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战略自主:马克龙在欧洲弘扬戴高乐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燕萍 王鲲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2期30-40,91,共12页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旨在建设一个强大自主的欧洲,一个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第三极。该理念承袭自戴高乐,是戴高乐主义追求国家强盛和独立自主在主体和内容上的延伸与拓展。尽管欧洲战略自主面临压力和阻力,但仍存在机遇。...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旨在建设一个强大自主的欧洲,一个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第三极。该理念承袭自戴高乐,是戴高乐主义追求国家强盛和独立自主在主体和内容上的延伸与拓展。尽管欧洲战略自主面临压力和阻力,但仍存在机遇。中国和法国是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坚持多边主义的典型大国。马克龙能否抓住机遇,进一步在欧洲弘扬戴高乐主义,引领欧盟成为可以自我决策、平衡大国关系的中间力量,不仅关系到法国和欧洲的未来,也将对中法、中欧互动合作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战略自主 戴高乐主义 马克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阿富汗变局下“欧洲战略自主”进程
2
作者 张振宇 《西部学刊》 2022年第22期59-63,共5页
美国撤军阿富汗为欧盟国家带来了许多地缘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恐怖主义是否会加剧至今是一个未知数,阿富汗变局可能引发的难民潮会使右翼民粹势力在欧洲进一步抬头。美国有意识地将战略目标逐渐向印太地区转移,对欧洲的安全诉求置之不理... 美国撤军阿富汗为欧盟国家带来了许多地缘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恐怖主义是否会加剧至今是一个未知数,阿富汗变局可能引发的难民潮会使右翼民粹势力在欧洲进一步抬头。美国有意识地将战略目标逐渐向印太地区转移,对欧洲的安全诉求置之不理,这使欧洲感到背叛。此外,美国希望欧盟能成为其遏制中国发展的武器,完全无视欧盟的务实需要,这使欧盟意识到拜登所谓的“民主同盟”只是一场骗局,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政策从未改变,欧盟对美国的国际领导力产生“信任危机”,追求战略自主,用同一种声音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建立统一的防务政策在欧盟层面上逐渐成为共识。2022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由于朔尔茨政府对俄外交政策缺乏务实精神,过度强调价值观,欧洲战略自主一度被忽视,然而随着德国乃至欧盟由于对俄制裁陷入严重能源困境,欧洲战略自主又再次在欧盟层面引起更多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战略自主 地缘政治 防务政策 阿富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战略自主”之路的内部争论与前景展望
3
作者 严骁骁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3-23,153,共22页
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欧洲战略自主的愿景从最初的安全与防务领域扩展至贸易、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成为欧盟提升在大国竞争中的自主能力、摆脱对外依赖的核心话语,但推进“战略自主”雄心勃勃的举措逐渐演变为欧盟走向封闭保守的工具... 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欧洲战略自主的愿景从最初的安全与防务领域扩展至贸易、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成为欧盟提升在大国竞争中的自主能力、摆脱对外依赖的核心话语,但推进“战略自主”雄心勃勃的举措逐渐演变为欧盟走向封闭保守的工具。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欧盟成员国内部对推进“战略自主”产生了矛盾。具体而言,矛盾分为三组:一是欧洲派与大西洋派之间关于军事防务建设的矛盾;二是保护主义派与自由开放派关于欧盟贸易政策的矛盾;三是大国与小国之间关于欧盟产业政策的矛盾。这些矛盾降低了欧盟军援乌克兰的效率、阻碍了欧盟与第三方自贸协定的推进,也增加了欧盟新经贸工具出台的难度。就前景而言,虽然分歧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但由于以俄乌冲突为标志的大国竞争带来的危机意识,以及一些关键成员国所发挥的协调作用,维护欧盟内部团结成为成员国的首要共识,因而欧洲战略自主还将继续推动下去。但是,作为推进安全与防务领域战略自主的新工具,欧洲国防工业计划的作用将十分有限;欧盟在经贸上转向封闭保守的趋势也会加强,并引发一种保护主义的“布鲁塞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成员国 欧洲战略自主 欧洲国防工业 保护主义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的欧洲战略自主对欧美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贺之杲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51,共9页
