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高山林 李学万 宋柏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辽河盆地欧利蛇子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发育于角砾化粗面岩、角砾化熔岩、粗面岩及凝灰质熔岩中,玄武岩中不太发育。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类,原生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如气孔、砾间孔、晶间孔及原生裂缝如收缩缝;次生储集... 辽河盆地欧利蛇子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发育于角砾化粗面岩、角砾化熔岩、粗面岩及凝灰质熔岩中,玄武岩中不太发育。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类,原生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如气孔、砾间孔、晶间孔及原生裂缝如收缩缝;次生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溶蚀孔和构造缝、溶蚀缝等。原生气孔和次生溶蚀孔十分发育,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约占65%~70%,收缩缝、构造缝和溶蚀缝不仅是流体运移的通道,使气孔、晶间孔等沟通,同时也提供了一部分储集空间,在Ⅳ类储集空间中,Ⅰ,Ⅱ类由于有大量的气孔,且气孔中易溶组分多,加之又有大量原生孔隙和收缩缝,因而是较好的,Ⅲ,Ⅳ类则较差。本区火山岩储集空间可划分为 4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为原生储集空间的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风化淋滤阶段。这二个阶段以建设性作用为主。第3阶段为浅埋藏及构造裂隙发育阶段,建设作用和破坏作用共存,但以建设作用为主。第4阶段为深埋藏阶段,则以破坏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利坨子 火山岩储集层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裂隙 演化阶段 辽河盆地 特征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地区原油性质与成因 被引量:6
2
作者 周陆扬 刘怀山 +1 位作者 姜建群 金祥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0-494,共5页
油—油精细对比揭示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低熟油和成熟油共存,与东部凹陷其它地区原油相比总体上成熟度较低。表现在原油族组成中饱和烃和饱芳比值低(饱/芳值小于3.0)、生物标志物中反映成熟度的参数明显偏低、饱和烃和芳烃碳同位素值(... 油—油精细对比揭示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低熟油和成熟油共存,与东部凹陷其它地区原油相比总体上成熟度较低。表现在原油族组成中饱和烃和饱芳比值低(饱/芳值小于3.0)、生物标志物中反映成熟度的参数明显偏低、饱和烃和芳烃碳同位素值(分别为-26.00‰^-27.50‰和-25.00‰^-26.50‰)也明显低于东部凹陷其它地区,单体烃碳同位素类型曲线特征也揭示其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揭示欧利坨子地区原油来自沙三中下段的暗色泥岩,生物标志物资料揭示源岩热演化程度明显低于东部凹陷其它地区,因而造成该区原油成熟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烃 低熟油 油-源对比 欧利坨子地区 东部凹陷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地区沙三上段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景军 柳成志 +2 位作者 杜先芳 于泗海 陈元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6,115,共7页
为统一地层认识和划分方案,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地层厚度的发育特征、古生物特征,综合应用标志层、断块内密井网-断块间标准井对比及井震结合等方法,对欧利坨子地区S3上亚段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S3上亚段地层可划分为4个油... 为统一地层认识和划分方案,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地层厚度的发育特征、古生物特征,综合应用标志层、断块内密井网-断块间标准井对比及井震结合等方法,对欧利坨子地区S3上亚段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S3上亚段地层可划分为4个油层组、11个砂岩组和19个小层.此划分方案在油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层 层序地层学 地层划分对比 煤层 欧利坨子地区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国钢 冯殿生 +2 位作者 于兰 刘立 陈富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4-15,23,共3页
方法从岩心和测井响应分析入手,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镜扫描、岩化和地化综合分析等手段,对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的储层特征和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目的认识和评价该区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为今后勘探开发该油气藏奠... 方法从岩心和测井响应分析入手,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镜扫描、岩化和地化综合分析等手段,对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的储层特征和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目的认识和评价该区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为今后勘探开发该油气藏奠定基础。结果该区主要储集岩为粗面岩;储集空间可分为裂缝、熔孔(洞)、气孔、斑晶裂纹和晶间孔5种类型;储层分布范围约30km2,物性较好,圈闭条件优越,油源丰富。结论欧利蛇子地区大山岩储层发育,成藏条件好,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油气藏 粗面岩 储层特征 成藏条件 辽河盆地 欧利坨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欧利坨子地区构造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董文波 李雅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72,共8页
