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剖分地球圈层空间格网
1
作者 李青 李青元 +1 位作者 刘孝璐 魏竹斌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9期82-85,88,共5页
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剖分算法解决了地球半径及球面维度的分辨率非均匀变化问题,但是该算法在单独细分的方向上仍是均匀的,无法解决在球面或者径向分辨率非均匀变化的问题。本文在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非均匀适应... 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剖分算法解决了地球半径及球面维度的分辨率非均匀变化问题,但是该算法在单独细分的方向上仍是均匀的,无法解决在球面或者径向分辨率非均匀变化的问题。本文在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非均匀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剖分地球圈层空间格网的方法。并以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空间格网为例,阐述剖分理论、剖次计算公式和剖次计算过程。实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减少低分辨率数据处的空间格网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 地球圈层 空间格网剖分 非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离散格网划分方法在空间数据组织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道柱 金澄 万明英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本文分析了全球离散格网系统的任意分辨率、层次性和全球连续性特征,指出基于其解决面向全球范围的多尺度、多时相、立体式的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的数据组织模型的可能性。结合应用方向比较了几种典型格网划分的优缺点,最终选定基于行... 本文分析了全球离散格网系统的任意分辨率、层次性和全球连续性特征,指出基于其解决面向全球范围的多尺度、多时相、立体式的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的数据组织模型的可能性。结合应用方向比较了几种典型格网划分的优缺点,最终选定基于行列编码的四叉树和GeoSOT格网划分模型作为下一步实验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 空间数据管理框架 四叉树 格网剖分 GeoS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边形格网的快速傅里叶变换
3
作者 李亚路 贲进 +1 位作者 王蕊 杜灵瑀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11,共5页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是支持多源地球空间数据融合处理的新型数据模型,傅里叶变换是联系其空域与频域的纽带,对以格网系统为框架的遥感图像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孔六边形格网剖分方案,设计了一种规则六边形格网单元组合结构,并将该结...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是支持多源地球空间数据融合处理的新型数据模型,傅里叶变换是联系其空域与频域的纽带,对以格网系统为框架的遥感图像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孔六边形格网剖分方案,设计了一种规则六边形格网单元组合结构,并将该结构空间域的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可以用蝶形算法加速的标准一维变换。采用遥感影像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正确、高效,其复杂度为N log2N。随着数据量增大,效率以指数函数形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系统 三孔六边形格网剖分 规则六边形格网 快速傅里叶变换 影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空间信息格网环境下的制图综合研究
4
作者 侯溯源 徐道柱 +1 位作者 岳志兰 谭美景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2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格网所特有的编码层次性、多分辨率连续性等特点,通过进行编码变换实现了数据比例尺变换,设计定义“吸子”条件实现数据简化的方法进行了制图综合研究,探讨了地理空间信息格网环境下的制图综合方法,给出了相应... 本文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格网所特有的编码层次性、多分辨率连续性等特点,通过进行编码变换实现了数据比例尺变换,设计定义“吸子”条件实现数据简化的方法进行了制图综合研究,探讨了地理空间信息格网环境下的制图综合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与分析,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制图综合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格网 格网剖分 “吸子” 制图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complex stratigraphic surfaces with multitype fault constraints
5
作者 Deng Shi-Wu Jia Yu +1 位作者 Yao Xing-Miao Liu Zhi-Ni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195-204,322,共11页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stratigraphic surfaces is widely employ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etroleum exploration,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analysis. It also serves a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stratigraphic surfaces is widely employ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etroleum exploration,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analysis. It also serves a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data visualization and visual analysis in these fields. The existing surface construction methods have several deficiencies and face various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multitype faults and roughness of resulting surfaces. In this paper, a surface modeling method that uses geometr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 is introduc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tigraphic surfaces. 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surface roughness caused by the irregularity of stratigraphic data distribution. To cope with the presence of multitype complex faults, a two-way projection algorithm between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and a two-dimensional plane is proposed. Using this algorithm, a unified method based on geometric PDEs is developed for dealing with multitype faults. Moreover, the corresponding geometric PDE is derived, and an algorithm based on an evolutionary solution is developed. The algorithm proposed for constructing spatial surfaces with real data verifies its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its ability to handle irregular data distribution. In particular, it can reconstruct faulty surfaces, especially those with overthrust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NTERPOLATION fault MES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