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葆玖和他的女弟子
1
作者 刘卓鲜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C005-C005,81-82,共3页
2003年夏,笔者有幸在梅兰芳故居拜访了梅派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以及他近年在大陆和台港地区正式收教的几个女弟子,深感他们深厚的师生情、艺术缘和梅派艺术的魅力无穷,后继有人.
关键词 梅葆玖 京剧 表演艺术家 梅派艺术 魏海敏 董圆圆 李胜素 张晶 师生情谊 演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葆玖献综艺首秀《叮咯咙咚呛》任安七炫老师
2
《戏剧之家》 2015年第6期17-17,共1页
央视首档明星跨界体验类真人秀节日《叮咯咙咚呛》正在热播,在娱乐大环境下,这样一档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另类真人秀,一经播出就立即在综艺界掀起了一股新风。节日不但吸引了金钟国、熊黛林、安七炫、郭京飞等十位中韩明星的热... 央视首档明星跨界体验类真人秀节日《叮咯咙咚呛》正在热播,在娱乐大环境下,这样一档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另类真人秀,一经播出就立即在综艺界掀起了一股新风。节日不但吸引了金钟国、熊黛林、安七炫、郭京飞等十位中韩明星的热力加盟,就连从未在综艺节目露面的“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也献出了自己的综艺首秀,在节目中担任起了安七炫、郭京飞、金圣洙三位明星的京剧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葆玖 老师 中国传统文化 综艺节目 真人秀 明星 节日 京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5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大奖由梅葆玖摘得
3
《福建艺术》 2015年第1期79-79,共1页
1月18晚,第15届华鼎奖全球演艺名人满意度调查发布盛典在澳门落幕。梅葆玖摘得终身成就大奖,中国最佳电视剧男女演员由林峰、佘诗曼分享,甄子丹、黄圣依摘得了中国最佳电影男女演员,朱晗则成为中国最佳舞蹈演员。金秀贤、
关键词 梅葆玖 成就 终身 满意度调查 舞蹈演员 女演员 电视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葆玖与《大唐贵妃》
4
作者 翁思再 《人民周刊》 2019年第21期80-81,共2页
近日,新版《大唐贵妃》在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观众见面。时隔18年,这部“京海结合”的京剧依然具有生命力,其中的一曲《梨花颂》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填补了20世纪中叶以来新编京剧在唱腔传播方面的空白。然而,少有人知道梅葆玖先生... 近日,新版《大唐贵妃》在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观众见面。时隔18年,这部“京海结合”的京剧依然具有生命力,其中的一曲《梨花颂》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填补了20世纪中叶以来新编京剧在唱腔传播方面的空白。然而,少有人知道梅葆玖先生对《大唐贵妃》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贵妃》 梅葆玖 新编京剧 20世纪中叶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葆玖先生病逝
5
《上海戏剧》 2016年第5期1-1,共1页
4月25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2岁。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派艺术传人,他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尤其是乃父梅兰芳大师开创的梅派艺术的传承。他恢复与演出了众多梅派经典... 4月25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2岁。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派艺术传人,他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尤其是乃父梅兰芳大师开创的梅派艺术的传承。他恢复与演出了众多梅派经典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葆玖 京剧表演艺术家 生病 梅派艺术 艺术大师 协和医院 京剧艺术 经典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为梅葆玖题字
6
作者 单劲松 《湘潮》 2016年第9期48-48,共1页
梅兰芳先后娶了两位夫人。第一位夫人名叫王明华,她先后为梅兰芳生下一双儿女。因梅兰芳长年在外演出,王明华为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做了绝育手术。但不幸的是,一双儿女在幼年时夭折。不得已,梅兰芳娶了第二位夫人福芝芳。婚后,福芝... 梅兰芳先后娶了两位夫人。第一位夫人名叫王明华,她先后为梅兰芳生下一双儿女。因梅兰芳长年在外演出,王明华为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做了绝育手术。但不幸的是,一双儿女在幼年时夭折。不得已,梅兰芳娶了第二位夫人福芝芳。婚后,福芝芳和梅兰芳十分恩爱,先后生了9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老二是个女儿,三、四、五均是男孩,六、七、八又是3个女孩,最后一个是小儿子梅葆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葆玖 毛泽东 题字 梅兰芳 王明 儿女 男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葆玖:一生为戏,传艺一生
7
作者 毛永健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2017年第5期15-18,共4页
梅郎世家,已成往昔。一个叫梅葆玖的戏曲“老顽童”,翩然离世。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家唯一的男旦传承人。他10岁学艺,13岁登台,一生留下经典无数,桃李满天下。他晕倒人院的前一天,还在和学子们上大师课,为了京剧事业... 梅郎世家,已成往昔。一个叫梅葆玖的戏曲“老顽童”,翩然离世。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家唯一的男旦传承人。他10岁学艺,13岁登台,一生留下经典无数,桃李满天下。他晕倒人院的前一天,还在和学子们上大师课,为了京剧事业,一直坚持到了生命的终点。对于父亲,梅葆玖先生始终抱有“致敬”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葆玖 艺术大师 京剧事业 梅兰芳 传承人 男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葆玖谈交通
8
作者 海波 京平 《道路交通管理》 1998年第11期32-32,共1页