欧利坨子地区是辽河油田稀油年产500×104t的重要资源接替区,石油地质储量近3000×104t。通过对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钻井、测井资料进行解释和构造发育史研究,分析了欧利坨子地区新生界古近系的构造特征及成因,并... 欧利坨子地区是辽河油田稀油年产500×104t的重要资源接替区,石油地质储量近3000×104t。通过对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钻井、测井资料进行解释和构造发育史研究,分析了欧利坨子地区新生界古近系的构造特征及成因,并探讨了其对油气运移、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了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研究认为:①古近纪为欧利坨子地区构造格局的定型期,其构造演化先后经历了拱张、裂陷、衰减、再陷4个阶段,主要构造运动为沙三段沉积时期的伸展运动和东营组沉积时期的走滑运动②研究区现今构造格局是伸展构造体系与走滑构造体系叠加而形成的,南、北构造差异演化是正、逆断层相间的特殊花状构造的形成原因并导致了同一条断层性质发生正逆转换;③主干断层在油气运移时期表现为封闭性,起遮挡作用,不利于油气的二次运移;④剧烈的构造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⑤花状构造高部位、依附于主干断层的断鼻等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区域,西部超覆带发育地层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欧利坨子 构造叠加 走滑断层 花状构造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中北段火山岩与浊积岩岩相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全华 姜在兴 +1 位作者 杜文拓 兰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5-27,31,共4页
运用测井方法对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岩性进行了识别,同时利用粒度分析关系图对砂岩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浊积岩与火山岩二者之间互补沉积的接触关系,研究还认为该区浊积岩与火山岩属于断陷湖盆扩张期的产物,建立了陡坡浊积扇沉积与火山... 运用测井方法对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岩性进行了识别,同时利用粒度分析关系图对砂岩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浊积岩与火山岩二者之间互补沉积的接触关系,研究还认为该区浊积岩与火山岩属于断陷湖盆扩张期的产物,建立了陡坡浊积扇沉积与火山岩喷发模式,该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对于指导东部凹陷岩性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浊积岩 岩相 储层特征 沉积模式 爆发相 溢流相 欧利坨子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黄沙坨地区粗面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平面预测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在岩心观测和薄片显微鉴定的基础上 ,研究了欧利坨子 -黄沙坨地区粗面岩储层的裂缝特征和类型 ,并应用地震方法预测了黄沙坨地区的裂缝平面分布特征。其裂缝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岩石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 在岩心观测和薄片显微鉴定的基础上 ,研究了欧利坨子 -黄沙坨地区粗面岩储层的裂缝特征和类型 ,并应用地震方法预测了黄沙坨地区的裂缝平面分布特征。其裂缝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岩石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内因包括岩石类型、所处相带和喷发形式 ,外因包括构造运动、溶蚀和风化作用等。对油气储集有利的裂缝是次生构造裂缝 ,裂缝发育区为优质储层 ,油井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利坨子-黄沙坨地区 粗面岩储层 裂缝 火山岩 油气勘探 储集空间 风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油田火山岩相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兴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0-42,46,共4页
根据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岩石化学分析成果确定欧利坨子火山岩岩性,根据岩性、火山岩形态特征确定火山岩岩相,并将本区火山岩岩相分为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和火山岩沉积相。火山岩岩相研究是火山岩研究的基础,火山岩岩相与储层... 根据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岩石化学分析成果确定欧利坨子火山岩岩性,根据岩性、火山岩形态特征确定火山岩岩相,并将本区火山岩岩相分为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和火山岩沉积相。火山岩岩相研究是火山岩研究的基础,火山岩岩相与储层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利坨子油田 火山岩相 研究 爆发相 溢流相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解释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8,共4页
以岩心、测试资料为依据 ,测井资料为基础 ,运用地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及地震反演技术 ,开展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特征研究 ;利用波形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粗面岩储层平面含油气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认为 :本区粗面岩可分为粗面岩、... 以岩心、测试资料为依据 ,测井资料为基础 ,运用地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及地震反演技术 ,开展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特征研究 ;利用波形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粗面岩储层平面含油气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认为 :本区粗面岩可分为粗面岩、粗面质火山岩等 5种类型 ;岩石具斑状结构 ,块状或气孔状构造 ;岩相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 2种类型 ;岩体上部和边部的物性好于下部和岩体中心 ;储集空间具原生和次生 2种类型 ;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岩相、构造应力和风化淋滤作用等。本文所建立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可有效解释储层参数 ,应用生产实践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岩储层 特征 测井解释模型 地震反演 波形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 平面预测 辽河油区 欧利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文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87,共6页