欧美关系正处于再平衡和再协调的阶段,欧洲战略自主是影响欧美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战略自主是欧洲内部转型与外交战略调整的路线指导。疫情导致欧洲经济衰退,政治社会格局碎片化,内部差异化趋势增强;但同时也强化了战略自主,为欧盟机... 欧美关系正处于再平衡和再协调的阶段,欧洲战略自主是影响欧美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战略自主是欧洲内部转型与外交战略调整的路线指导。疫情导致欧洲经济衰退,政治社会格局碎片化,内部差异化趋势增强;但同时也强化了战略自主,为欧盟机构提高领导权限带来契机,并将助推欧洲改革趋势。后疫情时代的欧洲战略自主变化可能呈现出大西洋主义和欧洲主义此消彼长的局面,这将外溢到欧美关系的内外维度。从内部而言,欧洲战略自主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欧美关系的再平衡,也可能出现美国继续主导跨大西洋关系的局面;从外部而言,欧洲战略自主的变化可能出现美国主导对外协调或者欧美分工的对外协调局面。面对后疫情时代欧美关系的多重图景,中国宜在把握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复杂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的基础上,跟踪研判欧洲战略自主的实施效果,把握住欧美分歧点,进一步完善对欧洲的战略规划,扩大与欧盟的共识与合作,务实推进中欧多边主义合作提质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欧洲战略自主 欧美关系 欧美协调 欧美再平衡
原文传递
理解中美博弈下的欧洲战略自主:限度、立场与行为逻辑 被引量:5
5
作者 焦莉 严骁骁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45-69,155,156,共27页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欧洲战略自主被赋予了在大西洋同盟中如何处理对华关系的新内涵。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欧洲战略自主并非有和无的二分选择,即欧洲要么选择保持对华战略的独立性,要么选择在对华政策中与美国保持基本协调,而是在跨大西洋... 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欧洲战略自主被赋予了在大西洋同盟中如何处理对华关系的新内涵。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欧洲战略自主并非有和无的二分选择,即欧洲要么选择保持对华战略的独立性,要么选择在对华政策中与美国保持基本协调,而是在跨大西洋关系的基本结构中寻求最大利益的动态进程。在接触中国的过程中,战略自主意味着欧洲将基于与美国不同的国际秩序理念和对北约战略价值的不同认知,采取区别于美国的原则与手段,但欧洲仍会极力维护跨大西洋关系的基本属性,即"嵌入价值观同盟中的安全共同体"。因此,欧洲在美中欧三边关系中呈现出"一种自愿和非自愿依存",在安全、投资、科技和价值观等领域采取不同于美国的对华立场。对此,中国应当优先考虑扩大与欧洲的经济关系,保持介入欧洲地区的战略审慎,这两个议题对维持中欧关系稳定意义重大。同时,中国也应当认清欧盟与中国在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不可避免,需要采取以议题为导向的方针来回应欧盟对华政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博弈 欧洲战略自主 跨大西洋关系 中国对欧政策
原文传递
“联盟化”趋势浮现:战略自主下欧盟与北约关系的新变化
6
作者 赵怀普 《当代世界》 CSSCI 2024年第6期26-33,共8页
欧洲一体化孕育了欧洲战略自主的基因,推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在探索中形成和发展。冷战期间,由于依附美国以及存在内部分歧,欧共体难以形成独立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其与北约的关系也极不对等。冷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战略... 欧洲一体化孕育了欧洲战略自主的基因,推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在探索中形成和发展。冷战期间,由于依附美国以及存在内部分歧,欧共体难以形成独立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其与北约的关系也极不对等。冷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战略自主”概念的提出,在理念、能力建设及行动层面催生并重塑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随着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自主性及防务能力的增强,欧盟和北约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与协调的框架,以发展二者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伴随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延宕,欧盟与北约的合作呈现出“联盟化”趋势。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校正欧盟—北约关系的不对称性,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双方关系未来之路不会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欧洲一体化 欧洲战略自主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 欧盟—北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新东扩:动因与前景
7
作者 冯怡然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5,139,140,共19页