听说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是个车迷,记者奉命于11月9日采访了他。这天是星期日,但梅先生并没有休息,我们的采访是在北京京剧院梅剧团排练室进行的。梅先生正为专程从台北赶来的魏海敏女士传艺。魏女士是台湾京剧协会理事长、梅派... 听说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是个车迷,记者奉命于11月9日采访了他。这天是星期日,但梅先生并没有休息,我们的采访是在北京京剧院梅剧团排练室进行的。梅先生正为专程从台北赶来的魏海敏女士传艺。魏女士是台湾京剧协会理事长、梅派传人,由她主演的梅派名剧《凤还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先生 道路 交警 梅葆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兰芳之子梅葆玖:风华绝代的传奇京剧大师
9
作者 琴心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7期4-7,共4页
2016年4月25日,8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北京逝世。他10岁开始学艺,18岁起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毛主席对父子俩的戏都给予很高评价。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去世后,梅葆玖一直有个心愿——拍一部能够真正体现父亲艺术生涯和艺术精神... 2016年4月25日,8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北京逝世。他10岁开始学艺,18岁起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毛主席对父子俩的戏都给予很高评价。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去世后,梅葆玖一直有个心愿——拍一部能够真正体现父亲艺术生涯和艺术精神的电影,后来他与陈凯歌联手,终于拍出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电影《梅兰芳》,影片还顺利入围2009年柏林电影节。舞台上,梅葆玖是风华绝代的京剧大师,台下却是会说英语,爱吃牛排,甚至敢开飞机的时尚老头,他还做客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一展俏皮可爱的老顽童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葆玖 京剧大师 京剧表演艺术 柏林电影节 艺术生涯 同台演出 《霸王别姬》 父子俩 艺术精神 孟小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兰芳之子梅葆玖:风华绝代的传奇京剧大师
10
作者 王玉琴 《劳动保障世界》 2016年第7期70-71,共2页
2016年4月25日,8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在京逝世。10岁开始学艺,18岁起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连毛主席看过父子俩的戏都给予很高评价: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去世后,梅葆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拍一部能够真正体现其艺术生涯和... 2016年4月25日,8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在京逝世。10岁开始学艺,18岁起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连毛主席看过父子俩的戏都给予很高评价: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去世后,梅葆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拍一部能够真正体现其艺术生涯和艺术精神的电影。后来与陈凯歌联手,终于拍出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梅兰芳》,影片还顺利入围2009年柏林电影节;舞台上,梅葆玖是风华绝代的京剧大师,台下却是“会说英语爱吃牛排甚至敢开飞机”的时尚老头,甚至登上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展现俏皮可爱的“老顽童”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 梅葆玖 大师 柏林电影节 传奇 《天天向上》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邹城市发行梅葆玖献艺纪念封
11
作者 贾传宇 《中国集邮》 2001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山东 邹城市 《古代思想家》 纪念封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赴孟子故里邹城市献艺纪念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京剧院隆重举行“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 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
12
作者 尚丹 《中国京剧》 2024年第4期97-97,共1页
2024年3月25日,“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北京京剧院隆重举行。系列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指导单位,北京京剧院作为主办单位,北京市戏曲艺... 2024年3月25日,“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北京京剧院隆重举行。系列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指导单位,北京京剧院作为主办单位,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协办单位。此次活动策划发起于2023年,整体活动规模大、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是梅派艺术在全国范围内的一次集中展示。系列活动包含全国巡演、全国戏装巡展及高端论坛三个版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先生 北京京剧院 梅葆玖 梅派艺术 新闻发布会 高端论坛 艺术职业学院 活动策划
原文传递
“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王艳专场演出《谢瑶环》《霸王别姬》新闻发布会
13
作者 《中国京剧》 2024年第6期90-90,共1页
