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骨水泥注射与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在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毋强华 蒋国华 +2 位作者 劳晨登 梁晖 黄宗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6-0159,共4页
对比分析单纯骨水泥注射与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在椎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择选在本院诊治的78例椎体转移瘤患者(住院期间2020年4月-2023年4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患椎行单纯骨水泥注射;观察组,39例,患椎行微波消融后骨... 对比分析单纯骨水泥注射与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在椎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择选在本院诊治的78例椎体转移瘤患者(住院期间2020年4月-2023年4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患椎行单纯骨水泥注射;观察组,39例,患椎行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比较两组椎体功能(ODI评分)、疼痛程度(NRS评分)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AUS评分)。结果 治疗半年后随访,观察组ODI评分、NRS评分及AUS评分均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相比单纯骨水泥注射,给予患椎微波消融后骨水泥注射更能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也有助于椎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骨水泥注射 微波消融 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嵩 朱旭 +7 位作者 张宏志 郭建海 陈辉 王晓东 曹广 徐海峰 刘鹏 杨仁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3年8月行PKP治疗的伴有不同程度胸、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69例。所有患者行PKP前均行C臂CT检查,指导制订椎体穿刺计划;术中结合X线...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转移瘤中C臂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3年8月行PKP治疗的伴有不同程度胸、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69例。所有患者行PKP前均行C臂CT检查,指导制订椎体穿刺计划;术中结合X线透视和C臂CT保证椎体穿刺及活检准确性;术后立即使用C臂CT检查评估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3—5d根据WHO标准疼痛疗效评价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评估PKP镇痛疗效。对VAS评分变化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SPSSl9统计学软件)。结果①共对154个骨转移椎体进行治疗,穿刺均获成功。②对50例患者的93个椎体行椎体穿刺活检,59个椎体获得阳性病理诊断,椎体活检阳性率63.4%。③术后C臂CT检查共发现6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发生率为43.5%。④据WHO标准疼痛疗效评价,有效率为76.8%;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为6.9±1.6分,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0±2.3分。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臂CT在PKP前可指导制订椎体转移瘤穿刺计划,术中可引导准确穿刺及活检,术后可及时、可靠地评估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CT 经皮后凸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在椎体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鹤飞 田庆华 +3 位作者 易飞 王涛 何煜 吴春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治疗病情严重椎体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的椎体转移瘤患者,手术通过经椎弓根或椎旁途径在病变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内建立穿刺通道,随后向椎体及椎间盘内注入...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治疗病情严重椎体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的椎体转移瘤患者,手术通过经椎弓根或椎旁途径在病变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内建立穿刺通道,随后向椎体及椎间盘内注入骨水泥,将2个或多个病变椎体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手术部位包括46个椎体,24个椎间盘,术后使用椎体骨水泥覆盖率评价骨水泥病灶填充情况,随访过程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3~5 mL,平均(4.39±0.61) mL,椎间盘骨水泥灌注量为2~4 mL,平均(2.63±0.58) mL。部分患者水泥渗漏至椎体前缘周围组织,未引起明显不适。术后椎体水泥覆盖率评级为优的手术椎体44个(95.7%),评级为良的手术椎体2个(4.4%),评级为不足的手术椎体0个。术前VAS评分及ODI指数分别为:7.23±0.81,75.15±4.88。术后3 d,术后1、3和6个月的VAS及ODI指数分别为:4.77±1.02、2.86±0.71、2.50±0.51、2.59±0.80和57.88±12.78、38.59±7.84、35.35±7.78、35.86±10.09。所有患者术后相关评价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2例(9.9%)患者随访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但较术前均有一定改善。术前与术后评价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无法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的病情严重患者,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病灶骨水泥覆盖率,恢复患者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骨水泥间融合术 脊柱稳定性 椎体转移瘤 骨水泥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 被引量:5
4
