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诱导抗性与寄生性杂草防除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志伟 沈奕德 《杂草科学》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植物诱导抗性不仅可以用于防治病虫害,也可以用于防除寄生性杂草。本文综述植物诱导抗性防除寄生性杂草的历史、发展、途径、机制及其前景。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系统获得 诱导系统 寄生杂草 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植物和植物诱导抗性挥发物质对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的嗅觉行为影响及田间诱集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帆 王甦 +3 位作者 张君明 张帆 谭晓玲 易图永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0-1257,共8页
利用增殖植物与植物诱导抗性物质诱集天敌昆虫,实现对天敌昆虫种群的主动调控,已经成为现代保护型生物防治的热点。本研究针对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和寄生性天敌浅黄恩蚜小蜂,选择7种植物源诱集物质:玉米花粉、油菜花粉、琉璃苣花、金... 利用增殖植物与植物诱导抗性物质诱集天敌昆虫,实现对天敌昆虫种群的主动调控,已经成为现代保护型生物防治的热点。本研究针对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和寄生性天敌浅黄恩蚜小蜂,选择7种植物源诱集物质:玉米花粉、油菜花粉、琉璃苣花、金盏菊花、无味母菊花、苜蓿花、猫薄荷叶片,两种人工合成植物诱导抗性物质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作为气味源,分别在室内使用嗅觉仪检测以及在有机果园实际生产中使用天敌诱集装置,分析比较各自对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的诱集作用。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与玉米花粉对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吸引力最高,其次为茉莉酸甲酯。开花植物中,金盏菊花的诱集作用最佳。浅黄恩蚜小蜂趋向于选择两种人工合成挥发物,且对玉米花粉的选择高于其它植物源。有机苹果园内,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对东亚小花蝽的诱集作用十分显著。玉米花粉和金盏菊对东亚小花蝽诱集作用高于其它植物材料。浅黄恩蚜小蜂倾向选择水杨酸甲酯与茉莉酸甲酯,而植物源材料间的吸引力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植物诱导抗性物质与增殖植物物质均可以有效诱集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型生物防治技术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浅黄恩蚜小蜂 植物诱导抗性挥发物 增殖植物 嗅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诱导抗性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牛亚斌 李红 +1 位作者 李晓静 刘雪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0期120-122,138,共4页
植物诱导抗性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迅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侵袭的风险及降低农药使用量等。本文作者介绍了其在种子处理、农药增效、田间应用等方面的应用案... 植物诱导抗性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迅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技术可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侵袭的风险及降低农药使用量等。本文作者介绍了其在种子处理、农药增效、田间应用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农业生产 种子处理 农药增效 田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诱导抗性及生化机理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任森 苏贻娟 +3 位作者 叶茂 谢丽君 陈敏 宋圆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诱导抗虫性和抗病性的最新研究发展,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虫害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在调节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诱导抗病的重要机制是产生植保素,与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也能诱导植物抗病并且累积植保...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诱导抗虫性和抗病性的最新研究发展,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虫害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在调节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诱导抗病的重要机制是产生植保素,与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也能诱导植物抗病并且累积植保素.对植物自身抗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将为合理制定作物病虫害控制策略,培育广谱持久抗性的作物新品种奠定基础.利用植物自身抗性控制作物病虫害是最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生化机理 挥发物 三营养关系 植保素 菌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性诱导技术对设施鲜食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婷婷 温学萍 +4 位作者 杨娜娜 任登成 李相宁 马建梅 李君 《上海蔬菜》 2024年第2期43-45,48,共4页
为研究植物抗性诱导技术在日光温室鲜食番茄上的应用效果,作者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喷施木醋酵素、苦参碱、鱼藤酮、氨基寡糖素、光合细菌菌剂等生物制剂,调查了其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抗性诱导技术,日... 为研究植物抗性诱导技术在日光温室鲜食番茄上的应用效果,作者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喷施木醋酵素、苦参碱、鱼藤酮、氨基寡糖素、光合细菌菌剂等生物制剂,调查了其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抗性诱导技术,日光温室早春茬鲜食番茄植株长势健壮,产品上市早,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番茄红素的含量高,增产幅度达17.8%,斑萎病毒病发生率降低8.3%。建议在秋冬茬番茄生产中继续开展试验进行验证,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技术 鲜食番茄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药剂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尹玲莉 杨凤环 +1 位作者 侯晓杰 杜绍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43-46,共4页
