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钱柳种子次生休眠的发生及贮藏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尚旭岚 徐锡增 方升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以低温吸胀的青钱柳种子为材料,采用酸蚀、GA3浸种或GA3拌沙层积等措施进行处理后,对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层积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成熟脱落后经历的冬季雨雪作用已部分或完全解除了它的初生休眠,人为地中断冷层积... 以低温吸胀的青钱柳种子为材料,采用酸蚀、GA3浸种或GA3拌沙层积等措施进行处理后,对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层积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成熟脱落后经历的冬季雨雪作用已部分或完全解除了它的初生休眠,人为地中断冷层积及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种子进入次生休眠。酸蚀后在(23±2)℃条件下层积的种子发芽率仅为10.3%,而酸蚀后又经GA3浸种和GA3拌沙低温层积的发芽率可提高到44.7%。结果还显示,层积过程中种子三大贮藏物质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各自的分解酶活性并不完全随着贮藏物质含量的降低而增强,尤其是脂肪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种子 次生休眠 物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油菜次生休眠种子R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祥祥 刘福霞 +3 位作者 唐瑭 赵祥强 王兴龙 卢长明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成熟油菜次生休眠种子富含多糖和多酚、老健组织部分富含RNA酶、生理活性低等特点,通过选用RNAplant plus reagent植物总RNA提取试剂,添加β-巯基乙醇抑制RNA酶活性、防止酚类物质氧化,应用醋酸钠去除多糖类物质对RNA的影响,以及缩... 针对成熟油菜次生休眠种子富含多糖和多酚、老健组织部分富含RNA酶、生理活性低等特点,通过选用RNAplant plus reagent植物总RNA提取试剂,添加β-巯基乙醇抑制RNA酶活性、防止酚类物质氧化,应用醋酸钠去除多糖类物质对RNA的影响,以及缩短抽提时间等措施,建立成熟油菜次生休眠种子R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提取的RNA D260nm/D280nm为1.92~2.05,28SrRNA和18SrRNA条带清晰而完整,且无明显降解,可以应用于后续的mRNA分离、建库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子 次生休眠 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实生桑种子次生休眠原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崔玉娜 张立军 +1 位作者 马积彪 林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
从种皮透性、胚的发育、是否存在萌发抑制物等方面,对产于黑龙江省的实生桑种子休眠原因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胚的生理性休眠是实生桑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实生桑 种子 次生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预防和解除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鹏 沈海龙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9-1151,共3页
以解除休眠和经高温诱导产生次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探讨预防和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GA_3和乙烯利不能阻止已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在25℃下萌发时诱导的次生休眠。干燥和短时间低温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效果... 以解除休眠和经高温诱导产生次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探讨预防和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GA_3和乙烯利不能阻止已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在25℃下萌发时诱导的次生休眠。干燥和短时间低温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效果不明显,较长时间(大于2周)的低温对解除水曲柳种子的次生休眠有一定的效果。综合来看,10^(-3)mol·L^(-1)的乙烯利或GA_(4+7)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 次生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与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代玉荣 吴灵东 张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19,共3页
以高温诱导得到的水曲柳次生休眠种子为材料,探讨种子次生休眠解除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次生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的脂肪酶活性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快速增加;β-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利用加... 以高温诱导得到的水曲柳次生休眠种子为材料,探讨种子次生休眠解除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次生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的脂肪酶活性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快速增加;β-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利用加快;种子内源ABA质量分数持续下降,GA3/ABA、IAA/ABA和ZT/ABA均显著升高,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与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密切,内源激素在种子次生休眠解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 次生休眠 物质转化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条件下逆境胁迫诱导油菜籽次生休眠(英文)
6