作者 齐新文 王兆杰 +2 位作者 陈军平 俞华威 邝立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共22例26个受累椎体,其中胸椎11例,腰椎8例,胸腰椎两个椎体受累共有2例,胸腰椎3个椎体受累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较重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疼痛,2例有轻度神经根症状。对治疗后1周,3月,6月,12月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s,VAS)进行评估,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及病椎的形态学变化和骨密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6个椎体全部穿刺成功,骨水泥渗透4例,椎间盘及椎体前缘渗漏3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根症状。患者PVP手术后1周,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VAS评分疼痛缓解率均大于80%,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内生存患者有19例,胸腰椎疼痛未见加重,病椎高度未见明显压缩,亦未见肿瘤浸润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未见加重,5例由OP好转为骨量减少。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具有对患者机体干扰小,止痛效果显著,手术简单,相对安全,可以预防病椎的进一步骨折和塌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疗效满意,是综合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一种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骨质疏松 经皮成形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转移瘤患者碘125粒子内放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玮 王骏臣 +1 位作者 余新林 李月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近年来有研究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碘125(I125)粒子植入用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文中探讨椎体转移瘤患者I125粒子内放疗联合PVP后疼痛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经I125... 目的近年来有研究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碘125(I125)粒子植入用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文中探讨椎体转移瘤患者I125粒子内放疗联合PVP后疼痛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经I125粒子内放疗联合PVP治疗的220例椎体转移瘤患者临床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观察患者I125粒子内放疗联合PVP后VAS评分、疼痛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疼痛缓解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患者VAS评分为(8.25±1.06)分,治疗后3个月时下降至(4.03±1.12)分,治疗6个月时下降至(1.14±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3个月时为89.09%(196/220),6个月时上升为99.09(218/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疼痛缓解时间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疼痛缓解程度(P=0.001)和出现疼痛至接受放疗的间隔时间(P=0.011)。结论椎体转移瘤患者采用PVP和I125粒子植入联合治疗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疼痛缓解时间受疼痛缓解程度和疼痛出现时间至放疗间隔时间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碘125粒子 放疗 经皮成形术 疼痛缓解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转移瘤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增强扫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单军 张晓鹏 崔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6-1868,共3页
目的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I增强扫描对MRI增强扫描有强化的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恶性肿瘤合并脊柱转移病例57例,行常规MRI(T1WI,T2WI,STIR,MR增强扫描)及DWI扫描,113个病灶有强化;测量DWI与MR增强扫描对比噪声比(CNR)... 目的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I增强扫描对MRI增强扫描有强化的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恶性肿瘤合并脊柱转移病例57例,行常规MRI(T1WI,T2WI,STIR,MR增强扫描)及DWI扫描,113个病灶有强化;测量DWI与MR增强扫描对比噪声比(CNR),计算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比较病变椎体在DWI和MR增强扫描的信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和MR增强扫描序列的CNR无显著差异;椎体转移灶ADC值平均为(1.37±0.56)×10-3mm2/s,正常椎体ADC值(0.64±0.22)×10-3mm2/s,两者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WI和MR增强扫描病灶骨髓对比率平均为(1.54±1.39)和(0.64±0.54),二者有良好相关性(P=0.01),DWI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结论DWI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病灶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临床上应用DWI结合ADC值,可以提高对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T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纯 陈健 +4 位作者 王修 金刚 张北光 孙志强 于士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1期49-51,共3页
目的 观察3D-CT扫描成像应用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4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共62个椎体的术前影像资料,经患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并注入骨水泥.配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3D-CT扫描成像... 目的 观察3D-CT扫描成像应用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4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共62个椎体的术前影像资料,经患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并注入骨水泥.配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3D-CT扫描成像观察穿刺针在椎体和椎弓根内的位置、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和椎体外泄漏情况等,观察术后1周的止痛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椎体内骨水泥注射量为2.0~5.0 mL.术后1周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止痛总有效率为91.3%(42/46),并发症发生率为17.4%(8/46).结论 DSA 3D-CT可以更直观地监测PVP穿刺过程,更快速有效地了解骨水泥的分布、使用剂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在缓解脊柱转移瘤疼痛方面效果更加显著,增加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程琳 何闯 +4 位作者 刘云 李扬 陈玉潇 杨丽 黄学全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7期535-538,共4页
