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抑制色谱法测定棘豆属植物提取物中的苦马豆素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治安 张小辉 +2 位作者 赵景婵 袁红安 梁小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56,共1页
关键词 离子抑制色谱法(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苦马素(swainsonine)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 棘豆属植物(Oxytrop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植物及其有毒成分的中毒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洁 刘绪川 +1 位作者 张国伟 孟聚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对棘豆属(Oxytropis)植物中的生物碱提取、分离和鉴定后,证实生物碱中含有苦马豆素。通过对两组小白鼠分别饲喂添加棘豆属植物粉和生物碱的中毒实验,发现两组小白鼠都发生中毒,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变化基本相... 对棘豆属(Oxytropis)植物中的生物碱提取、分离和鉴定后,证实生物碱中含有苦马豆素。通过对两组小白鼠分别饲喂添加棘豆属植物粉和生物碱的中毒实验,发现两组小白鼠都发生中毒,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变化基本相同,表明生物碱是棘豆属植物中主要毒性成分。实验除采用常规H.E染色外,还应用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等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鼠 棘豆属植物 生物碱 中毒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植物的危害性及其控制对策初探 被引量:23
3
作者 姚拓 杜文华 康天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49,共5页
棘豆属植物对草地畜牧业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与优良牧草竞争水肥、光照及空间,使草地植物学成分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抗逆性下降,草地退化加速,使用年限缩短,生产率和利用率降低。同时引起家畜中毒、繁殖性能减弱及畜种改良难度增大。... 棘豆属植物对草地畜牧业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与优良牧草竞争水肥、光照及空间,使草地植物学成分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抗逆性下降,草地退化加速,使用年限缩短,生产率和利用率降低。同时引起家畜中毒、繁殖性能减弱及畜种改良难度增大。认为目前棘豆控制应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生态工程控制为基础,生物控制为中心,物理防治、科学管理及政策引导为辅助和补充手段,兼顾开发利用,化学防治为应急措施的综合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植物 危害 控制 草地畜牧业 草地 毒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8SrDNA/ITS序列的几种内蒙古棘豆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静 卢萍 +2 位作者 王金妞 金凤 恩和巴雅尔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8-173,共6页
提取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小叶小花棘豆(O.glabravar.tenuis)、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Ledeb.)、砂珍棘豆(O.racemusaTurcz.)、多叶棘豆(O.verticillaris(L.)J.N)、黄毛棘豆(O.ochranthaTurcz.)基因组DNA,扩增其5.8SrDNA/IT... 提取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小叶小花棘豆(O.glabravar.tenuis)、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Ledeb.)、砂珍棘豆(O.racemusaTurcz.)、多叶棘豆(O.verticillaris(L.)J.N)、黄毛棘豆(O.ochranthaTurcz.)基因组DNA,扩增其5.8SrDNA/ITS序列并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疏毛棘豆(O.pilosa)和长白棘豆(O.anertii)5.8S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4.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旨在为棘豆属下种间及种下分类研究提供分子依据。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构成姐妹群,并在部分地理种群上混杂,认为将三者归入真棘豆亚属Subgen.Euoxytropis轮叶棘豆组Sect.Baicalia Stell.ex Bunge更合理。小叶小花棘豆与小花棘豆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将其视为变种的观点。刺叶柄棘豆的不同地理种群形成两大分支,对其在亚属水平上的分类还需进一步商榷。研究赞同棘豆属植物为单系起源,认为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植被类型和生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5.8SrDNA/ITS 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地棘豆属有毒植物危害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沈明华 赵宝玉 +3 位作者 莫重辉 王凯 常建军 童德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棘豆属有毒植物 危害调查 防治技术 青海省 草地 畜牧业生产 可食牧草 机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彦梅 周文明 杨新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对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的综述,为从棘豆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棘豆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8SrDNA/ITS序列的内蒙古棘豆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卢萍 高静 +1 位作者 王金妞 恩和巴雅尔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0-2428,共9页