2024年5月12日,“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王艳专场演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京剧院隆重召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2024年5月12日,“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王艳专场演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京剧院隆重召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学院 梅兰芳先生 专场演出 《霸王别姬》 北京京剧院 梅葆玖 王艳 新闻发布会
原文传递
伶界大王·诗歌·捉刀——梅兰芳的旧诗和梅葆玖的新诗
14
作者 谷曙光 《文史知识》 2019年第7期21-27,共7页
梅兰芳和梅葆玖是民国以来梨园界最著名的父子名伶,两人犹如羲、献相继,名扬中外。如果从梅兰芳的祖父巧玲公开始算起,巧玲、竹芬、兰芳、葆玖则是四代名旦矣。另外,兰芳的伯父雨田乃是'胡琴圣手',长期给谭鑫培操琴。因此,梅家... 梅兰芳和梅葆玖是民国以来梨园界最著名的父子名伶,两人犹如羲、献相继,名扬中外。如果从梅兰芳的祖父巧玲公开始算起,巧玲、竹芬、兰芳、葆玖则是四代名旦矣。另外,兰芳的伯父雨田乃是'胡琴圣手',长期给谭鑫培操琴。因此,梅家是名副其实的梨园世家,好几代人在艺坛轰轰烈烈。四代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第一代巧玲和第三代兰芳,第二代竹芬早逝,而第四代葆玖守成居多。第一代名旦梅巧玲,是大名鼎鼎的'同光十三绝'之一,又是京城名班四喜班班主,只可惜刚过四十就病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旧体诗 梅葆玖 伶界大王
原文传递
让更多人分享京剧艺术经典——记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
15
作者 李士杰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52,共3页
5月27日,国际知名品牌万宝龙于北京华彬紫金剧院举办2010年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中国区颁奖典礼。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艺术传人梅葆玖先生荣膺此项大奖。
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 梅葆玖 京剧艺术 国际知名品牌 京剧表演艺术家 2010年 颁奖典礼 艺术赞助
原文传递
曲终情未了——创作梅葆玖先生系列电视作品回溯
16
作者 赵楠 《中国京剧》 2019年第5期39-41,共3页
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总是个令人伤感的季节。2019年的这个时候,正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离开我们三周年的日子。我由于工作的关系,结识了仰慕已久的梅先生,从2014年至2017年,先后拍摄、制作了三部有关梅派艺术和梅先生的电视节目。... 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总是个令人伤感的季节。2019年的这个时候,正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离开我们三周年的日子。我由于工作的关系,结识了仰慕已久的梅先生,从2014年至2017年,先后拍摄、制作了三部有关梅派艺术和梅先生的电视节目。这三部节目的共同特点,就是贯穿了一个'情'字——两代梅先生对京剧艺术的挚爱、对他人的宽容和博爱,以及他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弟子对他们的尊敬、友爱和痛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梅葆玖 梅派艺术 梅兰芳
原文传递
梅葆玖与《大唐贵妃》的创排 被引量:1
17
作者 翁思再 《中国京剧》 2017年第8期54-55,共2页
搞《大唐贵妃》这个项目是梅葆玖先生最早提出来的。那是2000年在上海一次名家演唱会后的欢送宴席上,他对当时的有关市领导说,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唱腔非常好,却由于剧本和舞美等原因没能完整流传,他在北京主持过两次改编都未臻理... 搞《大唐贵妃》这个项目是梅葆玖先生最早提出来的。那是2000年在上海一次名家演唱会后的欢送宴席上,他对当时的有关市领导说,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唱腔非常好,却由于剧本和舞美等原因没能完整流传,他在北京主持过两次改编都未臻理想,希望上海能够帮他圆这个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贵妃》 梅葆玖 《太真外传》 演唱会 市领导 梅兰芳 上海 唱腔
原文传递
我与京剧大师梅葆玖交往往事
18
作者 任明耀 《民主》 2018年第7期43-44,共2页
2016年4月25日下午,我从广播电视中得悉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病逝的消息,深感悲痛。我从小就是京剧迷,特别对梅派艺术情有独钟,我觉得梅派艺术太美了。解放前,我曾在上海亲眼看到梅兰芳的两出戏,一出是《樊江关》,另一出是《贩马记》。我... 2016年4月25日下午,我从广播电视中得悉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病逝的消息,深感悲痛。我从小就是京剧迷,特别对梅派艺术情有独钟,我觉得梅派艺术太美了。解放前,我曾在上海亲眼看到梅兰芳的两出戏,一出是《樊江关》,另一出是《贩马记》。我深深被他的艺术感动。解放以后,他来杭州演出,我又看了他和名小生姜妙香合演的《洛神》,我更被梅派唱腔陶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葆玖 京剧 大师 交往 梅派艺术 广播电视 《洛神》 解放前
原文传递
清梅余韵久绵长——怀念梅葆玖先生——普通人梅葆玖
19
作者 吴迎 于洋 《纵横》 2016年第7期53-55,共3页
因为我的母亲和葆玖的母亲是朋友,所以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认识了他。后来,我们各自念书,有时候我会到梅家去看看他。长大之后彼此比较庀,“文革”前,如果他来上海、我去北京,就见见面,但也一直通信。
关键词 梅葆玖 普通人 怀念 余韵 “文革”前
原文传递
怀念玖爷爷梅葆玖先生
20
作者 梅玮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7,共8页
当我手里捧着玖爷爷的灵柩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走出来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我还在玖爷爷干面胡同的家中与悠促膝长谈,相聊甚欢。可如今却阴阳两隔……在家人和好友的陪伴下,玖爷爷的灵柩回到了自己的家... 当我手里捧着玖爷爷的灵柩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走出来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我还在玖爷爷干面胡同的家中与悠促膝长谈,相聊甚欢。可如今却阴阳两隔……在家人和好友的陪伴下,玖爷爷的灵柩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看着熟悉的房间摆设,大家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爷爷 梅葆玖 怀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