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横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伟 李康 +2 位作者 许少策 王诗尧 汪玉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9-896,共8页
目的 :观察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骨横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椎结核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9~67(42.2±14.8)岁。病变节段位于T5~T12,伴有后凸畸形12例,C... 目的 :观察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骨横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椎结核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9~67(42.2±14.8)岁。病变节段位于T5~T12,伴有后凸畸形12例,Cobb角23.5°~40.2°,平均28.8°±4.8°;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0例,E级2例。入院时血沉28.1±21.7mm/h。术前VAS评分6.4±1.1分。均采用梯形切口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外侧肋骨横突切除胸膜外入路清除病灶植骨融合。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持续9~24个月,平均15.6±5.5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6个月采用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3d、术后3d与术后9个月Cobb角。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3~6.2(5.2±0.5)h;术中出血量440~650(552.2±62.7)ml。2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34(22.1±6.8)个月。术前血沉9.6±4.3mm/h,术后3个月血沉6.8±2.8mm/h,VAS评分3.5±1.1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12例伴有后凸畸形的患者术后3d Cobb角为21.7°±5.6°,术后9个月Cobb角为22.4°±5.6°,平均角度丢失为0.6°±0.4°。术前与术后3d的Cobb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融合时间6~9(7.0±0.9)个月。随访患者中无内固定松动、脊柱失稳、脊髓损伤加重、结核复发等并发症。3例Frankel分级为C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2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20例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E级。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分级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6%。结论:采用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横突入路手术配合术后积极化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矫正后凸畸形,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梯形切口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建立 姚方方 +1 位作者 曹晋 郑香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梯形切口及常规直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83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直切口组31例38眼;改良梯形切口组33例45眼,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 目的评价改良梯形切口及常规直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83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直切口组31例38眼;改良梯形切口组33例45眼,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对超大核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疗效良好,梯形手术切口优于直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切口非超声乳化 改良梯形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梯形切口技术急诊修复皮肤裂伤 被引量:5
3
作者 曹景敏 王素菊 沙宝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为减轻创伤后疤痕形成,增加美观。方法:采用梯形切口技术修复皮肤裂伤,使修整后创缘与皮肤成75°角。结果:全部伤口均一期愈合,愈后疤痕不明显,病人满意。结论:该技术可使皮肤对合更密切,张力更少,切口皮肤轻度外翻。皮肤... 目的:为减轻创伤后疤痕形成,增加美观。方法:采用梯形切口技术修复皮肤裂伤,使修整后创缘与皮肤成75°角。结果:全部伤口均一期愈合,愈后疤痕不明显,病人满意。结论:该技术可使皮肤对合更密切,张力更少,切口皮肤轻度外翻。皮肤轻度外翻,可使表皮完全覆盖裂隙处创面,从而减轻疤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裂伤 梯形切口技术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核白内障应用改良梯形切口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志敏 周利晓 齐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超大核白内障应用改良梯形切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梯形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后3 d对比两组患者不同视力范围比率分布,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视力低于0.1... 目的研究超大核白内障应用改良梯形切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梯形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后3 d对比两组患者不同视力范围比率分布,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视力低于0.1、视力0.1~0.3及视力高于0.3患者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37%,低于对照组的46.30%(P〈0.05)。结论超大核白内障应用改良梯形切口术能够在保障疗效的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核白内障 改良梯形切口 非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唇梯形切口在口腔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孟昭业 杨震 +2 位作者 郑葆春 寿柏泉 周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523-524,共2页
1992~1995年期间,采用下唇梯形切口完成20例口腔肿瘤手术。文中介绍了梯形切口的手术方法和以往常用的扩大口腔进路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梯形切开的手术方法更具有手术简便、减少颏部畸形、不影响根治手术效果的... 1992~1995年期间,采用下唇梯形切口完成20例口腔肿瘤手术。文中介绍了梯形切口的手术方法和以往常用的扩大口腔进路的手术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梯形切开的手术方法更具有手术简便、减少颏部畸形、不影响根治手术效果的优点,而且不损伤支配唇部肌肉的神经,切口的修复完全符合解剖学观点,利于功能重建,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外科手术 下唇梯形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形切口翻瓣术和传统梯形切口翻瓣术对比研究
6
作者 钟时春 翁曙萍 高仁辉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2期353-354,共2页
目的 研究半月形切口翻瓣术与传统梯形切口翻瓣术对根尖囊肿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根尖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梯形切口翻瓣... 目的 研究半月形切口翻瓣术与传统梯形切口翻瓣术对根尖囊肿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根尖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梯形切口翻瓣术,研究组半月形切口翻瓣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肿胀度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相关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3、7天疼痛评分及肿胀度差异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梯形切口翻瓣术,半月形切口翻瓣术在根尖囊肿治疗中具有减少疼痛肿胀和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囊肿 传统梯形切口翻瓣术 半月形切口翻瓣术 牙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技巧及优点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光磊 张波涛 +1 位作者 王峥 刘瑞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 探讨梯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优点.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采用梯形切口跟骨解剖板治疗跟骨骨折8 例9足,男5 例6足,女3 例3足;年龄21~53 岁.结果本组8 例9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切开均一期愈合,骨... 目的 探讨梯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优点.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采用梯形切口跟骨解剖板治疗跟骨骨折8 例9足,男5 例6足,女3 例3足;年龄21~53 岁.