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水利文献及其价值述论
1
作者 王卫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梦溪笔谈》中的水利文献是沈括从事治水实践与水利研究的具体体现,主要集中在“辩证”“官政”“权智”“杂志”等类目中,内容涉及河流考辨、水理水性认知、水利工程技术、防洪抗洪、察访运河故道等。《梦溪笔谈》中丰富而又专业的水... 《梦溪笔谈》中的水利文献是沈括从事治水实践与水利研究的具体体现,主要集中在“辩证”“官政”“权智”“杂志”等类目中,内容涉及河流考辨、水理水性认知、水利工程技术、防洪抗洪、察访运河故道等。《梦溪笔谈》中丰富而又专业的水利文献载录,与北宋的治水制度、王安石变法以及沈括多年为官从事水利实践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些水利文献是中国古代水利文献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承载着沈括丰富的水利思想,也为当下的水利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水利文献 治水制度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梦溪笔谈》在英国的译介与传播
2
作者 付爱玲 张奕婷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场域、惯习和资本三个概念,对《梦溪笔谈》的英译与传播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在所涉及的文学场域、翻译场域和出版场域,各参与者比较活动积极,助推了《梦溪笔谈》英译本的译介;而在传播场域,各参与者不够活跃... 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场域、惯习和资本三个概念,对《梦溪笔谈》的英译与传播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在所涉及的文学场域、翻译场域和出版场域,各参与者比较活动积极,助推了《梦溪笔谈》英译本的译介;而在传播场域,各参与者不够活跃,合力不足,导致《梦溪笔谈》在英国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中国科技典籍的海外传播不应割裂翻译与传播之间的联系;翻译不是译者工作的终点,译者还应积极推动科技典籍向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梦溪笔谈 科技典籍 译介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的最早记载
3
《初中生辅导》 2024年第19期54-55,共2页
宋沈括撰《梦溪笔谈》,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工艺过程,此法是印刷史上的根本性变革,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梦溪笔谈》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九年(1305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本根据南宋乾... 宋沈括撰《梦溪笔谈》,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工艺过程,此法是印刷史上的根本性变革,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梦溪笔谈》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九年(1305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本根据南宋乾道本重刻,犹见宋本旧貌。半页十行,每行十七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对黑鱼尾。版心记有字数。卷端题“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卷一”,次行低八格题“沈括存中述”。蝴蝶装,白麻纸刷印。目录后有“茶陵东山书院刊行”牌记,卷四末有“万历三十一年1查讫”木记。此本版式颇有特色,开本宏朗,高达41.6厘米,宽28.1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活字印刷术 国家图书馆 牌记 梦溪笔谈 印刷史 白麻纸 工艺过程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天文学术语英译探究——以《梦溪笔谈》为例
4
作者 史晓戈 陈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21-24,共4页
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北宋时期先进的天文学科成果,书中包含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古代天文学术语,术语的翻译是科技典籍翻译和对外传播的关键。该文以王宏译版《梦溪笔谈》为语料来源,收集并归类书中的天文学术语英译案例,采... 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中国北宋时期先进的天文学科成果,书中包含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古代天文学术语,术语的翻译是科技典籍翻译和对外传播的关键。该文以王宏译版《梦溪笔谈》为语料来源,收集并归类书中的天文学术语英译案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六类天文学术语英译策略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类别的古天文术语,译者分别采用以套用规范术语、音译加注释、借词创译、释译说明为主的翻译策略。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古代天文学术语英译实践提供策略参考,为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提供一定借鉴,促进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古代天文学 天文学术语 术语英译 典籍翻译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白对照梦溪笔谈全译》商榷(续)
5
作者 祝诚 江慰庐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9-13,共5页
关键词 《文白对照梦溪笔谈全译》 注释 翻译 梦溪笔谈 文言文 白话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宏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
作者使用胡道静的《梦溪笔谈校证》为蓝本,历时四年半,将《梦溪笔谈》全书译为英文*。翻译《梦溪笔谈》时制定的总原则是,译文要做到"明白、通畅、简洁",同时借鉴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Katharina Reiss的翻译类型学和文本... 作者使用胡道静的《梦溪笔谈校证》为蓝本,历时四年半,将《梦溪笔谈》全书译为英文*。翻译《梦溪笔谈》时制定的总原则是,译文要做到"明白、通畅、简洁",同时借鉴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Katharina Reiss的翻译类型学和文本内容决定文本形式的理论,根据《梦溪笔谈》特殊的文本类型和所包含的不同条目内容制定具体的翻译策略。作者指出,在翻译类似《梦溪笔谈》这样的宏篇巨作时,根据该文本类型以及不同条目内容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作者强调指出,译者解决具体问题时采取的具体翻译措施也是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文本类型 条目内容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兼论辽宋夏金时代的“回回” 被引量:8
7
作者 汤开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5-16,共12页
