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侵染力与胚传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世良 肖圣燕 +5 位作者 潘秋玲 黎永谋 杨荣贵 高建华 高翔 许金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2,共8页
【目的】对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分离的微孢子虫进行形态与分子鉴定,探究其对非天然宿主家蚕Bombyx mori的侵染力与胚传性。【方法】从田间采集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液,测定其孢子的形态、大小、体积、长... 【目的】对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分离的微孢子虫进行形态与分子鉴定,探究其对非天然宿主家蚕Bombyx mori的侵染力与胚传性。【方法】从田间采集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液,测定其孢子的形态、大小、体积、长短轴比,同时对该孢子虫的16S r DNA进行PCR克隆测序与分析。将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Nosema sp.CP与家蚕微孢子虫N.bombycis分别对2龄起蚕、4龄起蚕进行添食感染比对,测定家蚕食下两种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和胚种传染能力。【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形态为长椭圆形,具双核;其16S r DNA序列与已报道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序列一致性大于99%,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综合感染率分别是68.8%和98.3%;在继代蚁蚕中,感染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雌蛾所产蚕卵次代蚁蚕检出有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00%,卵壳的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92.9%和100%;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分别为9.6%和23.2%。【结论】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微孢子虫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具有微孢子虫Nosema属的典型特征。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能感染危害家蚕,也具有家蚕胚种传染性,但感染率和胚传率均明显低于家蚕微孢子虫,是蚕业生产中必须防控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 家蚕 形态 分子鉴定 侵染力 胚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花迁粉蝶成虫的产卵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燕婷 吴珍泉 陈伟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背景】梨花迁粉蝶是园林植物伞房决明、黄花决明、铁刀木上的主要害虫。【方法】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蝴蝶生态园内观察不同时段梨花迁粉蝶成虫的飞行活动与产卵行为。【结果】梨花迁粉蝶成虫的飞行活动与产卵行为密切相关(R=0.940... 【背景】梨花迁粉蝶是园林植物伞房决明、黄花决明、铁刀木上的主要害虫。【方法】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蝴蝶生态园内观察不同时段梨花迁粉蝶成虫的飞行活动与产卵行为。【结果】梨花迁粉蝶成虫的飞行活动与产卵行为密切相关(R=0.9406),飞行与产卵频率都是在上午8:00~11:00较高。梨花迁粉蝶卵多产于第2和第3片复叶,第6片复叶上未发现卵;同时,梨花迁粉蝶卵多产于复叶末端的小叶上,其临近叶片上的卵量逐渐减少;叶片正面和背面的卵量差异不显著;植株新芽、茎秆、花等部位上的产卵量极少;梨花迁粉蝶在盆栽决明和水培决明上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梨花迁粉蝶飞行与产卵有特定的规律,这对于其田间调查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花迁粉蝶 产卵习性 伞房决明 黄花决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研究
3
作者 陈世良 高建华 +4 位作者 陈海佺 黎永谋 邓欢 高翔 朱峰 《中国蚕业》 2016年第4期32-35,54,共5页
通过人工添食的方法,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4龄起蚕,以确定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胚种传染性以及食下感染率、胚种传染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胚种传... 通过人工添食的方法,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4龄起蚕,以确定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胚种传染性以及食下感染率、胚种传染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胚种传染性。以梨花迁粉蝶体中新鲜微孢子虫的食下感染率最高,为89.2%;以蛾体形式保存在4℃冰箱中半年的微孢子虫食下感染率次之,为84.8%;以蛾体形式保存在自然环境中半年的微孢子虫食下感染率较低,为13.3%;以微孢子虫水溶液形态保存于4℃冰箱中半年的食下感染率最低,为3.4%。家蚕转青卵检验胚种传染率,以梨花迁粉蝶体中新鲜微孢子虫的最高,为25.3%;4℃冰箱中存放半年的梨花迁粉蝶体中微孢子虫的次之,为19.3%;自然环境中存放半年梨花迁粉蝶体中微孢子虫的较低,为18.7%;以微孢子虫水溶液形态保存于4℃冰箱中半年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最低,为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梨花迁粉蝶 微孢子虫 保存形式 感染性 胚种传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梨花迁粉蝶中所得微孢子虫的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丽金 陈世良 +2 位作者 马振刚 许金山 周泽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7,共6页
从中国云南省野外采集的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中分离得到一株疑似微孢子虫,对该分离株的核糖体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和α-tubulin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发现该分离株属于Nos... 从中国云南省野外采集的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中分离得到一株疑似微孢子虫,对该分离株的核糖体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和α-tubulin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发现该分离株属于Nosema属的一种微孢子虫,命名为Nosema sp.CP。通过对SSUrRNA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osema sp.CP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odopterae)的亲缘关系相对于菜粉蝶微孢子虫Nosema sp.MPr更加接近。通过对α-tubulin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Nosema sp.CP与N.bombycis聚在一支上,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紧密关系。因此,本研究首次在粉蝶科(Pieridae)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的Nosema属微孢子虫是与家蚕微孢子虫非常近源的一类微孢子虫,并暗示了粉蝶科昆虫感染的微孢子虫具有潜在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梨花迁粉蝶 系统进化分析 SSUrRNA α-tubulin基因
原文传递
蝶殇
5
作者 孙遥 《小猕猴(学习画刊)》 2016年第20期30-31,共2页
我家的阳台上种着一株绿油油的望江南。这天,我突然发现,望江南的叶子上面多了一个不速之客——一颗小小的、雪白狭长的卵.几天后,这个卵就裂开了,从里面爬出一条近乎透明的碧绿色小虫子。小虫子每天都贪婪地啃吃着叶子,很快就长大了。... 我家的阳台上种着一株绿油油的望江南。这天,我突然发现,望江南的叶子上面多了一个不速之客——一颗小小的、雪白狭长的卵.几天后,这个卵就裂开了,从里面爬出一条近乎透明的碧绿色小虫子。小虫子每天都贪婪地啃吃着叶子,很快就长大了。妈妈告诉我,这是梨花迁粉蝶的幼虫。它的身体扁平粗糙,布满细小的黑色闪亮结节,两边各有一条白色的侧线和一条粗粗的黑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花迁粉蝶 告诉我 可真 天后 爬起来 完全变态 龄虫 被蛹 蛹壳 预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