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组学综合分析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与不同类型肿瘤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顾雨玲 郑翠 王燕华 《大医生》 2024年第16期111-115,共5页
目的 基于多组学综合分析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EK1)与不同类型肿瘤的关系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临床多组学肿瘤(UALCAN)数据库评估CHEK1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 目的 基于多组学综合分析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EK1)与不同类型肿瘤的关系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临床多组学肿瘤(UALCAN)数据库评估CHEK1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利用GEPIA、基因表达公共(GEO)数据库评估CHEK1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相关性。利用cBioPortal、注释可视化及综合发现(DAVID)、蛋白质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肺腺癌(LUAD)中CHEK1的共表达基因。采用转录调控网络(TRRUST)数据库分析转录因子(TF)与靶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 CHEK1在泛癌如乳腺癌、肝细胞癌、肺腺癌等中普遍高表达,与多种癌症的病理分期相关,CHEK1可能参与多种癌症的形成及进展。CHEK1的启动因子甲基化水平在LUAD中显著下调,提示CHEK1可影响染色体稳定性与基因组完整性。CHEK1主要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调控CHEK1的上游转录因子包括肿瘤蛋白(TP53)、B细胞淋巴瘤(BCL6)、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MYC)及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E2F1)。结论 CHEK1在不同类型癌症中高表达,并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CHEK1可能是泛癌重要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癌症治疗以及生殖不孕中有前景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 肿瘤 多组学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和检查点激酶1对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琪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1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DNA-PK和CHK1对卵巢癌Skov3的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方法:通过对DNA-PK shRNA和CHK1 shRNA的构建及有效干扰载体的筛选,流式细胞仪检测G2期。结果:转染DNA-PK shRNA的Skov3细胞和Hela细胞经2Gy X射线照射后进入G2期的细胞比率... 目的:探讨DNA-PK和CHK1对卵巢癌Skov3的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方法:通过对DNA-PK shRNA和CHK1 shRNA的构建及有效干扰载体的筛选,流式细胞仪检测G2期。结果:转染DNA-PK shRNA的Skov3细胞和Hela细胞经2Gy X射线照射后进入G2期的细胞比率无差异;转染CHK1 shRNA的Skov3细胞经2Gy X射线照射后4h进入G2期的细胞比率显著高于Hela细胞(t=2.618,P=0.026),28h时明显低于Hela细胞(t=2.705,P=0.022);转染DNA-PK shRNA和CHK1 shRNA的Skov3细胞经2Gy X射线照射后4h进入G2期的细胞比率显著高于Hela细胞(t=2.965,P=0.014),28h时明显低于Hela细胞(t=2.302,P=0.044)。结论:干扰DNA-PK和CHK1的表达可增强卵巢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敏感性 卵巢癌 DNA依赖的蛋白激酶 检查点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检查点激酶1的表达对卵巢癌细胞G2期的影响
3
作者 廖琪 《黑龙江医学》 2013年第11期1109-1110,共2页
目的探讨抑制检查点激酶1(CHK1)表达对卵巢癌Skov3细胞G2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CHK1 shRNA的构建,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细胞的G2期表达情况。结果转染CHK1 shRNA的Skov3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4 h后,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比例为15.84%±2.1... 目的探讨抑制检查点激酶1(CHK1)表达对卵巢癌Skov3细胞G2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CHK1 shRNA的构建,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细胞的G2期表达情况。结果转染CHK1 shRNA的Skov3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4 h后,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比例为15.84%±2.19%,显著低于转染shNC的照射组(t=2.469,P=0.033),与CHK1 shRNA转染的假照射组比较有差异(t=3.812,P=0.003);28 h时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比例为5.72%±1.60%,也明显低于转染shNC的照射组(t=7.163,P<0.001),与CHK1 shRNA转染的假照射组比较有差异(t=2.516,P=0.031)。结论抑制CHK1的表达可增强卵巢癌Skov3细胞G2期对辐射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检查点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琦 杨晓虹 +3 位作者 董雷 刘安 王文娜 孙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902-1907,共6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Chk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归纳和总结,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结果与讨论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 目的综述近年来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Chk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归纳和总结,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结果与讨论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与DNA损伤试剂联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随着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癌症的治疗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Chk1激酶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继敏 文飞球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1期2182-2187,共6页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质激酶,是一种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控制细胞增殖,是DNA损伤后引起S/G 2期、G 2/M期阻滞的关键基因,为修复DNA损伤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监视功能。