欧盟启动新东扩,决定向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三国敞开大门,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定。欧盟作出这一决定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即回应地缘政治剧变,与俄罗斯争夺地区主导权;通过扩员“强身”,推动欧洲实现战略自... 欧盟启动新东扩,决定向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三国敞开大门,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定。欧盟作出这一决定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即回应地缘政治剧变,与俄罗斯争夺地区主导权;通过扩员“强身”,推动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着眼长远,对乌克兰等三国实现制度重构。然而,尽管欧盟开启了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入盟谈判,格鲁吉亚也如愿获得了欧盟候选国地位,但三国距离加入欧盟并非“一步之遥”。欧盟新一轮扩大面临准入门槛高、极右翼民粹主义势力崛起以及欧盟内部分歧等挑战,其进程将漫长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东扩 欧洲一体化 乌克兰危机 欧洲战略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与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的前景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作奎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1,共8页
美欧对华政策协调既有历史基础也有现实需要。现阶段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突出体现为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但双方应对方式方法的差异、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矛盾使得政策协调存在诸多障碍,中国积极有为的外交实践也对美欧跨大西洋涉华政策具有反... 美欧对华政策协调既有历史基础也有现实需要。现阶段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突出体现为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但双方应对方式方法的差异、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矛盾使得政策协调存在诸多障碍,中国积极有为的外交实践也对美欧跨大西洋涉华政策具有反塑作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达成是美欧对华政策协调的一个风向标,反映了美欧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努力以及中欧之间寻求接触、合作和推行多边主义的诉求。美国仍会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后续批准施加多方面影响,协定能否顺利落地执行仍取决于欧盟协调成员国的能力、中欧战略互信、欧洲战略自主程度等,但中欧寻求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中欧关系 中美欧关系 欧洲战略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竞争新动向:同盟框架下的博弈与前景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成昊 董一凡 《当代美国评论》 2020年第2期101-121,126,共22页
国际格局之变错综复杂,美欧关系亦经历深刻调整。尽管美欧整体同盟关系尚未破裂,但在同盟框架下的竞争与博弈日益激烈,主要体现在经济付出与责任之争、安全依赖与自主之争、政治团结与分散之争、规则捍卫与破坏之争。这四组矛盾折射出... 国际格局之变错综复杂,美欧关系亦经历深刻调整。尽管美欧整体同盟关系尚未破裂,但在同盟框架下的竞争与博弈日益激烈,主要体现在经济付出与责任之争、安全依赖与自主之争、政治团结与分散之争、规则捍卫与破坏之争。这四组矛盾折射出美欧同盟内竞争的新特征,包括双方维护西方主导经济秩序共识之上的利益争夺、军事同盟基础之上的新“同盟困境”、保持基本政治共识之上的内部政治干预以及大西洋两岸同向思潮之上的不同政策转换效率。美欧竞争与博弈的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可能会向三个前景演变。一是中美博弈胶着升级,欧洲继续在中美之间“游走”,与双方构建议题式合作关系;二是中美欧“三足鼎立”,互有合作与制衡;三是美欧联手对华。中国应未雨绸缪,做好对美和对欧工作,积极塑造对三方及世界更有利的中美欧战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欧同盟 美欧关系 中欧关系 中美关系 欧洲战略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政府与美欧关系修复的空间及限度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怀普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4,共7页