对12种34个地理种群的内蒙古棘豆属植物核糖体ITS区段和5.8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Maximum Likelihood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支持棘豆属植物为单系起源,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黄毛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多叶棘豆(O.v... 对12种34个地理种群的内蒙古棘豆属植物核糖体ITS区段和5.8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Maximum Likelihood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支持棘豆属植物为单系起源,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黄毛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多叶棘豆(O.verticillaris)、二色棘豆(O.bicolor)和砂珍棘豆(O.racemosa)归入真棘豆亚属(Subgen.Euoxytropis)轮叶棘豆组(Sect.Baicalia Stell.ex Bunge)的观点。推测多叶棘豆和砂珍棘豆ITS2区段出现的C/T转换可能是其部分种群混杂在其他物种中的主要原因,但基因转换对于系统发育的影响仍尚未可知。研究不支持传统分类学上对鳞萼棘豆(O.squammulosa)与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的划分,系统发育树显示二者聚为一支,而非与传统分类学上界定的同组或同亚属植物形成一支;结合植物地理学研究结果,认为刺叶柄棘豆与鳞萼棘豆为地理替代种。推测刺叶柄棘豆可能为多系起源物种。线叶棘豆(O.filiformis)和东北棘豆(O.co-erulea)与真棘豆亚属物种构成姐妹群,而非单室棘豆亚属植物。研究认为在物种界定过程中,只将少数几个形态学特征作为主要分类依据欠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分子系统学 5.8SrDNA/ITS序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植物生物碱类成分结构特征和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醒 杨光明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7,共3页
棘豆属植物内含有多种成分,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既是毒性成分,又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综述了从棘豆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生物碱类成分并首次对其中的喹诺里西啶类和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做了详细的结构特征分析和生理活性总结,以期更加全面... 棘豆属植物内含有多种成分,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既是毒性成分,又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综述了从棘豆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生物碱类成分并首次对其中的喹诺里西啶类和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做了详细的结构特征分析和生理活性总结,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棘豆属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生物碱 喹诺里西啶 吲哚里西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一之 刘丽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棘豆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帕米尔-阿赖、巴尔哈斯台和阿尔泰一带,其次是在蒙古高原.在我国,本属植物新疆最多,西藏次之,内蒙古位居第三.内蒙古棘豆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区,以旱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占71.... 棘豆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帕米尔-阿赖、巴尔哈斯台和阿尔泰一带,其次是在蒙古高原.在我国,本属植物新疆最多,西藏次之,内蒙古位居第三.内蒙古棘豆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区,以旱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占71.4%),不少种是各类草原的生态指示特征植物.本属植物在森林区有少量分布,在极端荒漠中几乎没有它们的分布.内蒙古棘豆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以亚洲中部(中亚东部)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4.3%,在内蒙古的西南部高山渗入了青藏高原成分,占14.3%,东部和南部渗入了东亚成分,占7.2%,而且有阴山特有种2种,乌兰察布特有种4种,鄂尔多斯特有种1种,共计有7种为内蒙古所特有.这充分说明内蒙古棘豆属植物是以旱生的草原植物区系为主体,受东亚中生的森林植物区系和青藏高原高寒的植物区系的影响较弱.相对而言,内蒙古棘豆属植物同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华北和东北地区联系比较密切,与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地区的联系次之,而与新疆和西藏地区的联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植物区系 生态地理分布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棘豆属植物的trnL-F序列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利霞 卢萍 +2 位作者 金凤 恩和巴雅尔 高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71,共6页
选择内蒙古27个样地采集的10种棘豆属植物54个单株,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对其叶绿体trnL-F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并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探讨棘豆属的种间关系与系统进化... 选择内蒙古27个样地采集的10种棘豆属植物54个单株,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对其叶绿体trnL-F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并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探讨棘豆属的种间关系与系统进化。结果显示:(1)10种棘豆属trnL-F的变异位点54个,信息位点46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1.9%,GC含量变化范围在30.69%~31.50%之间。(2)棘豆属与黄芪属各为一支,自展支持率达99%,支持棘豆属植物为单系起源。(3)系统树中小花棘豆的样本自成一支,为相对独立进化;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的样本相互混杂,表明亲缘关系很近,从而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三者归入真棘豆亚属轮叶棘豆组的观点。(4)刺叶柄棘豆的样本不同样地形成2个分支,对其亚属水平上的分类需进一步探讨。(5)缘毛棘豆与阴山棘豆的样本聚成一支,支持将二者归入矮生棘豆组。研究表明,trnL-F序列可为棘豆属下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系统发育 TRNL-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棘豆属植物分支分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丽 赵一之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2-82,共11页
本文以内蒙古棘豆属植物为对象,应用分支分类的方法,对豆科棘豆属的植物系统演化关系做了初步的探讨.根据文献和标本按外类群比较,和谐性分析等原则确定了性状极性,利用最大同步法对棘豆属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得出了分支分类支序... 本文以内蒙古棘豆属植物为对象,应用分支分类的方法,对豆科棘豆属的植物系统演化关系做了初步的探讨.根据文献和标本按外类群比较,和谐性分析等原则确定了性状极性,利用最大同步法对棘豆属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得出了分支分类支序图,并编写了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系统演化关系 分支分类 外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作贤 张汝学 贾正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320-322,共3页
