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明 张宏颖 +2 位作者 杨秋兰 张霞 黄开飞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究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40例,根据患者受伤... 目的探究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40例,根据患者受伤28 d后的生存情况,分成存活组(120例)和死亡组(2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清FIB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rSIG指数及血清FIB、CRP水平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多发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SIG指数联合血清FIB、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清FIB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2.2±0.4)g/L比(2.9±0.5)g/L],CR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36±8)mg/L比(7±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存活组患者血清FIB水平高于死亡组[(2.3±0.4)g/L比(1.6±0.4)g/L],CRP水平低于死亡组[(34±8)mg/L比(47±8)mg/L],rSIG指数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446,P<0.001),与rSIG指数呈正相关(r=0.473,P<0.001);血清CRP水平与rSIG指数呈负相关(r=-0.536,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IB、CRP、rSIG指数均是多发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rSIG指数联合血清FIB、CRP水平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2,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88.33%。结论多发伤患者血清FIB水平下调,CRP水平上调,二者联合rSIG指数对多发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反向休克指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联合血清指标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2
作者 张明 张宏颖 +2 位作者 杨秋兰 张霞 黄开飞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1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MODS将其分为无MODS组(98例)和MODS组(96例);MODS组再根据患者受伤后28 d时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44例)。比较各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rSIG指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MODS组[(14±3)mg/L比(9±3)mg/L、(4.5±1.0)g/L比(3.0±1.0)g/L、(32±6)mg/L比(2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52、10.079、12.883,均P<0.001)。死亡组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rSIG指数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是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联合检测预测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为84.09%,特异度为96.1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多发伤合并MODS死亡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显著上升,rSIG指数显著下降,以上指标联合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反向休克指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例急诊昏迷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晶 袁小丽 丁宁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6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不同程度昏迷原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昏迷原因构成、发病率及预后。评估每位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不同程度昏迷原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昏迷原因构成、发病率及预后。评估每位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积极治疗24 h,再次评估每位患者的GCS评分。统计治疗14 d内患者的存活率。结果86例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昏迷占34.8%(30/86),以脑血管疾病为主;代谢性疾病引起昏迷占45.2%(39/86),代谢性脑病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最多;中毒性昏迷占20.0%(17/86)。治疗后,79.2%(38/48)的轻度昏迷患者GCS评分变为正常,31.6%(12/38)的中、重度昏迷患者GCS评分变为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GCS评分低的患者14 d存活率低于治疗前GCS评分高的昏迷患者。结论急诊常见的昏迷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昏迷患者在治疗前的GCS评分和预后有直接关系,治疗前GCS评分低的患者存活率低于治疗前GCS评分高的昏迷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式护理辅助常规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雪 李新彬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呼唤式护理辅助常规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及亲情呼唤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 目的:分析呼唤式护理辅助常规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及亲情呼唤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平均清醒时间、清醒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5 d、30 d、60 d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持续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清醒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71.4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辅助常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缩短清醒时间,且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唤式护理 脑出血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营养泵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杨淑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应用加温营养泵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的患者共计90例,依循随机综合平衡法将所选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 目的分析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应用加温营养泵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的患者共计90例,依循随机综合平衡法将所选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在急诊医学科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期间,对照组给予注射器营养液灌注,观察组进行加温营养泵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7 d热卡达标率、平均热卡达标时间以及昏迷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泻、呕吐、腹胀、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7 d热卡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平均热卡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观察组的上升趋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应用加温营养泵,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热卡达标时间,同时还能改善患者昏迷情况,进一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科 持续昏迷 肠内营养护理 加温营养泵 热卡达标时间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孟发财 郭宝瑞 李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诊断术后脑梗死、防范术后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35例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诊断术后脑梗死、防范术后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35例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共有37例发生脑梗死,发生率为27.41%。发生组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比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低于未发生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Caspase-1、IL-18、IL-37水平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风险较高,入院时GCS评分低及Caspase-1、IL-18、IL-37水平高可能会增加患者术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通过对患者GCS评分、Caspase-1、IL-18、IL-37进行监测,可早期诊断术后脑梗死,防范术后误诊误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脑梗死 危险因素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 半胱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中的应用
7
