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老年患者化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国平 范平明 +3 位作者 夏立平 李京泰 何丽 李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65-196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PA)在老年化疗患者对比治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该院老年化疗患者的资料,其中IVPA组43例、PICC组52例,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管...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PA)在老年化疗患者对比治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该院老年化疗患者的资料,其中IVPA组43例、PICC组52例,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管道维护、生活质量等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IVPA组与PICC组相比,血栓形成、导管阻塞、护理贴膜引起的皮炎、静脉炎、局部肿胀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导管维护费用更少、维护时间更短,不按时维护、重新调管、意外拔管、再次置管等的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 IVPA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导管维护依从性良好,可作为老年化疗患者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输液港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安全性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癌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景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对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症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84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行非全植入式... 目的对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症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84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行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照组行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OL评分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行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为优者占66.67%(28/42),优良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痛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植入式 硬膜外腔输注 癌症疼痛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1.5T强度下对携带永久性起搏器和植入式复律除颤器的患者行非心脏和心脏磁共振成像方法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评估
3
作者 Nazarian S. Roguin A. +1 位作者 Zviman M.M. 刘文秀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2期33-34,共2页
背景:目前,磁共振成像(MRI)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方式,但数百万患者由于装有可植入式心脏装置而不能使用。拟评价1.5T强度下心脏和非心脏MRI的诊断实用性与安全性,所采用的方法合并了装置选择与程序,并限定了MRI序列的特定吸收率。方法和结... 背景:目前,磁共振成像(MRI)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方式,但数百万患者由于装有可植入式心脏装置而不能使用。拟评价1.5T强度下心脏和非心脏MRI的诊断实用性与安全性,所采用的方法合并了装置选择与程序,并限定了MRI序列的特定吸收率。方法和结果:无其他可选成像方法且经体外模型和动物体内实验证实所携带装置具MRI安全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永久性起搏器 复律 植入式 起搏模式 临床实用性 安全性评估 体外模型 起搏阈值 除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左杰 鲍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导管护理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为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导管护理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导管异位率和护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分别为3.12%和21.8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风险发生率分别为6.25%、21.8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并提高其安全性,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导管异位 安全性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在房颤中的应用及进展
5
作者 黄义梅 赵璐露 华宝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95-3100,共6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心房激活不协调和心房收缩无效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常并发卒中、心力衰竭和心动过速致心功能降低诱发心肌病等不良事件,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负担。综合管理房颤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房颤病死率、致...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心房激活不协调和心房收缩无效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常并发卒中、心力衰竭和心动过速致心功能降低诱发心肌病等不良事件,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负担。综合管理房颤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房颤病死率、致残率及改善预后。但传统心电图监测大概率漏诊了无症状及阵发性房颤。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ICM)作为新一代监测工具,可弥补传统心律监测工具缺点,提供实时心律监测心电图并为使用者提供警报。ICM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临床主要应用于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近年其适应证研究逐渐扩展到房颤监测,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未受到重视。结合相关文献,该文就ICM在房颤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优缺点进行评估,让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其应用,以期为管理房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 临床应用 综合管理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医疗器件通信与充电场景的电磁辐射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迪威 陈志英 +1 位作者 唐丹枫 张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208,共16页