诱导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是指利用生物或物理、化学因子处理植物,改变植物对病原的反应,从而使其获得局部或系统的抗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寡糖、聚糖及BTH等几种主要化学诱导剂在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化学诱导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性诱导机理、抗病激活剂及其研发方向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一宾 《世界农药》 CAS 2008年第5期1-5,12,共6页
概述了植物抗性诱导的机理,当今抗病激活剂品种及其作用特性,并简介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诱导机理 病激活剂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诱导因子抗新疆甜瓜疫霉病的田间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锐萍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用化学诱导因子和灭活的生物诱导因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诱导了新疆甜瓜产生对疫霉病的整体抗性。 1 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用化学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效果可达79.40 % ,平均诱抗效果在 40 %以上 ;生物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 用化学诱导因子和灭活的生物诱导因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诱导了新疆甜瓜产生对疫霉病的整体抗性。 1 99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用化学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效果可达79.40 % ,平均诱抗效果在 40 %以上 ;生物诱导因子诱导处理 ,最高诱抗效果为 6 8.6 2 % ,平均诱抗效果为 30 %以上。1 997年的试验基本上验证了 1 996年的结果 ,化学诱导因子最高诱抗效果可达 6 0 % ,平均诱抗效果为 35 .86 % ,经 t测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甜瓜 瓜类疫霉病 植物诱导抗性 田间试验 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免疫性及病虫害防治
9
作者 杨世诚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5期29-30,共2页
长期以来,人们在防治植物病虫害的过程中,较多地注意了病原物的浸染问题,因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已经严重地危及人类健康,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大问题。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免疫 病原物 基因 诱导因子 植物诱导抗性 致病力 转基因植物 苏云金芽孢杆菌 食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唾液成分在昆虫与植物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44
10
作者 殷海娣 黄翠虹 +2 位作者 薛堃 王戎疆 闫凤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3-849,共7页
近年来,人们对于植食性昆虫唾液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其在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植食性昆虫唾液中含有的酶类和各种有机成分,能诱导植物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而且这些反应有很强的特异性,与为害的昆虫种类甚... 近年来,人们对于植食性昆虫唾液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其在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植食性昆虫唾液中含有的酶类和各种有机成分,能诱导植物的一系列生化反应,而且这些反应有很强的特异性,与为害的昆虫种类甚至龄期有关。鳞翅目幼虫口腔分泌物(或反吐液)中含有的β-葡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酶类和挥发物诱导素等有机成分,已经证明可以诱导植物的反应;刺吸式昆虫的取食也可以刺激植物产生反应,但其唾液内的酶类,如烟粉虱的碱性磷酸酶,蚜虫的酚氧化酶、果胶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蝽类的寡聚半乳糖醛酸酶等是否发挥作用,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寄主植物对昆虫的唾液成分也有很大的影响,可能是昆虫对不同植物营养成分和毒性成分的适应方式。对昆虫唾液蛋白的分析表明,具有同样类型口器、食物类型接近的昆虫,唾液成分有更多的相似性。研究植食性昆虫的唾液成分,对于阐明昆虫和植物的协同进化关系、昆虫生物型的形成机理、害虫的致害机理,以及指导害虫防治等,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与植物关系 协同进化 昆虫唾液成分 反吐液 植物诱导抗性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臧洪俊 李正名 +3 位作者 倪长春 沈宙 范志金 刘秀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77-1880,共4页
将水杨酸及乙酰水杨酸分别与溴代糖作用,合成了10个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认了其结构,并证明产物为β-构型,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且一些化合物的诱... 将水杨酸及乙酰水杨酸分别与溴代糖作用,合成了10个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认了其结构,并证明产物为β-构型,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且一些化合物的诱导活性好于水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 糖酯 植物诱导抗性 生物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N-苄氧羰基-β-氨基丁酸糖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臧洪俊 李正名 +2 位作者 范志金 刘秀峰 王素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12-1515,共4页
将两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β-氨基丁酸和糖分子结合在一个分子内,设计合成了8个新糖酯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认了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且一些化合物的诱导活性比水杨酸的好.