结果本组8 例9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切开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梯形切口较"L"形切口与斜切口术后皮瓣坏死率低,术中显露满意,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梯形切口 骨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安波 《实用防盲技术》 2020年第2期56-57,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超大硬核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7例(113眼)例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2017年10月~2019年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58眼)、对照组48例(55眼)。两组均行非超声乳化囊外摘... 目的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超大硬核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7例(113眼)例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2017年10月~2019年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58眼)、对照组48例(55眼)。两组均行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梯形切口,对照组采用直切口。对比两组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7%(3/58)低于对照组18.18%(10/55)(P<0.05)。结论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超大硬核白内障,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硬核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改良梯形切口 视力改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梁伟国 梁柱平 +2 位作者 彭静 董洁泓 梁锋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超大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66眼)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34眼)和对照组(30例,32眼)。两组均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研究组采用改良梯形切口,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超大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66眼)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34眼)和对照组(30例,32眼)。两组均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研究组采用改良梯形切口,对照组采用直切口。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视力为(0.31±0.02),对照组为(0.33±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改良梯形切口 切口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洪生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81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改良梯形切口组(观察组)30例45眼,直切口组(对照组)30例36眼;术后随访3-12个月,... 目的评价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81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改良梯形切口组(观察组)30例45眼,直切口组(对照组)30例36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超大核白内障效果良好,而梯形手术切口疗效优于直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 改良梯形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占峰 袁静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8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眼科收治的60例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2016年9月—2018年10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30例/组),两组均实施...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眼科收治的60例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2016年9月—2018年10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30例/组),两组均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为直切口,观察组为改良梯形切口,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4,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4.866,P<0.05)。②手术后,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均较对照组更好(t=3.857、4.134,P<0.05)。③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对照组)、3.33%(观察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χ^2=4.043,P<0.05)。④手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t=3.614、4.036、3.895、3.602,P<0.05)。⑤手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改良梯形切口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中,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超大硬核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改良梯形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梯形切口水冲核法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蒲晓莉 许淑云 +2 位作者 葛红霞 付芳 董永孝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5期679-679,共1页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方法:对342眼患者采用微梯形切口水冲核方法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101眼,0.5~0.8者167眼,〉0.8者74眼。术后1个月裸眼或...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方法:对342眼患者采用微梯形切口水冲核方法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101眼,0.5~0.8者167眼,〉0.8者74眼。术后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76眼,0.5~0.8者120眼,〉0.8者146眼。平均角膜散光度为0.75~1.25D。角膜水肿者25眼,于术后2~7 d消褪。后囊膜破裂26眼,术中5眼行前部玻切。结论:手术操作简单,切口小、散光小、视力恢复快。适应证广,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易学、投资设备少、费用低、疗效肯定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梯形切口 水冲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超大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王维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47-47,共1页
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超大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70眼)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个人资料做出回顾性分析,遵循1:1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35)眼,治疗方法为传统小切口非... 探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超大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70眼)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个人资料做出回顾性分析,遵循1:1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35)眼,治疗方法为传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观察组35例(35眼),采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切除术治疗,评定临床疗效。结果:①术后视力:观察组(0.34±0.09);对照组(0.32±0.1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4.28%,其中1例切口加缝、2例角膜水肿、2例虹膜损伤。对照组48.57%,4例切口加缝、7例虹膜损伤、6例角膜水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超大硬核白内障,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术式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硬核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改良梯形切口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超峰 陈菲 +4 位作者 高文娜 马成霞 赵晓华 张玲 张凤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患者57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切口组和梯形切口组。常规切口组28例(34眼),男15眼,女19眼,年龄41~82(65.... 目的探讨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患者57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切口组和梯形切口组。常规切口组28例(34眼),男15眼,女19眼,年龄41~82(65.0±10.1)岁;梯形切口组29例(34眼),男21眼,女13眼,年龄46~87(66.0±11.1)岁。