植入式医疗器件常采用无线方式与外界通信或进行电源补给,一方面,它的存在将改变体外辐射源在人体组织内的电磁场分布,从而可能加剧电磁辐射水平;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辐射源,将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电磁辐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比吸收率... 植入式医疗器件常采用无线方式与外界通信或进行电源补给,一方面,它的存在将改变体外辐射源在人体组织内的电磁场分布,从而可能加剧电磁辐射水平;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辐射源,将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电磁辐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比吸收率来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大小,并以此制定了电磁辐射的安全限值。本文就植入式医疗器件通信与充电场景的电磁辐射安全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研究的电磁场计量学方法、相关模型和影响因素等。最后,对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分析影响比吸收率的重要因素,为含植入式医疗器件的人体组织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研究方法的选择及植入式医疗器件的最优工作频率、功率限值等参数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植入式医疗器件 比吸收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彭蓉蓉 李妤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7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术,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术,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植入式输液港,比较两组的置管有效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时间及导管维护操作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置管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植入式输液港置管有效性高,留置时间长,置管舒适度高,可减少置管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植入式输液港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价值对比分析
8
作者 吴秀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3-75,共3页
对于按恶性肿瘤予以诊断的病例,给予PICC(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法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法进行治疗,对比作用。方法 研究募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时间段内在本科室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于按恶性肿瘤予以诊断的病例,给予PICC(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法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法进行治疗,对比作用。方法 研究募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时间段内在本科室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病例PICC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病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导管留置时间更长、管路维护时间更短,置管期间生活质量评分值、KPS评分值均更高,ZPS评分值更低(P均<0.05)。经过对观察组的安全性评价情况展开评价,得到其静脉炎、导管血栓、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总出现率更低(P<0.05)。经过对观察组的置管成功情况展开评价,得到其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方案选择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较于PICC,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维护成本方面都表现出更低的水平,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PICC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安全性 置管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马蕊 陈美玲 +1 位作者 吴礼平 文湘杰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该院收诊的7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5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对照组35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恶性肿瘤化...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该院收诊的7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5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对照组35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导管维护时长(3.19±0.47)min、Kolcaba评分(73.61±5.39)分、KPS评分(87.18±9.06)分、ADL评分(77.24±8.07)分、置管6个月导管留置率(82.56%)、置管1年导管留置率(34.29%)、不良事件发生率(5.71%)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97,P=0.000;t=15.704,P=0.000;t=11.004,P=0.000;t=6.271,P=0.000;χ^2=20.902,P=0.000;χ^2=14.483,P=0.001;χ^2=5.285,P=0.016)。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有效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预后质量与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疗效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恶性肿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0
作者 吴超 张丽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7期116-117,共2页
目的对比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6月-2020年4月期间,选取接受乳腺癌化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自愿选择PICC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中54例接受PICC置管法的化疗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对比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6月-2020年4月期间,选取接受乳腺癌化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自愿选择PICC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中54例接受PICC置管法的化疗患者为对照组,另外58例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的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后的置管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结果PICC对照组化疗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化疗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时间长,两组化疗患者的置管相关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两组乳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患者舒适度,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均能够起到良好置管效果,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留置时间和安全性明显高于PICC置管,更适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可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的损伤,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PICC置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起搏器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KevinM.Shannon 王利 麻晓林 《世界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20-22,共3页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起搏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11ators,ICD)在预防高危人群发生猝死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量资料表明其具有令人瞩目的功效和安全性。成人患者的双盲实验研究结果使得它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起搏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11ators,ICD)在预防高危人群发生猝死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量资料表明其具有令人瞩目的功效和安全性。成人患者的双盲实验研究结果使得它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尽管还没有前瞻性研究资料支持对儿科患者进行ICD治疗,一些大型的、回顾性研究提示儿科患者可以和成年患者同样地降低死亡率,只是植入ICD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这种起搏器在不同指征儿科患者中应用巳积累了一些资料,但是,因为数量有限和随访时间短,尚不足以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目前仍需要大型前瞻性研究以便评价此起搏器在儿童中应用中的功效和安全性,评价植入技术、患者成长和程控参数对所有出院患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起搏器 儿科患者 应用 猝死 预防 安全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脑机接口医学应用伦理规范考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喆 陈衍肖 +4 位作者 赵旭 王帆 丁鹏 赵磊(综述) 伏云发(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3,共7页