作者 钟文娇 霍晨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6-336,F0003,共2页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40例予...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40例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巴塞尔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上述指标,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调查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GCS、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呢、Barthel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意识、活动能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是更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巴塞尔活动能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8
作者 苏超 胡继实 +1 位作者 谭觉 唐晓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接受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的1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 目的:分析影响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接受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的1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143例患者预后良好,42例患者预后不良。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与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血肿体积、肺部感染、血肿形态、血肿复发有关(χ^(2)=4.478、4.454、17.673、7.132、9.604、6.368,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年龄≥60岁、术前GCS评分<8分、术后血肿体积≥15 cm3、肺部感染、血肿形态不规则及血肿复发均是影响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2.213、2.464、4.444、2.626、3.237、2.622,P<0.05)。结论:年龄≥60岁、术前GCS评分<8分、术后血肿体积≥15 cm3、肺部感染、血肿形态不规则及血肿复发均是影响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及时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 预后 危险因素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与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邬刚 吴海燕 +2 位作者 战丽萍 李建辉 王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108-113,共6页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急性期非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71例,入院24 h后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评价病情为轻型36例、中型19例、重型16例;血肿体积<10 ...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急性期非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71例,入院24 h后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评价病情为轻型36例、中型19例、重型16例;血肿体积<10 ml 39例、10~40 ml 16例、>40 ml 16例。患者入院后12 h(T_1)、24 h(T_2)、48 h(T_3)及72 h(T_4)采用ELISA检测血清Ngb和HIF-1α,随访记录患者预后,比较不同病情、血肿体积及预后的患者各时间血清Ngb、HIF-1α。结果随着时间延长,不同病情、血肿体积及预后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gb、HIF-1α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中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_1~T_4时间血清Ngb、HIF-1α水平均高于轻型患者,且重型患者升高更明显(P<0.05)。血肿体积>40 ml、10~40 ml的颅脑损伤患者T_1~T_4时间血清Ngb、HIF-1α水平均高于血肿体积<10 ml,且血肿体积>40 ml升高更明显(P<0.05)。死亡的颅脑损伤患者T_1~T_4时间血清Ngb、HIF-1α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gb、HIF-1α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其水平变化可能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早期 脑红蛋白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肿体积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乔凯 尚丹鹤 +1 位作者 李静 贾宝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8期2063-2068,共6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给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格拉...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给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脊液白细胞数、葡萄糖、蛋白质、氯化物以及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以及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GCS评分(11.80±1.90)分以及脑脊液葡萄糖[(2.61±0.70)mmol/L]、氯化物[(136.72±25.82)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白细胞数[(10.75±2.60)×10^6/L]、蛋白质[(0.62±0.18)g/L]、[CRP(2.77±0.74)mg/L]、NSE[(10.50±2.25)mg/L]和[NGF(14.25±3.07)ngl/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改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有效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利奈唑胺 抗结核药物 脑脊液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桂增 李少鹏 杨彬源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2778-2781,共4页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经确诊为颅内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磁共振...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经确诊为颅内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及CT进行影像学检查再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组在利用患者MRI和CT的医学成像通信(DICOM)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肿瘤进行三维建模,采用3D打印技术重建患者肿瘤模型并制定手术方案。术后3 d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利用MRI检查患者全切程度和脑梗塞发生率;通过CT灌注成像(CTP)观察患者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参数,同时用卡氏功能(KP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在术后出现脑梗塞,对照组中有6例术后出现脑梗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BV和CBF参数分别为(2.81±0.53)mL/100 g、(65.83±14.76)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4±0.89)mL/100 g、(51.24±16.57)m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MTT和TTP参数分别为(43.50±5.43)s、(3.04±1.08)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94±6.31)s、(3.93±1.6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KPS评分为(91.67±2.50)分,高于对照组的(81.33±3.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和反映患者颅内肿瘤的组织结构情况,方便主治医师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情况,为颅内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颅内肿瘤 肿瘤模型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CT灌注成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克 蔡少明 +2 位作者 邱平华 谢乐辉 李汉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索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收治的7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 目的探索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收治的7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量、甘露醇使用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肿排空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残留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7天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残留量、甘露醇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肿排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7天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室内出血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 脑室内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并发症 血肿排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各30例。