两组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常规切口组采用3.0 mm透明角膜切口,梯形切口组为改进的梯形透明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眼压及角膜散光度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3个月梯形切口组患者裸眼视力均优于常规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及角膜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常规切口组患者出现前房塌陷的眼数以及需要水密切口的眼数均大于梯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常规切口组患者出现切口水肿、切口哆开的眼数均大于梯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常规切口组因前房变浅出现人工晶状体移位18眼,水密切口前房形成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常;水密时2眼发生虹膜脱出切口嵌顿、3眼发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旋转或囊口嵌顿。术中梯形切口组患者术毕3眼发生前房变浅,使用水密切口形成前房;无人工晶状体前囊口嵌顿、移位或虹膜脱出等情况。结论改良的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可以在保证白内障患者术中前房稳定性的同时有效防止因术中前房塌陷而导致的人工晶状体移位,也能减少冲洗针头水密切口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使患者尽早恢复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透明角膜切口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前房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政伟 陈拥军 霍永军 《医学新知》 CAS 2019年第S1期11-13,共3页
目的 对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按照数... 目的 对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38眼)采用改良梯形切口,对照组患者(33例,36眼)采用直切口,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5);手术后3d,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但手术后3d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相比仍无明显差异,( t=0. 3731,P=0. 710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 33% )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 12% ),两组对比( χ2 =4. 2275,P=0. 0397).结论 临床对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应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于患者视力的改善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梯形切口 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超大硬核白内障
原文传递
梯形巩膜隧道切口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强 孙力 徐俊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29,共2页
目的评价梯形巩膜隧道切口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0例硬核白内障采用梯形巩膜隧道切口技术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的手术外切口弦长均小于5.5 mm,术后1... 目的评价梯形巩膜隧道切口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0例硬核白内障采用梯形巩膜隧道切口技术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的手术外切口弦长均小于5.5 mm,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25眼(88.3%);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138眼(92.0%),平均散光度为(0.89±0.53)D。术中少见并发症,术后并发症轻微。结论梯形巩膜隧道切口技术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巩膜隧道切口技术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敏 孙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方法、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63例(均为单眼)行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方法、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63例(均为单眼)行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6者43只眼(68.25%),≥0.3者57只眼(90.47%);术前散光和术后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7只眼(11.11%),后囊膜破裂1只眼(1.58%),悬韧带离断1只眼(1.58%),角膜后弹力层脱离1只眼(1.58%)。结论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合理,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切口 无缝线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梯形结膜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建宁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84-284,共1页
大型梯形结膜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孙建宁(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南京210009)手术治疗斜视的目的主要是恢复双眼视功能,但患儿家长似更注意患儿眼部美容。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切口以减少疤痕的形成尤为重要。笔者自19... 大型梯形结膜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孙建宁(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南京210009)手术治疗斜视的目的主要是恢复双眼视功能,但患儿家长似更注意患儿眼部美容。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切口以减少疤痕的形成尤为重要。笔者自1990年开始用大型梯形结膜切口行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手术中 应用 梯形结膜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arks切口显微术与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疗效比较
19
作者 杨道锋 王应飞 李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Parks切口显微术与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113眼)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6例,56眼)... 目的探究改良Parks切口显微术与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113眼)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6例,56眼)、研究组(36例,57眼)。常规组予以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进行矫治,研究组予以改良Parks切口显微术进行矫治。比较两组矫治效果、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泪膜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干眼症状问卷调查表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25%)高于常规组(85.71%)(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两组BUT、SIT较术前缩短,研究组较常规组长,CFS评分、干眼症评分升高,研究组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4周两组BUT、SIT、CFS评分、干眼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1%)较常规组(16.01%)低(P<0.05)。结论同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术相比,改良Parks切口显微术矫治水平共同性斜视效果显著,能优化手术情况,减轻泪膜功能损伤有助于缓解患者干眼症状,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arks切口显微术 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 共同性斜视 泪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arks切口对斜视矫正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波 罗永锋 王改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0期3285-3286,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Parks切口对斜视矫正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斜视患者92例,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斜视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Parks切... 目的分析改良Parks切口对斜视矫正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斜视患者92例,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斜视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Parks切口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7d时泪膜功能,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d,两组泪液浸湿长度、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术前,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泪液浸湿长度、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arks切口可改善斜视矫正手术患者的泪膜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斜视矫正手术 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 改良Parks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