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猪业天然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1
作者 李智宇 严火其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中国家猪养殖业有悠久的利用天然植物资源的历史,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计量学和文献学为主的研究方法,对1950—2022年间中国猪业领域天然植物资源利用的科研活动史进行研究,进而分析相关科研活动的发展演变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分... 中国家猪养殖业有悠久的利用天然植物资源的历史,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计量学和文献学为主的研究方法,对1950—2022年间中国猪业领域天然植物资源利用的科研活动史进行研究,进而分析相关科研活动的发展演变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发现,相关科研活动可分为1980年之前的缓慢发展阶段,1981—2003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2004年以来的高水平稳定发展阶段。整体来看,猪业领域天然植物的研究在早期以寻找饲料替代资源为主,之后则倾向于以提高猪肉品质、免疫能力等为目标。近期,国内猪养殖业对天然植物利用进一步向高附加值、具有地方特色与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展现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业 天然植物资源利用 科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植物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俊林 解建团 王孝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8,114,共6页
分析了秦岭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秦岭植物资源的现状、保护、利用和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作了分析研究 ,总结出合理发展旅游业、利用森林草场资源。
关键词 秦岭 植物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森林草场资源 经济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环境保全及植物资源利用——日本第五届红麻等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会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伶 程舟 《中国麻业》 2002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地球 环境保护 植物资源利用 红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马艳萍 陈长友 李玲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年第8期8-9,共2页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是关于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基本理论与技术的一门课程,综合性与应用性较强,为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文章从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及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并...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是关于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基本理论与技术的一门课程,综合性与应用性较强,为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文章从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及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分析“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课堂思政育人效果,旨在为同类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 课程思政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体遗存分析揭示的大地湾遗址蚌刀功能及植物资源利用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继帅 张东菊 +3 位作者 杨晓燕 王维维 张乃梦 陈发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9,共9页
采用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方法对甘肃大地湾遗址二期文化(6500-5900 aBP)同一灰坑内出土的8件蚌刀进行植物微体遗存分析,发现了粟黍、小麦族、食用豆类、橡子以及包括百合属、贝母属在内的多种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同时发现了黍稃壳中... 采用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方法对甘肃大地湾遗址二期文化(6500-5900 aBP)同一灰坑内出土的8件蚌刀进行植物微体遗存分析,发现了粟黍、小麦族、食用豆类、橡子以及包括百合属、贝母属在内的多种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同时发现了黍稃壳中的η型植硅体,显示出蚌刀使用功能的多样性,既用于切割加工块根块茎类食物,亦可能具有刮取谷穗收获植物籽粒的功能.此外,丰富的淀粉粒种类揭示仰韶早期社会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多样性,在粟作农业发展的同时,采集经济在当时的生业模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 植硅体 蚌刀功能 植物资源利用 大地湾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在教学中的“顶天立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玲俐 樊金拴 马艳萍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8年第4期20-21,共2页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具有知识综合性强、技能实践性强和技术前沿性强等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用"顶天立地"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对该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教...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具有知识综合性强、技能实践性强和技术前沿性强等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用"顶天立地"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对该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引入前沿知识、先进技术,同时调整实验课程,配套综合实习,使课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服务于生产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 课程改革 顶天立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忍冬科植物资源利用与引种 被引量:1
7
作者 郝佳 《园林科技》 2004年第1期15-16,35,共3页
长白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这里蕴藏着极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忍冬科植物是众多植物科属中的一科,根据对长白山植物的考查和一些有关资料统计,长白山忍冬科植物共有7属29种。虽没有蔷薇科和菊科那样家族庞大,但却有其独特的绿化观赏价值和... 长白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这里蕴藏着极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忍冬科植物是众多植物科属中的一科,根据对长白山植物的考查和一些有关资料统计,长白山忍冬科植物共有7属29种。虽没有蔷薇科和菊科那样家族庞大,但却有其独特的绿化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一、长白山的地理状况长白山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北纬41°31’—42°28’,东经127°9’—128°55’,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年降水量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科 长白山区 植物资源利用 资料统计 开发利用价值 吉林省 引种栽培 金银忍冬 绿化 忍冬属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案例式教学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颖 曹进军 +2 位作者 王国昌 李卫海 秦雪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7期147-149,153,共4页
案例教学已成为培养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结合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技术进展课程教学,根据专业硕士的教学理念和特点,选取教学过程及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从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与意义、案例的选择原则、案例资源设计、教学案例的... 案例教学已成为培养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结合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技术进展课程教学,根据专业硕士的教学理念和特点,选取教学过程及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从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与意义、案例的选择原则、案例资源设计、教学案例的使用与评价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推进教学改革,培养真正能够推进农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农业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 资源利用植物保护技术进展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淀粉粒分析的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植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万智巍 杨晓燕 +3 位作者 葛全胜 樊昌生 周广明 马志坤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5,共7页
江西社山头遗址是赣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典型遗址,尚未开展相关环境考古和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对该遗址出土陶器内壁残留物的淀粉粒分析表明,内壁残留物中包含了不同种类植物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稻类和粟类作物,还有部分块根块茎类植... 江西社山头遗址是赣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典型遗址,尚未开展相关环境考古和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对该遗址出土陶器内壁残留物的淀粉粒分析表明,内壁残留物中包含了不同种类植物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稻类和粟类作物,还有部分块根块茎类植物以及部分暂时不能鉴定的淀粉粒。可鉴定淀粉粒中包括稻类7粒、粟类9粒、块根块茎类2粒。从恢复的植物种类上来看,社山头遗址区域在4500~3500 a BP这段时间的植物利用包括了稻类、粟类和部分块根块茎类植物。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南方地区的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提供直接证据和补充,说明了该遗址古人类除水稻外其他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可为南方地区古人类食谱和植物资源利用结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分析 社山头遗址 陶器残留物 植物资源利用 江西