关键词 D L-β-氨基丁酸 糖酯 植物诱导抗性 生物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N-苄氧羰基-β-氨基丁酸水杨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臧洪俊 李正名 +3 位作者 倪长春 沈宙 范志金 刘秀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8-471,共4页
利用活性分子组合的原理,把两种具有诱导活性的水杨酸酯类化合物和D,Lβ氨基丁酸连接在一个分子内,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及1HNMR确认.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
关键词 D L-β-氨基丁酸 水杨酸酯 植物诱导抗性 生物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SAR和ISR中的乙烯信号转导网络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利辉 邱德文 刘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32,共5页
乙烯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SAR和ISR中发挥重要作用。受病原物和其它激发子处理后,植物体内乙烯被合成,为内质网上一个His激酶类受体家族(Ⅰ型和Ⅱ型)所感知,在铜离子的转运活性下,乙烯与受体的结合使Raf-类Ser/Thr激酶CTR1失活。在C... 乙烯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SAR和ISR中发挥重要作用。受病原物和其它激发子处理后,植物体内乙烯被合成,为内质网上一个His激酶类受体家族(Ⅰ型和Ⅱ型)所感知,在铜离子的转运活性下,乙烯与受体的结合使Raf-类Ser/Thr激酶CTR1失活。在CTR1的下游,EIN2、EIN3、EIN5/AIN1、EIN6、EIN7是乙烯反应的正调节子,负责乙烯信号的传导。EIN2编码功能未知的新的膜整合蛋白,而EIN5/AIN1、EIN6和EIN7尚未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鉴定。定位在核内的DNA结合蛋白EIN3,直接作用于ERF1,调节乙烯反应基因的转录,激活植物防御素和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使植物建立抗病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植物系统获得 植物诱导系统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提取液对茶树生长和虫害防治的影响机制
15
作者 张曼 黎健龙 +5 位作者 周波 陈义勇 农红秋 崔莹莹 刘嘉裕 唐劲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5期103-112,共10页
为探究松针提取液对茶树生长和虫害防治的影响机制,以喷施松针提取液和无菌水的茶树为材料进行比较实验,并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解析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松针提取液能够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和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 为探究松针提取液对茶树生长和虫害防治的影响机制,以喷施松针提取液和无菌水的茶树为材料进行比较实验,并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解析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松针提取液能够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和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茶叶产量,且不降低茶叶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AP2/ERF转录因子下调表达,乙烯信号途径发挥了重要的负调节作用。茶园喷施松针提取液不影响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且对螨类和茶小绿叶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表明,松针提取液提高茶树抗虫能力可能是由于激活了茶树的多酚类和磷脂类的代谢途径,相应代谢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茶树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茶树的抗逆性。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植物抗逆性诱导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提取液 茶树 乙烯信号通路 多酚类 氧化 虫害管理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植物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金炜 黄翠虹 闫凤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2-1172,共11页
以丁布(2,4-dihydroxy-7-methoxy-1,4-benzoxazin-3-one,DIMBOA)为代表的苯并噁嗪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禾本科作物中的次生物质,对植物病虫害具有广谱抗性,上世纪中叶开始即引起人们重视并开始了一系列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 以丁布(2,4-dihydroxy-7-methoxy-1,4-benzoxazin-3-one,DIMBOA)为代表的苯并噁嗪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禾本科作物中的次生物质,对植物病虫害具有广谱抗性,上世纪中叶开始即引起人们重视并开始了一系列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诱导抗性理论的发展,对这类物质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该文综述这类化学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苯并噁嗪类化合物是从色氨酸合成途径分支出来的一类次生代谢物,其含量是随着植物组织和年龄而变化的;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和病菌的感染能够引起苯并嗪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以及苯并噁嗪糖苷的水解。基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包括抗虫性、对植物的毒性、抗病性、化感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丁布 植物诱导抗性 植物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4
17
作者 闫凤鸣 陈巨莲 汤清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共7页