植入式脑机接口(BCI)因电极接近或植入大脑皮质,其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植入式BCI的手术和电极存在损伤脑组织的安全风险,其医学应用面临着伦理挑战,而迄今为止少有文献系统地考量这一问题。为促进该类BC... 植入式脑机接口(BCI)因电极接近或植入大脑皮质,其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植入式BCI的手术和电极存在损伤脑组织的安全风险,其医学应用面临着伦理挑战,而迄今为止少有文献系统地考量这一问题。为促进该类BCI技术的临床转化,本文从降低植入式BCI手术和电极对脑组织损伤的风险、向患者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植入式BCI治疗、确保多学科协作的植入式BCI临床应用、负责任地使用植入式BCI等方面考量植入式BCI医学应用伦理规范,以期为植入式BCI医学应用伦理规范的研究及制定提供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bci的安全性 bci医学应用伦理 植入式bci bci医学应用
原文传递
胸壁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术中隧道针逆向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君 褚晨宇 +3 位作者 孙凤艳 袁仪浪 周曦 王卫东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胸壁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隧道针逆向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需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或频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50~77岁,平均(66.5±6.8)岁,... 目的探讨胸壁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隧道针逆向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需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或频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50~77岁,平均(66.5±6.8)岁,体质量55~82 kg,平均(65.8±5.2)kg。在胸壁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隧道针经胸壁港体囊袋处沿皮下逆向穿刺至颈内静脉导管处,然后将导管连接隧道针并引导入胸壁港体囊袋中,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后,修剪导管长度,连接固定港体。分析此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16例胸壁静脉输液港均植入成功,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引导,利用三点一线法穿刺,颈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100%,隧道针逆向穿刺成功率100%,未发生血管和神经组织损伤,颈内静脉穿刺处均未进行切皮和缝合。结论胸壁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隧道针逆向穿刺引导导管,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隧道针 逆向穿刺 可行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血管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疗效和安全性
14
作者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1-781,共1页
血管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是在胸骨下植入一根导线, 以实现与经静脉ICD相似的预防起搏暂停、抗心动过速和除颤的装置。目前血管外I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为此, 有学者进行了一... 血管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是在胸骨下植入一根导线, 以实现与经静脉ICD相似的预防起搏暂停、抗心动过速和除颤的装置。目前血管外IC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为此, 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单组、非随机、上市前的全球临床研究, 纳入ICD适应证为Ⅰ类或Ⅱa类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血管外ICD系统。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是植入时的除颤成功率。疗效达标定义为除颤成功率的单侧97.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下限大于88%。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是6个月时无主要系统或手术相关并发症。安全性达标定义为无并发症患者比例的单侧97.5%CI下限大于79%。结果显示:该研究共招募了356例患者, 其中316例尝试了血管外ICD植入。在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并完成除颤试验方案的302例患者中, 除颤成功率为98.7%(单侧97.5%CI下限为96.6%;与88%的疗效目标比较, P<0.001);316例患者中有299例(94.6%)出院时ICD系统正常工作。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 6个月时无主要系统或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比例为92.6%(单侧97.5%CI下限为89.0%;与79%的安全性目标比较, P<0.001)。该研究没有报告重大的术中并发症。在6个月时, 316例患者中有23例(7.3%)出现25种主要并发症。抗心动过速起搏的成功率为50.8%(95%CI为23.3%~77.8%)。共有29例患者在81次心律失常发作中接受了118次不当电击。在10.6个月的平均随访期内, 有8例患者去除了血管外ICD装置。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血管外ICD可被安全植入, 并且能够在植入时检测并终止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疗效评价指标 抗心动过速起搏 疗效和安全性 术中并发症 可信区间 ICD
原文传递
输液港植入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卢庆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51-53,共3页
探讨输液口置入在癌症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下半年在我院接受乳腺癌症化疗的116例患者进行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插管方法,56例患者被分为对照组(PICC插管)和研究组(植入式静脉输液口)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 探讨输液口置入在癌症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下半年在我院接受乳腺癌症化疗的116例患者进行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插管方法,56例患者被分为对照组(PICC插管)和研究组(植入式静脉输液口)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发症、管道维护时间、ADL评分和插管期间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总并发症率的比较,对比两组分别为83.93%(47/56)、19.64%(11/56)均劣于研究组的91.67%(55/60)、6.67%(4/60),以x2检验组间差异均得出P<0.05;两组管路维护时间及ADL评分对比,对照组分别为(15.96±3.28)分、(60.05±7.18)分均落后于研究组的(11.13±2.21)分、(82.15±8.47)分,以t检验组间差异均得出P<0.05;插管期间,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得分低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液港植入式置管方式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提高置管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管路维护所用时间,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善预后,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乳腺癌 化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贾冰冰 张岩 朱思泉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28-133,共6页