这是一篇旧文的重写,关于《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的解读,从清乾嘉至今,一直争讼不断。虽然目前回族史界主流意见已采用王日蔚先生"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结论,但此说除了"音转"这一语言学上的可能外,并... 这是一篇旧文的重写,关于《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的解读,从清乾嘉至今,一直争讼不断。虽然目前回族史界主流意见已采用王日蔚先生"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结论,但此说除了"音转"这一语言学上的可能外,并无足够的逻辑的历史证据来支撑其说,特别是这一结论无法解释在宋夏战争的高峰时期为什么宋朝的军事将领会提出"打回回(回鹘)"这样荒谬的口号。余一直坚持反对"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观点,旧文《〈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完成于30年前,今检思旧文,除否定"回回即回鹘之音转"观点有足够的证据外,原来提出"回回是五代宋以后杂居于西夏境内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观点亦不太准确,且历史之证据链亦有断层。故重拾旧文,增补资料,修罅补漏,并将"回回"一词的传播延及辽夏金三朝,重新提出新的观点,即沈括所言之"回回"即是指唐以后来华的聚居在西夏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食商人,经宋辽金时代的发展,这一批回回分布区域越来越广,以致散布到西北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回回 回回双陆 回回寨 回回大食 回回国 回回军 回回卒 DREAM ( Mengxibit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梦溪笔谈》版本源流考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明杰 陈梦石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一部极为重要的笔记,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自成书之日起就有各种版本流传,明代后又刊有《补笔谈》《续笔谈》。《梦溪笔谈》的刻本可分为两大版本系统:一是以二十六卷《笔谈》附《补笔谈》《续笔谈》... 《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一部极为重要的笔记,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自成书之日起就有各种版本流传,明代后又刊有《补笔谈》《续笔谈》。《梦溪笔谈》的刻本可分为两大版本系统:一是以二十六卷《笔谈》附《补笔谈》《续笔谈》的版本,多以明马元调刻本为底本,再经校刻;二是只有二十六卷《笔谈》的版本。这两大版本系统中的《笔谈》部分均以南宋乾道二年(1166)扬州州学刊本为祖本。此外,还有三十卷《笔谈》附《补笔谈》《续谈》的写本流传。文章根据传世序跋、各家书目和校勘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梦溪笔谈》的各家版本进行系统梳理,并以图示的形式揭示了该书众多版本之间的源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版本源流 版本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文字学价值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巫称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5-127,共3页
《梦溪笔谈》有关文字学的内容较多 ,价值较大 ,不容忽视。该书辨析字形字义 ,研究语音发展 ,记载“右文”说 ,资料珍贵 ,方法科学 ,是一份难得的语言学遗产。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文字学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对《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昊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2,共5页
朱熹对沈括《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朱熹不仅获得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而且将《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承下来,并体现在格物致知等理论中。随着理学兴起,中国宋... 朱熹对沈括《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朱熹不仅获得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而且将《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承下来,并体现在格物致知等理论中。随着理学兴起,中国宋元时的科学技术达到了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沈括 梦溪笔谈 科学研究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宏《梦溪笔谈》英译本中音乐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春让 陈泉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王宏教授在翻译《梦溪笔谈》音乐条目文化专有项时,巧妙地采用西方翻译学者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使得译文通顺、流畅和准确,有利于英文读者理解中国特有的音乐文化。他具体采用了转换拼写法、文外解释、文内解释、使用同义词... 王宏教授在翻译《梦溪笔谈》音乐条目文化专有项时,巧妙地采用西方翻译学者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使得译文通顺、流畅和准确,有利于英文读者理解中国特有的音乐文化。他具体采用了转换拼写法、文外解释、文内解释、使用同义词、绝对普遍化等翻译策略,减少了英汉音乐文化体系之间的翻译困难,为中国音乐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克西拉 文化专有项 梦溪笔谈 音乐条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梦溪笔谈》的语法学贡献 被引量:3
12
作者 巫称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名著,有关语法学的内容只有五六条,但对于汉语语法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沈括在11世纪末已经成功地将语法变换分析方法运用于句式、虚词、语序的研究实践中。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后来也没有得到继承发展,但对汉... 《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名著,有关语法学的内容只有五六条,但对于汉语语法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沈括在11世纪末已经成功地将语法变换分析方法运用于句式、虚词、语序的研究实践中。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后来也没有得到继承发展,但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语法学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梦溪笔谈》科技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明武 周凤洁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9,24,共10页
典籍中的古代科技术语负载了中华古代科技文明,其外译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影响有重要意义。《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的百科全书式笔记体著作,其唯一一部英语全译本由王宏教授等学者完成并出版。从知识翻译学视角出发,以杨枫... 典籍中的古代科技术语负载了中华古代科技文明,其外译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影响有重要意义。《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的百科全书式笔记体著作,其唯一一部英语全译本由王宏教授等学者完成并出版。