Chk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过表达,可通过特定...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质激酶,是一种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控制细胞增殖,是DNA损伤后引起S/G 2期、G 2/M期阻滞的关键基因,为修复DNA损伤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监视功能。Chk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过表达,可通过特定分子信号通路参与部分肿瘤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的异常与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Chk1在血液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而Chk1抑制剂的出现为恶性血液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 DNA损伤 分子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OIP5-AS1调节miR-942-5p/CHEK1轴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明武 王开宇 +1 位作者 杨波 郑诗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6-1253,共8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转录本1(OIP5-AS1)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 收集33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14例、高级别胶质瘤19例)和3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转录本1(OIP5-AS1)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 收集33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14例、高级别胶质瘤19例)和3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OIP5-AS1、微小RNA-942-5p(miR-942-5p)和检查点激酶1(CHEK1)mRNA表达,分析胶质瘤组织中OIP5-AS1、miR-942-5p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SHG-44、U251、H4和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NH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HEK1蛋白表达。将U87细胞分为对照(NC)组、siRNA阴性对照(si-NC)组、OIP5-AS1 siRNA(si-OIP5-AS1)组、siOIP5-AS1+inhibitor阴性对照(si-OIP5-AS1+anti-NC)组、si-OIP5-AS1+miR-942-5p抑制剂(si-OIP5-AS1+anti-miR-942-5p)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进行转染。转染后,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OIP5-AS1、miR-942-5p和CHE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最后通过双荧光素酶和RNA免疫沉淀(RIP)实验验证OIP5-AS1和miR-942-5p以及CHEK1和miR-942-5p的相互作用。结果 OIP5-AS1和CHEK1在脑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过表达,miR-942-5p呈低表达(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脑胶质瘤组织中OIP5-AS1与miR-942-5p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iR-942-5p与CHEK1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HEK1与OIP5-AS1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OIP5-AS1、CHEK1 mRNA在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组织,而高级别胶质瘤中的miR-942-5p水平明显低于低级别组织(P<0.01)。沉默OIP5-AS1可显著上调miR-942-5p,抑制CHE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5);沉默OIP5-AS1可显著抑制U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U87细胞凋亡(均P<0.05);下调miR-942-5p可上调CHEK1表达,阻断OIP5-AS1沉默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均P<0.05)。双荧光素酶和RIP实验证实miR-942-5p是OIP5-AS1的靶基因,CHEK1是miR-942-5p的下游靶基因。结论 沉默OIP5-AS1可能通过上调miR-942-5p抑制CHEK1表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RNA 长链非编码 微RNA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肿瘤侵润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转录本1 微小RNA-942-5p 检查点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B1B与妇科恶性肿瘤
7
作者 候壹颖 魏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717-1721,共5页
有丝分裂检查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BUB1B)能够通过防止细胞在一个或多个动点没有附着到纺锤体的情况下进入有丝分裂后期,维持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的高保真度,在信号转导和着丝粒稳定附着到微管过程中均发挥着主要作用。BUB1B表达失调可... 有丝分裂检查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BUB1B)能够通过防止细胞在一个或多个动点没有附着到纺锤体的情况下进入有丝分裂后期,维持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的高保真度,在信号转导和着丝粒稳定附着到微管过程中均发挥着主要作用。BUB1B表达失调可能影响细胞有丝分裂诱导非整倍体发生、染色体不稳定及异常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本文对BUB1B在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宫颈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简要回顾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B1有丝分裂检查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BUB1B) 妇科恶性肿瘤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k1和p1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洋 郑荣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Chk1与p16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TNBC组织、3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织及26例乳腺癌癌旁组...