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建军
陈献功
+5 位作者
尹海庆
王付华
王亚
王越涛
夏炎
王生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中熟中粳郑稻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株距和栽插本数对郑稻19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株距和栽插本数、穗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均与产量呈极...
以中熟中粳郑稻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株距和栽插本数对郑稻19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株距和栽插本数、穗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颖花量与穗数、结实率,穗粒数与千粒质量间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穗数与穗粒数、千粒质量,总颖花量和千粒质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郑稻19号产量的净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质量,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宽窄行的产量显著高于等行距,3本栽插时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处理A2B3C3组合产量最高为8 899.51 kg/hm2,较其他处理增产4.53%~34.80%;其次是A2B4C3组合,产量为8 513.60 kg/hm2,较其他组合增产5.47%~2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株距
行距
栽插本数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水稻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文祥
青先国
艾治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21,共8页
以双季早稻陆两优996和晚稻Y两优86为试验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密度和3种栽插苗数的互作模式下水稻群体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早晚稻栽插苗数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要大于密度及两者互作的影响;冠层太阳光截获率早稻...
以双季早稻陆两优996和晚稻Y两优86为试验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密度和3种栽插苗数的互作模式下水稻群体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早晚稻栽插苗数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要大于密度及两者互作的影响;冠层太阳光截获率早稻以D45B3最高,晚稻则以D22B2最高;早稻齐穗期和乳熟期群体冠层太阳光截获率随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晚稻则随密度和栽插本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在高温季节其冠层温度要低于其他处理,相对湿度则增加。早晚稻产量均随密度和栽插苗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密度或栽插苗数超过一定值后产量反而下降,早晚稻最高产量分别为9 681.19,10 512.70 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在移栽密度33万穴/hm2的基础上配合3个栽插苗数,晚稻移栽密度为26万穴/hm2和1个栽插苗数能发挥高产潜力,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密度
栽插本数
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插常规早籼稻的适宜群体起点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春赞
林华
+1 位作者
赖联赛
赵佩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48-50,共3页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机插早籼稻产量提高主要依靠单位面积有效穗的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温州地区常规早籼稻品种机插的群体起点以27万穴/hm2(30 cm×12 cm)、每穴5.4本、基本苗数137万/h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早稻
栽插
穴数
栽插本数
基本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群体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蒋振华
徐国沾
+5 位作者
施金裕
季忠
龚大龙
冯俊良
陈乐
何琳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试验是以提高稻米品质为宗旨,通过不同的栽插行距和不同的栽插本数,调控不同的群体,研究不同群体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群体质量
稻米品质
栽插
行距
栽插本数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中籼新品种华粳籼74的栽培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元垒
张效忠
殷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583-584,共2页
研究了栽插本数和密度对华粳籼 7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每穴栽插本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栽插密度。试验最佳处理组合是每穴栽插 3本苗 ,密度 30 .0万穴 / hm2 。最适宜的处理组合是每穴插 3本苗、密度 2 5 .0万穴 / hm2 。
关键词
水稻
每穴
栽插本数
密度
栽培技术
华粳籼7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建军
陈献功
尹海庆
王付华
王亚
王越涛
夏炎
王生轩
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基金
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项目(S2010-04)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4110011060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专项(20153601)
文摘
以中熟中粳郑稻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株距和栽插本数对郑稻19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株距和栽插本数、穗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颖花量与穗数、结实率,穗粒数与千粒质量间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穗数与穗粒数、千粒质量,总颖花量和千粒质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郑稻19号产量的净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质量,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宽窄行的产量显著高于等行距,3本栽插时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处理A2B3C3组合产量最高为8 899.51 kg/hm2,较其他处理增产4.53%~34.80%;其次是A2B4C3组合,产量为8 513.60 kg/hm2,较其他组合增产5.47%~28.96%。
关键词
豫北
株距
行距
栽插本数
产量
产量构成
Keywords
northern Henan
plant spacing
row spacing
seeding number per hole
yield
yield component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水稻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文祥
青先国
艾治勇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
湖南省农业厅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BAD16B0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9hnnkycx24)
文摘
以双季早稻陆两优996和晚稻Y两优86为试验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密度和3种栽插苗数的互作模式下水稻群体冠层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早晚稻栽插苗数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要大于密度及两者互作的影响;冠层太阳光截获率早稻以D45B3最高,晚稻则以D22B2最高;早稻齐穗期和乳熟期群体冠层太阳光截获率随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晚稻则随密度和栽插本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在高温季节其冠层温度要低于其他处理,相对湿度则增加。早晚稻产量均随密度和栽插苗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密度或栽插苗数超过一定值后产量反而下降,早晚稻最高产量分别为9 681.19,10 512.70 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在移栽密度33万穴/hm2的基础上配合3个栽插苗数,晚稻移栽密度为26万穴/hm2和1个栽插苗数能发挥高产潜力,获得高产。
关键词
水稻
密度
栽插本数
冠层
Keywords
Rice
Transplanting density
Number of seedlings per hill
Canopy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插常规早籼稻的适宜群体起点探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春赞
林华
赖联赛
赵佩欧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农业局
浙江省温州市农业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48-50,共3页
基金
浙江省温州市2007年度科技项目(N20070004)
浙江省苍南县2009年度科技计划项目(2009N02)
文摘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机插早籼稻产量提高主要依靠单位面积有效穗的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温州地区常规早籼稻品种机插的群体起点以27万穴/hm2(30 cm×12 cm)、每穴5.4本、基本苗数137万/hm2左右为宜。
关键词
机插早稻
栽插
穴数
栽插本数
基本苗数
Keywords
Mechanically-transplanted early rice
Number of planted hills
Number of seedlings per hill
Basic seedlings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群体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蒋振华
徐国沾
施金裕
季忠
龚大龙
冯俊良
陈乐
何琳华
机构
江苏省金坛市农业试验站
江苏省金坛市种子公司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基金
国家水稻跨越计划项目部分试验
文摘
本试验是以提高稻米品质为宗旨,通过不同的栽插行距和不同的栽插本数,调控不同的群体,研究不同群体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群体质量
稻米品质
栽插
行距
栽插本数
水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中籼新品种华粳籼74的栽培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元垒
张效忠
殷俊峰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583-584,共2页
文摘
研究了栽插本数和密度对华粳籼 7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每穴栽插本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栽插密度。试验最佳处理组合是每穴栽插 3本苗 ,密度 30 .0万穴 / hm2 。最适宜的处理组合是每穴插 3本苗、密度 2 5 .0万穴 / hm2 。
关键词
水稻
每穴
栽插本数
密度
栽培技术
华粳籼74
分类号
S51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建军
陈献功
尹海庆
王付华
王亚
王越涛
夏炎
王生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水稻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刘文祥
青先国
艾治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机插常规早籼稻的适宜群体起点探析
吴春赞
林华
赖联赛
赵佩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群体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蒋振华
徐国沾
施金裕
季忠
龚大龙
冯俊良
陈乐
何琳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优质中籼新品种华粳籼74的栽培技术研究
王元垒
张效忠
殷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