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bond C&B在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国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87-387,共1页
楔状缺损(sedge—shaped defect)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缺损。近年来,光固化复合树脂已广泛用于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但光固化在做楔状缺损充填时多见脱落及边缘封闭不良而致充填物变色等。笔者试用日进公司的Super-bond C&B充填楔状缺损... 楔状缺损(sedge—shaped defect)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缺损。近年来,光固化复合树脂已广泛用于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但光固化在做楔状缺损充填时多见脱落及边缘封闭不良而致充填物变色等。笔者试用日进公司的Super-bond C&B充填楔状缺损牙183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bond 楔状缺损充填 牙体缺损 C&B 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体楔状缺损 楔状缺损 边缘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晶瓷在楔状缺损充填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卢山 黎国跃 +1 位作者 黄烈平 陈宏宇 《柳州医学》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广州产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美国产水晶瓷两种材料充填效果探讨水晶瓷的应用前景。方法:104例患者共232颗楔状缺损患牙。每个患者随机选一侧患牙采用水晶瓷充填,另一侧采用广州产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追踪观察3年,比...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广州产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美国产水晶瓷两种材料充填效果探讨水晶瓷的应用前景。方法:104例患者共232颗楔状缺损患牙。每个患者随机选一侧患牙采用水晶瓷充填,另一侧采用广州产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追踪观察3年,比较疗效。结果:采用水晶瓷修复118颗牙,成功112颗,成功率94.92%。采用广州产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114颗牙,成功72颗,成功率63.16%。χ^2=34.15P<0.01。结论:水晶瓷充填楔状缺损中、远期效果优于广州产复合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楔状缺损高档修复材料,但是两者均应注意护髓问题,尤其是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晶瓷 楔状缺损充填 复合树脂 临床资料 牙体楔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龈线预防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与炎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亚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排龈线预防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与炎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牙体楔状缺损于龈下的患者112例,每位患者选择患牙2颗共224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排龈线法对缺损排龈后充填复合树脂;对照组患者常规处理后直... 目的探讨排龈线预防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与炎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牙体楔状缺损于龈下的患者112例,每位患者选择患牙2颗共224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排龈线法对缺损排龈后充填复合树脂;对照组患者常规处理后直接充填复合树脂。比较2组患者充填前和充填后1、3、6个月充填体颊侧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牙体楔状缺损充填的保留率和悬突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牙体楔状缺损充填前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后1、3、6个月,2组患者充填体颊侧龈沟液AST水平均较充填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患者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楔状缺损充填体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悬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龈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悬突和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生,延长充填体的保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龈线 龈下牙体龋损 楔状缺损充填 悬突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林盛 陈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09-809,共1页
楔状缺损为临床常见牙体病,多采用光固化树脂或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充填修复。楔状缺损为位于唇颊侧牙颈部的硬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多可达龈缘以下。充填修复的质量对牙及牙周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近2年来我科应用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前... 楔状缺损为临床常见牙体病,多采用光固化树脂或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充填修复。楔状缺损为位于唇颊侧牙颈部的硬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多可达龈缘以下。充填修复的质量对牙及牙周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近2年来我科应用排龈线在楔状缺损充填前进行排龈,使缺损部位充分暴露,充填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充填 修复 排龈线 缺损部位 玻璃离子体 光固化树脂 硬组织缺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8例牙体楔状缺损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仲军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0期33-33,共1页
目的通过对368例楔状缺损应用光固化复合体充填的长期观察,追踪观察复合体的临床效果。方法设光固化复合体实验组与光固化树脂对照组,进行1年、2年、4年随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随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功率无差别;2年随访,两组的... 目的通过对368例楔状缺损应用光固化复合体充填的长期观察,追踪观察复合体的临床效果。方法设光固化复合体实验组与光固化树脂对照组,进行1年、2年、4年随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随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功率无差别;2年随访,两组的成功率有差别;4年随访,两组的成功率有显著差别。结论光固化复合体是目前最适合楔状缺损充填的非金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体 楔状缺损 DYRACT复合体 牙体楔状缺损 修复 临床观察 光固化复合体 楔状缺损充填 光固化树脂 非金属材料 长期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ma脱敏剂用于楔状缺损夹层技术充填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云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GLUMA脱敏剂 楔状缺损充填 夹层技术 临床疗效观察 牙本质敏感症 疗效对比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龈技术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芝 阿依古丽 《新疆医学》 2006年第5期172-173,共2页
楔状缺损多位于牙体唇颊面的牙颈部,其龈壁接近牙龈缘,有时甚至位于龈下。在充填过程中,易受到龈沟渗出液;牙龈损伤出血的影响,直接影响修复后的效果。我们在楔状缺损充填时采用排龈技术,消除了这些不利因素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楔状缺损多位于牙体唇颊面的牙颈部,其龈壁接近牙龈缘,有时甚至位于龈下。在充填过程中,易受到龈沟渗出液;牙龈损伤出血的影响,直接影响修复后的效果。我们在楔状缺损充填时采用排龈技术,消除了这些不利因素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充填 排龈技术 缺损修复 疗效 龈沟渗出液 牙龈损伤 牙颈部 唇颊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