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基遥感植被监测概述
1
作者 高吉喜 申文明 +6 位作者 张玉环 李静 董亚东 肖桐 史园莉 申振 陈绪慧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空基遥感(高塔平台或高处建筑物搭载多种监测仪器)具有时空分辨率高、不受天气状况影响的优势,可作为连接地面观测网络与卫星遥感影像的“桥梁”,解决二者时间、空间不匹配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空基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监测方面的可行性和... 空基遥感(高塔平台或高处建筑物搭载多种监测仪器)具有时空分辨率高、不受天气状况影响的优势,可作为连接地面观测网络与卫星遥感影像的“桥梁”,解决二者时间、空间不匹配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空基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监测方面的可行性和优势,并以通辽空基遥感观测站监测结果为基础,给出空基遥感基本植被参数反演结果实例,说明空基遥感在植被监测方面的可行性,并对空基遥感的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空基遥感在小范围精细化动态监测和植被异常快速发现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由于固定站点观测的观测距离有限,空基站点选择方面需要根据观测目的和研究区域情况综合考虑。同时,通过空基高时空分辨率和卫星的全区域监测相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弥补当前单一卫星遥感监测时效性不足、精度不够等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空基遥感 高光谱遥感 植被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84
2
作者 方红亮 田庆久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8年第1期62-69,共8页
高光谱遥感数据已成为地表植被地学过程中对地观测的强有力的工具。综述了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植被监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高光谱遥感信息的处理方法;(2)高光谱遥感数据用于植被参数估算与分析;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参数分析 植被监测 地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草原植被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国杰 汪诗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3-288,共6页
在草原长期生态监测和研究过程中,观测方法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保证数据质量及其控制的关键环节,预防观测误差比纠正误差要容易得多。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取样方法,在现代标准化和网络化的监测和研究活动中至关重要。通过对两种样线法、巢... 在草原长期生态监测和研究过程中,观测方法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保证数据质量及其控制的关键环节,预防观测误差比纠正误差要容易得多。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取样方法,在现代标准化和网络化的监测和研究活动中至关重要。通过对两种样线法、巢式样方法和1m×1m样方法等4种方法监测羊草草原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生产力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草原植被监测,尤其是长期监测过程中,宜将物种丰富度的监测与生产力的监测分离开来。在以物种丰富度为监测目的时,样线法为宜,最小样线长度为400m;在以监测羊草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为目的时,1m×1m样方法为宜,最少样方数为10。这样既可以缩小长期固定监测样地的面积,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植被监测 监测方法 样线法 样方法 巢式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以塔里木河中游英巴扎地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青 王让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3-166,共4页
以塔里木河中游英巴扎地区为例,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些指数研究方法在植被监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植被监测 塔里木河中游 英巴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监测及趋势分析--植被数量生态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白·图格吉扎布 梁应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7-976,共10页
系统监测可以对危机发出预警,是防治灾害的重要手段。生态监测的基础是植被监测。多物种×多样本×多年的植被定位监测数据隐含着植被变化的信息。该文探索描述植被的数学工具,提出植被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方法。植被是资源竞争... 系统监测可以对危机发出预警,是防治灾害的重要手段。生态监测的基础是植被监测。多物种×多样本×多年的植被定位监测数据隐含着植被变化的信息。该文探索描述植被的数学工具,提出植被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方法。植被是资源竞争系统,可以用多维空间的向量来表示。在向量空间(射影空间),不是"距离",而是"方向"决定区别;在植被科学,不是"产量",而是"组成"决定区别。新方法用多维空间的位置向量来表示植被:向量的方向表示植被的组成、两向量夹角余弦值表示相似、向量长度表示植被总体。在简缩数据时,用"中心化"滤去样本噪音、"标准化"滤去系统噪音,得到状态向量。在趋势分析时,定义后、前状态向量的比值为变化趋势;用当年的状态和趋势的乘积来预报次年的状态。到次年,再用实测数据修正、更新来自去年的预报,是为"卡尔曼滤波"。卡尔曼滤波能降低监测成本,有效地使用历史数据,提高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监测 趋势分析 时间系列 超球面模型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植被监测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淑英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58,3,共6页
