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古今纵横文乐——由“凉州”到“[梁州]类曲牌家族”发展历程考辨
1
作者 赵君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7-24,M0002,共19页
最初以丝绸之路上地域称谓出现的“凉州”,因为人员的往来与沟通,在历史的演进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唐代多作为歌舞、诗歌,宋代作为词牌,而宋代以后作为曲牌用于散曲、戏曲创作之中的[凉州][梁州],不仅被持续性地传承下来,而且进一步... 最初以丝绸之路上地域称谓出现的“凉州”,因为人员的往来与沟通,在历史的演进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唐代多作为歌舞、诗歌,宋代作为词牌,而宋代以后作为曲牌用于散曲、戏曲创作之中的[凉州][梁州],不仅被持续性地传承下来,而且进一步产生多样性的变体,衍生出一个别具特色的“[梁州]类曲牌家族”,再经由以昆腔、高腔为代表的声腔剧种一直延续到当下,在较严格保持曲牌文辞格律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的音乐形态。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具体过程,而且说明了这种历史性传播与交流在中国传统曲牌音乐文化中形成的连锁性、持续性渗透与融合及其深远影响。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一种特定模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出蔚为大观之体魄的一种重要途径。“[梁州]类曲牌家族”的发展脉络不是特例,而是典型,是缩影。只要深入传统,爬梳文献,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应当具有普适性与典型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 [梁州] 曲牌家族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梁天监三年汉中之失与梁州政区调整
2
作者 李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9-131,共13页
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萧梁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兵反叛,引魏人南下,萧梁方面在梁州失地千里,但州内仍有部分地区在其控制之下。梁武帝为应对来自北魏的军事压力,转移州治,重置梁州,厘定州属。大同元年,梁军克复汉中,以南郑复建梁州,梁州政... 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萧梁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兵反叛,引魏人南下,萧梁方面在梁州失地千里,但州内仍有部分地区在其控制之下。梁武帝为应对来自北魏的军事压力,转移州治,重置梁州,厘定州属。大同元年,梁军克复汉中,以南郑复建梁州,梁州政治地理格局一度出现东梁州、南梁州、北梁州并存的局面。萧纪刺蜀期间,北梁州、东梁州在军政方面多受荆州节制,与益州关系疏远。至梁末,西魏南下,梁州失陷,南朝的梁州建制不复存在。梁州政区的几多变化,反映了萧梁政权对于西线的战略布置与调整思路,也是汉魏以来梁益关系演变的一种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梁 梁州 政区调整 梁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禹贡》梁州相关诸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41,共5页
《禹贡》梁州为各种九州说所仅见,过去顾颉刚先生以此推断《禹贡》必是战国时代的著作,认为古蜀文化是独立发展的,直至春秋战国间蜀国始与中原发生关系,待秦灭蜀后《禹贡》才得以蜀境为梁州。从现在新发现的出土文献看,这些说法虽仍有... 《禹贡》梁州为各种九州说所仅见,过去顾颉刚先生以此推断《禹贡》必是战国时代的著作,认为古蜀文化是独立发展的,直至春秋战国间蜀国始与中原发生关系,待秦灭蜀后《禹贡》才得以蜀境为梁州。从现在新发现的出土文献看,这些说法虽仍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特别是把九州的名词及其具体的说明看做是战国时人的一次性建设,即与《容成氏》九州先于《禹贡》出现的事实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梁州 《容成氏》 成书年代 古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阳黑水惟梁州——昭通政区朔源
4
作者 傅奠基 鄢显姝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14-20,共7页