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Chk1与p16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TNBC组织、3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织及26例乳腺癌癌旁组织中Chk1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Chk1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09%,在non-TNBC组织中为46.15%,在癌旁组织中为19.2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k1的表达与TNBC病理分级有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月经状态、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16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66%,在non-TNBC组织中为48.72%,在癌旁组织中为84.62%,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的表达与TNBC病理分级有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月经状态、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TNBC组织中Chk1和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3,P<0.05)。结论 Chk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在TNBC组织中更明显;p16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在TNBC组织中更明显。TNBC组织中Chk1和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均存在差异性,且两者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 多肿瘤抑制基因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周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2OH-BNPP1的合成研究
9
作者 姜春风 张华 +2 位作者 陈杨 于宏伟 许佑君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研究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2OH-BNPP1的合成方法。方法将2-羟基苯乙酸转化成苄基保护的酰氯,再与丙二腈缩合得化合物5,经硫酸二甲酯对5的烯醇式甲基化得化合物6,6与叔丁基肼反应完成了吡唑环的构筑以形成化合物7,7与甲酰胺作用构筑... 目的研究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2OH-BNPP1的合成方法。方法将2-羟基苯乙酸转化成苄基保护的酰氯,再与丙二腈缩合得化合物5,经硫酸二甲酯对5的烯醇式甲基化得化合物6,6与叔丁基肼反应完成了吡唑环的构筑以形成化合物7,7与甲酰胺作用构筑并嘧啶环,最后将所得的化合物8脱苄,即得目标物2OH-BNPP1(1)。结果与结论以苄基保护起始原料的2-位酚羟基,使路线中的各步中间体稳定、极性小而易于硅胶柱色谱分离,最后催化脱苄几乎定量完成,保证了终产物的化学纯度。目标物经HPLC检测纯度为98.8%,其结构经ESI-MS和1H-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 2OH-BNPP1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老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艳军 周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目前人参皂苷Rg1主要集中于对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的研究,涉及慢性白血病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检查点激酶1(Chk1)通路在人参皂苷Rg1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老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 目的目前人参皂苷Rg1主要集中于对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的研究,涉及慢性白血病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ATR)-检查点激酶1(Chk1)通路在人参皂苷Rg1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老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1处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加入50μL PBS培养液)、5μmol/L人参皂苷组、10μmol/L人参皂苷组、20μmol/L人参皂苷组、40μmol/L人参皂苷组、80μmol/L人参皂苷组。运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确定人参皂苷Rg1对K562细胞老化的影响;SA-β-Gal染色法和Wright’s染色法观察K562细胞衰老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老化调控因子ATR和Chk1表达的改变。结果20μmol/L人参皂苷组K562细胞集落形成率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各组分别诱导K562细胞24、48、72 h,K562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升高(P<0.05);当20μmol/L人参皂苷组48 h时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P<0.05)。20μmol/L人参皂苷组作用48 h后,K562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95.833±1.528)%]显著高于对照组[(3.083±0.764)%],阻滞在G0/G1期的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进入S期和G2/M期的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ATR和Chk1 mRNA表达水平[(0.0117±0.0038)%、(0.0120±0.0021)%]较对照组[(0.0027±0.0006)%、(0.0058±0.0019)%]明显增高(P<0.05);ATR和Chk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9.370±0.994)%、(43.520±1.236)%]较对照组[(17.080±1.274)%、(39.100±0.969)%]明显上调(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通过调控ATR-Chk1通路诱导K562细胞老化,可为临床白血病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K562细胞 老化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相关蛋白-检查点激酶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F3和CHEK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伟 李娟 +1 位作者 罗中兴 杨晓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前mRNA加工因子3(PRPF3)和检查点激酶1(CHEK1)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前mRNA加工因子3(PRPF3)和检查点激酶1(CHEK1)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该院诊治的8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的蛋白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癌组织中PRPF3和CHEK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癌组织中PRPF3、CHEK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PRPF3、CHEK1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TCGA数据库及免疫组化结果,HCC癌组织中PRPF3、CHE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PRPF3与CHEK1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01)。