世界植被监测本多,嘉明等1前言自从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给全球环境带来负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负担急剧加大。先进诸国从1960年代后半期,就把环境问题列入其研究对象进行广泛的讨论。在这种形势下,... 世界植被监测本多,嘉明等1前言自从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给全球环境带来负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负担急剧加大。先进诸国从1960年代后半期,就把环境问题列入其研究对象进行广泛的讨论。在这种形势下,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监测 植被指数 植物 分类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潘蔷 吴桐 +1 位作者 李明纯 夏艳梅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2期44-46,52,共4页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植被监测的研究中。本文从植被分类、植被覆盖度估测、植被动态监测、林火监测、生物量估算五个方面介绍了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列举了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遥感数据存在一定的不...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植被监测的研究中。本文从植被分类、植被覆盖度估测、植被动态监测、林火监测、生物量估算五个方面介绍了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列举了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遥感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今后的植被监测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分类 植被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ra和NPP卫星的NDVI产品在呼伦贝尔地区植被监测中的对比
8
作者 曲学斌 吴昊 +2 位作者 红梅 辛孝飞 吕淼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为了探索基于多源卫星产品组建长时间序列NDVI并开展生态监测与灾害评估的可能性,利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标准差和平均偏差等方法,结合泰勒图,对呼伦贝尔地区2012—2021年Terra和NPP卫星逐16 d的NDVI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NPP... 为了探索基于多源卫星产品组建长时间序列NDVI并开展生态监测与灾害评估的可能性,利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标准差和平均偏差等方法,结合泰勒图,对呼伦贝尔地区2012—2021年Terra和NPP卫星逐16 d的NDVI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NPP的NDVI(简称“NDVI_(NPP)”)的多年平均值略高于基于Terra的NDVI(简称“NDVI_(Terra)”),两者在草原植被类型下的一致性最优,其次为耕地,森林植被的一致性较差。在呼伦贝尔非植被生长季,NDVI_(Terra)、NDVI_(NPP)的偏差主要集中在森林,且以NDVI_(Terra)偏高为主。在植被生长季初期2种NDVI产品的偏差呈现零散、随机分布,中期的偏差相对较小,生长季后期则以NDVI_(Terra)小于NDVI_(NPP)的负偏差为主。虽然2种卫星产品的总体偏差不大,但在开展NDVI的距平分析或计算VCI等指数时,较小的偏差会被放大。呼伦贝尔草地在考虑2种NDVI产品偏差纠正的前提下基本可替代使用,而耕地、森林植被的协同应用仍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监测 对比分析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流域调水工程植被监测及结果分析研究
9
作者 刘晓燕 《陕西水利》 2018年第1期184-186,共3页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项涉及工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且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陆生植被、水生生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引汉济渭工程区植被群落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引汉济渭工程施工占用的植物均...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项涉及工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且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陆生植被、水生生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引汉济渭工程区植被群落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引汉济渭工程施工占用的植物均为广布性种类,施工不可避免的导致周边部分植被面积减少,但并未引起群落结构和环境上的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工程 植被监测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现状监测的非生长季节植被监测因子筛选——以元上都遗址周边环境监测调查为例
10
作者 程学慧 高际玫 +2 位作者 李宏伟 张彩清 周海军 《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以元上都申遗项目环境监测调查为例,在植物凋落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评价非生长季节生态环境现状的植被监测因子;为加快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非生长季节 植被监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现状监测的非生长季节植被监测因子筛选——以元上都遗址周边环境监测调查为例
11
作者 程学慧 高际玫 +2 位作者 李宏伟 张彩清 周海军 《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7期9-12,共4页
本文以元上都申遗项目环境监测调查为例,在植物凋落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评价非生长季节生态环境现状的植被监测因子;为加快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非生长季节 植被监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影像 用于西澳大利亚州木本植被监测
12
作者 Suzanne Furby Xiaoliang Wu +2 位作者 Tony Traylen Drew Deveeurx Peter Caccetta 《卫星应用》 2020年第10期40-45,共6页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的土地监测项目(Land Monitor)是一个在州政府各部门之间长期运行的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进行土地监测的业务化项目。该项目覆盖了36万平方千米的农业林业用地。自1998年起,借助于该项目每年提供的详细遥感分析信...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的土地监测项目(Land Monitor)是一个在州政府各部门之间长期运行的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进行土地监测的业务化项目。该项目覆盖了36万平方千米的农业林业用地。自1998年起,借助于该项目每年提供的详细遥感分析信息,以及结合其他行业信息,政府各部门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逐渐普及,该项目于2014年利用大量资源三号卫星(ZY-3)影像试图监测Landsat无法监测到的稀疏植被信息,例如农田间及城镇中零星孤单、窄条形分布的木本植被。虽然只尝试了木本植被和非木本植被的分类,但由于资源三号数据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较大辐射动态范围等特点,将有助于分析提取较为细腻的地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监测 西澳大利亚州 林业用地 高空间分辨率 资源三号卫星 植被监测 动态范围 陆地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植被光学厚度统计降尺度方法