治疗A组采用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A组手术时间短于治疗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治疗B组,术后3周GCS评分优于治疗B组,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预后良好率高于治疗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创伤小,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MEWS评分与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美丽 王倩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1251例颅脑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MEWS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0~3分,504例)、中度组(...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1251例颅脑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MEWS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0~3分,504例)、中度组(4~6分,468例)和重度组(7~15分,279例),分析MEWS评分与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CS评分轻型组(12~15分,486例),中型组(9~12分,477例),重型组(3~8分,288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MEWS评分与GC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27,P<0.05)。随着MEWS评分等级升高,GCS评分等级随之降低。MEWS评分轻度组504例患者治疗后,475例患者治愈,占94.25%;468例中度组患者治疗后,363例患者治愈,占77.56%;279例重度组患者治疗后,166例患者治愈,占59.50%。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MEWS评分与临床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r=-0.333,P<0.05),MEWS评分等级越高,患者治愈率越低。结论颅脑损伤MEWS评分与GC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MEWS评分与临床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二者有效结合进行评估病情,可以更全面观察病情变化,以早期预警与干预,可为临床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临床预后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狄晓芸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4期716-717,共2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清免疫指标、预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实验组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低,与正常值比较更接近正常标准。实验组治疗7天后、治疗15天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腹泻、消化系统出血、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比例(7.14%)低于对照组(32.1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确切,患者营养指标得以显著提升,且有助于其免疫系统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 肠内营养支持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及脑水肿体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敏 鲁梁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4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脑水肿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与甘露醇联用,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脑水肿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与甘露醇联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GCS评分及脑水肿体积。结果观察组治疗15d后脑水肿体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治疗可进一步增加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昏迷指数,缩小脑水肿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急性脑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脑水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彩红 刘湘杰 +3 位作者 顾文彤 程芳 伍淑韫 张小丹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2019年1月-2021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研究1...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2019年1月-2021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研究1组29例予以0.3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研究2组29例予以0.5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以及不同时刻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研究1组(P<0.05)。两组VAS评分和GCS评分呈升高趋势,Ramsay评分呈降低趋势,且研究2组HR、RR、MAP水平低于研究1组(P<0.05)。研究2组Ramsay评分、VAS评分低于研究1组,GCS评分高于研究1组(P>0.05)。研究2组不同时刻HR、RR、MAP水平低于研究1组(P<0.05)。结论术中予以0.5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相较于0.3μg/(kg·h)静脉维持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意识状态情况更好,且舒芬太尼用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右美托咪定 镇静 镇痛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的切换时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永庆 涂云勇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研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联合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治疗中的疗效,并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2例(AECOPD)患者,采用有创... 目的研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联合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治疗中的疗效,并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2例(AECOPD)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切换时机为出现PIC窗,且改良GCS评分达到15分并稳定2h;对照组切换时机为出现PIC窗。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气管插管保留时间、有创通气总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再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小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和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PIC窗联合GCS评分达到15分并稳定2 h作为AECOPD患者序贯通气的切换标准可降低再次插管率、机械通气总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肺部感染控制窗 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 序贯机械通气 切换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进行大骨瓣切除手术的效果探析
19
作者 程宇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4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对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进行大骨瓣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1例患者均进行大骨瓣切除手术。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对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进行大骨瓣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1例患者均进行大骨瓣切除手术。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这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得知,有19例患者出现偏瘫的症状,有2例患者死亡。在这19例偏瘫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11例患者的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结论:对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进行大骨瓣切除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切除术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MMP-9、Hcy及GCS评分关系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健 谢勇 陈阳生 《四川中医》 2020年第9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MMP-9、GCS评分及血脂指标,分析其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各中医分型组的TC、TG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HDL-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血清TC、TG及LDL-C水平在风痰淤阻、阴虚风动、痰热腑实、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组中依次升高(P<0.05)。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各中医分型血清MMP-9、Hcy均高于对照组,而G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9、Hcy在风痰淤阻、阴虚风动、痰热腑实、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组中依次升高(P<0.05)。结论:血清Hcy、MMP-9及血脂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医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指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医辨证分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同型半胱氨酸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