恶性肿瘤晚期常伴有远处脏器的转移,骨骼系统转移发生率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瘤以椎体转移最为常见,常因椎体破坏和(或)病理性骨折压迫脊髓和神经导致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椎体转移瘤目前主要治疗方案有外科手术、放射、介入、放射... 恶性肿瘤晚期常伴有远处脏器的转移,骨骼系统转移发生率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瘤以椎体转移最为常见,常因椎体破坏和(或)病理性骨折压迫脊髓和神经导致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椎体转移瘤目前主要治疗方案有外科手术、放射、介入、放射性核素、二膦酸盐类药物、疼痛及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放射性125I粒子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已运用于临床,本文对其临床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近距离放疗 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83例胸腰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江仁兵 徐万龙 +1 位作者 锡林宝勒日 白靖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31-3232,3235,共3页
目的研究X线透视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椎体转移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X线透视机引导下,对83例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的111个椎体实施PVP,对比观察实施PVP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骨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的改变以及... 目的研究X线透视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椎体转移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X线透视机引导下,对83例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的111个椎体实施PVP,对比观察实施PVP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骨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的改变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PVP治疗前、后生活质量(t=1.65,P<0.05)及骨痛评分(P<0.05,t=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疼痛有不同程度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PVP治疗后脊柱稳定。术后9例14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但都未引起临床症状,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VP是一种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瘤较为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田 古善智 +3 位作者 李国文 黄满平 黄斌 熊正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68-287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病灶侵犯椎体并累及椎旁组织的椎体转移瘤患者,先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1~2 d在DSA引导下行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每隔1周进行随... 目的探讨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病灶侵犯椎体并累及椎旁组织的椎体转移瘤患者,先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1~2 d在DSA引导下行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每隔1周进行随访,至疼痛进展或死亡;记录患者VAS评分下降程度,统计有效率,观察患者止痛药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3±5.1)个月,2例失访,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转移。整体有效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32例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8例完全无需止痛药,10例止痛药级别降低,7例止痛药维持原阶梯及剂量,7例需要加大剂量控制疼痛。2例出现脊神经冻伤;3例术后针道渗血;3例出现皮肤冻伤;1例出现骨水泥椎管渗漏;10例发生椎旁组织、椎间盘不同程度渗漏,未诉特殊不适。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骨水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效果确切,两者可以互补,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冷冻消融 椎体转移瘤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跌落梯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金媛 鞠忠建 +2 位作者 王小深 杨军 陈高翔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利用Cyberknife系统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技术治疗椎体转移瘤时,脊髓方向的剂量跌落趋势。方法:利用Cyberknife治疗8例胸椎转移瘤患者,根据放射治疗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例患者给予靶区剂量40 Gy/5次(40 Gy... 目的:分析评价利用Cyberknife系统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技术治疗椎体转移瘤时,脊髓方向的剂量跌落趋势。方法:利用Cyberknife治疗8例胸椎转移瘤患者,根据放射治疗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例患者给予靶区剂量40 Gy/5次(40 Gy组);4例患者给予靶区剂量33 Gy/3次(33 Gy组)。采用Cyberknife系统自带的Multi Plan4.0.2治疗计划系统设计优化治疗计划,针对靶区处方剂量跌落梯度、相对剂量跌落梯度以及单位距离剂量跌落梯度3方面。统计分析Cyberknife系统治疗计划中在脊髓方向的剂量跌落趋势。结果:40 Gy组单位绝对剂量跌落速度为(0.208±0.085)mm/100 c Gy,相对剂量跌落为(0.87±0.60)mm/5%Dmax,单位距离跌落速度为(353.63±160.48)c Gy/mm。33 Gy组单位绝对剂量跌落速度为(0.311±0.089)mm/100 c Gy,相对剂量跌落为(0.69±0.16)mm/5%Dmax,单位距离跌落速度为(266.27±94.41)c Gy/mm。40 Gy组优于33 Gy组。结论:Cyberknife系统治疗椎体转移瘤时脊髓方向剂量跌落极快,对脊髓保护好;将Cyberknife精确的追踪系统应用于椎体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疗,对脊髓的保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定向放射治疗 Cyberknife系统 剂量梯度 脊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转移瘤病人放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影响因素的Cox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贵山 陈静波 蒋桂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44-547,共4页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所改善。病人生存时间的延长,将伴随着远处转移的增加。