从知识翻译学视角出发,以杨枫教授提出、岳峰教授阐释的三大翻译批评标准及孟祥春教授提出的批评工具,对《梦溪笔谈》王宏、赵峥英译本中的古代科技术语翻译方法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梦溪笔谈》古代科技术语英译有以下特点:以真求知方法下,可以在知识契合区译为真义,寻求知识最大公约数;以善立义方法下,译者可通过文内释义和文外说明助力沟通,在知识差异区化解知识剪刀差;以美行文方法下,可在知识冲突区因势变通、重视受众审美,通过意译使得知识互动化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科技术语 梦溪笔谈 知识翻译学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杜甫及其诗歌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凤 《杜甫研究学刊》 2011年第4期10-19,共10页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博学多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梦溪笔谈》是其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沈括对诗歌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推重唐代大诗人杜甫,奉杜诗为诗歌艺术典范。他较早注意到杜诗包罗万象的特点。他在《梦溪笔谈》中引用杜...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博学多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梦溪笔谈》是其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沈括对诗歌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推重唐代大诗人杜甫,奉杜诗为诗歌艺术典范。他较早注意到杜诗包罗万象的特点。他在《梦溪笔谈》中引用杜甫诗句颇多,关涉历史、地理、民俗及文人交往等多方面内容。另外,沈括还对杜甫的诗史精神、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以及军队凯歌等诸多方面也有所继承和发扬。通过《梦溪笔谈》,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沈括眼里的杜甫,进而窥见杜甫及其诗歌在沈括生活时代的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杜甫 诗歌艺术 文人雅集 凯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技术的人文化──读《梦溪笔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超南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9-42,共4页
中国古代技术的人文化──读《梦溪笔谈》陈超南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便是突出的标志之一。宋代许多科技成就在该书中均有记载或评价。沈括亦有很高的科技建树。例如,在该书第430条中根据古生物的... 中国古代技术的人文化──读《梦溪笔谈》陈超南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便是突出的标志之一。宋代许多科技成就在该书中均有记载或评价。沈括亦有很高的科技建树。例如,在该书第430条中根据古生物的化石推断海陆的变迁,这比欧洲达尔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技术 梦溪笔谈 科技人文化 小孔成像 中国文化 人与自然 中国古代科学 音律 公元前 李约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及其艺文类概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星怡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2,共3页
沈括所撰《梦溪笔谈》除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外,人文方面的记述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尤其是艺文类有关文学、语言学科的载录,史料甚为丰富,既可补北宋之前文学史、语言学史之阙,也可与正史和其他笔记等文献相互发明。沈括有关文学、语言学的... 沈括所撰《梦溪笔谈》除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外,人文方面的记述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尤其是艺文类有关文学、语言学科的载录,史料甚为丰富,既可补北宋之前文学史、语言学史之阙,也可与正史和其他笔记等文献相互发明。沈括有关文学、语言学的观点不无鞭辟入里、洞见幽明之处,但武断、偏颇之失亦在所难免。笔记类作品的著述样式又决定了《梦溪笔谈》重在"谈噱"、率意为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艺文类 价值 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燕乐二十八调及《梦溪笔谈·补笔谈》之印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武华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5-8,共4页
唐宋时流行的燕乐二十八调,为研究唐宋音乐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于记载中却多为调名之排序;唯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有各调律位之记载。经笔者多次研究,发现原印文有误。再论证,予以校正之。
关键词 燕乐二十八调 梦溪笔谈·补笔谈 古律 今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梦溪笔谈》的方言学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七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2-86,共5页
《梦溪笔谈》是北宋学者沈括撰写的科技类笔记类著作。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其中也记载了各地方音和方言词汇,对方言学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方音 方言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条目属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天华 《镇江高专学报》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现传版本多为26卷,共有笔记609条,分为17"门"(大类)。研究者对《笔谈》条目属性的认识很不一致,主要由于各自依据的分类标准与原则不同。重视对《笔谈》条目属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挖... 《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现传版本多为26卷,共有笔记609条,分为17"门"(大类)。研究者对《笔谈》条目属性的认识很不一致,主要由于各自依据的分类标准与原则不同。重视对《笔谈》条目属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挖掘《笔谈》多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应该参考现代科学分类方法,结合《笔谈》实际,合理构建《笔谈》的分类框架并确定分类标准,以期较为科学地对《笔谈》条目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条目属性 条目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足珍贵的《梦溪笔谈》——写在沈括逝世900周年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道静 《自然杂志》 1996年第1期40-42,共3页
900年前的今天,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沈括(1031—1095)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黯然逝世.值得告慰的是,他晚年在梦溪园以笔砚为伴,“所录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而集成的《梦溪笔谈》,将他毕生对于... 900年前的今天,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沈括(1031—1095)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黯然逝世.值得告慰的是,他晚年在梦溪园以笔砚为伴,“所录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而集成的《梦溪笔谈》,将他毕生对于祖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历史、考古等研究心得告白于人世.其中好些重要的创见,至今为举世学人称道不衰.正因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自然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