昆虫化学生态学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国际昆虫化学生态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化学生态学已经进入分子时代。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在昆虫化... 昆虫化学生态学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国际昆虫化学生态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化学生态学已经进入分子时代。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在昆虫化学感受机理、昆虫信息素的鉴定和利用、植物信息化学物质对昆虫行为的调控机理和利用、植物与昆虫互作化合物的开发利用等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系统性、深入性和延续性来说,与国际水平尚有一定差距。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昆虫化学生态学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化学生态学 信息素 植物与昆虫的关系 植物诱导抗性机理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羧基-1,2,3-苯并噻二唑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兆斌 宋艳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合成了用于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的化合物 6 羧基 1,2 ,3 苯并噻二唑 ,其合成步骤如下 :以对氨基苯甲酸 (I)为原料 ,用乙酰酐作为乙酰化试剂 ,在加热回流下反应 4h ,将化合物I的氨基进行保护 ,得对 乙酰氨基苯甲酸 (Ⅱ )。将化合物Ⅱ... 合成了用于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的化合物 6 羧基 1,2 ,3 苯并噻二唑 ,其合成步骤如下 :以对氨基苯甲酸 (I)为原料 ,用乙酰酐作为乙酰化试剂 ,在加热回流下反应 4h ,将化合物I的氨基进行保护 ,得对 乙酰氨基苯甲酸 (Ⅱ )。将化合物Ⅱ在 12~ 15℃下缓慢加入到氯磺酸中去进行氯磺化反应 .氯磺酸对化合物Ⅱ的量比为n(氯磺酸 )∶n(对 乙酰氨基苯甲酸 ) =4∶1,反应温度维持在 6 0℃ ,得化合物 2 乙酰氨基 5 羧基苯磺酰氯 (Ⅲ )。以锌粉加醋酸作为还原剂 ,在 70℃下搅拌回流 6h ,将化合物Ⅲ还原为 3 巯基 4 氨基 -苯甲酸 (Ⅳ )。将化合物Ⅳ在 0~ 5℃下用亚硝酸钠加冰醋酸去进行重氮化反应 ,然后用乙醚萃取 ,蒸去溶剂后得红棕色固体产物 6 羧基 1,2 ,3 苯并噻二唑 (V) ,产率 4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巯基-4-氨基苯甲酸 6-羟基-1 2 3-苯并噻二唑 诱导植物系统获得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韩松庭 丁伟 《植物医生》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自首次在我国报道以来,其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就在不断蔓延和加重,每年给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特效的化学药剂可以进行治疗.但诸多研究表明,前期及时的化学...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自首次在我国报道以来,其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就在不断蔓延和加重,每年给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特效的化学药剂可以进行治疗.但诸多研究表明,前期及时的化学药剂处理、熏蒸处理、诱抗剂处理均可有效预防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经济损失.我国有关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研究十分有限,而化学防治是保障烟草健康和烟叶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我国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药剂、影响防效的因素以及采用土壤熏蒸消毒和诱抗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进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并对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今后烟草青枯病及时有效地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化学防治 土壤消毒 植物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紫灰链霉菌gCLA4坏死诱导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颜霞 武立清 +1 位作者 李燕芳 黄丽丽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2-1459,共8页
【背景】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lavendulae)gCLA4是从黄瓜中分离到的一株放线菌,研究表明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具有潜在的生防价值。【目的】深入研究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中坏死诱导蛋白(necrosis-ind... 【背景】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lavendulae)gCLA4是从黄瓜中分离到的一株放线菌,研究表明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具有潜在的生防价值。【目的】深入研究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中坏死诱导蛋白(necrosis-inducing protein)4955的功能,明确其提高植物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坏死诱导蛋白4955基因进行克隆,于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表达,并以烟草为材料检测该蛋白的活性和稳定性;使用Protparam、PredictProtein、NCBI CDD、SWISS-MODEL分析蛋白的基本性质和三维结构;检测该蛋白对烟草防御反应相关酶活(CAT、SOD、POD、PAL)和防御相关基因(NPR1、PR1-b、PAL、LOX、PR1-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蛋白4955的耐受温度达40℃,耐受pH 6.0-10.0。该蛋白分子量为24491.12 Da,由225个氨基酸组成,其等电点为5.96,经氨基酸序列比对含保守NPP1结构域。蛋白4955处理烟草2 d时,烟草CAT、SOD、PAL酶活增加,POD酶活无显著变化。该蛋白处理烟草第1、3、5天时,基因PR1-b、LOX表达量提高;在第4天时,基因PAL的表达量提高。【结论】Streptomyces lavendulae gCLA4中的坏死诱导蛋白4955确实能诱导烟草中的植物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灰链霉菌gCLA4 原核表达 功能分析 植物诱导抗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