角膜屈光手术的局限性使得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成为更多医师和患者的选择。本文中笔者就目前应用广泛的可植入式接触镜(ICL)的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稳定性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
关键词 植入式接触镜 安全性 有效性 预测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角膜屈光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沁楠 万修华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346-35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与角膜屈光手术(CRS)治疗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日期为自建库之始至2020年5月,搜集... 目的系统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与角膜屈光手术(CRS)治疗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日期为自建库之始至2020年5月,搜集ICL与CRS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观察性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平均等效球镜、等效球镜范围、ICL手术类型、CRS手术类型及屈光不正类型等结局指标。文献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I_(2)检验。若I_(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比较,否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风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476篇,排除重复、与本研究无关及不符合本研究结局指标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共计988只眼。11篇文献均为观察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为高度近视眼或高度近视眼伴散光的成年人(18岁或以上)。ICL组和CRS组患者的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范围分别为-6.00 D~-25.75 D和-6.00 D~-23.75 D。纳入研究的随访时间为1~49个月。按照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6篇研究得分为7,5篇研究得分为8。说明纳入研究质量较高。经敏感性分析,末次随访时ICL组患者未矫正视力(UCVA)优于或等于20/20的术眼比例大于CRS组。各研究间的组间异质性较小(I_(2)=0)。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06~1.34,P<0.05)。经敏感性分析,ICL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增加1行及以上术眼比例大于CRS组。各研究间的组间异质性较大(I_(2)=83%)。经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65,95%CI:0.94~2.90,P>0.05)。经敏感性分析,ICL组BCVA失去1行及以上的术眼比例较CRS组更低。各研究间的组间异质性较小(I_(2)=0)。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1,95%CI:0.02~0.56,P<0.05)。ICL组和CRS组并发症或二次手术总发生率分别为12.6%和20.8%。各研究间的组间异质性较小(I_(2)=45%)。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6,95%CI:0.28~1.14,P>0.05)。ICL组患者术后实际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差值在±0.50 D以内的比例高于CRS组。各研究间的组间异质性较小(I_(2)=0)。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1,95%CI:1.12~1.53,P<0.05)。ICL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实际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差值在±1.00 D以内的比例高于CRS组。各研究的组间异质性较大(I_(2)=85%)。经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96~1.20,P>0.05)。结论ICL矫正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优于CRS,两者的并发症或二次手术总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角膜屈光手术 高度近视眼 有效性 安全性 可预测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国产HeartCon型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经验与思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晓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290,共8页
本文作者主持完成的国产HeartCon型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ESHF)的临床试验和拓展试验涵盖了11家医疗单位治疗的62例受试者。研究结果证明了该型LVAD治疗ES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验证了一些... 本文作者主持完成的国产HeartCon型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ESHF)的临床试验和拓展试验涵盖了11家医疗单位治疗的62例受试者。研究结果证明了该型LVAD治疗ES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验证了一些国际通识,又产生了一些有别于国际惯例、被反复实践证明更合理的观点和方法。期望通过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思辨,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终末期心力衰竭 植入式 临床试验 临床实践 医疗单位 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和借鉴
原文传递
声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晓辉 高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9期2741-2742,共2页
为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日本、美国、欧洲对中耳植入式助听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Vibrant-Soundbridge(VSB)属于振动式助听器,是由美国Symphonix公司生产的。几乎所有接受VSB植入手术的患者都感到以下优点:堵塞感不存在,啸叫和反馈大大降低... 为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日本、美国、欧洲对中耳植入式助听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Vibrant-Soundbridge(VSB)属于振动式助听器,是由美国Symphonix公司生产的。几乎所有接受VSB植入手术的患者都感到以下优点:堵塞感不存在,啸叫和反馈大大降低,不影响美观,其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但在听力学专业测试中,相比较传统助听器并未发现有意义的增益。另外其昂贵的费用以及需多次就医影响了这项技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桥 临床应用 振动式助听器 安全性 中耳植入式助听器 手术方法 适应证 禁忌证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植入式眼内镜术后拱高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暄琪 陈珣(综述) 王晓瑛(审校)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72-78,共7页
可植入式眼内镜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近视矫正手术,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后表面到自身晶状体前表面的最大垂直距离称为拱高,是一项保证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术后随访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拱高均可能引起某些并发症,... 可植入式眼内镜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近视矫正手术,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后表面到自身晶状体前表面的最大垂直距离称为拱高,是一项保证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术后随访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拱高均可能引起某些并发症,影响术后临床效果。如何精确测量、准确计算以获得理想拱高,如何处理偏大或偏小的拱高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以拱高为中心,综述其影响因素及相关并发症,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为临床研究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眼内镜 拱高 近视 并发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