据统计,约30%~90%的病人将出现椎体等部位的骨转移,甚至出现脊髓压迫综合征。合并椎体转移的实体瘤主要有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所改善。病人生存时间的延长,将伴随着远处转移的增加。据统计,约30%~90%的病人将出现椎体等部位的骨转移,甚至出现脊髓压迫综合征。合并椎体转移的实体瘤主要有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以及胃肠道肿瘤等。国内外大量研究探讨了影响合并椎体转移的恶性肿瘤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大部分结果显示,生存时间与原发灶的病种和病理类型、病人的一般状况(如卡氏评分)、是否合并内脏和脑的转移、椎体转移部位的多寡和神经是否受累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脊髓压迫综合征 COX 生存时间 非小细胞肺癌 头颈部肿 肠道肿 综合治疗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对恶性椎体转移瘤的镇痛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秦晓玲 赵建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恶性肿瘤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不断推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越来越长,与此同时伴随着肿瘤病人骨转移率越来越高,其中椎体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受到肿瘤侵入或病理性骨折,即可引起剧烈疼痛及脊髓压迫症... 恶性肿瘤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不断推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越来越长,与此同时伴随着肿瘤病人骨转移率越来越高,其中椎体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受到肿瘤侵入或病理性骨折,即可引起剧烈疼痛及脊髓压迫症,甚至引起截瘫。恶性椎体转移瘤的疼痛是非常剧烈且难以忍受的,其治疗可以有药物镇痛、放射治疗等,多数椎体转移病人单纯依靠药物镇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肿瘤侵蚀椎体,容易造成病人椎体骨折甚至截瘫,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目前国际上对于椎体转移瘤病人多采用放射治疗,一方面可以止痛,另一方面可以预防椎体破坏脊髓神经压迫预防截瘫。恶性肿瘤椎体转移的病人临床意味着进入疾病晚期,之前临床认为此类病人生存时间不长,只对病人进行姑息镇痛,姑息放疗,放疗剂量30~40 Gy,但是越来越多的病人生存期内出现椎体转移瘤复发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恶性肿 药物镇痛 疗效评价 调强放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 脊髓压迫症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DWI序列ADC值在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振兴 薛伟 +2 位作者 魏萌 康少英 张英民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ADC值用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8例(A组)及椎体转移... 目的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ADC值用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8例(A组)及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74例(B组),分别测量其多b值DWI下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多b值DWI鉴别两者的价值。结果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形态多为楔形及凹陷形、椎体后缘成角,椎体内可见残留正常骨髓信号,多b值DWI以等或低信号为主;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形态多为倒楔形及扁平形、可见椎体附件受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多b值DWI以高信号为主。两组患者的ADC值均随着b值增加而下降,但A组的ADC值显著高于B组(P<0.05);b值分别取0、100、200、400、600、800 s/mm^(2)时,鉴别二者的AUC值分别为0.671、0.706、0.897、0.918、0.743、0.712;当多b值DWI取400 s/mm^(2)时的诊断效能最佳(P<0.05),其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0.12%、86.34%、91.37%、73.85%、72.17%及77.71%。结论MRI形态学对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有一定的帮助,而多b值DWI取400 s/mm^(2)时,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b值DWI ADC值 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器械与PMMA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钢 金鹏 +4 位作者 谢宗贵 李凡东 易玉海 张绪平 谢志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器械与国产PMMA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探讨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方法 经前外侧入路穿刺颈椎椎体与椎弓根入路穿刺胸腰椎椎体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患者 2 4例 ,术前用公式V =4/3л(D/2 ) 3 ...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器械与国产PMMA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探讨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方法 经前外侧入路穿刺颈椎椎体与椎弓根入路穿刺胸腰椎椎体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患者 2 4例 ,术前用公式V =4/3л(D/2 ) 3 计算病灶体积 ,预计PMMA用量 ,按粉、液及对比剂比例为 3∶2∶1调配国产PMMA。操作在X线监测下进行 ,PMMA在浆糊期向椎体内注射。手术前后CT检查对照。随访患者 7~ 12个月 ,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术后CT检查显示PMMA填充病灶均在 5 0 %以上。 91.6% ( 2 2 /2 4)的患者经PVP治疗后 ,1周内症状即明显缓解 ,止痛效果在 6个月内为 75 % ( 18/2 4) ,在 1年内为 5 7.1% ( 12 /2 1) ,未发生由于PMMA外溢出现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 应用国产器械与国产PMMA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疗效良好 ,在浆糊期注射PMMA是预防与PMMA外溢有关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成形术 植入物 聚甲基丙烯酸类 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飞 侍管 +3 位作者 唐海 陈浩 贾璞 包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和评估多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多节段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7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记录患者术前24 ... 