在经历了“特朗普冲击波”后,拜登执政为美欧关系的修复打开了“机会之窗”。拜登政府的外交理念回归传统、美欧原有的共同利益基础以及双方短期利益汇合等因素,将助推美欧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双方在一些领域的合作会有所加强。但... 在经历了“特朗普冲击波”后,拜登执政为美欧关系的修复打开了“机会之窗”。拜登政府的外交理念回归传统、美欧原有的共同利益基础以及双方短期利益汇合等因素,将助推美欧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双方在一些领域的合作会有所加强。但由于受到国际变局带来的根本性制约以及美欧结构性矛盾的影响,美欧关系的修复空间较为有限。中国因素的凸显既可能刺激美欧加强协调合作,也可能加大美欧战略分歧。归根结底,美欧战略目标与利益诉求的错位决定了美欧传统盟友关系难以回到过去,拜登政府也无力改变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美欧关系 特朗普冲击波 欧洲战略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的新一轮欧洲核威慑政策设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顺 何奇松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157,I0005,共24页
为增进欧洲安全、强化北约的欧洲支柱、彰显法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法国曾多次提出欧洲核威慑政策设想,但最终都未能实现。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美欧关系发生较大调整,欧洲更加质疑美国与北约保护欧洲的决心与诚意。美俄退出双边军控条约... 为增进欧洲安全、强化北约的欧洲支柱、彰显法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法国曾多次提出欧洲核威慑政策设想,但最终都未能实现。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美欧关系发生较大调整,欧洲更加质疑美国与北约保护欧洲的决心与诚意。美俄退出双边军控条约,使欧洲重回美俄核对峙的前沿。马克龙提出法国的新一轮欧洲核威慑政策设想,希望与欧洲伙伴进行战略对话及联合核演习,以培育共同的核战略文化,推进欧洲核威慑进程。但欧洲国家层面的反应极为谨慎。欧洲普遍的反核立场是法国推行欧洲核威慑政策设想的“拦路虎”。2022年的俄乌冲突为法国与欧洲重新思考欧洲核威慑提供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欧洲战略自主 核威慑 俄乌冲突
原文传递
欧洲为什么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12
作者 魏南枝 《文化纵横》 CSSCI 2022年第3期49-57,共9页
俄乌冲突是美国领导的世界体系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的产物,也是世界金融和军事力量空前分化的必然结果。;从一开始,俄乌冲突就呈现有限热战与席卷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混合战争相结合的新形态,并向持久战的方向发展。这场冲突表明,我... 俄乌冲突是美国领导的世界体系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的产物,也是世界金融和军事力量空前分化的必然结果。;从一开始,俄乌冲突就呈现有限热战与席卷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混合战争相结合的新形态,并向持久战的方向发展。这场冲突表明,我们不仅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新冠疫情危机和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等的迅速传导,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早已结为一个利益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关系 两个欧洲 欧洲战略自主
原文传递
论近年欧美重塑跨大西洋关系的主要特点
13
作者 张雪儿 房乐宪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26,共27页
近年来欧美开始重塑跨大西洋关系,呈现出外部驱动性、内在稳定性与互动对等性三个特点。具体地讲,特朗普时期“美国优先”政策,使跨大西洋关系跌入低谷。2021年拜登上台后召开的“欧盟—美国”峰会成为处理双边分歧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比... 近年来欧美开始重塑跨大西洋关系,呈现出外部驱动性、内在稳定性与互动对等性三个特点。具体地讲,特朗普时期“美国优先”政策,使跨大西洋关系跌入低谷。2021年拜登上台后召开的“欧盟—美国”峰会成为处理双边分歧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比2021年与2023年两次欧美峰会发现,欧盟对跨大西洋关系的认知与期望兼具“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其中“稳定性”认知主要表现在欧盟依然视美国为关键的经济伙伴,依然重视欧美间气候合作关系并肯定延续欧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变动性”则实质上是追求对等性和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欧盟希望进一步密切双边防务关系,增加安全合作议题,强化与美科技伙伴关系,引导双边科技协调并塑造平等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合作空间。欧盟对跨大西洋的认知与期望,将对欧盟的对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欧盟的近期认知与期望有可能重塑跨大西洋关系,欧美关系“议题化”色彩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欧盟对华多重认知定位的内在矛盾性及相应政策的复杂性将更加凸显。深入分析欧盟在近期两次欧美峰会中对跨大西洋关系的认知与期望,对把握欧美关系的新变化及欧盟对华政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大西洋关系 欧美峰会 主要动向 中欧关系 欧洲战略自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