原文传递
滇西北藏民(族)利用植物资源的实践和理念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兆录 许又凯 +1 位作者 蔡传涛 刘宏茂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概述了围篱有机农业、轮牧活动、管理草地、植物采集、社区自然保护区等滇西北藏民(族)利用植物资源的实践活动,认为藏族利用植物资源的理念是在以村寨为地理中心的耕地、放牧草场和山地森林中多层次多目的地利用植物资源,通过牲畜转换... 概述了围篱有机农业、轮牧活动、管理草地、植物采集、社区自然保护区等滇西北藏民(族)利用植物资源的实践活动,认为藏族利用植物资源的理念是在以村寨为地理中心的耕地、放牧草场和山地森林中多层次多目的地利用植物资源,通过牲畜转换获得更多收益,以解决人类生计,并在融合了藏族本教和佛教教义的神山传统思想控制下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利用 藏族 有机农业 轮牧 神山信仰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1985年第3期33-39,共7页
本文回顾了我国药用植物区系调查和总结,进口药国产资源的寻找,药用原料植物资源利用,扩大药用部位和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半合成途径来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新药用植物资源的寻找及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资源保护及更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提... 本文回顾了我国药用植物区系调查和总结,进口药国产资源的寻找,药用原料植物资源利用,扩大药用部位和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半合成途径来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新药用植物资源的寻找及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资源保护及更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提出应积极引进新技术与新方法,开展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探索中药品质评定的新途径,加强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以及加强规划和制订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展望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利用 植物区系 中草药 野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计平 蔚奴平 +2 位作者 常卓 王杰 张华新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5期3-6,共4页
概述了耐盐碱植物特点、分类和分布,对我国耐盐碱植物资源调查、种质资源资源收集保存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开展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盐碱地 耐盐碱植物 盐生植物 植物资源利用 种质创新
原文传递
珠海淇澳岛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点及其资源利用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黎明 陈日强 +5 位作者 郭兴 马英 李永泉 郭微 廖文波 王龙远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对珠海淇澳岛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发现淇澳岛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34科58属90种,科、属、种数分别占广东省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总数的60.7%、41.7%、19.4%;优势科主要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凤尾蕨科Pteri...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对珠海淇澳岛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发现淇澳岛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34科58属90种,科、属、种数分别占广东省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总数的60.7%、41.7%、19.4%;优势科主要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石松科Lycopodiaceae和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等;优势属有凤尾蕨属Pteris、石松属Lycopodium、卷柏属Selaginella和铁角蕨属Asplenium等。珍稀濒危保护野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和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均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发现科、属、种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这与淇澳岛地处亚热带的地理位置相吻合。资源利用分析发现淇澳岛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种类达43种,利用方式以药用和园林绿化与观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市 淇澳岛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植物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亚敏 刘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978-17979,共2页
针对《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现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艳萍 陈长友 樊金拴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年第12期23-24,共2页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的特点是理论与生产紧密结合,技术性强、应用性明显,但也存在学生认知程度不高、实习时间欠妥及固定实习基地少等诸多问题。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学生要加强自身思想的重视度,学校合理设置教学实习...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的特点是理论与生产紧密结合,技术性强、应用性明显,但也存在学生认知程度不高、实习时间欠妥及固定实习基地少等诸多问题。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学生要加强自身思想的重视度,学校合理设置教学实习时段、建立校内外固定教学实习基地、丰富教学实习手段等确保教学实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教学实习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料资源综合利用》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国龙 梁少华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植物油料资源综合利用》是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油脂工程方向的重要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本文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教学的设置来谈谈教授这门课程的实践与体会,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油料资源综合利用 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合理利用“换位教学”模式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雯 张洪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29期106-107,共2页
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对如何合理利用"换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简述了当前《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合理利用"换位教学"模式... 以《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对如何合理利用"换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简述了当前《植物资源与利用》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合理利用"换位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和方式方法,对"换位教学"模式应用前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合理应用"换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部分建议,以求对其它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利用 换位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东翔 杜修桥 +2 位作者 李国章 彭密军 陈阳波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89-90,共2页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面向植物提取物产业培养人才,其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突出以动手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培养,并将之与该研究方向的科研及该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走一条具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
关键词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特色专业 能力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硕士研究生开展耕读教育的思考——以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明敏 岳建英 +2 位作者 魏瑶 郑红丽 周洪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8期23-26,共4页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耕读教育对于高校...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耕读教育对于高校研究生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涉农高校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进行耕读教育的实践,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还可以激励专业学位研究渗入农村实践,激励学生献身乡村振兴,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该文结合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提出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应开展耕读教育的思考,可为耕读教育的实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资源利用植物保护 专业硕士研究生 农村实践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显会 徐明亮 《福建农业》 2015年第4期154-154,共1页
本文就黔东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正对当前黔东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了几点建议: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加强药用植物资源深加工水平;增强药用植物资源管理、市场化水平。
关键词 黔东南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