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仿与创新: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范镜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文章从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出发,探析了语言模因传播的本质,认为模仿与创新是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目的。只有正确认识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才能保证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保... 文章从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出发,探析了语言模因传播的本质,认为模仿与创新是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目的。只有正确认识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才能保证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保障语言模因向积极的一面发展,进一步丰富语言宝库和发展社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模仿与创新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一本《石榴记》——兼论《石榴记》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模仿与创新
2
作者 杨志敏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5-70,共6页
黄振《石榴记》以南宋浙东天台张幼谦、罗惜惜悲欢离合爱情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叙写了青年男女对真挚爱情的不懈追求。剧本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以《牡丹亭》为榜样,同时又独具匠心、刻画入微,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黄振 《石榴记》 《牡丹亭》 模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仿与创新”新锐电影导演的竞争策略——评《心迷宫》
3
作者 吕玉莹 赵强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9期142-142,187,共2页
新锐导演忻钰坤的《心迷宫》,在拍摄资金缺乏的背景下,积极模仿与创新,突破了悬疑片常态模式,将中国特有环境下真实人性融入经典非线性多线叙事结构,精心利用传统写实主义影像风格进行独特场面调度,在汲取前辈成功经验时走出属于自己的... 新锐导演忻钰坤的《心迷宫》,在拍摄资金缺乏的背景下,积极模仿与创新,突破了悬疑片常态模式,将中国特有环境下真实人性融入经典非线性多线叙事结构,精心利用传统写实主义影像风格进行独特场面调度,在汲取前辈成功经验时走出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电影之路,在模仿与创新中大获全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迷宫》 模仿与创新 生存策略 剧作结构 影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文教学中“模仿与创新”的思考
4
作者 孙传金 《成才之路》 2007年第28期61-6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对语文教学的深入反思,模仿更是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方面,在力倡创新的背景下,许多教师见到学生作文中有模仿的痕迹便大加责难,轻者说它缺乏新意,重者视之为抄袭;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
关键词 模仿 模仿与创新 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 技法 朱自清 仿形 原文 训练环节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作文教学中的模仿与创新
5
作者 尹军祥 《成才之路》 2007年第22期29-29,共1页
对于作文教学中的模仿,历来颇有争议。赞成者认为它是学生的必由之路,反对者认为它束缚了个性,带来了雷同,为害匪浅。近年来。
关键词 模仿与创新 模仿 作文教学 创新意识 技法 语文教学 朱自清 学生 仿形 原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模仿与创新
6
作者 刘风辰 《管理观察》 1999年第10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工业化过程 技术模仿 模仿与创新 创新主体 市场制度 制度壁垒 市场管制 新生产业 执行成本 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声乐教学中模仿与创新的价值
7
作者 吴姗姗 《黄河之声》 2016年第6期32-32,共1页
声乐教学中,模仿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一直以来都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学习中,模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具有自己的思想,对于模仿的创造能力也比较强,模仿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对自... 声乐教学中,模仿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一直以来都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学习中,模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具有自己的思想,对于模仿的创造能力也比较强,模仿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模仿与创新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仿与创新:学习活动中的思维与策略——以“Na+N_(2)O_(5)反应产物推理”为例
8
作者 李发顺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34期4-8,共5页
以“Na+N_(2)O_(5)反应产物推理”为例,从水的自耦电离出发,练习与探讨质子型与非质子型自耦电离原理,引导学生分析与推理化学反应产物,实践近迁移(模仿)的程序与原理,构建远迁移(创新)的思维与策略,通过问题解决与规律探寻活动,发展学... 以“Na+N_(2)O_(5)反应产物推理”为例,从水的自耦电离出发,练习与探讨质子型与非质子型自耦电离原理,引导学生分析与推理化学反应产物,实践近迁移(模仿)的程序与原理,构建远迁移(创新)的思维与策略,通过问题解决与规律探寻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检验能力和逻辑能力,建立模仿与创新活动中思维调用的实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发现知识 思维与策略 自耦电离 模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L集团:在模仿与创新中形成研发能力
9
作者 毛蕴诗 李家鸿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88-92,共5页
本文考察了 TCL 集团研发系统的基本构成,探讨了集团研发能力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兼并与获取外部资源、模仿与创新、高研发投入、利用后发机会、提高现有技术规模效益是促成 TCL集团研发能力形成与集团快速成长的... 本文考察了 TCL 集团研发系统的基本构成,探讨了集团研发能力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兼并与获取外部资源、模仿与创新、高研发投入、利用后发机会、提高现有技术规模效益是促成 TCL集团研发能力形成与集团快速成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与创新 研发能力 系统演进 TCL集团 创新 模仿 基本构成 演进过程 外部资源 案例分析
原文传递
熟人社会、外部市场和乡村电商创业的模仿与创新 被引量:46
10
作者 邱泽奇 黄诗曼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58,228,229,共28页
数字技术变革为乡村发展带来新契机,乡村电商创业成为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的新现象。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多次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乡村电商创业兴盛是可见结果,在国家政策和支农惠农项目普惠的前提下,影响结果的一个因素是电... 数字技术变革为乡村发展带来新契机,乡村电商创业成为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的新现象。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多次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乡村电商创业兴盛是可见结果,在国家政策和支农惠农项目普惠的前提下,影响结果的一个因素是电商经营模仿与创新的持续和深化,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中,熟人社会为模仿与创新提供社会正当性,是必要条件;线上市场为模仿与创新提供巨量市场和资源,是充分条件;乡村能人则是点燃模仿与创新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是充要条件。三者组合,缺一不可。为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运用仿真实验方法,对"熟人社会—线上市场—能人触发"模式进行了模拟检验,获得了与实证分析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与创新 熟人社会 线上市场 能人引领 仿真实验
原文传递
抄袭、模仿与创新
11
作者 陈玲 《语文月刊》 2002年第11期27-29,共3页
近几年高考阅卷,在倡导真实的文风,反对抄袭和宿构的大前提下,阅卷老师往往对文笔老练、构思精巧的上等佳作产生怀疑,只要有人能提供蛛丝马迹证明该文与某篇文章相似,该文就会被打入冷宫,得到最低一档的分数。2001年江苏省近30万考生仅... 近几年高考阅卷,在倡导真实的文风,反对抄袭和宿构的大前提下,阅卷老师往往对文笔老练、构思精巧的上等佳作产生怀疑,只要有人能提供蛛丝马迹证明该文与某篇文章相似,该文就会被打入冷宫,得到最低一档的分数。2001年江苏省近30万考生仅《赤兔之死》一文被批为满分作文,岂不怪哉?对于相当一部分考生来说,又岂不冤哉?抄袭和宿构固然要反对,但这种草木皆兵的做法损害了部分考生的切身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与创新 学生 抄袭 作文 考生 写作 阅卷 构思 语言 高考