13
作者 王薪宇 房世波 韩佳昊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2,共10页
近年植被光学厚度(vegetation optical depth,VOD)微波植被指数被广泛用于植被监测和生物量估算,但现有被动微波VOD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在分析2003—2022年中国区域C波段(频率为4~8 GHz)、X波段(频率为8~12 GHz)... 近年植被光学厚度(vegetation optical depth,VOD)微波植被指数被广泛用于植被监测和生物量估算,但现有被动微波VOD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在分析2003—2022年中国区域C波段(频率为4~8 GHz)、X波段(频率为8~12 GHz)、Ku波段(频率为12~18 GHz)VOD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异同,以及在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对取值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NDVI的统计降尺度方法,选择Ku波段VOD与NDVI进行空间降尺度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波段中Ku波段VOD在空间和时间上与NDVI相关最显著,其在对不同植被类型响应方面与NDVI相似,相关系数为0.8240(达到0.05显著性水平)。降尺度后的VOD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保留了初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且能够反映VOD时间变化特征。综上,基于1 km NDVI辅助数据对0.25°VOD数据进行降尺度,生成1 km VOD数据,促进对区域范围植被光学厚度的应用,期待为局部植被变化监测及估算更高空间分辨率的相关地面参量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VOD VOD降尺度 植被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植被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朋轩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
渭河流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农业区和生态区,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rson相关性、Hurst指数等方法对渭河流域2000—2... 渭河流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农业区和生态区,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rson相关性、Hurst指数等方法对渭河流域2000—2020年植被覆盖变化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0—2020年渭河流域NDVI整体以升高趋势为主,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的趋势;NDVI改善明显的区域占比为83.95%,NDVI退化明显的区域占比为2.62%。在未来特征趋势方面,NDVI主要呈现反向特征,以持续改善为主体,主要分布在榆林市、庆阳市、延安市、渭南市等地区;在气象因子方面,降水是渭河流域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NDVI 渭河流域 植被动态监测 时空变化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在森林植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15
作者 魏艳花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19期92-94,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在森林植被变化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本文深入研究了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在森林植被变化监测方面的潜力,以及其在环境监测、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还讨论了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在森林植被变化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本文深入研究了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在森林植被变化监测方面的潜力,以及其在环境监测、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还讨论了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技术所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和限制。本文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得出结论,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在森林植被变化监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影像 森林植被变化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辅助无人机监测矿区植被碳储量
16
作者 黄新舒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3期55-59,共5页
矿山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矿产开采也导致了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进而造成植被碳库损失及固碳能力下降。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助于重构植被碳库,然而,生态重建后矿区植被碳储量的具体情况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能... 矿山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矿产开采也导致了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进而造成植被碳库损失及固碳能力下降。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助于重构植被碳库,然而,生态重建后矿区植被碳储量的具体情况尚不完全明确。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能够提升导航定位精度,增强无人机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能力和监测准确性。因此,本文以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铜锣山矿山公园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北斗系统监测矿区植被碳储量,并论述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无人机 矿区 植被碳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卫星监测下的文山州植被生长环境与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晨 李素敏 +3 位作者 王艳英 李雁 李卫海 张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3-1193,共11页