目的观察和评估多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多节段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7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记录患者术前24 h、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和术后VAS和ODI差异,评估疗效。通过术后复查CT,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例多节段PVP的椎体转移瘤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6例;年龄为32~87岁,平均(61.28±1.53)岁。行2个节段PVP治疗的患者30例(41.67%),3个节段8例(11.11%),4个节段9例(12.5%),5个节段12例(16.67%),6个节段7例(9.72%),7个节段2例(2.78%),8个节段4例(5.56%)。原发肿瘤中最多见的3个原发肿瘤部位是肺癌(41.67%)、乳腺癌(16.67%)、肾癌(8.33%)。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从术前的(7.39±0.10)分降至术后3 d的(4.40±0.12)分(P<0.05)、术后1个月的(3.82±0.13)分(P<0.05);ODI评分从术前的(74.30±1.02)%降至术后3 d的(45.46±1.19)%(P<0.05)、术后1个月的(37.82±0.93)%(P<0.05)。共268个节段行PVP,术后CT证实40个椎体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14.9%。结论多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其可用作对镇痛药耐药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溶骨性 椎体转移瘤 多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椎体转移瘤的CT、MRI、SPECT/CT骨显像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川东 王鸿志 +2 位作者 扬兴 沈兰 付小蓉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775-776,共2页
目的:评价CT、MRI、SPECT/CT骨显像在单椎体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单椎体转移瘤66例,所有病例均行CT、MRI、SPECT/CT骨显像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CT阳性率75.76%,MRI阳性率90.90%,SPECT/CT骨显像阳性率100%。CT符合率6... 目的:评价CT、MRI、SPECT/CT骨显像在单椎体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单椎体转移瘤66例,所有病例均行CT、MRI、SPECT/CT骨显像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CT阳性率75.76%,MRI阳性率90.90%,SPECT/CT骨显像阳性率100%。CT符合率69.69%,MRI符合率89.39%,SPECT/CT骨显像符合率90.90%。结论:SPECT/CT骨显像可作为筛选临床疑诊椎体转移瘤的首选检查,MRI、CT是其必要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SPECT/CT 椎体转移瘤 影像诊断 “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性化护理对射频治疗 椎体转移瘤患者癌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金 黄莹 王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性化护理对射频治疗椎体转移瘤患者癌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通过射频治疗的椎体转移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性化护理对射频治疗椎体转移瘤患者癌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通过射频治疗的椎体转移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基于奥马哈系统展开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癌痛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我效能(GSES)评分高于护理前,遵医行为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简易疼痛量表(BPI)总分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BP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射频治疗椎体转移瘤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并降低癌痛程度,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个性化护理 射频治疗 椎体转移瘤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MR导引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椎体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光鑫 代孟君 +3 位作者 仇晓霞 丁敏 潘磊 张学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开放式磁共振(MR)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溶骨性椎体转移瘤17例(29节椎体)。采用0.4 T开放式MR成像系统结合光学导航仪系统行PVP,观察术前、术后视... 目的初步评价开放式磁共振(MR)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溶骨性椎体转移瘤17例(29节椎体)。采用0.4 T开放式MR成像系统结合光学导航仪系统行PVP,观察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17例患者(29节椎体)均准确穿刺至拟定靶点,顺利完成PVP。术后VAS、ECOG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节段椎体发生骨水泥外渗,2例出现穿刺点皮下血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R导航引导下PVP成像清晰、导引准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椎体转移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磁共振成像 光学导航 经皮成形术 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邱国钦 许丽贞 +1 位作者 陈玉强 罗鹏飞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其中PVP组28例,单纯行CT引导下经皮椎弓根穿刺骨水泥灌注成形术;PVP联合放疗组30例,即PVP术后1周联合外放射治疗;PV...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其中PVP组28例,单纯行CT引导下经皮椎弓根穿刺骨水泥灌注成形术;PVP联合放疗组30例,即PVP术后1周联合外放射治疗;PVP联合粒子组25例,即PVP术中同时结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和并发症,并评价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结果与PVP组比较,其他两组患者止痛有效率更高且持久,尤其以联合粒子组显著且起效更快;术后1年及18个月患者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以联合粒子组最高而PVP组最低(P<0.05);各组均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联合放疗组中出现放疗相关性反应。结论应用PVP联合外放疗或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瘤均具有稳定椎体和抑制肿瘤协同作用,但联合粒子治疗的止痛起效更迅速持久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转移瘤 成形术 放射性粒子 放射治疗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