《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的记载过于简略,引发了聚讼千年的"黑水"难题。以黑水为雍、梁二州的西部边界,反映了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西南诸河的模糊认识。作为确定梁州范围的一条重要界限,黑水的探寻可谓影响深远,... 《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的记载过于简略,引发了聚讼千年的"黑水"难题。以黑水为雍、梁二州的西部边界,反映了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西南诸河的模糊认识。作为确定梁州范围的一条重要界限,黑水的探寻可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即便抛开黑水的真伪不谈,历代学者为此而作的种种努力,也堪称一部激动人心的《禹贡》学术史。昭通政区朔源研究同样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无论将《禹贡》黑水定为横断山区诸河中的那一条,均可断定早在先秦时代西南地区就已纳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那么今昭通市已属《禹贡》梁州境域就是确定无疑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梁州 黑水 昭通 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参梁州诗新考
5
作者 马强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以边塞诗著称的唐代诗人岑参晚年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冬至永泰二年夏曾在赴嘉州刺史任前羁留梁州半年之久,写了多首涉及秦巴山地及汉中盆地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物候的诗歌。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考察,岑参的梁州诗具有很大程度上的... 以边塞诗著称的唐代诗人岑参晚年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冬至永泰二年夏曾在赴嘉州刺史任前羁留梁州半年之久,写了多首涉及秦巴山地及汉中盆地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物候的诗歌。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考察,岑参的梁州诗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写实性,诗人以传神妙笔多角度生动具体记录了唐代中期山南地区的山川地理、物候生态、军事战争、佛寺僧人、官场、军营、栈道及其山民生活状态等区域社会生活画卷,弥补了正史记载的阙失,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因而一定程度上具有史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参 梁州 入蜀诗 张献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参滞留梁州期间的诗歌创作
6
作者 李青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盛唐边塞诗人岑参被任命为嘉州刺史,冬十一月,岑参离京赴任。因西川爆发崔旰叛乱,因而岑参滞留梁州。岑参滞留梁州留下了近20首诗歌。
关键词 唐代 岑参文学 诗歌 梁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州曲》乃《凉州曲》之误辩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胜明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凉州曲》与《梁州曲》在唐诗中颇为常见,很多时候《凉州曲》又被写成《梁州曲》,宋元及其以后文献中这种情况也较普遍。但仔细研读文献,则发现:在中国诗歌史和音乐史上其实只有《凉州曲》而无《梁州曲》,《梁州曲》之名称实乃《凉州... 《凉州曲》与《梁州曲》在唐诗中颇为常见,很多时候《凉州曲》又被写成《梁州曲》,宋元及其以后文献中这种情况也较普遍。但仔细研读文献,则发现:在中国诗歌史和音乐史上其实只有《凉州曲》而无《梁州曲》,《梁州曲》之名称实乃《凉州曲》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曲》 梁州曲》 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昭通涉及“梁州”“荒服”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顺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96-96,共1页
在介绍昭通沿革的文章中,有的曾提到昭通“上古称荒服地,夏商属梁州地”。这里笔者不揣冒昧,也谈一点有关昭通涉及“梁州”(本文均指古梁州)及“荒服”的肤浅看法,作为千虑之一得。先谈昭通涉及“梁州”的有关看法。我国现存最古的史书... 在介绍昭通沿革的文章中,有的曾提到昭通“上古称荒服地,夏商属梁州地”。这里笔者不揣冒昧,也谈一点有关昭通涉及“梁州”(本文均指古梁州)及“荒服”的肤浅看法,作为千虑之一得。先谈昭通涉及“梁州”的有关看法。我国现存最古的史书当推《尚书》。《尚书·舜典》篇谓:“肇十有二州”。文中仅提出州数,未列具体州名,只在其后人的注解中提到十二州中包括梁州。而在《尚书·禹贡》篇叙述九州行政区划中则谈得较明确:“华阳黑水惟梁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州 昭通 行政区划 看法 黑水 五服 沿革 禹贡 华山 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应物《淮上喜会故人》之“梁川”与“梁州”考