不同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肝内转移患者癌组织中PRPF3、CHEK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PRPF3、CHEK1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PRPF3、CHEK1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TNM分期Ⅱ~Ⅲ期、肝内转移、PRPF3和CHEK1阳性表达是肝细胞肝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C中PRPF3、CHEK1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肝内转移有关,是HCC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前mRNA加工因子3 检查点激酶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k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贾梦 卿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6期00024-00027,共4页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在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作用,当细胞周期进程出现异常,如DNA损伤或DNA复制受阻时,通过介导细胞周期阻滞,待DNA被修复后恢复正常细胞周期进程,维持基因组完整性。在DNA损伤剂临床治疗中,通过激活Chk1促进DNA修复...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在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作用,当细胞周期进程出现异常,如DNA损伤或DNA复制受阻时,通过介导细胞周期阻滞,待DNA被修复后恢复正常细胞周期进程,维持基因组完整性。在DNA损伤剂临床治疗中,通过激活Chk1促进DNA修复而导致治疗失败,故抑制Chk1可能提高化疗药的疗效,改善癌症治疗。本文重点介绍了Chk1的功能及Chk1抑制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 DDR Chk1抑制剂 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型敲低PICH的MDA-MB-231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13
作者 李万金 黄燕 +3 位作者 吕璐冶 韩秋影 周涛 陈亮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可诱导型polo样激酶1相关检查点解旋酶(PICH)短发夹RNA(shRNA)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并通过检测加入诱导剂后细胞的增殖评价敲低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2条特异靶向PICH的shRNA序列,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LKO.1-t...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可诱导型polo样激酶1相关检查点解旋酶(PICH)短发夹RNA(shRNA)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并通过检测加入诱导剂后细胞的增殖评价敲低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2条特异靶向PICH的shRNA序列,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LKO.1-tet-on-shPICH-Puromycin质粒,经菌落PCR及基因测序验证;慢病毒包装并感染细胞,通过抗性筛选获得嘌呤霉素抗性的细胞;经强力霉素(DOX)诱导表达后,Western印迹检测PICH的敲低效果,并通过MTT法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结果:菌落PCR凝胶电泳及DNA测序结果显示pLKO.1-tet-on-shPICHPuromycin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在DOX诱导下,MDA-MB-231细胞中的PICH蛋白质表达下降,表明可诱导型PICH稳定敲低细胞系构建成功;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的增殖随PICH的表达下调而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构建了可诱导稳定敲低PICH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为进一步研究PICH在三阴乳腺癌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o样激酶1相关检查点解旋酶(PICH) 三阴乳腺癌 可诱导稳定敲低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J32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14
作者 刘胜 赵梦圆 +2 位作者 金巍 段长恩 可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10-817,共8页
目的探讨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J32对胰腺癌细胞SW1990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W199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5μmol·L^(-1) J32组、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分... 目的探讨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J32对胰腺癌细胞SW1990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W199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5μmol·L^(-1) J32组、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分别用含终浓度0.0、0.5、1.0、2.0、4.0μmol·L^(-1) J32的培养基培养。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单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中活性氧水平及细胞周期,磷酸化H2组蛋白家族成员X(γ-H2AX)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DNA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蛋白(ATR)-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p53-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通路相关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结果培养24、48 h时,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均显著低于1.0μmol·L^(-1) J32组(P<0.05),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低于2.0μmol·L^(-1) J32组(P<0.05)。0.5μmol·L^(-1) J32组、1.0μmol·L^(-1) J3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μmol·L^(-1) J3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0.5μmol·L^(-1) J32组(P<0.05)。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1.0μmol·L^(-1) J32组(P<0.05),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2.0μmol·L^(-1) J32组(P<0.05)。