为了分析粗面岩储层形成机制以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基于岩心、薄片以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水下环境形成的粗面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研究区粗面岩发育炸裂缝、收缩缝、构造缝和溶... 为了分析粗面岩储层形成机制以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基于岩心、薄片以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水下环境形成的粗面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研究区粗面岩发育炸裂缝、收缩缝、构造缝和溶蚀缝等4种裂缝;(2)炸裂缝、收缩缝、溶蚀缝充填程度较高,大部分是无效裂缝,构造缝是将粗面岩改造为储层的重要因素;(3)构造位置是控制裂缝发育程度最重要的因素,断裂集中发育区、逆断层上盘前锋带以及主干断裂附近是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的区域;(4)粗面岩单层厚度与裂缝发育程度表现为正相关性,单层厚度越大,裂缝发育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欧利坨子 粗面岩 水下环境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晓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4期54-55,共2页
由于火山岩储层具有裂缝—孔隙型双重孔隙结构特征,导致有效储层识别难度大。从火山岩岩石物理特征研究入手,以常规数控测井和成像测井技术为手段,建立火山岩不同岩性及储层与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通过采用测井交会图法,有效地识别出研... 由于火山岩储层具有裂缝—孔隙型双重孔隙结构特征,导致有效储层识别难度大。从火山岩岩石物理特征研究入手,以常规数控测井和成像测井技术为手段,建立火山岩不同岩性及储层与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通过采用测井交会图法,有效地识别出研究区火山岩不同的岩性及储层,总结出适合地区特点的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利坨子地区 火山岩 岩性识别 储层识别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地区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国丽 高娟 薛辉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0年第2期13-17,23,共6页
利用现代层序地层理论和沉积学理论,主要从地质、录井和测井资料入手,结合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发育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了欧利坨子沙三段的层序等时地层格架,将沙三段划分为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 利用现代层序地层理论和沉积学理论,主要从地质、录井和测井资料入手,结合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发育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了欧利坨子沙三段的层序等时地层格架,将沙三段划分为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所组成;该区沙三段物源主要来自北西向,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湖泊相。研究区冲积扇扇中、扇三角洲和分流河道发育,为主要沉积相带。沙三上亚段以扇中和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沙三中、下段以扇三角洲和滨浅湖砂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沙三段 欧利坨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油田欧31块沙三段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双 史丹妮 +1 位作者 李国斌 赵为永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10期70-72,共3页
欧利坨子油田欧31块沙河街组为河流相沉积体系,储层纵横向上变化快,砂体几何形态明显受辫状沟槽、河口坝等沉积微相控制。目前油田面临难题是: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开采不均衡;井况差,井网完善程度低;地层能量低,压降大;剩余油潜力较... 欧利坨子油田欧31块沙河街组为河流相沉积体系,储层纵横向上变化快,砂体几何形态明显受辫状沟槽、河口坝等沉积微相控制。目前油田面临难题是: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开采不均衡;井况差,井网完善程度低;地层能量低,压降大;剩余油潜力较大,但其分布有待进一步认识。为了进一步寻找开发剩余油富集区,需要对沙河街组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对油藏动态进行分析,并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用以分析现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生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利坨子油田 油藏动态分析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立 刘汉之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5-248,共4页