作者 周伟军 KRISTIANSSONBo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油菜籽 次生休眠 光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诱导芹菜种子次生休眠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涵 阎君 +5 位作者 吴珏 黄志午 朱明芬 范林华 朱为民 徐志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3-840,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5℃低温处理对芹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以‘上海黄心芹’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和20℃处理,探究其萌发情况、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及代谢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量动态变化及淀粉及可溶性糖含...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5℃低温处理对芹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以‘上海黄心芹’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和20℃处理,探究其萌发情况、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及代谢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量动态变化及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5℃低温处理显著抑制了芹菜种子萌发率、种子出苗率、相对吸水量和种胚的生长,20℃处理则能快速促进种子萌发,将5℃处理15 d后的种子转入20℃后(T_(5-20)处理),种子又能快速恢复萌发活力,说明5℃低温并没有对种子造成不可逆伤害,种子活力染色的结果也说明低温并没有对种胚结构造成伤害。5℃低温还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期间GA的合成,相关的代谢及下游基因也被明显抑制表达,而20℃处理则显著促进GA的合成,并且GA3ox1基因在20℃处理以及T_(5-20)处理中的高表达说明其可能对GA的合成发挥关键作用;5℃处理中ABA含量呈波动变化,但GA/ABA整体呈下降趋势,ABA降解基因CYP707A1的表达量与5℃处理种子萌发中后期的ABA含量有明显的负相关趋势。另外,5℃还明显抑制了芹菜种子的糖代谢能力,5℃处理的种子在萌发期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20℃处理,但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20℃处理。[结论]5℃低温诱导芹菜种子发生了次生休眠,GA/ABA可能是芹菜种子响应环境温度的重要信号,并且GA3ox1和CYP707A1是潜在的应对低温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种子 低温 初生休眠 次生休眠 赤霉素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子次生休眠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席坤 李爱军 +2 位作者 杨其东 董军刚 董振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5-872,共8页
种子因生理代谢改变继而诱导产生次生休眠。研究选育次生休眠性特强和特弱的品种,对防治产区中大量长期存在的地下油菜种子库、田间混杂以及油菜自生苗的泛滥,均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实验室聚乙二醇6000诱导次生休眠和4种不同大田埋藏处... 种子因生理代谢改变继而诱导产生次生休眠。研究选育次生休眠性特强和特弱的品种,对防治产区中大量长期存在的地下油菜种子库、田间混杂以及油菜自生苗的泛滥,均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实验室聚乙二醇6000诱导次生休眠和4种不同大田埋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甘、白、芥3类油菜共计54个品种(系)在次生休眠特性方面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大田埋藏处理中休眠特性差异表现显著,次生休眠特性的变异为0~96.75%,广义遗传率为87.56%~92.56%。所用54个品种(系)中休眠率大于45%的占14.81%,休眠率处于20%~45%的占14.81%,休眠率处于5%~20%的占29.63%,休眠率处于1%~5%的占31.48%,休眠率小于1%的占14.81%。经聚乙二醇6000诱导的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广义遗传率为92.73%。相关性分析表明:田间4种处理方法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休眠率结果表现一致;在聚乙二醇诱导法与埋藏处理中,除6个月25cm处理外的其余3种处理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特性。综合比较不同品种(系)类型的休眠率为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休眠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程度为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次生休眠 广义休眠 埋藏 PEG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调控油菜种子次生休眠候选基因 被引量:1
9
作者 谷玉娟 刘磊 +7 位作者 赵祥祥 刘福霞 路芳芳 梁大安 郝天琪 高倩 吴德鹏 高慧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4-532,共9页
油菜种子的次生休眠容易导致油菜自生苗发生,影响制种品质和安全。本研究以课题组自主培育的Huaiyou-WSD-H2(次生休眠弱)和Huaiyou-SSD-V1(次生休眠强)品系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诱导种子次生休眠,对... 油菜种子的次生休眠容易导致油菜自生苗发生,影响制种品质和安全。本研究以课题组自主培育的Huaiyou-WSD-H2(次生休眠弱)和Huaiyou-SSD-V1(次生休眠强)品系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诱导种子次生休眠,对次生休眠诱导前、后的油菜种子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将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中17706个高表达基因(FPKM>5)划分为17个共表达模块。结合GO/KEGG富集分析和差异表达分析,在与次生休眠极显著正相关的yellow模块中筛选到3个与色氨酸代谢相关的基因(BnaC08g25400D、BnaC09g31260D和BnaC09g49740D)在诱导后的强、弱次生休眠材料间存在差异表达,利用qRT-PCR进行验证,并初步分析了候选基因的调控网络,为解析依赖色氨酸的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次生休眠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次生休眠种子转录组的RNA-seq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福霞 赵祥强 +6 位作者 张丽华 唐瑭 卢长明 陈桂敏 王兴龙 卜翠萍 赵祥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2687-2697,共11页
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产区自生苗长期留存并持续危害的主要原因,也是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评估的重要性状.为探讨该性状的分子生态学特征,本研究以强次生休眠油菜品种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对次生休眠前种子(CK)和次生休眠后种子(SD)的... 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产区自生苗长期留存并持续危害的主要原因,也是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评估的重要性状.为探讨该性状的分子生态学特征,本研究以强次生休眠油菜品种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对次生休眠前种子(CK)和次生休眠后种子(SD)的转录组进行了RNA-seq分析.2份样本测序所得的有效数据均超过了4 Gb,并从头拼接出序列长度?100 bp的转录本314261个,其中29740个转录本的序列长度?500 bp.根据功能注释信息,在?500 bp的长序列转录本中有1641个成员被分类到24种COG类群,有16515个成员被GO分类到2648个功能节点.在P?0.001显著性水平和2倍以上RPKM变化条件下,鉴别出452个代表性的长序列差异表达转录本,其中343个成员有序列高度相似的拟南芥同源基因对应.数据显示,绝大多数ABA,G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基因能从休眠种子转录组中找到同源转录本,但它们的表达水平在样本间多无显著差异.综合GO富集、KEGG富集以及种子休眠调控基因同源转录本的差异表达信息,脂肪酸代谢信号有可能参与到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诱导发生.本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油菜自生苗发生规律和评估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次生休眠 种子转录组 转录组测序
