩序,而且对促进青海地区后续的社会变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地区 歇家 司法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贸易的桥梁——论青海地区的歇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呈磊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期300-,302,共2页
青海歇家是从事青海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易的中介人。歇家的出现填补了"茶马互市"终止后所导致得青海贸易链条上的空缺,对青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资本的介入,在"西宁毛&... 青海歇家是从事青海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易的中介人。歇家的出现填补了"茶马互市"终止后所导致得青海贸易链条上的空缺,对青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资本的介入,在"西宁毛"出口贸易中歇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由于青海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歇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家 易货 羊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青海地区“歇家”参与司法活动探析
19
作者 孟小良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0-197,共8页
在清代中后期,青海地区的"歇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一是利用催征粮赋的途径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二是利用从事商贸的途径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三是利用居间保人、歇役的身份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青海地区的&qu... 在清代中后期,青海地区的"歇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一是利用催征粮赋的途径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二是利用从事商贸的途径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三是利用居间保人、歇役的身份参与当地的司法活动。青海地区的"歇家"具有一定的司法功能,主要表现在:稽查功能、通语功能、调查功能、调解功能,但其司法功能带有明显的散役色彩,故在司法实践中远未达到替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歇家 司法功能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延两百年的歇家藏客往事
20
作者 赵秋玲 《青海国土经略》 2020年第3期77-82,共6页
初冬去湟源县城,我见到了民俗专家董晧先生;并辗转多人,在西宁找到了民国初年青海藏客车虎臣的后人车国新先生,就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有关青海“歇家”由兴盛到衰落的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访,从他们的口述历史和提供的文字资料中,我们... 初冬去湟源县城,我见到了民俗专家董晧先生;并辗转多人,在西宁找到了民国初年青海藏客车虎臣的后人车国新先生,就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有关青海“歇家”由兴盛到衰落的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访,从他们的口述历史和提供的文字资料中,我们看到了当年那些白手起家的商人艰辛的创业史,以及那个时代的繁荣的商业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商业贸易 创业史 歇家 湟源县 清朝末年 文字资料 民国初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