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1.0μmol·L^(-1) J32组(P<0.05),4.0μmol·L^(-1) J32组细胞的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2.0μmol·L^(-1) J32组(P<0.05)。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细胞的DNA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μmol·L^(-1) J32组细胞的DNA损伤程度显著高于1.0μmol·L^(-1) J32组(P<0.05)。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细胞中G 1/S期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μmol·L^(-1) J32组细胞中G 1/S期细胞占比显著高于1.0μmol·L^(-1) J32组(P<0.05)。对照组、1.0μmol·L^(-1) J32组、2.0μmol·L^(-1) J32组、4.0μmol·L^(-1) J32组细胞中,随着J32浓度的增加,磷酸化ATR/ATR值及磷酸化p53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F=25.534、3.970,P<0.05),Chk1、CyclinD1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F=19.532、0.485,P<0.05);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呈升高趋势(F=0.219、4.314,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呈下降趋势(F=0.324,P<0.05)。结论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J32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此外,J32可促进细胞发生DNA损伤及细胞周期阻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TR-Chk1-p53-Cyclin D1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 DNA损伤 增殖 迁移 凋亡 活性氧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蛋白-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p53-Cyclin D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兜铃酸靶向CHEK1促进肝细胞癌复发
15
作者 朱慧霖 宋石盛楠 +5 位作者 钱璐 易铭逊 戚冯南 张晓璐 谈乐韬 张海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马兜铃酸作为一种已知的潜在肝毒性化合物,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仍未得到充分阐明,本文意在探讨马兜铃酸促进肝细胞癌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首先挑选出马兜铃酸的毒性基因、复发性肝细胞癌中上调基因,二者的交集基... 目的:马兜铃酸作为一种已知的潜在肝毒性化合物,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仍未得到充分阐明,本文意在探讨马兜铃酸促进肝细胞癌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首先挑选出马兜铃酸的毒性基因、复发性肝细胞癌中上调基因,二者的交集基因聚焦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阶段转换”功能模块,以此模块构建的标签评分能有效预测肝细胞癌复发。随后,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甄别出与马兜铃酸亲和力最强的核心基因,最后对该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根据所有分子对接结果的热图展示,选取检查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EK1)作为主要的潜在靶点。无论是在发现队列还是验证队列中,CHEK1高表达均促进肝细胞癌复发,CHEK1表达在肝细胞癌复发患者中显著上调,提示其与马兜铃酸结合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癌复发的风险。结论:本研究阐明了马兜铃酸的肝毒性机制及其靶向CHEK1促进肝细胞癌复发的可能机制,提示在抗肿瘤治疗中应严格管理马兜铃酸的暴露,以减少肝细胞癌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毒理学 马兜铃酸 肝细胞癌复发 分子对接 检查点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点激酶l/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少勇 张雁钢 +2 位作者 张利 柯鑫文 武政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eckpoint kinase)的作用是在DNA损伤后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使受损的DNA得以修复,从而维持了基因组的保真度。已知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包含:Chk1(checkpoint kinase 1)和Chk2(checkpoint kinase 2)。二者具有重叠的...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eckpoint kinase)的作用是在DNA损伤后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使受损的DNA得以修复,从而维持了基因组的保真度。已知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包含:Chk1(checkpoint kinase 1)和Chk2(checkpoint kinase 2)。二者具有重叠的底物谱和相似的结构,但在不同肿瘤及其他疾病的细胞和组织中表达并不相同。目前两者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作为肿瘤细胞的重要靶点,使用选择性的抑制剂单剂或联合放射治疗和DNA损伤剂治疗肿瘤及相关疾病。本文就Chk1/2的最新研究进展作出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检查点激酶1 检查点激酶2 肿瘤抑制剂
原文传递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non-ATP competitive CHK1 inhibitors as chemotherapy sensitizing agents
17
作者 李远新 韩子飞 +2 位作者 田超 张志丽 刘俊义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26-736,共11页
A series of urea-based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moieti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novel non-ATP competitive CHK1 inhibitors. The biological evaluation showed that several target compounds exhibited more pot... A series of urea-based compounds containing purine moieti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novel non-ATP competitive CHK1 inhibitors. The biological evaluation showed that several target compounds exhibited more potent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CHK1 than the lead compound. In addition, one particular compound displayed synergistic effects with gemcitabine against HT29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K1 inhibitors Non-ATP competitive Anti-cancer synergistic ef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