原文传递
甘蓝型油菜种子次生休眠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油清波 刘燕 +2 位作者 曾新华 赵祥祥 卢长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2795-2802,共8页
次生休眠是指原来无休眠的种子由于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诱发的休眠, 是导致油菜产区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和油菜自生苗繁衍并造成危害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用4种埋藏法和PEG处理评价油菜49个品种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遗传多样性. 结果表明,... 次生休眠是指原来无休眠的种子由于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诱发的休眠, 是导致油菜产区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和油菜自生苗繁衍并造成危害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用4种埋藏法和PEG处理评价油菜49个品种种子次生休眠特性的遗传多样性.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种子的休眠存在显著性差异, 4种埋藏检测方法检测油菜次生休眠特性的变异范围为0~44%, 广义遗传率为40%~53%. 49个品种中次生休眠率低于2%的品种占45%, 次生休眠率2%~20%的品种占38.8%, 次生休眠率20%~40%的品种占16.3% (如早丰4号、中双9号、红油2号、中双5号和Tower等). PEG法检测的次生休眠性广义遗传率达到82.1%. 相关性分析表明, 甘蓝型油菜种子在不同埋藏时间和深度得到的休眠性呈极显著相关, 而PEG诱导甘蓝型油菜种子数据只与部分条件下的埋藏处理之间存在相关性. 埋藏实验显示, 部分品种的种子可进入深层次的休眠, 需要破眠处理才能发芽, 这些品种的种子可能会在土壤中存活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次生休眠 埋藏测试法 PEG诱导测试法
原文传递
初生休眠解除状态和干燥处理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艳 闫月 +1 位作者 崔程程 张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0-495,共6页
为探究初生休眠解除状态和干燥处理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本文以初生休眠的成熟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裸层积(暖温10周+低温8周、暖温12周+低温8周、暖温10周+低温10周、暖温12周+低温10周)和干燥处理(干燥、不干燥)的水曲柳种... 为探究初生休眠解除状态和干燥处理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本文以初生休眠的成熟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裸层积(暖温10周+低温8周、暖温12周+低温8周、暖温10周+低温10周、暖温12周+低温10周)和干燥处理(干燥、不干燥)的水曲柳种子在适宜温度和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初生休眠解除状态不同的水曲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表现具有相似的规律,种子的萌发会受到干燥处理的影响。不经干燥处理的种子解除休眠越充分,其萌发能力就越强,但层积处理后的种子若经过干燥处理,则解除休眠越充分(尤其是低温时间越长),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越多。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热休眠)的诱导受种子初生休眠解除状态的影响较小,但受干燥处理影响较大。干燥处理会降低水曲柳种子的萌发能力,尤其是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能力,初生休眠解除越充分的种子萌发受干燥处理影响越大。生产中如需对解除休眠的种子干燥处理,选择暖温10周+低温8周的层积方法处理种子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裸层积 种子萌发 干燥 次生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浸种与渗透处理对水曲柳种子热休眠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矫春晶 李明月 张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0-378,共9页
为了探究外源激素浸种与渗透处理联用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热休眠及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分别用1 mmol·L^(-1)赤霉素(GA_(4+7))、乙烯利(ETH)、细胞分裂素(6-BA)和水浸种24 h,比较... 为了探究外源激素浸种与渗透处理联用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热休眠及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分别用1 mmol·L^(-1)赤霉素(GA_(4+7))、乙烯利(ETH)、细胞分裂素(6-BA)和水浸种24 h,比较在诱导热休眠温度(25℃)下不同质量分数(0、5%、25%、50%)聚乙二醇(PEG)溶液中培养7 d后的种子在适温(10℃)下的萌发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结果显著的处理测定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独激素处理相比,GA_(4+7)与不同质量分数PEG联用对种子发芽能力影响不显著,6-BA与PEG联用处理的种子发芽能力随PEG质量分数的升高逐渐提高后趋于稳定,与25%PEG联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69.31%和1.04,发芽时间缩短7.8 d,ETH与PEG联用处理的种子发芽能力随PEG质量分数升高逐渐提高,与50%PEG联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43.43%和0.76;联用后的种子胚乳纤维素酶活力显著提高,种胚和胚乳GA、ABA含量变化无显著规律。由此可知,外源激素与渗透处理联用减弱水曲柳种子热休眠的作用因激素种类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萌发 次生休眠 外源激素 渗透处理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湿-回干处理对羊草种子萌发抗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晓辉 张广月 +1 位作者 武艳培 胡小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2-758,共7页