9
作者 盛大林 《滁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中的“梁川”,在当代各种出版物中多作“梁州”。但《韦苏州集》的两个宋本以及元、明、清的所在古籍版本均为“梁川”,《瀛奎律髓》宋刻本及明清版本亦均为“梁川”。《唐诗三百首》的古籍版本,也是先有“...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中的“梁川”,在当代各种出版物中多作“梁州”。但《韦苏州集》的两个宋本以及元、明、清的所在古籍版本均为“梁川”,《瀛奎律髓》宋刻本及明清版本亦均为“梁川”。《唐诗三百首》的古籍版本,也是先有“梁川”,后有“梁州”。“梁州”最早出现于《唐诗品汇》明刻本中,应为形近之讹。由于“梁川”讹为“梁州”,还导致了“江汉”被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梁川 梁州 异文 韦苏州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州令
10
作者 涂木水 《抚州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梁州 思妇词 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 递进层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有神采茂密趣 密见风韵潇散情——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赏析
11
作者 王茂恒 《陕西教育(教学)》 1998年第3期35-35,共1页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一生经历相当复杂,15岁时就当过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因遭人轻视便...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一生经历相当复杂,15岁时就当过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因遭人轻视便折带读书。举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韦应物有意学陶渊明。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其诗语言简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梁州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 陕西南部 《唐诗别裁集》 诗语言 唐玄宗 江汉 陕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曲曲牌[梁州第七]形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维松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9,共9页
[梁州第七]出现在元曲中,它的曲牌名是来自唐代大曲的[凉州]。后被昆曲承袭下来,是北曲常用的一个较长大的曲牌。它词的定格是十八句、九十九个字,但由于"北曲多衬",故多数例子加了多少不等的衬字和衬句,因此,实际长度要比定... [梁州第七]出现在元曲中,它的曲牌名是来自唐代大曲的[凉州]。后被昆曲承袭下来,是北曲常用的一个较长大的曲牌。它词的定格是十八句、九十九个字,但由于"北曲多衬",故多数例子加了多少不等的衬字和衬句,因此,实际长度要比定格长许多。本文对词的句数、各句字数、句法、押韵及其变化等,做了较仔细地剖析。同时,依据词义和句子的结构,对全词进行了分段。本曲牌十个例子中,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曲调型",只有五种主要的"基本腔型"出现在各例的主要部位和少数不同的部位上,以标志该曲牌的曲调特征。同时它还始终贯串着两个"特性音调",以显示其北曲的音乐风格。长达三眼板的定格为三十八板的(最长达到四十五板)曲调,乍一听,好象不分层次的一大片,但笔者还是从它不"显形"的结构中,找出了它的"隐形结构"(李吉提语)。本文用了民族音乐形态学和程式性与非程式性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州第七] 定格 曲调型 基本腔型 特性音调 隐形结构 民族音乐形态学 程式性与非程式性
原文传递
汉末新初十二州有梁州无益州考
13
作者 黄学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扬雄所作十二篇《州箴》可为汉末新初十二州名目依据。今所见《州箴》题名皆非扬雄原题。由扬雄《州箴》《官箴》固定格式可推断出《州箴》所体现的真实州名,所谓《益州箴》对应的真实州名应是"梁州"。汉末新初十二州有梁州... 扬雄所作十二篇《州箴》可为汉末新初十二州名目依据。今所见《州箴》题名皆非扬雄原题。由扬雄《州箴》《官箴》固定格式可推断出《州箴》所体现的真实州名,所谓《益州箴》对应的真实州名应是"梁州"。汉末新初十二州有梁州而无益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州 新莽 《州箴》 梁州 益州
原文传递
河北获鹿发现北魏东梁州刺史阎静迁葬墓 被引量:4
14
作者 樊子林 刘友恒 《文物》 1986年第5期42-45,97,共5页