云南省文山州早年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经过多年治理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缺乏采用多源遥感手段对其进行长时序广面域的动态监测的研究.为探索国产卫星在植被监测方面的应用潜力,研究结合高分一号(GF-1)、高分五号(GF-5)、... 云南省文山州早年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经过多年治理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缺乏采用多源遥感手段对其进行长时序广面域的动态监测的研究.为探索国产卫星在植被监测方面的应用潜力,研究结合高分一号(GF-1)、高分五号(GF-5)、高分六号(GF-6)数据优势,对2013—2020年文山州植被分布情况与生长环境进行反演.首先利用旱季的GF-5数据进行高光谱植被监测,将可见短波红外高级高光谱成像仪(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全谱段光谱成像仪(Visual and Infrared Multispectral Sensor,VIMS)数据叠加进行遥感生态指数分析(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然后利用GF-1、GF-6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时序性监测.结果表明,位于砚山、广南、丘北三县交界处的实验区RSEI平均值为0.70,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状态(0.60~0.80).砚山西部和丘北南部农作物胁迫指数高、易燃性高,文山市北部、丘北西南部以及砚山中部的林木健康等级低.2013—2020年,文山州平均覆盖度均值处于较高植被覆盖度区间,平均覆盖度及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占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 高光谱植被监测 遥感生态指数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雷达相位信息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庆国 郭华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用T-矩阵法计算得到的后向散射矩阵求解了代表植被叶子的盘状粒子与代表植被枝条的针状粒子的后向散射同极化相位差与植被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雷达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等参数对这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的叶... 用T-矩阵法计算得到的后向散射矩阵求解了代表植被叶子的盘状粒子与代表植被枝条的针状粒子的后向散射同极化相位差与植被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雷达入射波频率和入射角等参数对这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的叶子或枝条的形状和匐伏状态等几何参数,以及植被的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和不同成分含量等物理参数,对极化雷达后向散射同极化相位差的影响各不相同;而雷达入射波频率和人射角等参数对计算结果也有较大影响.所有这些在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及产量评估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雷达 相位信息 植被监测 T矩阵法 向后散射同极化相位差 几何参数 介电常数
原文传递
青海湖流域31样地植被监测数据集(2018)的组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治荣 侯元生 +2 位作者 陈克龙 马元希 王欣烨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1期73-77,I0075-I0079,共10页
青海湖流域(97°50′E-101°20′E,36°15′N-38°20′N)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也是青海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也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 青海湖流域(97°50′E-101°20′E,36°15′N-38°20′N)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也是青海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也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区域。2018年,对流域内31个样点的植被进行了监测,包括样地的植被类型、高度、覆盖度、生物量、科、属、种等,得到青海湖流域31样地植被监测数据集(2018)。该数据集包括:(1)监测样地概况和样地位置数据;(2)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荒漠、山地草甸、低地草甸和高寒草甸的植被类型结构;(3)七种地带性植被主要植物科、属、种数量统计;(4)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鸟类栖息地、普氏原羚活动区植被生物量及可利用生物量统计;(5)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荒漠植物结构、生物量年度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流域 青藏高原 植被监测 样地
原文传递
基于高分一号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遥感监测——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彭继达 张春桂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植被对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局地植被精细化监测要求的提高,传统中低分辨率遥感植被监测方式已经很难满足需求,而高分辨率卫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优势,可以对植被进行更精细的遥感监测。本研究从高分... 植被对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局地植被精细化监测要求的提高,传统中低分辨率遥感植被监测方式已经很难满足需求,而高分辨率卫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优势,可以对植被进行更精细的遥感监测。本研究从高分一号卫星数据的特征出发,研究高分一号卫星数据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正射校正的预处理方法及高分一号卫星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方法。最后,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利用高分一号多光谱相机(GF-1-WFV1)16 m影像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并划分植被覆盖等级。根据植被覆盖度分布显示,高分一号卫星能精确监测厦门市植被覆盖度分布状况。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厦门市大部分地区为高或较高植被覆盖度区,其中,海沧、集美、翔安和同安内陆地区植被覆盖等级明显优于沿海地区,厦门岛南部地区植被覆盖度优于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卫星 影像预处理 植被覆盖度 植被生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