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更新通常受各种非生物逆境的影响,如干旱及盐胁迫的影响,并且由于降雨不稳定,种子在土壤中常经历反复的"吸湿-回干"。基于此,以蒸馏水、氯化钠(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对羊... 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更新通常受各种非生物逆境的影响,如干旱及盐胁迫的影响,并且由于降雨不稳定,种子在土壤中常经历反复的"吸湿-回干"。基于此,以蒸馏水、氯化钠(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对羊草种子进行吸湿-回干处理,再以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NaCl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探讨干旱、盐胁迫下羊草种子萌发成苗状况及不同吸湿-回干处理对其萌发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降低了羊草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长,诱导休眠形成,相比干旱胁迫,羊草种子萌发对盐胁迫更为敏感。不同吸湿-回干处理降低了羊草种子的萌发抗逆性,诱导种子形成次生休眠。如在-0.8 MPa干旱胁迫条件下,经水、NaCl和PEG-6000预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1%,20%和18%(CK 44%),休眠率为65%,54%和53%(CK 40%)。这一结果表明不同吸湿-回干处理一方面造成羊草种子野外萌发率低、建植难;另一方面诱导次生休眠,从而有利于羊草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盐胁迫 次生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渗透处理对水曲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明月 赵彤彤 张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1,共4页
为探究聚乙二醇(PEG)渗透处理对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诱导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质量分数(0,5%,25%,50%)PEG渗透处理不同时间(3,7,14d)后种子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在适宜萌发温度(15... 为探究聚乙二醇(PEG)渗透处理对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诱导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质量分数(0,5%,25%,50%)PEG渗透处理不同时间(3,7,14d)后种子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在适宜萌发温度(15℃)下,PEG渗透处理不会诱导种子进入低水势引起的次生休眠。但不同渗透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低质量分数(5%)渗透处理和中等质量分数(25%)的短时间(3d)渗透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中等质量质量分数的中等(7d)和长时间(14d)渗透处理以及高质量分数(50%)的渗透处理都对种子萌发不利。在高温(25℃)下,中高质量分数PEG短时间渗透处理或高质量分数PEG中长时间渗透处理对种子热休眠诱导有明显的减弱作用,但低质量分数PEG渗透处理没有减弱热休眠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萌发 萌发温度 渗透处理 聚乙二醇6000 次生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desiccation of seeds in nine species with morphophysiological dormancy on germination and embryo growth
16
作者 Miguel A.Copete Jose M.Herranz +2 位作者 Raquel Herranz Elena Copete Pablo Ferrandis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132-146,共15页
Aims In species with morphophysiological seed dormancy(MPD),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desiccation of imbibed seeds on embryo growth and germination.We studied seed responses to dehydration in nine species w... Aims In species with morphophysiological seed dormancy(MPD),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desiccation of imbibed seeds on embryo growth and germination.We studied seed responses to dehydration in nine speci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MPD.Methods For each species,a control test was conducted by keeping seeds permanently hydrated and exposed to the optimal stratification-incubation sequenee to promote embryo growth.Simultaneously,tests were run in which seed stratification was interrupted for 1 month by desicc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Important Findings In Clematis vitalba and Ribes alpinum,with non deep simple MPD,desiccation affected neither embryo growth nor seed viability,but the desiccation led to a decrease of germinative ability in R.alpinum by 16%.The seeds of 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subsp.munozii-garmendiae,with deep simple epicotyl MPD,tolerated desiccation in different embryo growth stages,but their germinative ability decreased slightly.The response of species with complex levels of MPD to desiccation was more variable:Delphinium fissum subsp.sordidum,with intermediate complex MPD,and Anthriscus sylvestris and Meum athamanticum,both with deep complex MPD,tolerated desiccation.In contrast,Ribes uva-crispa with nondeep complex MPD,Lonicera pyrenaica with intermediate complex MPD and Chaerophyllum aureum with deep complex MPD,had diminished germination ability by desiccation.Although seeds of the species with simple levels of MPD tolerated desiccation,those of some species with complex levels were also highly tolerant.Thus,desiccation did not induce secondary dormancy in late embryo growth stages.The desiccation tolerance of imbibed seeds of most of the nine species may show their adapt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morphophysiological dormancy germinative ability simple morphophysiological dormancy secondary dormancy VI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