1974年3月,河北省获鹿县阎同村在兴修农田水利时,发现一座隋代墓葬,出土北魏东梁州刺史阎静墓志。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闻讯后即通知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征集,当文保所工作人员赶到时,器物已被农民从墓室内取出,故原存放... 1974年3月,河北省获鹿县阎同村在兴修农田水利时,发现一座隋代墓葬,出土北魏东梁州刺史阎静墓志。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闻讯后即通知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征集,当文保所工作人员赶到时,器物已被农民从墓室内取出,故原存放位置不详。出土文物全部存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此墓为隋代迁葬墓,位于获鹿县城东北12公里的阎同村东约0.5公里处。墓南向,为土洞砖砌单室墓,平面近似方形,四角稍圆,四壁向外凸。出土遗物共33件,除一合石墓志外,其余均为泥质红陶。现介绍如下。镇墓武士俑 2件。均残破。一件仅存头部,高11厘米(图版壹: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地区 北魏 工作人员 墓志铭 获鹿 梁州 出土文物 兴修农田水利 正定 刺史
原文传递
梁州名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国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3年第2期206-206,共1页
梁州的名字始见于《尚书·舜典》和《尚书·禹贡》篇,但不见于《尔雅·释地》和《吕氏春秋·有始览》及《周礼·职方》。古人称栈道为小桥、偏桥,并多与桥及栈阁并称桥阁。南宋鲍彪注《战国策·秦策三》称“栈... 梁州的名字始见于《尚书·舜典》和《尚书·禹贡》篇,但不见于《尔雅·释地》和《吕氏春秋·有始览》及《周礼·职方》。古人称栈道为小桥、偏桥,并多与桥及栈阁并称桥阁。南宋鲍彪注《战国策·秦策三》称“栈,棚也,施于险绝,以济不通”。显然栈道为早期木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战国策 尔雅 禹贡 西南地区 巴蜀地区 史记 梁州 栈道 我国古代
原文传递
高凉寨与南梁州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万全 《岭南文史》 1992年第3期45-46,共2页
省、府、县各种旧志书,对冼夫人的故乡高凉郡的命名,提出两种说法:一是说“其地有山如梁”;二是说“其地有高凉山,因山得名”。乘坐广湛铁路火车从广州站西行,经过西江大桥,穿过云雾山脉东麓的几个隧道之后,就进入了阳春县境。铁路线过... 省、府、县各种旧志书,对冼夫人的故乡高凉郡的命名,提出两种说法:一是说“其地有山如梁”;二是说“其地有高凉山,因山得名”。乘坐广湛铁路火车从广州站西行,经过西江大桥,穿过云雾山脉东麓的几个隧道之后,就进入了阳春县境。铁路线过春湾镇后沿汉阳江西河谷平原,顺古代广州经高凉郡通合浦、崖州故道向西南行,穿过阳春县境长达105公里。开窗西望,云雾山脉自北而南,青山如壁,矗立于平畴沃野西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县 梁州 冼夫人 广州站 合浦 崖州 开窗 阳西县 旧州城 云雾山
原文传递
“西北风”里说《梁州》——乐坛近年引发的小议
17
作者 程云 《人民音乐》 1988年第10期25-27,共3页
歌曲的“西北风”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是从“西部影片”、“西部文学”推衍而来。当然不无道理。但是,纵观历史,西部音乐在中国数千年音乐发展史上从来就有着显赫的地位。稍稍加以探求是饶有兴味的。
关键词 生活中 西部音乐 影片 李世民 西北风 宫廷 西凉乐 西部文学 梁州 音乐理论
原文传递
十六国时成国的梁州先治于晋寿,后移于涪
18
作者 沧洲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年第3期14-13,共2页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前,氐人李特由略阳经梁州南入蜀中,在梁州并未多所稽留。《晋书·李特载记》谓李特曾经受到梁州刺史许雄所派遣的军队的攻击,此事发生于李特进围成都之时。这是梁州军队的远征,与梁州本土无关。《晋书·李雄载...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前,氐人李特由略阳经梁州南入蜀中,在梁州并未多所稽留。《晋书·李特载记》谓李特曾经受到梁州刺史许雄所派遣的军队的攻击,此事发生于李特进围成都之时。这是梁州军队的远征,与梁州本土无关。《晋书·李雄载记》载雄曾攻陷南郑,尽徙汉中人于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 梁州 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 州刺史 后移 军队 晋书 《资治通鉴》 汉中
原文传递
梁州第七——选自《南柯记:瑶台》
19
《中国音乐》 1981年第3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南柯记 梁州
原文传递
【正宫·小梁州】写在京西稻田
20
作者 桑仁桥 《诗词月刊》 2016年第7期16-16,共1页
稻穗飘香秋月凉,无限风光。京西桥畔树苍苍。镰刀响,十里收金浪。(幺)金山金岭谷场上,几翁媪话夕阳。连枷唱,笑声朗,丰收在望,我撷诗句几筐。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正宫·小梁州】写在京西稻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