对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的综述,为从棘豆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棘豆属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种子库中棘豆属种子的密度,寿命和活力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生耀 王堃 拉旦 《草原与草坪》 CAS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宽苞棘豆(O.latibracteata)和黄花棘豆(O.ochrocephaoa)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变化幅度很大,80~2220粒/m^2;采用...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宽苞棘豆(O.latibracteata)和黄花棘豆(O.ochrocephaoa)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变化幅度很大,80~2220粒/m^2;采用四氮脞法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棘豆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其中77%的种子具有活力;用尼龙袋法测定甘肃棘豆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寿命,埋置在土壤中6年的甘肃棘豆种子有50%的还存在,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有33%存在;6年期间,埋置的种子和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每年平均有5%和14%的种子在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土壤种子库 棘豆属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一新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莲芬 钱关泽 +1 位作者 黄勇 郭善利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棘豆属 张北 薄叶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豆科)一新组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关泽 刘莲芬 +1 位作者 朱奇 宋兴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记载了棘豆属(OxytropisDC.)一新组(Sect.OchroceaG.Z.Qian)。目前该组包括二个种,它们是:黄穗棘豆(O.ochranthaTurcz.)和绿黄棘豆(O.viridiflavaKom.)... 记载了棘豆属(OxytropisDC.)一新组(Sect.OchroceaG.Z.Qian)。目前该组包括二个种,它们是:黄穗棘豆(O.ochranthaTurcz.)和绿黄棘豆(O.viridiflavaKom.)。过去,国内的学者都将黄毛棘豆(O.chrysotrichaFranch.)与黄穗棘豆等同,而文中作者认为黄毛棘豆是黄穗棘豆的一个变种。另外异色黄毛棘豆(O.ochranthaTurcz.f.diversicolorH.C.FuetMa)被作为变种处理。绿黄棘豆是一个中国新分布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黄穗 黄穗 绿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棘豆属(豆科)一新记录种——平卧棘豆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利清 郭柯 +1 位作者 朱相云 陈宝瑞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49,共2页
平卧棘豆Oxrytropis prostrata(Pall.)DC.主要分布于蒙古和俄罗斯,最近发现在中国的呼伦贝尔草原区也有分布,属于中国新记录种。该种主要特征为茎基部多分枝,托叶大部分与叶柄合生,密被白色柔毛,小叶先端钝圆或微凹,龙骨瓣先端喙长约2 ... 平卧棘豆Oxrytropis prostrata(Pall.)DC.主要分布于蒙古和俄罗斯,最近发现在中国的呼伦贝尔草原区也有分布,属于中国新记录种。该种主要特征为茎基部多分枝,托叶大部分与叶柄合生,密被白色柔毛,小叶先端钝圆或微凹,龙骨瓣先端喙长约2 mm,子房和荚果光滑无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平卧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场棘豆属有毒植物危害的生态工程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建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9-102,共4页
通过对牧场棘豆营养价值分析、可利用性研究、实际应用试验 ,提出采取人工大量利用棘豆 ,调整牧场草畜结构的生态工程控制方法 ,可使疫区草地毒草生态恶性循环得以遏制 ,使草地棘豆危害治理达到经济、有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草地 生态工程控制 危害 棘豆属有毒植物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棘豆属Oxytropis细胞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寿洲 马毓泉 李懋学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4-72,共9页
本文是对内蒙古14种棘豆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结果如下:染色体基数x=8.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个倍性,核型组成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最后一对(或二对)具中部随体,核型公式有3种类型:2n=2x=16=8m(2S... 本文是对内蒙古14种棘豆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结果如下:染色体基数x=8.有二倍体和四倍体两个倍性,核型组成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最后一对(或二对)具中部随体,核型公式有3种类型:2n=2x=16=8m(2SAT)+8sm,2n=2x=16=10m(2SAT)+6sm,2n=2x=16=12m(2SAT)+4sm,其中OxytropisaciphyllaO.ochrantha,O.gracillima,O.squammulosa,O.diversifolia,O.latibracteata,O.leptophyl-la,O.hirta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染色体 分类 OXYTROP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属分类学新资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关泽 刘莲芬 王秀芝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59,共2页
作者同意赵一之先生(1994)关于海拉尔棘豆O.hailarensisKitag.就是尖叶棘豆O.oxyphyla(Pal.)DC.的观点,但提出其变种光果尖叶棘豆的变种名应是O.oxyphyla(Pal.)DC.v... 作者同意赵一之先生(1994)关于海拉尔棘豆O.hailarensisKitag.就是尖叶棘豆O.oxyphyla(Pal.)DC.的观点,但提出其变种光果尖叶棘豆的变种名应是O.oxyphyla(Pal.)DC.var.psilocarpa(Kitag.)G.Z.Q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豆属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棘豆属(豆科)二新记录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利清 赵一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1-1053,共3页
报道了中国棘豆属二新记录种——黄绿花棘豆和丛棘豆。黄绿花棘豆主要分布于蒙古国,丛棘豆主要分布于蒙古国和俄罗斯,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文中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关键词 黄绿花 棘豆属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