原文传递
模仿与创新:中国产梅森风格瓷器
12
作者 王成兰 《美成在久》 2020年第3期36-55,共20页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也直接刺激和影响了欧洲瓷器的发展。产于18世纪初的德国梅森瓷器,便是直接向中国学习的结果。梅森瓷器早期模仿中国瓷器,而自1730年代始,欧洲市场上出现了中国生产的仿梅森风格的瓷器...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也直接刺激和影响了欧洲瓷器的发展。产于18世纪初的德国梅森瓷器,便是直接向中国学习的结果。梅森瓷器早期模仿中国瓷器,而自1730年代始,欧洲市场上出现了中国生产的仿梅森风格的瓷器。作者以这类中国产梅森风格的瓷器为例,简述中国瓷器与梅森瓷器之间的渊源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森 欧洲瓷器 文化符号 模仿与创新 18世纪 风格 30年代
原文传递
成功借鉴的轨迹——模仿、自立与创新
13
作者 张 辉 《日本问题研究》 2002年第1期65-65,共1页
新世纪之初,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世界多元文化和教育的撞击更加频繁,信息勾通更加通畅,互相学习借鉴显得较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重要.
关键词 模仿、自立与创新-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 书评 日本 教育事业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修辞手法由模仿转向创新的路径
14
作者 张红文 《湖北画报(下半月)》 2024年第4期213-214,共2页
修辞手法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可获取的知识,也是学生进行写作需要运用的工具。本文对修辞手法模仿创新的内容进行研究,在肯定模仿对学生写作意义、正确认识模仿与创新关系、打造模仿与创新共存空间的方式下,实现修辞手法由模仿向创新的转... 修辞手法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可获取的知识,也是学生进行写作需要运用的工具。本文对修辞手法模仿创新的内容进行研究,在肯定模仿对学生写作意义、正确认识模仿与创新关系、打造模仿与创新共存空间的方式下,实现修辞手法由模仿向创新的转变,旨在帮助初中生掌握修辞手法,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作文教学 写作意义 模仿创新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模仿与创新 修辞手法 初中生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袁广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8,共8页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又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经验,成为国际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不能脱离本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也不可忽视大学发展的共性规律,故步自封,而应当立足本土,放...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又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经验,成为国际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不能脱离本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也不可忽视大学发展的共性规律,故步自封,而应当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在借鉴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在将中国研究型大学推向世界一流的同时,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制度 模仿与创新 国际经验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竞争、制度改进与江苏民营经济发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志彪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9-44,共6页
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其中,省际竞争的外力驱动和存量改制的内生驱动,是决定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特征的两大重要因素。在1997年之前,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因受制于宏观政策因素,走过了一条完全有别于浙江和广东的... 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其中,省际竞争的外力驱动和存量改制的内生驱动,是决定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特征的两大重要因素。在1997年之前,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因受制于宏观政策因素,走过了一条完全有别于浙江和广东的道路。1997—2004年的政策创新,则主要是模仿性的制度改进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竞争 存量改制 模仿与创新 江苏民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进国家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桁林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9,共7页
"干中学"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后进国家尤为如此。但是,它在其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到底是"干中学",还是"开放"在起作用?具体的经济机制是什么,却是含糊不清的。本文指出了两点主要特征,首先... "干中学"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后进国家尤为如此。但是,它在其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到底是"干中学",还是"开放"在起作用?具体的经济机制是什么,却是含糊不清的。本文指出了两点主要特征,首先,"干中学"是与资本积累过程联系在一起的,迅速地实现赶超速度是伴随着资本积累增长过程而实现的。其次,"干中学"使得资源配置有利于技术模仿,长期来看,不能鼓励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因此,"干中学"增长机制的作用是历史的、有条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中学 资本积累 模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服饰文化之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3-64,共2页
中国服装要想重现昔日服饰文化的辉煌,就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概念,取本土文化之精华,并且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气韵 时尚与实用 模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19
作者 卢建梅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根据模因论的观点,建立"模仿与创新"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模仿与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并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模因论 模仿与创新 英语专业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的“二重性”与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 被引量:7
20
作者 牛建国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3-69,共7页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知。当前正值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所以,企业家精神的配置问题愈加重要。企业家精神具有"二重性",即套利性和创新性。二...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知。当前正值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所以,企业家精神的配置问题愈加重要。企业家精神具有"二重性",即套利性和创新性。二者在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赶超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通常经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型升级。转型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成功偏离体现套利性企业家精神的"模仿依赖",实现由创新性企业家精神驱动的"路径创造"。当前,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家精神友好型制度环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平衡高技术与中低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家精神由套利性向创新性的配置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二重性” 模仿与创新 路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