将层序的概念应用于陆相湖盆 ,通过地震、测井相识别及岩心观察 ,在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识别出一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 ,一个盆内角度不整合和四个局部不整合。据此划分出该区的巨层序、超层序以及目的层的层序界面以及其所包括的体系... 将层序的概念应用于陆相湖盆 ,通过地震、测井相识别及岩心观察 ,在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识别出一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 ,一个盆内角度不整合和四个局部不整合。据此划分出该区的巨层序、超层序以及目的层的层序界面以及其所包括的体系域 ;阐述了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包括一个巨层序 ,二个超层序 ,主要目的层古近系 (下第三系 )的东营组及沙河街组包括四个层序。对认识该区的油气分布及生、储、盖组合关系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欧利坨子地区 层序地层 界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文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4,共6页
探索针对粗面岩分布的预测方法可为粗面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以粗面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为基础,联合应用多参数岩性反演和波阻抗反演技术等对粗面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粗面岩具有低声波时差、高密度、高自然伽马的测... 探索针对粗面岩分布的预测方法可为粗面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以粗面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为基础,联合应用多参数岩性反演和波阻抗反演技术等对粗面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粗面岩具有低声波时差、高密度、高自然伽马的测井响应特征,据此可以将粗面岩与周围其他岩性进行区别;联合多参数岩性反演与纵波阻抗反演技术可以实现粗面岩体分布的预测,当反演结果同时满足自然伽马大于95 API、波阻抗大于1.0×10~7 kg/(m^2·s)时可确定为粗面岩发育区。钻井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拗陷 欧利坨子 粗面岩 多参数岩性反演 波阻抗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油田欧601井区沙三段——粗面岩油藏构造特征研究
16
作者 鄢菲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5期37-37,共1页
欧601井区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构造上东到三界泡潜山、南与热河台断裂背斜相邻、西接董家岗斜坡、北倾没于于家房子洼陷。通过开展该井区沙三段构造特征研究,搞清了其构造演化规律、整体形态和断裂系统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沙三段 欧利坨子地区 断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油田欧41井区沙三段构造特征研究
17
作者 鄢菲 《化工管理》 2015年第3期132-132,共1页
欧利坨子油田欧41井区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的欧利坨子地区。通过开展欧41井区沙三段构造特征的研究,搞清了研究区构造形态及断裂系统的分布特征,认清了其构造的发育规律。
关键词 欧利坨子油田 沙三段 构造形态 断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历史分析法在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建群 孟卫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6-18,共3页
流体历史分析法通过研究成藏流体的来源和运移路径、油气充注过程和充注历史等,从流体演化的角度来动态揭示油气成藏机理。应用该方法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欧利坨子地区油气运聚史和运聚模式,认为该区油气存在两期成藏:第一期为... 流体历史分析法通过研究成藏流体的来源和运移路径、油气充注过程和充注历史等,从流体演化的角度来动态揭示油气成藏机理。应用该方法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欧利坨子地区油气运聚史和运聚模式,认为该区油气存在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渐新世中期即东营组沉积早期,主要为低熟油;第二期为东营组沉积末期以后,主要为成熟油。油气运聚模式主要以垂向为主,短距离的侧向运移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历史分析法 油气成藏 机理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欧利坨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微构造成因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庆新 白雪松 +1 位作者 辛世伟 王桂芳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4期67-67,共1页
本文通过井震结合的方法确定辽河油田欧利坨子地区的微构造,并讨论了微构造类型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微构造类型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微构造类型分为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单斜微构造3种,其中正向微构造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区,... 本文通过井震结合的方法确定辽河油田欧利坨子地区的微构造,并讨论了微构造类型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微构造类型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微构造类型分为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单斜微构造3种,其中正向微构造是有利的油气富集区,单斜微构造次之,负向微构造不利于油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利坨子 井震结合 微构造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利坨子油田沙三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娟 柳成志 +1 位作者 周凤春 王洪波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仔细观察描述了30口井的岩心,对研究区沉积体系(沉积相、亚相、微相)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得出了沙三段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关键词 沉积类型 欧利坨子 河口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